江苏省丹阳市河阳学校 张 漩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活动,与其他科目不同,小学美术教育在创造才能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效果。小学阶段的学生富于幻想,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记忆、想象、认知、操作等方面富有自己的个性,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时期。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师要懂得利用美术教学的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循序渐进,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美术课程标准对于美术的要求是如下概述:“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生从生活中感受美,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根植于生活之中。”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首先要明确美术教学的三大任务,即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进而促进学生美术智力和才能的发展,最终使得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美术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长远呢?以下是我的见解。
美术的教学与其他科目的教学目标有所不同,美术课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美学的认识以及对美的感受。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美的情趣和美的感受。现代义务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可见美育教学也是义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就要求美术教师不仅要传授美学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促进学生才能的全面发展。
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美术教学中的记忆画、写实画、想象画都是培养学生进行想象学习的方法,速写、默写等方面也是促进学生记忆发展的重要方法,经常性对学生进行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和美术鉴赏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增加绘画教学,比如选择造型优美的美术图片和绘本供学生进行欣赏,同时增加工艺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对比、统一、调和、均衡等不同形式的美术欣赏美感。另外教师也可以潜移默化地进行欣赏教学,引导学生多加进行欣赏美术作品并进行美术评价,提高学生接受美的教育,让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对于善于发现并欣赏世间一切美好东西,憎恶丑恶的东西,在愉悦的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接受美的教育,把学生引向积极健康的道路。
美术课要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多设置相关的美术小游戏,让学生多动手、勤动脑,经常性的开展“做一做”、“玩一玩”、“我是美术小玩家”等相关内容的游戏,提升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调动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上准备多元化的美术创作素材,如:画笔、颜料、橡皮泥、积木,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涂涂画画和剪纸活动,多做手工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展现自己的美术作品,表达自己对于美学的内心想法和感受,通过互相交流提升对于美术的理解。最后,教师在班级中进行学生作品的投票评比活动,获得票数靠前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让学生爱上手工,爱上动手。
此外,美术教学要注重色彩教学。色彩是自然界在人类视角下最真实的反映,色彩也能给学生更好的视觉冲击,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色彩教学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加重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世界充满好奇心,通过进行色彩教学可以给学生色彩上的冲击,让学生感受美术不同颜色的作用和象征,对于世界有一个真实的感受。通过色彩教学,让学生明白:绿色是自然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代表着和平与健康;红色象征热情与活力;蓝色象征深邃与静谧,紫色代表高贵等等。让学生通过了解不同的色彩并进行色彩的搭配,认识暖色系和冷色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给学生以不同的视觉冲击,让学生在色彩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美术教学的强大魅力,最终让学生爱上美术,爱上生活。
美术教学离不开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可以提升学生对于美术的观察能力。美术的学习讲究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静到动、由一般到个别的规律和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加直观、鲜明地表现出不同物体之间的结构特征和颜色大小,让学生更加具体生动地理解不同的事物,丰富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而提升学生对于美术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比如在讲万里长城这块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与长城有关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感受长城的蜿蜒起伏、气势磅礴、巍峨壮观、曲折回环,在此过程中穿插长城的古往今来介绍,让学生对于长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知道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同时也是人类的奇迹,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让学生短时间内领略祖国大好河山,让学生更加鲜明、直观地感受世界各地不同的美丽风景和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对于欣赏美的感受和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艺术品味,培养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和自豪之情,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更有助于培育祖国的未来。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上灵活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每节课的讲解中,都配以鲜明的相关图片、视频,激发学生对于美术课堂的兴趣,让美术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学的更好。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吸引学生学习欣赏美的兴趣。俗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循序渐进,将美育教学贯穿在美术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重点挖掘教材本身中美的因素,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况进行美育的教育。
其次,美术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很关键的一步是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融入生活元素,有意识地营造出更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科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才能更加释放天性,激发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和创造潜能,创造更多优秀的作品。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准备相关的玩具模型,比如:小汽车。让学生以玩具模型为标准,用自己的画笔和颜料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汽车。教师也可以通过裁剪卡纸上小鸟的形态,然后用准备的物料给小鸟进行“穿新衣”,贴上五颜六色的羽毛,画上眼睛和嘴巴,给小鸟打扮起来,一个“孔雀开屏”的动物形态就创造出来了。
最后教师要给学生布置课堂作业,给学生分发不同的卡片素材,让学生通过模仿,勤于动手、多动脑,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出自己的美术作品。也可以在不同的节日,给学生布置不同的美术实践活动,比如:国庆节、六一儿童节、中秋节等时间段,在班级组织不同的美术活动,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开拓思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感受祖国的不同节日和不一样的风俗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进行手工创作,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更多的“动手小达人”、“创新小达人”、“美术小能手”,让小学美术课堂朝着更加和谐融洽的方向发展。
美术的教学不仅是对于美术知识的学习和传授,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通过美术学习,让学生明白美与丑、善与恶,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欣赏革命画卷,引导学生从小树立革命的远大理想。比如在学习风景画时,让学生联系故乡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激发学生对于故乡的怀念和强大的情感等。
优秀的艺术形象可以让学生在进行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美育将两者完美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美的教育,进而朝着健康成长的道路前进。美育和德育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电化教学和富有情感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共鸣,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比如在教《神州风采》这节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乐山大佛;奇特的自然景观——九寨沟,还有我国珍稀动植物——大熊猫、银杏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同时可以让学生搜集自己家乡或者本地的自然文化遗产,然后引出本文课题《神州风采》,最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如何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有什么好的建议。在讲解黄山的大好风采时,教师可以首先通过黄山景观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播放让学生感慨黄山的鬼斧神工、变幻莫测、雄伟壮观,给学生以震撼的感受,领略黄山的千奇百怪、苍翠欲滴的景色。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感,引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品德。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抓住美术的情感调节功能可以更生动具体地渗透德育。
学生作为成长过程中的动态个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从幼儿阶段的懵懵懂懂,对接触的事物一知半解,到进入小学以后对于各种事物充满新奇和好奇之心,愿意积极主动地探索自己所发现事物的不同,愿意欣赏生活中的美。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说,这是教育的黄金时期,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师要抓住学生小学阶段好奇心旺盛的这一特征,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美育教学,让学生的成长与学习阶段相结合、相适应,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生从幼儿阶段进入小学阶段,身体和心理不同程度的发生变化,如果教师一味地按照传统的美术教育方式进行教学,必然不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将学生的美术教育分成涂鸦期、象征期、写实期等。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比如针对一、二年级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让学生自主进行涂涂画画,该阶段称之为涂鸦期;针对三、四年级的学生,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美术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对于美术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教会学生逐步区别高尚与庸俗、健康与颓废的不同,培养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写实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让学生爱上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摒弃消极的、有害的东西。通过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可以让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于美术理解的更加深刻,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总之,小学美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只有教师加强美育教育,促进学生智力和才能、记忆等综合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注重色彩教学;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丰富课堂美术教学的内容。同时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提高艺术教学能力,培养美术课堂向更加和谐融洽的方向发展;把美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并且还要尊重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循序渐进进行美术教学。只有教师尊重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通过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的美的感受,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让学生爱上美术、爱上生活,进而提升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社会主义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