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长板 补弱项 扬优势 攀高峰 聚焦河南高校“双一流”创建第二梯队

2022-03-02 21:52潘彦坤
河南教育·高教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河南

潘彦坤

2017年,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双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揭开了河南高等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进入“十四五”,河南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无论是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还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都迫切需要在“双一流”建设方面再上新台阶。

为此,河南省委省政府把“双一流”建设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来抓,强调要以前瞻30年的战略眼光、战略思维、战略举措谋划推动“双一流”建设。一方面,着力打造“双航母”。按照“量身定做、精准施策”的要求,分别为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制定了全方位支持措施,推动两校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力争实现晋位升级。另一方面,全力培育“后备军”。实施“双一流”学科创建工程,按照扶优、扶强、扶特的原则,遴选河南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的11个学科作为“双一流”创建学科,力争新增1~2所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为实现上述目标,“十四五”期间我省将着重在以下五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抓人才引育,坚持引育并举、以用为本,广开选人渠道,瞄准前沿领域,支持高校加大对领军人才、高端人才、潜力人才的引培力度。二是抓平台构筑,围绕全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整合、重塑、提升高校原有科研平台,加快布局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积极参与建设河南省实验室。三是抓学科建设,重点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的4个一流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发展优势。同时,加快11个一流创建学科的建设,争取尽早实现突破,在国家“双一流”布局中抢占先机。四是抓创新能力,重点围绕“卡脖子”问题,着力突破学术瓶颈和技术难题,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一批可以领跑或并跑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勇于摘取“皇冠上的明珠”,持续提升高校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五是抓发展保障,将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和“双一流”创建高校作为改革特区,制订专项方案,充分放权赋能。进一步发挥省“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的宏观指导作用,协调省直部门和省辖市加大项目、资金、政策支持,形成推动“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合力。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双一流”高校的建设和培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力争更多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本刊特联合河南省教育厅政务新媒体推出特别报道,介绍河南高校“双一流”创建第二梯队——7所高校的11个学科。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作为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安全、地矿学科特色鲜明,学校的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在“双一流”创建中优势突出。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自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批安全技術及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和2012年作为全国首批单位分别获批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培育的8个一级学科(原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之一;2015年入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A类,并通过验收;2017年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是全省高校唯一的A类学科;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A类。

该学科瞄准能源安全、公共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双零”(零死亡、零排放)为目标,努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生产体系,遏制重特大事故,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今后学科的建设重点,一是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二是研究灾害防控技术,三是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四是服务公共安全建设。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始建于1923年,是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拥有3个国家级或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在服务河南全面实施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该学科建设聚焦测绘与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关键科学问题的核心技术,开展时空信息获取与处理、定位导航与数据通信、遥感与自然资源监测、时空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与区域生态修复理论和技术研究,构建测绘与地理时空信息“三化一全”(一体化、立体化、智能化、全过程)处理及服务学科新体系,为国家及区域重大资源环境工程与减灾防灾提供关键空间信息及决策支持。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和重要农产品加工大省,河南农业大学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学科始建于1912年,2002年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设立作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7年作物学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15年入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学科工程一期建设学科A 类,2017年后连续进入ESI全球前 1%,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A 类。

该学科面向国家粮食安全重大需求,以创制主要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和突破性新品种为重大战略目标,创新小麦、玉米等作物分子改良理论和高效安全生产规程,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和智慧农业生产体系,培育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种质资源与新品种,在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河南农业大学兽医学学科始建于1927年,2015年入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A类,2020年以全省第1名入选首批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A类,2017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类。

随着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升级,动物疫病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人兽共患病也已成为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的突出问题。加强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防控研究,对于我国畜牧业发展及公共卫生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宠物饲养数量急剧增长,国内宠物行业规模快速扩张,宠物传染病频繁发生,宠物和人交互传播疫病风险增大,宠物肿瘤病、自身免疫病等疑难杂症不断增多,亟需研制宠物专用诊疗产品。

养殖业、兽医公共卫生和宠物疾病诊疗是兽医学学科今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和驱动力量。因此,河南农业大学兽医学学科聚焦畜禽重大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等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检测诊断和免疫防控等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在重大动物疫病诊断、食品安全技术体系升级和示范推广、新型高效疫苗研发和产业创新等方面形成了综合性优势,有效保障了动物和人类健康。

河南科技大学

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河南省作为我国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拥有宇通集团、中国一拖、中信重工、中铝洛铜等数百家大型企业,涉及高品质钢、铜、铝、钛、钨、钼、耐火材料研究开发及应用,相关产业产值约占全省GDP的三分之一。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在原机械工业部重点学科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和原河南省第一层次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上发展壮大的。2017年被评为国家国防特色学科,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A类。该学科聚焦先进装备制造、新兴战略产业和能源行业高端材料学科前沿,围绕解决国家装备制造业及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材料“卡脖子”问题,着重在新兴电子信息功能材料、金属材料先进成型、先进材料延寿技术及可靠性等领域持续发力,拓展新兴材料研究领域,提高材料基础原创能力,突破先进材料及成型加工技术瓶颈,在金属材料研究领域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河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始建于1952年,现有本、硕、博三级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国家“十三五”国防特色学科、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A类、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A类,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居河南省高校相关学科首位,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

该学科建设紧紧抓住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两个关键,积极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面向智能装备产业,开展高性能轴承智能设计与制造、精密齿轮先进制造、重型装备智能化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研究,推动高端装备基础件、矿山智能装备、隧道施工装备等技术创新,助力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制造数字化、装备智能化;面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开展全工况适用的商用车混合动力总成与智能控制、车辆智慧互联等方面的研究,突破智能电动客车安全控制与高效运行控制的关键技术,提升新能源客车的节能化和智能化水平,助力智慧交通和绿色出行;面向智慧农业,开展农业生产过程智能感知控制、物联网与智能检测、无人驾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发全程机械化生产和作业成套装备,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学科始建于1923年,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先后入选河南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A类、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A类。

未来学科建设将抢抓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协调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为依托,聚焦功能有机分子及创新药物研发,结合重大疾病、大品种药物及原料药的设计与合成等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助力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科可追溯至1923年中州大学数理系。该学科在河南省最早实现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国家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突破。2016年全球物理学领域自然指数排名居全国高校第38位、地方师范大学第1位、河南高校第1位。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类,排名位居国内地方师范大学第2位,河南省高校第1名。物理学专业是国家首批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通过教育部首批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广泛服务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服务国防、航空、航天以及新能源行业。

该学科建设紧紧围绕国家和河南省的战略需求,瞄准物理前沿,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努力聚焦高能物理和核物理、光学和凝聚态物理研究领域中前沿基础物理问题;集中资源开展红外光谱测量、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等方向的应用基础研究,深化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实现学科发展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互匹配、相互促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河南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河南工业大学

因粮而立,为粮而育,依粮而为,缘粮而兴。由原中央粮食干部学校发展而来的河南工业大学,长期致力于粮食产后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工程技术研究,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群和实力雄厚的超硬材料学科群。

河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5年入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A类,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A类。

该学科立足国家在河南布局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与特色需求,通过科技引领促进粮食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协同发展,以丰富的主粮与食品品种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消费需求。努力提升食品特别是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理论及技术水平,增强农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为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提供重要保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缘水而生,因水而存,伴随着新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而发展壮大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其水利工程学科优势明显,1994年获批水利部重点学科,2008年获批首批河南省第一层次重点资助建设学科,2017年获批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类,全国排名第十,2020年获批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A类。

学校以水利工程学科为依托,与水利部联合成立了水利行业监管研究中心、河南河长学院,积极开展省内外河(湖)长培训,深度参与河南“五水综改”,对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未来学科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把水安全风险防控作为守护底线;围绕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这一总体目标,开展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水灾害防治、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保护、水利工程智能建造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解决水利工程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等重大科学问题。

河南中医药大学

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中医学学科担负着中医药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医疗服务和文化传承等重任。作为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河南中医药大学充分发挥中医学学科优势,开展中医药科研攻关和临床诊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该学科创建于1958年,2015年获批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A类,并于2019年顺利通过验收,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A类。学科建设瞄准影响人民健康的慢性呼吸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儿科疑难疾病、艾滋病、脾胃肝胆疾病,对以上领域内群众关注的、影响患者预后的、影响生活质量的、中医药有疗效优势的病种进行优势病种方案研究、发病机制研究、疗效机理研究。学科建设成果将提升中医学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优势病种的中医药防治能力,推动河南省从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迈进。

结语

“双一流”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实现“两个百年”宏伟目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当前,河南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两个确保”,建设现代化河南,离不开高校高质量发展;实施“十大战略”特别是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高校责无旁贷、首担其责。

正如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所强调的,河南高校要聚焦在中原大地起高峰,集中力量锻长板、补弱项、扬优势,着力打造“双航母”,全力培育“后备军”,推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晋位升级,推动更多高校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以重点突破带动高等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协调支持下,上述7所高校的11个学科一定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上担当作为,在强化创新发展、勇攀科技高峰上奋勇争先,努力在“卡脖子”技术、原创性技术、迭代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为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现代化河南提供更强的人才智力支撑。

责编:兴 公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河南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出彩河南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