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有真意

2022-03-02 03:42:43张晓凡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事物生命作文

张晓凡

【话题分析】

“为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从半亩方塘的清澈感悟出人生的哲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宗璞从紫藤萝花的盛衰中感悟出生命的永恒;“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史铁生在母爱的伟大中感悟出生命的真谛……叶圣陶有言:“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而不歇。”身边的一人一物,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甚至是一句话语、一个微笑、一首歌、一幅画,无不充满智慧,深蕴哲理。学会感悟生活,感悟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获得成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为此中考命题者对感悟类的作文,情有独钟。综观2021年各地中考作文题,上海市命题作文“比看上去更有意思”,引导考生通过对比,发现某种事物的趣味和意义;山西省命题作文“微笑着前行”,引导考生乐观面对生活;浙江丽水材料作文“没有什么比亲自参与得来的,更让人满足与快乐”,启示考生要亲自参与社会实践,从生活中获得美好感受与体验。

“感悟”二字,有所“感”有所“悟”。所谓感,是指对事物的感受与理解;所谓悟,是对事物精髓的体悟与升华。所以,“感悟”是“感受”与“体悟”的结合,是一种情与理的升华。写此类作文,我们要遵循“由事到感”“由感到悟”的过程。

观察是感受的基础,学会观察,从事物的表面看到它的内在神韵。在写作技法上,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去叙事,如《破阵子》中“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从视听的角度描述战斗场面;可通过各种细节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去写人,通过声、光、色、态等方面去绘景。在描写事物的特点时,注意要选取小角度。要提取最精髓的特点来写,所谓“择其一点,不及其余”,比如宗璞选取紫藤萝“盛”的特点描绘,老舍选取济南的冬天“温情”的特点描写,角度越小,内容越能具体充实,立意越能鲜明深刻。然后在小角度里生发情感,有意识地捕捉自己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情感的波动,将自己内心的波澜写出来,蓄好势,做好铺垫,完成“由事到感”的过程,才能为悟打下基础,在结尾水到渠成地写出人生的感悟。

所谓“领悟”是在提炼事物的精髓特点基础之上,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对事物的感触上升到人生哲理。在此过程中要善于发散联想,比如看到“落花”可以想到“春城无处不飞花”的美好,可以想到“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可以想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另外,还要找到事、情、理之间的契合点。比如《荷叶·母亲》中,冰心由荷叶护莲触发内心的感动,这就是由事到感,再联想到母亲对孩子的呵护与关爱,最后再歌颂母爱的伟大,荷叶护莲与母亲保护孩子相契合,这就是由感到悟的过程。

【预测金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其实,不仅是参禅,读书、为人、处事皆是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丰富,我们看待同一个事物也会有所不同。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境下,再看某一事物,也许会有新的感悟。

请以“再看____”为题目,写出你的生活感悟。

【思路点拨】

此题的写作主体比较宽泛,可以写人,比如“再看那双手”,通过写母亲手的变化表现出母亲的辛劳付出;可以叙事,比如“再看家乡”,从家乡的变化展现出时代的进步;可以绘景,如“再看那棵树”,以树的生长历程感悟出生命的顽强;可以写物,如“再看这本书”,写出不同的经历下对文章不同的解读。在技法上,其一要注意线索的清晰,最好只选取一点进行感悟,不要面面俱到,要写出同一事物再看时的不同;其二要情随物动,重点写出再看时“新的感悟”,并注意“新”與“旧”的对比。

【素材速用】

苏轼晚年写过一首奇诗,奇在只有四句,第一句竟跟最后一句是完全相同的。诗曰:“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庐山烟雨浙江潮,像人生中的理想目标,每个追求者都为之魂萦梦绕。等到有朝一日,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再看这个目标时,一切仿佛云淡风轻,躁动的心也逐渐归于平静。

正如苏轼的心境,此时他结束了长期流放的生活,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老人。但他历尽千帆,归来依然是最初的那个自己。

【预测金题】

2.“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细微深处有真意,细微深处显真情,细微深处见真章……请以“细微深处”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

本题为话题作文,关键词为“细微”与“深”,要写出“细微”之处的“深意”。写作时,可以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选材要小,立意要深。如每日深夜里的一杯热奶,那是母爱的温暖;墙角野花悄然绽放,那是对梦想的追逐;电梯门多等待的3秒,那是陌生人的善意;秋日落叶纷纷而下,其背后是“有舍才有得”的人生哲理……我们要学会感知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未曾发现的美丽,便能拓展生命的宽度;然后静下心思考细微背后的深意,让每一个细微之处拥有闪光点,便能提升生命的高度。

【素材速用】

晚寝,季羡林老先生有个习惯,即在被褥上铺一层布。半夜,一股暖气透过两层棉被扑到他的双腿上——老猫爬在他的腿肚处睡得正香。季老便僵卧着一动不动,即使又酸又疼也强忍着,免得惊了猫儿的清梦。“此时它也许正梦着捉住了一只耗子,只要我腿一动,它这耗子就吃不成了,岂非大煞风景。”

一个懂得关爱动物的人,他的心该是多么谦卑而又高尚。季先生之于老猫,那份对生命细致入微的敬重,衔着人世间最深的秘密。

【预测金题】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世界上有许多种遇见,最美好的,莫过于,在我最美的时光里与你相遇。

——桐华

材料二: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有了生命。

——《朗读者》

以上的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思路点拨】

此题为材料作文,通过材料可以得出关键词为“遇见”,但这并不是指单纯的遇见,而是指令人内心受到触动的遇见。所以写作主体不单纯是人,凡是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可以作为写作对象,比如一个热心帮助你的同学、一处美丽的风景、一棵开花的树、一个书中的人物、一座美好的城市;也可以是某种抽象事物,如遇见幸福、遇见宽容、遇见伟大的时代……但无论写什么,都要遵循“事—感—悟”的过程,采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将事物的过程与内心感受、体悟交相融合,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以下素材以“遇见书法”为写作内容,从书法本身的一笔一划、间架结构感悟到做人的道理。

【素材速用】

一横,是包容天地的广阔胸怀;一竖,是宁折不弯的铮铮傲骨;一撇,是茕茕而行的执着背影;一点,是拼搏执着的坚定信心。一筆一划、方方正正、入木三分,书法的艺术如同人生,书法的技巧也与做人的道路异曲同工,在这方寸之间,给予我们人生的启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若没有间架结构的约束,横竖撇捺便都是一盘散沙。相应地,若人生失去了规矩,缺少了约束,便要偏离它本应有的轨迹。树不修不成材,玉不琢不成器,人生亦是如此,道德、法律,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这不是一种无谓的束缚,而是能够促进我们不断向前、更加卓越的方向。

佳作示例

享受四季

山东邹城五中  杨洪欣

奔跑在绿意盎然的草地,享受着春天的鸟语花香;畅游在清凉澄澈的水池,享受着夏天的激情澎湃;漫步在金色满园的田地,享受着秋天的瓜果飘香;驻足在冰天雪地的路口,享受着冬天的冰雪玲珑。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冰雪消融后树梢上一抹嫩绿的新芽,是新生的象征,风吹杨柳,一群大雁翻飞而过,成排的麻雀叽叽喳喳地跳跃着交头接耳,互相传递着春带来的希望与温暖。万物在这时悄然苏醒,生命的火苗复燃,积攒了整个严冬的能量喷涌而出,绿色的海浪席卷大地,唤起繁花似锦,鸟语花香。享受春天,享受春天的生机盎然、未来可期。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日炎炎,蝉声阵阵,夏游走在静谧的时光里,洗涤着明艳的荷花,撒落下颗颗露珠,随手画下绚丽的彩虹。莘莘学子在这时忍着酷暑,追逐着梦想与期望,夏是拼搏,是绽放,是我们不懈奋斗下触手可及的梦想。享受夏天,享受夏天的奋力拼搏、热血激昂。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高气爽,稻谷飘香,自古秋悲,但我觉得秋天才最动人心弦。秋是清爽的金黄色,是风吹千里的果香,是枫叶落地的簌簌声。秋日静美,阳光沾染了枫叶的几分多情,醉成了柔和的橘黄色,穿过飞扬的尘埃,洒落在大地上,散发着温柔缱绻的清香,抚慰夏季烈日带来的灼伤。享受秋天,享受秋天的苦尽甘来、硕果累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每到冬天,人们裹着厚厚的棉衣,搓着手,哈着气,冰雪冻结了道路的车水马龙,却冻不住人们炽热的心,冬不仅是一年的结束,亦是一年的开始。人们盼望着过年,盼望着团圆,窗外“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桌上共享天伦之乐,年糕饺子飘香。享受冬天,享受冬天的阖家欢乐、团团圆圆。

四季流转,韶光易逝,与其因时光的流逝而惆怅,我们不如从现在开始珍惜当下的每分每秒。《瓦尔登湖》中写道:“当我享受着四季的友爱时,我相信,任什么也不能使生活成为我沉重的负担。”生活不会一帆风顺,艰难险阻犹如四季变幻莫测,脚踏实地、奋力前行便是排忧解难的良药。遇到挫折也不要怕,勇敢地面对它,向前看,一直走,享受四季,享受生活,享受美好。

【教师评点】

本文采用“并列式”结构,结构精巧,脉络清晰,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与谋篇布局的能力。开头点题,提纲挈领;中间四段分别以四季的诗句引领,每段既写出了季节的景物特点,又与生活相结合,写出了季节的品格特点以及自身的感受,引用《瓦尔登湖》中的名言,由“感受”上升到“感悟”,由“享受四季”上升到“享受生活”“珍惜当下”,将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含蓄隽永。

猜你喜欢
事物生命作文
美好的事物
文苑(2020年8期)2020-11-22 08:18:12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奇妙事物用心看
快乐语文(2017年12期)2017-05-09 22:07:40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