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两棵枣树

2022-03-02 08:12胡文捷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布施散文集表象

胡文捷

《野草》为鲁迅创作的散文诗集,收录了他从1924年至1926年间23篇散文诗作,描述了在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后,他独自战斗的苦闷、彷徨、孤独与虚无之感。

对于鲁迅的文学作品,我们并不陌生,从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我们不仅学习了散文《阿长与<山海经>》《记念刘和珍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也学习了小说《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社戏》《祝福》等,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了解着那个时代的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而散文集《野草》,则体现了《新青年》团体解散后,这一特定时期的鲁迅的心态变化。在这个阶段,中国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逆转,文学阵地四分五裂,此时的鲁迅,又是民主的斗士,同时又有一种孤军奋战的孤独与彷徨,因此,在《野草》这本散文集中,也时时体现了这种矛盾,一面富有战斗精神,一面又觉得十分虚无。

在这些散文诗作中,有很多符合时代特征的彷徨,和鲁迅在时代中的定位的思考。如《影的告白》,作为影子,不愿去天堂,不愿去地狱,不愿去将来的黄金世界,而是“彷徨于无地”,这是一片纠结的、没有依靠的边界地带,“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此时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就像一道影子那样彷徨,他不知道即将迎来的是光明,抑或是更加黑暗的黑,而饶是如此,他仍愿意饮尽杯中酒,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这个时候的鲁迅,是孤独的,就像那即将消失在黑暗中的影。

而这本散文集中最常出现的一种状态,是“虚无”,他就像是无脚鸟一样无法落地。他看到身边的一切,就好像看到了自己。《求乞者》中,他看到路边的孩子求乞,一个拦着磕头,一个装着手势,都不见得悲戚。于是他并不布施,也没有布施的心,“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可由此,他又想起了自己,孩子们向他求乞,而他又何尝不是,只不过孩子们求乞的是食物和金钱,而他求乞的是无法言说的东西,他所用的是无所谓和沉默,而同样的,他得不到布施,也将获得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烦腻、疑心、憎恶。原来,到头来,我们都是一样的,生物链不过是一个循环的圆,没有谁处于顶端,所有人都是布施者,也同时是被布施者。

这一段时期的鲁迅,是无比撕裂的,他所表达的不只是表象,更有可能是表象的相反。他经常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中顾盼,于是作品中也有了强烈的表达:光与暗,冰与火,女孩与老翁,天堂与地狱,希望与绝望,祝福与诅咒,爱抚与复仇……二者常常并非完全对立,而拥有一种暧昧的融合,而这也正是那个时代的特色。正如《希望》里,他讲希望,引用裴多菲的诗,说希望对谁都蛊惑,当我们完全牺牲了自己的青春以后,希望便拋弃了我们。后来,他又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所谓虚妄,便是无法看到真正的暗夜,这里似乎早已危机四伏,可是,青年们又很平安,这一切,究竟是希望,还是绝望?

在这种状态下,鲁迅的思想常常有一种苦闷,一种呐喊,想要突破旧的境界,这体现在《墓碣文》中,浩歌狂热中有寒,在天上看见深渊,在眼中看到无所有,在没有希望中得救。在这极端的矛盾与痛苦中,所能看到的仍是战斗的精神——“死尸已在坟中坐起,口唇不动,然而说——‘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死后》也有这样的割裂感,这篇文章是鲁迅写自己梦里在死的道路上发生的种种,“几个朋友祝我安乐,几个仇敌祝我灭亡。我却总是既不安乐,也不灭亡地不上不下地生活下来,都不能负任何一面的期望”。

鲁迅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这在他的文章中也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对于他的个性,有很多种不同的解读,一方面,他有非常强硬的风骨和独立的人格,选择弃医从文,来撼动当时的时代;而另一方面,也有人说鲁迅多疑且神经质,还有一些偏激阴郁。而对于自己这方面的性格,鲁迅也从不遮掩,甚至是直面。在《风筝》一文中,他看到天空中飞舞的风筝,并不觉得轻盈,反而会有一种悲哀,他向来不喜欢风筝,认为那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儿。少时,他在堆积杂物的小屋里发现自家小兄弟在做蝴蝶风筝,便愤怒地折断了蝴蝶的翅骨,又踏扁了风轮,认为自己获得了完全的胜利,一直到中年时,他回想起儿时对他人精神虐杀的这一幕,感到十分的沉重,可当他向小兄弟道歉时,却得到了“有过这样的事么”的回复,而不是“我可是毫不怪你”,于是无法得到宽恕,也因此感到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

除了这些包含鲁迅苦闷情绪的散文,书中也有一些对于自然风景抒发感慨的名篇:对于秋天,有描述病叶的《腊叶》,浅绛色的树叶中,有几片在绯红地上,还带着几团浓绿;而对病叶的描述则极为生动,“一片独有一点蛀孔,镶着乌黑的花边,在红、黄和绿的斑驳中,明眸似的向人凝视。”哪怕是一片病叶,也有独特的气质。

对于冬天,有《雪》。哪怕过了很多年,再读来,这里面的许多句子依旧耳熟能详,孩子们塑雪罗汉,用龙眼核做眼珠,偷了母亲的胭脂涂在嘴唇上,于是雪罗汉便“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这趣味盎然的景象,便在脑海中记了许多年。还有日光下旋风忽来时的雪,那描述也可谓是神来之笔,那雪“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当然,过去许多年,我们一直都还记得那句最为有名的“废话”: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看上去是病句的一句话,自出版以来,却受到历代读者的解读,有人说其中一棵枣树是精神,另一棵枣树是物质,也有人说,两棵枣树象征着前赴后继的精神,会有源源不断的枣树“站”出来。也许,这就是鲁迅文学的魅力,他的象征主义,他的表象之下的海洋般涌动的深意,直到将近百年以后,仍令人们有所思,有所念,有所感,有所得。

猜你喜欢
布施散文集表象
表与里
表与里
摭谈散文集的整本书阅读
“求乞”与“布施”之间
德善
从逻辑隐喻看培根《散文集》翻译的隐性逻辑连接
透过表象看公式
顾恺之募捐
表象与真相
著作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