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娃利
(江苏省宿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富民路实验学校 江苏 宿迁 223900)
前言:音乐体验教学的发现与探索是初中音乐教育开始注重“学生本身”的开始,音乐体验教学的实施是音乐教育突破传统,不断创新的重要举措,从以上例子也可以看出它的前瞻性和永久性。但是,由于这是一个较新的音乐教学模式,必定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改进。同时,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教学方式方法本身,而是要加强音乐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立足于国家音乐教育目标,以更加多元包容的态度去面对当前的音乐教育。这也是我们现阶段要不断研究讨论的课题。
音乐从最初开始就是传递情绪情感、陶冶众人情操的重要媒介之一,它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甚至可以充实和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境界。“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惑于物也。”这也就是说音乐的抽象性和主观性其实来源于音乐本身即人们内心的一种感受和表达,而这种感受是离不开“体验”的。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说音乐的创作都是作曲者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体验一词的含义是指一种亲身经历和实际体会,或者是指通过亲身体验而获得的经验。通过体验来验证某些真理,通过体验来了解事物真相并形成记忆。体验不仅仅常见于日常生活之中,在音乐美学中也十分重要。我们要想“学懂音乐”“听懂音乐”,就应该先学会身临其境,这样才能感受到音乐中的具体环境和形象。体验才是音乐教学的真谛和灵魂,学生只有结合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去聆听、欣赏、判断、发现与探索,才能激发学生对于音乐以及音乐创作的想象力,才能最终达到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目的。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一个孩子无论在幼儿时期还是青少年时期,无论他的心理发展有什么样的变化,归根到底都是主观意识上的变化。这种主观意识都是带有情绪色彩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观情绪色彩会随着生活成长体验的变化而变化。换句话说,一个人的成长,是伴随着情感体验的发展变化不断重新认识世界的过程。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情境是在指定的环境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创造音乐情境、与音乐产生共鸣并且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与音乐近距离的交流,学生通过聆听享受音乐之美。
新的课程观中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所以音乐体验教学的第一个内涵是“以学生为主体”。现阶段的音乐教育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教师在讲授音乐思想、音乐形象的过程中过多赋予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而很少关注到学生的想法和感受。音乐体验教学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引领学生体会的教学方式或教学过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培养他们对音乐情感表达的敏感度,对音乐技术表达的感知度以及对音乐学习的积极程度。音乐体验教学乃至音乐教育本身的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提高人的艺术审美以及创造的过程中能够推动社会精神文化层面的深刻变革。所以在遵从学生个体性发展的过程中,也就是在注重其社会性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能够作出贡献的人。这就引出了音乐体验教学的第二个内涵“育人为本”。此处笔者将用音乐教育哲学观念中的四个观点来阐述:首先是“育人于乐”,是指将育人运用到音乐当中,但如果我们可以想到汉语中的“乐”有两个发音,那么育人于乐也就有了另外一层含义是让学生能够在音乐中感受体会到愉悦的心情,能够让学生快乐地学习音乐。其次是“育人知乐”,是指教学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通过历史文化背景去感受音乐,同时通过聆听音乐了解历史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再者是“育人为乐”,是指无论是音乐文化的传播还是音乐知识的传授,我们都需要德才兼备的专业性人才,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培养这样的人才,这是学校教育甚至社会教育的一个艰巨的任务。最后是“以乐育人”,是指我们的音乐教育和传播最终是为了人的身心愉悦以及健康发展,这是音乐育人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全社会音乐教育的立足点和落脚点。由于音乐本身的特性,音乐教育也就演变成了一种审美教育。因此,音乐体验教学的第三个内涵是“陶冶情操”。现阶段很多专业院校的音乐教育更重视作品技巧的学习和练习,忽视了音乐本身的内涵,最终与音乐教育的目的南辕北辙。音乐体验教学侧重于全面理解音乐实践的本质,从音乐的属性出发去聆听发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引起兴趣,从长远音乐教育的前景出发,让学习音乐成为一种习惯,最终提升全民的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
“音乐”与“体验”的本质属性引出了音乐体验教学,在中初中以及社会普遍音乐教育课堂中我们可以运用很多方法将其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例如即兴创作、对比体会以及角色扮演等。那么在实际的演奏和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运用音乐体验教学来达到让学生“清楚自己在演奏什么”“清楚音乐表达的音乐形象”的目的呢?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给电影配乐”“游戏教学”“创造性教学”等体验形式。下面从三个不同的教学例子来阐述体验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电影是通过视觉直接向人们传达事物的媒介,通过画面和音乐听觉的结合,更能触发学生具象化的思维与无穷无尽的想象。笔者将结合个人演奏经验,用普罗科菲耶夫A 大调奏鸣曲No.6,Op.82第四乐章的两个重要段落来阐明钢琴演奏教学中怎样运用音乐体验教学。普罗科菲耶夫A 大调奏鸣曲No.6,Op.82第四乐章是《战争奏鸣曲》的第一部,整首作品以高难度的演奏技巧诠释了战争中的每一个令人难忘的场面。在为学生讲解本首作品音乐形象的时候,可以找出一部战争类电影,将其画面与音乐片段相对应,分为不同的战争主题,让学生在对电影片段进行配乐的过程中体会作曲家在描绘此场景时运用的音乐形象与表现手法。这一个乐句是整首作品最为典型的写作动机,描写的画面是战争中正在行进的士兵。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先演奏这一乐句,让学生想象音乐所对应的战争画面是什么。接着教师可以无声播放一段电影片段,让学生接着思考如果为这一片段配乐,会选择什么样的旋律、节奏、速度以及织体等等。最后,教师一边播放电影片段一边演奏音乐片段,让学生通过视觉的呈现来感受听觉带来的情感体验。音乐之所以丰富多彩是因为可以通过旋律走向的变化、节奏型的穿插、音乐速度以及力度的改变等方式去演绎。上面的乐句就是用对比的方式,描写了战争中不同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右手旋律部分有一个简短的对比,一个“坚定”“强硬”,另一个是前一个形象的回应。接着是双手的配合,仿佛是两个形象一起前进、奔跑的场面。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同样先用演奏激发学生想象、播放画面给予学生灵感、演奏与播放画面并行加深学生体验等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即便是很短的一个乐句,也可以进行听觉对比,仿佛是不同人物形象的描写或者是人物之间的对话,并且学生在今后的演奏和音乐创作中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写作手法来表达相应的音乐形象。
初中生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对事物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开始有意识,且对音乐欣赏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注重音乐与情绪情感的相互融合。“语言”是可以直接表达和抒发情感的媒介,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朗诵歌词,以“有情感的诵读”开始引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想象自己在去郊游的路上,并且与大家分享自己所联想的事物以及心情。随后,加入旋律的聆听,教师可以先弹奏一遍,向学生提问此旋律带给他们的感受是什么。在聆听旋律的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描绘去春游时的场景。例如,树上的蝉鸣、路边发芽的树苗、渐渐变暖的气候等等,都为学生体会歌曲旋律提供了帮助。此外,学生也可以根据旋律和歌词加入动作,运用肢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律动。
1.音乐体验是听懂音乐的源泉现如今大部分的音乐教育是大众化、社会化的音乐教育,由此很多学习者认为自己听不懂音乐,无法与音乐产生共鸣。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是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做到让学习者充分参与、积极想象和感受,即没有充分运用音乐体验教学开展音乐教育。音乐本身是对情绪情感的表达,想要听懂、理解音乐就要感受音乐背后的情感,然而所谓的感受正是需要身临其境,亲身体验才是理解音乐的基础。音乐体验是聆听者或者演奏者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结合,不管这种认知活动是否正确,是否深刻,都在人们听懂音乐、理解音乐的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音乐体验是音乐创作的基础所谓音乐创作就是艺术家将生活中所感所想的感性化体验,经过理性的思考和推敲,将其转化为听觉效果的过程。在这样的创作过程中,不仅仅是艺术家情感的抒发,更是一个审美质量提高的过程。同时,音乐来源于生活,音乐创作只有将生活与体验充分交融,才能够创作出高质量、为大众所接受的作品。这样的体验一方面是作曲者本身情感的一种表达,另一方面当鉴赏者听到时又会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进行二次创作。所以不论是创作者还是聆听者,都需要极其丰富的音乐体验才能挖掘出音乐背后的深刻内涵和独特用意。
3.音乐体验有助于促进“终身学习”如高荻保治在《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中写道:“从终身教育的观点来思考,学校教育并不是对一个人的教育的结束,而只是奠定一个人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交流能力的基础。获得终身自我学习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获取上述观念的重要的动力,就需要因‘感性’的刺激而产生的‘动情’,给予学生这样的‘动情’的体验。”①音乐的发展是层层递进的,正如人的成长一样也是不断走向复杂化的过程。音乐教育归根到底还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是更加强调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审美高度、涵养情操为核心并且达到健全人格发展的教育。然而,音乐体验教学就恰好打破了以往“为聆听而聆听”“只关注音乐本身”的教学模式,它更多关注“人”本身的感受,甚至关注到了“生命的价值”。这种价值的延续会伴随人一生,即这样无功利目的的音乐教育在音乐体验的推动下,将音乐学习变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将音乐学习变为终身学习。
1.提高师资的综合水平我国现阶段音乐教育的师资水平表面上看起来专业性较强,但实际上这会导致我们音乐教育逐渐走向片面化和功利化。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要具备弹、唱、跳等基本的音乐技能,同时加强自身言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真正落实体验教学的教学目标。如今很多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综合能力有所下降,“会弹琴的不会唱歌”“会唱歌的不会弹琴”等现象十分普遍。如此,在音乐体验教学的实施中,必定会导致实施过程不深入,教师没有能力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与感知音乐。所以,提高师资的综合水平是音乐体验教学的重中之重。
2.完善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笔者在钢琴演奏学习中发现,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模式依旧停留在“模仿”阶段,即便很多教师的演奏水平十分高超,但是并不懂得如何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让学生领悟,很大的原因在于这一类教师并没有系统性学习过教学的理论知识,比如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材分析、音乐教学技术与实践等。当教师缺乏这一类理论知识时,会导致其没有教学意识,甚至不明白如何进行音乐体验教学,随之教学质量也会慢慢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