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德
(合肥学院 设计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近年来,随着动画市场的快速拓展,专业知识体系也在不断细分和交叉,高校动画专业育人模式面临新的挑战。虽然国家已经从政策、制度等多层面明确了TMS协同育人的方向,但高校动画专业在人、制度和环境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建设阻力,究其根由还是“教、管、服”三个层面彼此脱节、协同运行不畅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早察识,积极调整适应,就容易遁入专业建设水平低下、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窘境。因此,研究构建动画专业高质量TMS协同育人模式是当前十分急迫的任务。
在各高校专业建设中,“教管服”协同育人并不是一件新鲜事物,它伴随着大学的产生早已出现。这里的“教”就是教学(Teaching),教学功能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校的育人活动培养专业人才,也是高校专业建设发展的基础性功能。“管”就是管理(Management),管理功能是指通过职能部门和专业教师的合理管理活动,保障教学过程的顺利运行。“服”就是服务(Service),服务功能是指高校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途径,直接或者间接地满足社会需要或者解决实际问题,是体现专业活力和特色的重要标志[1]。因此,只有正确了解TMS运行特征,才能合理指导协同育人过程高效运行,切实提高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
要认识TMS育人模式构成特征就要先认清它与与专业建设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TMS育人模式就是依托专业而存在,为专业建设而运行。反之,TMS协同育人模式体现的就是对专业建设的负责,它必须是一个整体。它同时又具有自我的个体构成和运行特征。在整体和个体相互依存的关系下,动画专业建设的高质量人才培育离不开“教、管、服”这三要素,自然也就无须去争论那个重要、那个不重要,重点是要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透析它们各自存在的必要性、必然性。尤其是在当下“管、服”工作出现明显快速增长的时候,专业建设亟待有足够快、足够有效的行动力来促动TMS协同育人问题消解。
同时,在整体和个体相互影的关系下,TMS育人模式运行的好不好也体现在三要素的大局协同意识上。这种大局观就是从院校现实办学条件出发,以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专业建设中制定出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最优目标。TMS三个体要素在协同运行的过程中虽处于被支配地位,但各自功能的实现及其变化程度又会对专业建设的成败起到决定作用。只有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灵活统率TMS三要素服从和服务于动画专业建设,才能最大化发挥好人才培育效果。
进入新世纪,全国高校对自身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探索不再拘囿于校内课堂这个单一的教学阵地,比如合肥学院提出的“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高校动画专业建设因为实践教学的特征,就必须强调主动面向社会,甚至面向世界开展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育的教学改革探索,才能适应产业化发展需求。
另一方面高校内外在现实条件下,比如环境、体制和诉求等方面存在差异,一定程度上给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阻碍,甚至推进到一些关键层面就开始流于形式。从TMS育人模式观察、分析这些问题时,就既要照顾内因,又要能周全外因,割裂开二者的辩证关系谈合作是不切实际的。不能忽视自身建设的根本作用而一味强调对外合作的重要性,亦不能单纯强调自身建设的决定作用而忽视对外合作的重要作用。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动画专业由内向外的破局,就是要通过TMS育人模式寻求双赢或者多赢的方式和产业打通、与市场紧密桥接,把二者有机联动起来提高育人水平。
从高校动画专业建设的长远发展来看,TMS育人模式同样行稳才能致远,变革力求图治。在实践中,既要把稳定作为改革发展的必要条件,又能把改革发展作为维护稳定的必要条件。从专业实际院情校情出发,找到有效的方法形成科学的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行和落实教学育人工作目标。尽管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但是,也不能为了稳定而踯躅不前,而是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在实现改革发展稳定中不断开辟新天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TMS育人模式的变化又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所以最终追求的是稳定与发展的动态平衡,也可以称之为“积极的稳定”。
在TMS运行特征的指导下,合肥学院动画专业对育人模式进行了及时重构。在实践中通过瞄准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不断审视自身建设基础和差距,自下而上、由内向外系统化推进内涵式变革。令人欣喜的是在专业建设时间短、发展基础薄弱的基础上快速提升了育人水平和育人质量,取得了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成果。TMS育人模式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总结经验、逐步完善。
从宏观上来看,团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进行的集体作为,专业教师队伍则是推动TMS协同运行的根本团队力量。目前,合肥学院动画专业教师队伍组成情况在应用型高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包括任课教师、专业负责人、教学院长、教辅人员、行业专家,组成特点概况起来就是人数少、工作量大、专业水平层次不齐,因此协同工作仅靠任务和制度要求来执行是非常难的。培育好TMS素养的教师队伍,成为了动画专业激活团队凝聚力、调动团队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法宝。
为此,TMS育人必须首先教师育人角色的转变开始。首先,任课教师在专业负责人的带领下作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核心支柱和直接推动者,不断通过TMS创新素质培育、能力提升和人才引进等,个个能够以合格的专业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身份胜任专业建设工作。当然,不否认教辅人员对教学相关工作管理和服务的本职特征,在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越来越繁重的趋势下,有重点和方向的合理侧重,特别是和专业知识紧密相关的部分,如教学实践项目的对接、指导等,必须由任课教师来承担和落实,创造性的推进TMS工作开展,更容易形成高水平的成果。
在教师队伍培育的过程中,明确专业分工体系就成为推进TMS协同运行的重要抓手。好的分工就等于合理分配资源、恰当调动团队积极性。专业建设是一盘棋,TMS分工的前提一方面是针对专业建设工作内容、任务的对标细化,教学、管理和服务三个要素的兼顾纳入到具体的实施,便于在阶段性的过程建设中根据变化情况做出有的放矢的调整。对于合肥学院动画专业建设分工体系的明确,更多注重是对协同育人的特色发挥,比如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国际国内相对接,以WORKSHOP项目实践教学形式推动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交流、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2]。在此过程中逐渐明确了那些资源是已经具备的、那些资源是需要完善、补充的,逐步优化分工体系,提升专业建设层次。
表1 工作量变化对比(★代表分工前指数,☆代表分工后指数)
通过前后TMS工作量调整变化对比体现出几个特点(图1):第一,鼓励任课教师积极参与本专业内的单个课程模块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实现了任课老师从单纯授课到全面参与人才培养的认知和实践转换,完成专业建设工作责任清单全认领。第二,安排教辅人员参与部分专业课程教学,更加熟悉专业教学特征和建设目标,提高了辅助专业建设工作的水平。第三,减轻了教学院长、专业负责人过重的管理和服务性具体事务,以更多时间谋划和统筹指导专业建设。第四,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渠道,吸收行业高水平专家进入专业建设团队,并承担与产业紧密的TMS工作,减轻了任课教师过重的授课任务,丰富了教师团队以专业对接产业的能力体系。
绩效评价体系是指由一系列与绩效评价相关的制度、指标体系、方法、标准以及机构等形成的有机整体[3],因显著的过程管理优势在现代企业和各类活动中得到推广应用,夯实动画专业绩效评价体系成为推进TMS协同运行的有力保障。很长时间以来作为院校发展之本的专业建设,一个“微小”力量的基层单位可运用和支配的激励手段相对有限,尤其在建设之初构建要有实质性突破的专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确很难。
首先,专业绩效评价体系考核内容切忌生搬硬套、贪大求精。尽量以直接、相对简单、易于操作的方式体现对团队个体完成TMS工作成绩的认可,重要的是能从人性化发展角度强调尊重与实现各方的奉献、收获,以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现认同度以及满意度。其次,绩效评价体系考核坚持循序渐进原则。TMS考核的本质不是僵化的套用指标和数据,而是从实际出发实现对专业建设过程的动态化管理。通过树立一流专业建设目标与阶段性工作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持续考核,在发现问题、找到差距、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促使个体融入团队长远发展,通过不断完成一个个过程目标的竞争性发展态势实现共同成长。第三,绩效评价体系奖励方式的立足点多维化、立体化。绩效奖励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进行利益分配,除了利用好学校内外的一些政策、制度,争取物质上的支持以外,也要把握好一些对本专业教师发展来说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机会,就像深造和进修等对个人和团队的成长来说更能实现共赢和更高远的价值一样。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营造专业信息化工作环境就等于是为TMS协同运行再配置一个“动力加速器”,十八大报告将信息化列为“新四化”,并提出“没有信息化,也明确就没有现代化”[4]。而高校统一的教学信息化建设往往具有体量大、实施工期长、专业特点不明显的短板,对于动画专业TMS急需的、必需的信息化软硬件配置,不能轻易寄托在“等、靠、要”上。一方面提前梳理好信息化建设需求,细化建设方案,才能优先把握住适合的财政支持建设契机;另一方面采取灵活的建设措施,化整为零、突出重点、全面有序的建设信息化。从实践来看,高校动画专业建设工作还是一个常做常新的工作,包括专业知识和技术推陈出新、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营造专业信息化工作环境,出发点不能只落在眼前的使用需求点上,要规划建设一个适用范围广、使用功能先进的TMS信息系统。
重构TMS协同育人模式的意义在于讲方法、重实践、有特色地促进专业育人层次和育人水平全面提升目标,实现动画专业、动画人才高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探索当下动画教育深化改革,就是要着力解决专业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确保专业在产业深刻变革下的发展既井然有序又生机勃勃,更好地贯彻落实我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