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及启示

2022-03-02 09:02
今古文创 2022年7期
关键词:生态危机福斯特资本主义

李 航

【摘要】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的代表人物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在《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一书中从当代生态政治学领域入手针对资本主义世界面对环境危机采取的主流经济措施进行了集中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具有独到的见解,为解决生态问题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对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生态危机;资本主义;福斯特;生态文明

当今世界诸如全球变暖、热带雨林消失、臭氧层空洞等世界生态问题愈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生态问题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使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还对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健康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全球学者对生态危机根源的解说可谓是众说纷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对此在《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一书中论述了自己独到的观点,提出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并不是人类固有的本性、现代性、工业主义或经济发展本身。他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由资本主义所造成的。因为从本质上讲,资本主义具有反生态性。此外,在书中提出了一套解决生态危机的理论,其中一些观点虽有偏颇之处,但其主旨意在表述生态和资本主义两个相对立的领域相互作用,该理论对当今生态危机的探讨以及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启迪作用。

一、福斯特对生态危机根源的挖掘

福斯特认为从人类居住的这颗星球是否可以继续适合人类居住这个意义上讲,这颗行星所遭受的毁损正在威胁着自然界的延续和社会自身的生存及发展。生态危机的严重程度并不是耸人听闻,物种灭绝、遗传多样性减少、水资源日趋短缺、放射性污染等环境危机的名词不断重复地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生态危机已然成为全球性问题。

(一)资本主义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由于人类破坏了自身生命的支撑系统,到那时的现实将是人类社会、甚至人类物种连同对人类有直接影响的无数‘高级’物种的共同消亡。我们确实是在用狭隘的观念谈及‘我们的生态危机’,而不是用地质时间谈及地球或是生物圈的灭亡。” ①福斯特通过深层次地研究分析得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在社会发展的早期,人类为了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对以土地为主的自然进行着大规模的人为干预,使得需求超出了自然界所能承受的程度,造成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整个地球所面临的生态灾难是无法挽回的,无论是地球生物还是地质化学其基本调节的进程已经遭到严重挑战,并且规模已经达到了全球范围,而人类改造地球的速度急剧加快便是造成这一灾难的主要原因。随着资本主义制度迅猛地发展,在生态方面所来的是迅速消耗能源和材料,向自然环境倾倒的废物也越来越多,进而导致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的问题变得愈发尖锐,生态问题也随之转化为了不可调和的生态危机。

(二)资本主义经济扩张是生态危机全球化的加速剂

利润的增长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首要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资本主义国家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甚至通过剥削和牺牲他人的利益来达到自己这一目的。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本国经济能够高速发展,凭借其经济优势大肆掠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其中包括资本输出、雇佣廉价劳动力、将高污染项目转移到他国等。这些行为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也由此深化了生态危机的全球化。

从污染程度看,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的生态污染程度更严重,这并不表明发达国家没有生态危机,而恰恰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在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来转嫁生态危机,只考虑本国的利益,而逃避本国应承担的责任。美国拒签《京都协定书》便是对自身利益为重,逃避责任的最佳诠释。《京都协议书》签订的失败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并不会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而停止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长此以往按照这一模式进行发展,对生态环境无遗具有灾难性。

二、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生态的批判

福斯特在《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中,开篇主要阐述了资本主义世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展开相关批判,从而得出在资本主义框架下是无法得出彻底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案。

(一)对新古典环境经济学的批判

新古典环境经济学有一个目标是把环境转化为像其他商品一样可以进行分析的东西,并将环境赋予一定的价值成为可以销售的商品,通过供求曲线设定物品和服务的评估价格,最终通过建立市场来解决污染和环境恶化的问题。其逻辑是将地球纳入资产负债表,这样环境就能够得到更好地保护了。

福斯特批评新古典环境经济学的这种观点,认为这种以简化主义手段荒谬地对待自然其本质表现出三大矛盾。其一,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变为市场主导以及迎合个体私利的公用产品;其二,应用于自然的经济简化论和取代市场经济价值支配一切的价值观相矛盾;其三,应用于自然的经济简化论既能体现在物质性结果中,也具有道德性质。同时认为应用于自然的经济简化论所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认识到人类社会的经济是处于更大的生物圈中,破坏生活环境这就意味着在破坏生产环境。福斯特通过对新古典环境经济学的批判,进一步得出了更深层的认识。首先,将自然作为商品和让自然从属于自我调节市场规律的做法是非理性的。其次,商品经济对自然的影响,究其本质是为了资本的无限增长。最后,认为在资本主义体制中的生态改革一旦触及体制本质,必然被利益集团扼杀。因此,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必须是超越盈亏底线。

(二)对生态帝国主义的批判

世界银行的前首席经济学家萨默斯的备忘录令人十分震惊,其缓解发达国家生态危机的方法是将污染工厂迁到欠发达国家。其依據是,首先,通过疾病和死亡“获得的利益”来衡量,欠发达国家的个体生命较于发达国家的个体生命是没有价值的。其次,欠发达国家多数属于“欠污染”状态。最后,清洁环境作为奢侈品,只有人均寿命长、讲究健康的富裕国家才适合追求。由此得出污染企业以世界体系的中心为圆心向外转移,才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福斯特认为这种轻蔑的态度对待欠发达国家和环境是非理智的,无论是人类的生存还是地球的命运,抑或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命运,都是不允许这一想法得以实现。

生态帝国主义通过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来占领他国市场,并通过各种外交政策来控制该国,最终改变了该国家人民所依赖的原本生态系统。此类案例不胜枚举,例如,向外围国家倾倒生态垃圾、秘鲁国际性海鸟粪抢购案例等。正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资本主义扩张带来诸如此类的行为才造成新陈代谢出现裂缝,进而使得生态环境受到毁灭性的破坏。通过这些案例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生态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其特征,这促使大家需要时刻警醒生态资本主义的扩张,防止走向生态瓜分与掠夺的道路。

三、福斯特摆脱生态危机的方案

在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摆脱生态危机的困境成为众多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所探讨的问题,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对此该如何找到现实的解决方案呢?

(一)对技术理性批判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标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倡导环境改革。另一种是引导技术向较良性的方向发展,包含两种方式,一是降低单位生产的能源消耗,二是选择危害较小的替代技术。福斯特通过探讨“杰文斯悖论”揭穿了资本主义技术改良的假象。通过探讨也论证了依靠技术路径来消除生态危机是行不通的。试图通过技术改良来降低资源的消耗量和减少环境的污染,这只是资产阶级对利益无止境追求的粉饰。只有能为资本带来巨额利润的能源和技术,才能被资本主义选中进行开发。在选择开发时,并不会从人类和自然界的角度去考虑。因此,破坏生态环境的并不是技术自身,而是通过这一技术来谋利的资本主义。

“杰文斯悖论”揭穿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物质化”的错误观点,阐明了技术的进步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并没有帮助。杰文斯虽然错误的低估了煤的代替品如石油和水电的重要性,但他有一些观点很受生态经济学家称赞,例如,任何一个制造行业的进步都会相应刺激到其他行业的需求,最终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对煤炭的需求增加。当杰文斯面对英国高速发展时,选择需要大量消耗煤炭资源还是选择降低生活标准减少煤炭消耗时,他最终未能走出自己的悖论。

福斯特认为只要技术无法有效帮助摆脱环境恶化的状况仍存在,“杰文斯悖论”就依然适用。面对这一两难境地,福斯特认为要么接受杰文斯的结论,要么选择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改造社会生产关系。社会主义不是以追逐利益为目的,而是以满足人民的真正需要和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二)抵制踏轮磨房的生产方式

踏轮磨房的生产方式由六部分组成。简而言之,这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地球的生态环境是不相协调的。该生产方式的发展主要依靠消耗更多的原材料和能源来代替人力,投入原材料和能源越多就会有越多创造利润的机遇,因此更为依赖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和能源密集型产业,产生的大量废料垃圾势必对生态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

福斯特曾多次指出,按照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理论对当前全球生态进行分析,全球生态情况不容乐观。马克思认为劳动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在人与自然之间具有调整和控制物质变换的作用。但大前提是在此过程中自然界的物质与物质变换保持着平衡的状态。资本主义国家的踏轮磨房的生产方式显然造成了“物质变换断裂”,地球正在遭受生态崩溃的威胁。踏轮磨房的生产方式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成因之一。因此,必须抵制踏轮磨房的生产方式,通过抵制这种不合理的生产方式来保护环境,这并不意味着阻止经济的发展,而是促使变革经济发展方式。

(三)超越阶级斗争的观念

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原始森林的斗争正是说明超越阶级斗争观念的重要性。为拯救最后几片原始森林而努力的环保主义者和林业工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资方要求加快开发原始森林,环保主义者站在保护原始森林的立场上进行抵制,工人则处于夹缝之中,需要为经济生活而斗争,因此便导致了生态与阶级矛盾。西北林业的工业面对环保主义者的种种保护原始森林的行动,在经济上产生了不安全感,而木材企业则借机煽动工人对环保主义者的不满。此时的环保主义者并未对处于这种境地的工人给予帮助,对其视而不见,抱怨工人缺乏觉悟。在工人与林业公司激烈斗争时,环保主义者却不见踪影,在一些活动中很少与工人保持团结,甚至故意与工人拉开距离。

福斯特认为“环保事业受到政府行政机构和大型公司的阻挠,而工人和濒危物种正被迫承担着危机的主要成本,那么环保主义者和工人在同一条战线上联合起来就显得至关重要。” ②在工人中也是有关心生态问题的声音,只是工人更在意先确保自身基本需求能够得到保障。这与前面可持续发展问题中优先考虑穷人的基本需求和长期安全的观点相一致。只有超越阶级斗争,实现各阶层的团结,才有可能离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更近一步。

(四)强化环保的意识和知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生产和使用化肥的规模迅速扩大。合成肥料的过度使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其后果包括众多方面,例如,大量生产、运输和使用肥料使不可再生资源减少;化肥的溶解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化工物质对土壤的污染,致使土地不再适合农耕;使用廉价合成化肥,造成土壤缺失有机物,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通过采矿提供土壤养料对环境造成了实质性破坏;饲养牲畜环境恶劣,使牲畜易于得病,进而造成抗生素的滥用等。

现在人们愈发认识到依赖合成肥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并重新发现人与土地之间急需形成一种生态健康的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论述作为人类永久财产的土地需要人们自觉、合理地经营。土地使用者必须像好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后传给后代。

对于土地肥力不同时期的观点佐证了提高环保的意识与增加环保知识储备的重要性,人们急需改变现存對生态和自然的错误意识,进行一次彻底的生态意识革命。

四、福斯特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迪迪埃·奎洛兹在斯德哥尔摩一场会议上谈到,人类要直面气候变化问题,而不是逃离地球。我们是为这个星球进化和发展的物种,最好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修复它上。生态问题是全球性的,并非只有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着环境污染,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此类问题。我国已经意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

福斯特作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的代表人物,其理论具有一定进步意义,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缺乏整体性的把握,对于未来生态社会如何构建具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在当今如何取其精华科学地运用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来具体分析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加强敬畏自然的生态道德意识

福斯特提出要展开一次彻底的生态意识革命,树立环境意识革命,从而建立起一种新的生态文明。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离不开公民的参与和支持,因此,培养公民的生态道德素养成为重中之重,进而树立起人和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发展模式。法国现代思想家阿尔贝特·施韦泽最早提出“敬畏自然”的伦理学,认为我们生存在世界之中,世界也生存于我们之中,生命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在中国古代,庄子对“道”与“天”的咏诵同样有敬畏自然的意识。“天地与我并生”“肩怀万物”“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生命情怀。这些思想无不在召唤着现代人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尊重天地万物生命存在的多样性。

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指出“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正所谓“理念是行动的向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加强敬畏自然的生态道德意识在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二)强化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这首先要将重点放在协调人们分配和使用生态资源中的物质利益关系上。具体说需要处理两组关系,即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科学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的同时,过分注重个人所得利益,“生态贫困”的现象就会发生甚至加剧。这便是人与自然生命整体性断裂后的生态问题。人和自然的关系能够反映出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不仅决定了社会如何分配财富的问题,还决定着社会生产的目的。当物质利益分配不合理时,社会生产开始追求私利,使得自然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经济发展变得不协调,底层人民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不得不采用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方式。

其次在制度维度,一是追求公平公正的政治经济秩序,使我国在生态环境上具有合理的权利,自身生态环境利益不受到侵害。二是通过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加强国内生态文明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體”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如今生态文明建设已写入宪法,建设美丽中国已成为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

(三)冲破生态霸权,同走绿色之路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人类共同利益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存在着以资本为基础的不公平的国际政治秩序,民族国家之间围绕着环境资源分配和使用的矛盾日益加剧。一些发达国家为维护自身的资本利益,在发展模式和环境权利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干涉,形成绿色贸易堡垒。福斯特对资本主义反生态本质提出生态批判,倡导制度变革。习近平主席站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地球家园的立场上曾提出“以国际法为基础,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我们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有效遵守和实施国际规则,不能合则用,不合则弃。设立新的环境保护目标应该兼顾雄心和务实平衡,使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平合理。”

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对此,习近平主席提出倡导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如何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习近平主席提出绿色发展的“五个追求”,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绿色发展繁荣”“追求热爱自然情怀”“追求科学治理精神”“追求携手合作应对”。相信世界各国一道并肩同走绿色之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终将取得丰硕成果。

注释:

①②(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著,耿建新、宋兴无译:《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第124页。

参考文献:

[1](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王雨辰.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生态危机福斯特资本主义
吉祥物
吉祥物
餐厅冒险记
我国网络生态危机治理路径探析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消费理论光芒与缺陷并存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反乌托邦观照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也谈资本主义一词的使用
不要给资本主义过多的“荣誉”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