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2-03-02 23:55:36李小健
广东教育·综合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华科学融合

李小健

小学科学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学科特色,还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近年来,大家对科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大大提高,但在许多乡镇学校,小学科学教学还得不到重视,课程也没有按国家的课程标准实施。经调查发现,小学科学的专职教师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大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师资严重匮乏的情况下,校园科学探究氛围浅薄,只是单调地进行科学知识的讲解。笔者所在学校长期以来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尤其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融合,组织开展探究性和趣味性较强的系列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探究科学的兴趣,也能提升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一、转变观念,创新科学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新途径

教育要积极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足学生学情,结合教学目标,遵循发展规律,在教育各个环节中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小学科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没有意识到结合科学知识和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授课。在目前大力倡导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需要教师及时转变育人观念和更新教学模式,认识两者融合的重要性。教师通过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亲切感与积极性。

二、梳理教材,挖掘科学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多个版本的小学科学教材的编排与设计,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分析教材,深度挖掘教材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针对性地在教学中渗透文化元素,帮助学生加深科学知识的认识。

比如,在讲授指南针和火药知识时,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辉煌的古代文明;利用教材中“砖瓦与陶器、瓷器”内容,可引入我国的制陶技术,拓展兵马俑和秦砖汉瓦等内容,使制陶文化深入学生心中;在讲解我国地形地貌时,可播放我国壮丽河山相关视频,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动物养殖教学中,以珠三角地区养蚕和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知识点融合教学,不仅让学生懂得养蚕的意义,了解蚕桑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用途,深刻了解蚕丝与丝绸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播放视频《丝绸之路》,逐步分析“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变迁,激发学生对中国文明的求知欲。

三、巧妙融合,提升科学课堂的实施效果

小学生受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的限制,难以理解比较抽象的内容,此时,教师可以巧妙运用传统文化,对抽象的科学现象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比如,在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引入诗仙李白的诗《望天门山》,让学生加深了解参照物和相对物的概念;通过观看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动画,让学生对科学现象有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演示“单掌难鸣”和“击掌有声”,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了“力是两个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这一知识内容;通过剖析古诗《梅花》中的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让学生体会是因空气的流动性,才让诗人闻到花香,诗人闻香识花,这样的教学富含诗意,又将抽象的科学现象娓娓道来,让学生沉浸于诗韵之美。

四、知行合一,凸显小学科学课程文化内涵

组织主题实践活动,是小学科学课程必不可少的实施路径,而主题实践活动恰是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

比如,在教学《今天天气怎么样》时,组织学生通过记录天气的方式了解天气变化的具体情况,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歌》与自己的记录表结合起来,并进行小组评选,再展开班级展示,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又如,在教学《地球的卫星——月球》一课时,组织学生开展“月之访”实践活动,主要搜索关于月亮的资料,并将之分组分类,如关于月亮的基本理论知识、诗词歌赋、神话传说,接着可以通过诗配画、手抄报的方式进行全班汇报。

教师始终要深入研究教材,立足学生发展,为学生创设情境,将科学课堂打造出中华传统文化味道。总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也是为未来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描色,这遵循了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学好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中华科学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6:22:44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0:08:49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