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如厂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其中“语言”是基础,“思维”主要是指关于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方面的思维,“审美”主要是指基于语言文字的审美,“文化”主要是指语言文字本身及其所承载的文化。针对文本内容方面的“思维”“审美”和“文化”,是其他学科也具有的,而不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不应该成为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建构,语文课标写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这就告诉我们在课堂上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一定要以“语言”为基础,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开展思维训练、审美培养和文化传承活动。下面结合《邓稼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的思考和探索。
语文核心素养的思维,主要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运用的针对语言文字的思维,主要包括对语言文字的体验、辨识、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联想、想象、批判等思维,其目的和作用是准确理解和精确表达。“语言是思维的符号,也是思维本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所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一定要在语言运用训练活动中进行。
《邓稼先》是物理学家杨振宁写的文章,文中处处充溢着理性思维的光辉。理性思维追求科学性,要根据事实材料按照逻辑推理的规则作出判断或进行推理,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在带领学生阅读文本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请看两例:
(1)《“两弹”元勋》里的逻辑推理:
前提条件:
1964 年10 月16 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 年6 月17 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推理结论: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2)《邓稼先与奥本海默》里的逻辑推理:
前提条件:
比较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异同。
推理结论: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邓稼先》里类似这样的逻辑推理还有很多。这些推理以充分的事实为前提条件,按照逻辑推理的规则推导出结论,过程严谨,结论科学。这样进行逻辑推理训练,既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本,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根据《邓稼先》运用小标题的特点,笔者指导学生开展了改换小标题的语言运用训练活动。杨振宁长期在美国生活,他的文章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本文表现为小标题清晰准确,但是句式不统一。这不太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习惯,毕竟章回体小说对仗工整的回目,在我国读者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笔者先把课题“邓稼先”换成“一个大写的人”,再让学生把小标题都改换成“一个……的人”,为了降低难度,字数不限。学生经过阅读、思考、讨论,最后小标题改换如下:
改换小标题看上去只是一个语言运用训练活动,其实质是思维训练活动。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本质,二者是一个整体。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一定是在语言运用训练过程中进行的。在这个活动中,训练和发展了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比较等思维能力。
分析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加以考察的一种思维活动。在改换小标题活动中,学生首先要把《邓稼先》每个部分的语言文字根据言语内容进行分类考察。例如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这部分主要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百年前中国任人宰割的惨痛历史;二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稼先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运用分析思维阅读理解文字作品的过程。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合并起来考察的一种思维活动。虽然《邓稼先》的六个部分叙事角度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是作为人物传记,都从不同侧面写了邓稼先其人及其精神品质。把《邓稼先》六个部分里写邓稼先的语言文字综合起来看,分别写了邓稼先的巨大贡献、成就事迹、气质品格、严谨作风、献身精神和对邓稼先的深切缅怀。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考察,这是把握文本主要内容的思维方法。
抽象是从事物的多个个体或具体的表象中归纳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活动。要给《邓稼先》的六个部分分别重新拟写一个小标题,就是要对各个部分写邓稼先的言语内容进行抽象思维,从邓稼先的事迹和对他的具体描写中,抽象出邓稼先的精神品质,并用“一个……的人”的句式表现出来。比较是把事物共同属性进行对比以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思维活动。在改换小标题的活动中,学生一直在运用比较思维,去寻找表达更恰当的小标题,思维在碰撞,讨论很激烈。例如改换第四部分小标题“民族感情?友情?”,学生分别提出了“一个独立研制原子弹的人”“一个说话有余地的人”“一个让民族自豪的人”“一个让人骄傲的人”“一个作风严谨的人”“一个珍视友情的人”等六个小标题,再仔细比较,还要与其他小标题比较以避免重复,最后大多数同学认为“一个作风严谨的人”更合适。抽象和比较是组织语言进行准确表达的有效思维方法。
总之,开展有思维深度的语言运用训练活动,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语文核心素养的审美,主要是指学生在阅读欣赏语言文字作品的过程中,在探究文本语言建构特征的活动中,去感受、鉴赏语言文字的美,并逐渐形成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这就是说语文课所要培养的审美能力,主要是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什么样的语言文字是美的呢?表情达意准确并且语体风格与言语内容高度契合的语言文字,就是美的语言文字。
教学《邓稼先》,笔者引导学生分析语言文字与所要表达的情感之间的契合关系,在语言赏析活动中感受并欣赏语言文字之美。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 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 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 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 年,后者“租借”99 年。
这几段话的内容是列举1898 年西方列强侵占我国领土的事实,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痛惜和悲愤之情。要表达这种强烈的感情,气势充沛的排比句是理想的句式。由于作者的情感过于强烈,又把这几个句子独立成段,构成了一组排比段。这一组排比段,使得近代中国任人宰割的局面和作者的悲愤之情,犹如滚滚波涛一浪接一浪地扑向读者,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如果把这一组排比段改成一般记叙性文字,表现力就会大打折扣;如果不用排比句,那只是平淡地陈述事实,作者的情感就平淡多了。这几段话的语言建构特征与所要表达的情感高度契合,看文面“强占”“租借”叠立眼前,突兀刺目;朗读文字铿锵有力,气势磅礴,有一种悲壮之美。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这是作者在邓稼先去世之后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和书信里写的几段话,文字感情丰富,既有深深的悲痛,也有殷殷的劝慰,还有永恒的骄傲。要把这么多复杂深沉的感情表达出来,长句和短句相结合最为适宜。长句表意完整、准确,舒缓连贯,余韵悠长;短句节奏明快,较有气势。这几段话长句与短句相结合,把言语内容的情感表达得既充分又有节制,具有庄重肃穆之美。
这样在语言赏析活动中,学生既获得了语感,又提高了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落实了语文核心素养。
文化传承与理解,主要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从语言文字本身及其所表达的内容方面,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扩大文化视野,培养文化自信。语言文字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语文之文本,文本之语言文字是‘形’,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思想内容是‘神’,从来都‘两位一体’。”所以可以在语言品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承理解优秀传统文化。
《邓稼先》文中引用的《吊古战场文》和“五四”时代的那首歌,都饱含着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吊古战场文》描述了古战场荒凉凄惨的景象,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苦难。中华民族反对不义之战,但是当外敌入侵之时,我们从来不惧怕战争。“五四”时代的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面对内忧外患,我们不惧“碎首黄尘”,我们誓言“燕然勒功”。反对战争,珍爱和平;保家卫国,无惧牺牲。这种强健的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借助诵读在学生心里得以传承和理解。
邓稼先本人也是优秀文化的承载者,对邓稼先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他“1948 年到1950 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立即”毫不犹豫,刻不容缓,这是邓稼先身上所体现的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我”询问寒春的事,“他说他觉得没有,但是确切的情况他会再去证实一下,然后告诉我。”这是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圣贤品格:忠诚,谦逊,朴实,严谨。井下信号突然消失的危急关头,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这是身先士卒、视死如归的战士精神。通过分析语言文字理解邓稼先精神品质的过程,就是传承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
语言文字本身也是文化。文中使用了大量成语,如“可歌可泣”“鲜为人知”“鞠躬尽瘁”“家喻户晓”“锋芒毕露”“妇孺皆知”等,这些四字成语不仅具有汉语典型的节奏美和音韵美,还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含蓄的气质,是中华民族文化鲜明的印记。改换小标题也是文化理解的过程。文中的小标题句式各异,改换成句式统一的“一个……的人”,这也是汉字文化的审美特征。分析理解和比较辨析文字,也是传承和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
总之,一定要以“语言”为基础,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思维”“审美”和“文化”,才能真正让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生根,生长开花,最后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