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视域下的琼崖乡土史教学探究

2022-03-01 19:34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龚祚奎
新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琼崖家国乡土

◎ 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 龚祚奎

琼崖地方史资源丰富,革命遗址众多,分布在我们身边的如落笔洞遗址、崖州古建筑群落、六连岭革命根据地等。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整合这些宝贵的乡土资源,助力高中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乡土资源融入历史课堂的德育价值

1.创设情境,滋育家国情怀。顾明远认为恰当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激发个人情感的升华。借助学生从小耳濡目染的乡土史资源,如以崖州民歌的展示与欣赏为相关课程内容创设课堂情境,建立起历史教材内容与现实环境的呼应关联,帮助学生多角度理解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过去与未来,为滋育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提供了必要的情境基础。

2.走进生活,厚植家国情怀。高中历史课堂把学生重新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注重历史学科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的结合,让现实生活成为历史学科知识建构的起点与支点,通过走进生活,提升高中生的探究欲和参与度,有利于发挥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将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过程生活化,可借助学生成长环境中熟悉的历史文化符号,如很多海南学生都会跳的竹竿舞,以激扬的配乐和欢快的节奏,体现了黎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性格,唤起学生了解华夏民族多元一体,从交往、交流直至交融历程的兴趣。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思维和模式,引导学生感受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活变化,对厚植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3.拓宽视野,升华家国情怀。高中历史统编教材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载体,依据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选编的内容反映了中外文明演进的基本规律和关键线索,大部分知识点与学生的成长环境距离较远。结合课堂教学目标适时引用乡土史资源作为历史教材的补充,消减了学生的陌生感,拓宽了学生对相关史实的认知路径,提升了学生学好历史的信心,优化了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家国情怀核心素养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不仅仅包括培养学生心系祖国发展的远大抱负,它更现实地表现在对家人关爱、对家乡眷念、对民族的自豪感。热爱家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目标,是家国情怀的具体要求。基于历史课堂教学需要引入乡土史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对拓宽学生视野、深化家国认同将产生积极作用。

二、高中历史教学引用琼崖乡土资源的路径

1.围绕教学目标,精选乡土史料。海南乡土史资源丰富多样,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精选相关内容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辅助史料,针对教材里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合理运用琼崖本土史料资源,在抽象的历史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如《中外历史纲要》(下称《纲要》)上册第一课第1目“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的教学设计中,因年代久远,课本呈现的古人类活动时间和相关记录都比较笼统,特别是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原始社会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概况教学时,学生在理解上存在较大障碍。

毗邻笔者工作单位的三亚市落笔洞遗址,自广东省博物馆考古人员于1983年在此发现古人类活动遗迹后,历经几代科研人员努力,出土了13枚古人类牙齿化石和用火痕迹,科学家通过“碳14”年代测定,确认了三亚人早在1万多年前就已在荔枝沟附近活动。由于落笔洞遗址丰富了古人类在祖国南端活动的历史印记,成为琼崖悠久文明的重要佐证,2001年被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高中历史第一课上展示三亚落笔洞考古的相关成果,将学生从课本上描写的中华文明起源地带回熟悉的荔枝沟片区生活场景,拉近了时空距离,激发了探究意趣,落实了课程标准,学生对家乡海南的热爱与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挖掘身边历史。乡土史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过研究性学习、实地考察、人物专访(口述历史)等方式训练高中生史料实证的能力与素养,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求证、求真、求实、求是精神的有效途径。如《纲要》上册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的教学内容处理,教材从中国国民经济总量、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与教育发展、国防和军队改革等方面阐释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如果能从学生亲身经历的事例说起,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我将学生分为“海南自贸港的前世今生、三亚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典型案例、南繁育种基地的科研成果”等若干个研究性学习小组,指导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撰写专题研究报告、组织成果分享讲座,在存疑、探究、分享的过程中完成乡土史学习,通过探究活动了解乡土民情,通过研究增强历史学科素养。

3.突出红色资源,赓续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在海南视察时指出,要利用好琼崖纵队纪念场所和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历史教育工作者,身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光荣使命,挖掘整合海南红色革命史料资源,弘扬“不屈不挠、敢为人先、丹心向党”的琼崖革命精神,对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自贸港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拥有大量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如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张云逸大将纪念馆、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等,为开展高中生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优质乡土资源。在统编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纲要》上册第七、第八单元关于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可借助海南现有的红色景区资源,展示相关图文史料,讲述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事迹,以永不褪色的革命精神引导青少年学生不畏艰难、努力学习,时刻准备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争做建功立业的新海南人。

三、课堂教学运用乡土史资源的基本原则

1.坚持唯物史观正确导向。乡土史料的运用有助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引导学生从家乡往事中理解国家发展、从生活变化中体会社会进步。收集整理和甄别筛选过程中要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科学评估乡土资源的史料价值,基于真实可信的前提,适时引入课堂教学。比如琼南鹿回头的美丽传说,故事本身颇具神话色彩,应该基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引导学生从勤劳质朴的海南黎族先民追求幸福生活、崇尚纯真感情的角度加以理解。故事流传至今仍被津津乐道,成为三亚靓丽的城市名片,反映了海南人民勤劳、勇敢的古朴传统。

2.紧扣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改进课堂教学方式的重要依据,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保证。乡土史料资源的收集、整理与使用,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以课程标准要求统摄教学活动全过程,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选取的乡土史材料要能契合课堂教学需要,用于课堂重难点的突破。片面追求乡土历史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偏离课堂教学主题,不加控制地解读与发挥,则会不利于学生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侓,也不利于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形成。

3.明确乡土历史功能定位。为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从学生熟悉的乡土视角切入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事件,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用琼崖地方史素材,可以提升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海南的情怀。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处理好乡土资源与统编教材之间的主次关系,明确教材内容为主、乡土资源为辅的功能定位,一切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服务。教师还应控制好课堂教学节奏和活动方向,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不能放任课堂氛围无序发展,造成喧宾夺主、主题模糊的情况,学生理解关键知识点产生阻碍,从而失去了引入乡土历史辅助教学的基本价值。

总之,高中历史教师应借助琼崖地方史资源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帮助学生培养乡土感情,树立民族自豪,发展家国情怀。

猜你喜欢
琼崖家国乡土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家国两相依
乡土中国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略谈“家国情怀”
读《乡土中国》后感
“叶挺独立团”跨海征琼崖——忆海南岛战役中的第127师
忆琼崖纵队迎接配合渡海大军解放海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