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绍辉 王卫东 赵中慧 穆作文 王朋
摘要:以徐州市林木种质资源清查成果为基础,研究了徐州市林木野生种群、优良单株、古树等类型的种质资源及分布特征,探讨徐州市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的基本思路、规划原则、建设内容、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保障措施等,旨在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全市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利用和研究工作,为徐州市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林木种质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可再生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1]。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安全最基本条件,近年来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徐州市于2016~2019年开展了全市林木种质资源清查工作,本文主要从基本思路、规划总则、主要建设内容、重点工程建设、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保障措施等6个方面,为科学编制《徐州市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有效保护林木种质资源,保证林木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提供参考。
1 徐州市林木种质资源现状分析
1.1 自然条件
徐州市位于东经116°21′32″~118°40′17″、北纬33°42′30″~34°58′25″之间,全市总面积11258km2,域内中部和东部有少数丘陵岗地外,大部分为平原,海拔一般在30~50m之间。徐州市土壤主要有棕土、褐土、紫色土、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六大类,其中棕土、褐土为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和落叶植被环境下的地带性土壤。徐州地处暖温带的南缘,具有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过渡的气候特点,略近于黄河流域。东部为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西部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左右,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000~2600h,年降水量724~1210mm。
1.2 林业资源特点
根据孢粉研究结果,自古生代以来,古徐州地域即为陆域,为大面积的森林植被所覆盖[2-3],到西周时,《尚书·夏书·禹贡》记载为:“草木渐包”,描述当时徐州仍是草木丛集覆盖大地的繁茂景象。之后因战火频繁、黄河多次南泛,到新中国成立时,徐州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不足1%,全市范围内已经没有自然森林,“童山秃岭”“飞沙荒地”遍布。1952年毛主席来徐州视察,做出“要发动群众上山栽树”的指示,自此徐州市以人工方式栽植了1.33多万hm2侧柏林,同时开展了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和四旁绿化,到2020年,全市有林地面积272992hm2,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面积46379hm2,森林覆盖面积341926hm2,森林覆盖率27.15%,林木覆盖率30.54%。徐州森林树种结构平原以阔叶树为主,丘陵地区以针叶树为主。
1.3 林木种质资源特征
清查结果显示,徐州市有1165份林木种质资源,分属77科179属367种,见表1。
野生群体以桑科、榆科、壳斗科、蔷薇科、蝶形花科、卫矛科、大戟科、鼠李科、苦木科、楝科、马鞭草科等科属的一些种类较为普遍。丘陵山地中分布多的有朴树、榔榆、木防己、构树、柘树、桑树、扁担杆子、君迁子、杜梨、豆梨、茅莓、黄檀、白杜、黄连木、臭椿、楝树、牡荆等种类。各县(市)区也有一些特有品种的分布,如市区的毛掌叶锦鸡儿、欧李,贾汪区的苦木,铜山区的褐梨、楸树和小叶鼠李,新沂市的南蛇藤、扶芳藤、牛奶子,邳州的全缘叶栾树、野葛。
按照种质生活型分为六大类:落叶阔叶乔木21科34属50种、常绿阔叶乔木1科1属1种、落叶阔叶灌木16科26属34种、常绿阔叶灌木2科2属3种、落叶藤本8科10属12种、常绿藤本2科2属2种,总计40科、70属、102种。石灰岩山地优良树种资源丰富,次生林逐步出现大量的适宜石灰岩山地生长树种:如麻栎、小叶栎、榔榆、朴树、青檀、乌桕、豆梨、杜梨、黄连木、君迁子、梧桐、三角枫、黑弹树、黄檀、臭椿、楝树、皂荚、白杜、构树等。古树名木资源较为丰富。
1.4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不足
调查显示,徐州虽然拥有较多的林木种质资源总量,但在种质資源收集保护方面,徐州市现有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仅有1份得以收集(新沂的乌桕),其余野生种质都是就地保存状态。由于本地野生种质资源多数存在于侧柏林下,作为天然次生林,其群体遗传资源的原生性、完整性和可保存性较差。近年来林相改造、森林景观提升等工程,使用较多种质来源不明的苗木,和原生群体相互交错,加之原生种群较为分散、规模不大、近邻人类活动范围等,威胁种质资源的生存环境,增加了种质资源保存难度。目前收集保存基地仅有邳州市国家银杏良种基地和新沂市省级乌桕良种基地2处。
在种质资源的利用方面,原生种质的开发利用明显不足。本地现有的野生种群、优良单株和古树类种质基本未获得开发利用,林业生产基本上没有本地采种育苗。全市有收集、栽培利用种质占全市林木种质资源总量的15.6%,栽培利用种质大多属于经过人工选育的良种、品种、无性系等,主要是果树一些品种及园林绿化中一些树种的品种或变种,且多由外地引进,仅有邳州市银杏、新沂乌桕的种质资源利用发展较好。
2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向
2.1 总体思路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林业生态建设理念,按照“搞好普查、有效保护、科学评价、积极利用”的总体思路,坚持统筹考虑、分类保护、分期实施的原则,着力构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大力实施各类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种质资源库建设、重点树种开发利用、种质资源相关科学技术研究等林业技术工程,实现全市林木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和可持续利用。
2.2 主要途径
2.2.1 野生种质资源原地保护小区建设
针对徐州分布的珍稀、珍贵及重点树种的自然种群如青檀、榔榆、大果榆、小叶栎、栓皮栎、麻栎、豆梨、黄檀、黄连木、香椿等树种,通过划定保护红线、设置防护设施等措施,建立以保护种质和原生境为一体的原生地保护基地,实行严格保护,防止破坏。
2.2.2 优良种质资源库建设
在丰县、邳州、新沂、铜山等县区国有林场林地内划出专门圃地,在丰县黄河故道种质资源库、邳州国家银杏林木良种基地、新沂省级乌桕良种基地、新沂豆梨、小叶栎种质资源库等项目基础上,建设专业系统的徐州市林木种质资源库,将市域内优良林木种质资源进行收集保存,以利于集中备份保存和开展相关科学研究。
2.2.3 古树类种质资源的保护
对邳州银杏、新沂板栗、丰县樱桃等重点古树群设立原地保护小区进行保护,采取如设置防护栏、树木支架、填堵树洞、安置避雷设备、病虫害除治等管护措施,确保其健康生长,同时建立市级古树类种质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定期对其生存环境、生长情况、保护现状等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管理。
2.2.4 种质资源的指标评价和开发利用筛选
开展林木种质资源的生态习性、功能价值等各项指标评价。通过指标评价筛选出适应本地生境、利用价值高、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林木种质资源,并针对这部分林木种质资源重点加强保护和生产应用推广。开展种质资源繁育技术研究、目的树种种质的跟踪调查、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回归种群试验研究、特殊用途林木种质的研究探索,以利于今后城市景观绿化、新农村生态建设及生态公益林林相优化、低效林改造、山林景观提升等需求。
2.3 野生种群种质资源保护策略
2.3.1 原地保护
选择野生种质分布较为集中、遭受外界干扰影响较小、种质生境地存在差异的以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区域为重点,在主城区、邳州市、新沂市设立7个重点野生群体种质资源原地保护小区,保护对象基本涵盖市域野生种群。
2.3.2 异地保护
对因各种原因无法原地保护的野生群体,选择种群中优良单株,采取种子育苗和无性繁殖的方式,在异地种质资源库中进行保存备份。
2.3.3 种群扩大
针对小群体种质个体数量有限,可通过育苗回植的方法对目的种质群体进行扩大。对于一些生长濒危的树木、无结实或种子繁殖困难的种质树种,则可以采用嫁接的方式繁殖苗木,以确保种群个体遗传信息的延续。
2.3.4 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
徐州市有多家国有林场,可满足安全、长久使用需要,规划在丰县大沙河林场(黄河故道种质资源库项目)、邳州市国家银杏良种基地、新沂市马陵山林场(省级乌桕良种基地)、新沂市踢球山林场(豆梨、小叶栎种质资源库)、铜山区赵疃林场(石灰岩山地种质资源库)建设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
2.4 重点树种开发利用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关系到提高森林质量和林业生产力,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对优质、高效和多样化林业产品的需求,关乎生态、木材和粮油安全[4]。以乡土树种为基础,兼顾本地其它适生优良树种,重点考虑优质木材战略储备、生态、景观及多功能利用等因子,通过选优并综合评价,以下树种宜作为徐州市重点发展和利用树种,见表3。
3 保障措施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对象多,分布广,栖息地所隶属林权关系复杂,也增加了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难度[5],应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保障工作。
3.1 组织保障
宜由林木种苗行业主管机构具体承担起全市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组织领导,指导全市各县(市、区)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编制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资金预算,组织申报相关课题,组织实施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任务。
3.2 资金保障
建立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良种选育、试验示范、推广利用等长期稳定的投資渠道,建立和完善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利用的长效扶持机制,加大对林木种质资源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同时,积极鼓励多种所有制形式参与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3.3 制度保障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林木种质资源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林木种质资源工作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利用地方性政策,积极呼吁、争取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的地方立法,切实提高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实效性。
3.4 科技保障
积极推进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开发利用科技研发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开发利用技术单位与科研院校对接,落实科技支撑单位和指导专家,建立合作机制。开展协作交流,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切实促进科研生产管理一体化,为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开发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服务。
参考文献
[1] 解孝满.新形势下做好林木种质资源工作的新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4):103-105.
[2] 黄嫔,朱怀诚,王阿云.徐州王庄煤矿山西组孢粉植物群及其地层意义[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2,19(1):35-54.
[3] 王从军.安徽沿淮地区第四纪抱粉组合及地质意义[J].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94,14(1):16-24.
[4] 安元强,郑勇奇,曾鹏宇,等.我国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现状与策略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16,29(2):76-81.
[5] 孙体如.江苏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初步研究[J].林业科技管理,2004(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