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娴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交通型街道是指主要交通为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过性交通,两侧以非开放式界面为主,非交通性活动较少的街道[1]。交通型街道是联系城市各功能组团间的重要通道,也是城市景观风貌展示的重要界面。为迎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向世界更好地展示成都城市风貌,成都市启动了多条城市交通干道沿线风貌整治,而交通型街道风貌整治的规划思路与方法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此同时,成都是“公园城市”的首提地,营城理念已由过去的“产城人”向“人城产”转变,更加注重人的需求与感受,如何将公园城市新发展理念融入到街道的风貌整治中、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同样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2012年8月,以2013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为契机,结合二环路“双快”工程建设,成都市政府启动了二环路沿线两侧50 m范围内、视线所及的建筑立面风貌整治工程,旨在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及国际影响力,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开启了成都城市交通型街道风貌整治的实践先河。此次整治工作在学习借鉴国内上海、苏州等先进城市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整体性、多样性、人性化、可操作性、分期实施”的整治原则,重点从建筑风格、建筑屋顶、建筑立面、广告店招、建筑围墙和建筑照明等方面对沿线建筑风貌进行综合整治[2]。总体来讲,整治工作取得了不错的实施效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也对交通沿线建筑风貌整治的理念和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是该项工作重点聚焦于建筑立面本身,对街道空间内各类要素系统统筹及一体化设计关注不足。
成都市“一馆一线”项目包括三环路、成温高架路两段,总长度约4 km(见图1)。其中,三环路段为南起三环路与青羊区区界交汇处,北至苏坡立交,长约1.3 km,道路红线80 m,断面形式为四块板,道路红线两侧有50 m的防护绿带,沿线以居住小区为主;成温高架路段西起苏坡立交,东至清江中路西南财经大学北大门,长约2.7 km,道路红线55 m,采取主线高架的形式,是连接城市中心与外围城市组团的重要通道,道路沿线串联了高等院校、城市居住和商业办公等城市功能板块。
从现状调研情况来看,由于对街道空间缺乏整体层面的系统管控,街道两侧空间的典型特征与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风貌不佳。由于街道沿线建筑建设时间较早,随着时间推移,许多建筑的功能与结构虽然能满足居民正常使用,但是建筑外墙面破损开裂、表皮脱落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存在着安全隐患,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城市沿街建筑的视觉效果。除此之外,部分多层建筑屋顶违章搭建、建筑底层商业店招牌匾与空调机位无序安放、管线外露未作隐蔽处理、防盗窗形式多样随意设置等典型问题(见图2),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街道空间无序混乱的感受,严重降低了建筑风貌的品质。
2)景观环境不优。一方面,街道“U型空间”内绿植以银杏、香樟等乔木和草地为主,绿化景观的层次度不足;另一方面,现有行道树、街角绿地等以常绿植被为主,缺乏彩叶花木,街道景观的丰富度不足。此外,电力箱、电信箱柜等市政箱体外露,未进行景观化处理,视觉感受不佳。
3)文化内涵不显。根据《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9—2035)》,成温高架路位于体现城市礼制、顺应风水的东西向城市轴线上,是成都历史城区古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项目整治范围内,无论是从建筑外立面还是从景观小品、绿化植被、街道铺装、标志标识等城市要素,均难以感知到地域文化特色。
4)慢行体验不好。成温高架路辅道目前为机非混行,该种道路断面形式加剧了人与机动车争取有限的道路空间资源的程度,机动车侵占非机动车道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骑行的安全感与舒适感较差。同时,街道家具管理部门众多、缺乏统一规划统筹,使得街道家具在空间布局上各自为政,挤占了大量的街道公共活动空间,步行空间的连续通达性受到挑战;此外,街道空间内休憩设施不足、道路步行空间与建筑退让空间高程衔接不足等问题也影响了人们的步行体验感。
街道是承载城市居民公共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良好的街道空间品质是城市街道活力的重要基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德国、荷兰等欧美国家对街道的整治改造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城市街道的整治改造呈现出从“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转变,从“技术主义”街道设计范式向“城市主义”“新城市主义”街道设计范式转变的发展态势,街道整治改造更加趋向多样化、人性化、稳静化、文脉化和可持续发展[3-4]。
本次整治工作遵循落实“公园城市”营城理念,回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通过风貌优化、绿化整理、设施提升等措施,提升街道空间整体品质,推动实现三大转变。
3.3.1 由建筑风貌整治向街道一体化转变
与传统的街道沿线建筑风貌整治不同,本次整治更加注重街道空间品质的整体性,按照街道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对街道“U”型空间内的街道沿线建筑风貌、市政设施、景观环境、历史风貌、地域文化、特色产业、道路交通等多个要素进行有机整合,推进风貌整治由传统的穿衣戴帽向街道空间环境品质整体提升转变。
3.3.2 由物质环境提升向多元场景营造转变
有关研究表明,未来的城市街道设计与管理,将更关注细节和人的感受[5]。本次整治工作在优化改善街道沿线建筑风貌的基础上,结合街道沿线用地功能,通过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植入文体元素、优化景观环境、优化提升商业业态、植入5G数字化应用设施等措施,营造出丰富多元的服务场景。如通过整治住宅建筑风貌、增加立体绿化、完善小区配套设施、建筑围墙改造等措施,营造适宜栖居的生活场景;通过街道边角空间、高架桥下空间等城市剩余空间的微更新、微改造,植入文化艺术、大运会体育运动等元素,营造多彩感知的人文场景等。
3.3.3 由政府主导向共建共治转变
传统的街道整治大多是由政府单方面主导,是一种自上而下、大包大揽的工作方式,该方式大多只涉及风貌整治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环节,对后续的运营管理关注不足,使得风貌整治不仅资金投入大,而且居民参与度不高,往往会出现改造成果得不到居民认可的现象。本次整治秉持“共同缔造”的理念,对街道风貌整治的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搭建了政府、社会企业、居民三方共同参与的整治工作平台,激发社会多元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街道的更新改造,让整治成果实用好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增强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与获得感,实现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3.4.1 分段整治
根据街道不同路段的功能、文化特色、风貌特征、断面形式等,划分不同的主题分段。梳理不同主题分段的城市功能与建筑风貌,形成不同的特色风貌分区,并通过节点设计体现其风貌特征[6]。项目从实际出发,将街道划分为宜居都市、人文生活和活力学府三个主题段(见图3)。
3.4.2 分重点整治
一方面,通过实地调研、与居民和地方工作人员座谈交流等方式,系统掌握各主题分段现状矛盾最突出、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并据此确定了建筑风貌整治、道路交通优化、景观绿化提升、配套设施完善等4大类、11项重点整治内容;另一方面,针对每一个重点整治内容,立足于街道现状存在的问题,兼顾整治工作的经济性、可操作性,采取一般、综合和重点等不同程度的整治方法。如针对建筑风貌整治,根据现状建筑所在区域、修建年代、建筑质量、建筑类型、外观现状、与周边建筑风貌协调程度等因素,共梳理出58个整治点位,其中一类重点整治14个,主要对建筑立面进行全面整治;二类综合整治31个,主要对建筑局部问题进行拆除、改造,提升整体品质;三类一般整治13个,主要对建筑局部问题进行有序梳理与修缮提升。通过重点整治,系统协调街道建筑的风貌,使整治工作尽量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按照“轻介入、微更新”的设计理念,重点从建筑立面、底层商业界面和第五立面三个方面进行建筑风貌整治。
1)建筑立面整治。以提升建筑风貌整体品质为目标,对各类建筑风貌要素实行菜单式管理,通过拆除屋顶违章搭建、清洗修缮外墙墙面、协调外墙面色彩与建筑风格、规范外墙空调机位位置、美化隐蔽外墙管线、美化建筑外立面装饰、加强街角和道路对景观等节点空间建筑设计等系列举措,提升人的视觉体验。
2)底层商业界面。底层商业是人行走在街道过程中感知街道活力的重要界面。结合商业业态的提档升级,以美观化、趣味化、艺术化和亮化的设计手法,对底层商业界面内橱窗、卷帘门、灯箱、店招牌匾、灯光照明等要素进行优化提升,营造“商业氛围浓厚、生活气息浓郁、文化特征鲜明”的街道界面,彰显成都闲适安逸、乐活从容的老成都“市井文化”。例如通过将沿街花店、咖啡店等人流聚集性较强和较有特色的店铺的橱窗、店招牌匾、雨棚等一体化艺术设计,既能增加街道整体风貌的艺术性,还能激活街道夜间活力,也能提升街道的安全性。
3)第五立面。由于三环路、成温高架路的道路红线宽度较大,且成温高架路为主线高架、地面辅路的断面形式,根据《成都市城市既有建筑风貌提升导则》,沿线建筑第五立面以仰视为主(见图4)。根据视角形式,沿线两侧建筑第五立面提升措施主要以屋顶绿化和檐口绿化为主。
通过对慢行系统、机非分离、规范停车、街道设施等4个方面的整治,营造安全舒适的慢行环境。
1)优化慢行系统。按照步行优先的原则,通过适当压缩机动车道或限制通行、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物理隔离、路侧绿化带后移并结合建筑退距空间一体化打造等方式,为行人步行和骑行提供宽敞有序、安全便捷的慢行空间,与路侧绿带等形成互联互通的慢行网络系统,引导市民绿色出行。
2)改造断面形式。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采用标志标线、绿化带隔离等方式,重点对成温高架路地面辅道进行机非分离,营造安全顺畅的骑行空间(见图5)。
3)规范地面停车。一方面,街道沿线按照绿色交通示范段的标准,沿路缘石划定设禁停或临停线,避免机动车长时间占用非机动车道停车;另一方面,在保障人行通畅的前提下,结合人行道设施带、路侧绿化带、建筑退距空间等区域设置非机动车停放点,规范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的停放。
4)完善街道设施。按照《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要求,根据街道功能需要,结合公交站点、商业店铺、小区出入口、街角绿地等人流活动密集场所,因地制宜地设置城市家具、休憩、文体、便民服务、景观照明等设施并融入5G、智能监控等智慧技术,提升街道公共服务水平。
针对现状绿化景观层次感、丰富度不高,市政箱体视觉效果不佳等问题,从增绿提质、增花添彩、市政设施美化3个方面,营造绿满蓉城、花重锦官的景观环境。
1)增绿提质。以建筑屋顶、阳台、高架桥桥柱、建筑围墙为重点,实施立体绿化,增加竖向绿色观赏界面,提高街道的绿视率;拆除违建围墙、商业裙房,打开街道界面,增加绿化感知度,让地块内的绿化逐步向街道渗透;针对现状绿化缺乏的路段,增补移动花箱,增加沿街绿量;按照乔灌草相结合的原则,系统梳理现状植被,保留银杏、香樟等长势较好的原生树木,修剪遮挡住宅日照的乔木,增植慈竹等代表成都特色植物,丰富绿化层次。以成温高架路与三环路交叉口为例,规划保留现状长势较好的香樟,并在行道树、街角绿地内增加合欢、鼠尾草、美女樱等植被,打造四季有景的舒适宜居街道(见图6)。
2)增花添彩。在现有街道绿化的基础上,增添迎春、小花风铃草、鼠尾草、美女樱、藤本月季、蓝雪花、紫薇、木春菊、千日红、芙蓉等易存活、耐修剪、效果佳的彩色花卉苗木,丰富视觉层次和景观色彩。
3)市政设施美化。对于成温高架路沿线现状排列无序、私搭乱接、跨街链接的各类架空管线,结合道路各段两侧建设条件,建议有关部门尽量采取下地敷设;对于难以下地的路段,建议采用多杆合一的方式,有序规整线路。与此同时,在不影响电力、通信市政箱体、消防栓、地铁采光井等市政设施正常使用的基础上,采用绿化遮挡、设置格栅外罩或者采用艺术彩绘等多种方式对其外观进行美化,提升趣味性与艺术性,弱化设施的对行人的视觉干扰。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塑造街道魅力与特色的重要基础。通过深入挖掘本地市井文化、美食文化、金沙文化等文化资源,并结合大运会城市大事件,将文化符号融入到街道沿线的建筑铺装、建筑立面、标识系统、街道家具、景观小品等要素中(如图7所示),形成层次丰富、风格和谐的街道景观,塑造体现成都味道、展现老成都记忆的特色街道。
街道风貌整治的目标是提升城市品质。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交通型街道的风貌整治已不再是传统的穿衣戴帽工程,而是以人民为中心、以提升人对街道感知的舒适度为出发点,从建筑风貌、景观环境、慢行环境、文化展示等方面提出整治策略,提升城市品质。本文以成都“一馆一线”项目为例,对交通型街道风貌整治的方法路径进行了初步思考与研究。对国内其他城市交通型街道风貌整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