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丽梅
(广州市海珠区海联路小 广东 广州 510000)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不断实施,就要求学生不仅仅要简单地掌握教材内知识,还需要培养一定的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比如一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及审美能力。通过培养这些能力形成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核心素养,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该注重发掘育人价值,挖掘语文育人价值,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出积极影响。
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不尽人意。因为由于传统教学的固定思想模式,导致大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都只是通过下达教学任务,让学生背诵课文和阅读课文,没有做到深刻理解教材内容,也没有关注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十分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也并不是一个高效的方法,这还会对语文运用方面的能力造成一定的障碍,没有充分发挥语文育人价值,这不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水平的好办法。
例如,在教师讲授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节《画》这篇文章中,大部分教师都不会分析文章内容中的押韵技巧,仅仅当做是一篇简短的文章进行讲授。其实这首诗不仅采用了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还将实物表现的技巧运用的淋漓尽致,这些内容部分教师都没有讲到,不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文章内容。
如果低年级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够高,那么他们的注意力就非常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分散,造成上课不集中,课堂效率差的问题。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对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设计,可以为小学语文课堂增添很多乐趣。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低年级学生学习汉语的效率。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学生通过视觉上的刺激和多方面的感受,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教师讲授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十课《端午粽》这篇文章中,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端午这个节日的相关视频片段,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端午节是个是怎样的节日。教师还可以找一些各地不同端午节粽子的视频供学生观看,拓宽小学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见识。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在各个阶段的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写作都占很大一部分的比重。拥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对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有十分大的帮助。写作的过程往往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写作水平。教师要落实语文学科的道德教育价值,通过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深化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深层挖掘语文的学习乐趣。
例如,小学作文《一件有趣的事》,命题的主旨是要引导学生要深层挖掘平常中的小事,体会生活的乐趣。还有一篇《我学会了感恩》,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表达对人或物的感恩之情。但是由于目前的教学模式,大部分的学生写作还存在假大空的现象,而且还十分严重。在写作内容中体现不到作文命题的主旨,这里就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根本上落实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通过创新教学新模式来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写出更优秀的语文作文以写作实践为前提挖掘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投入真情,写入真情实感,从整体上提高作文水平。
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不是概括来说的,它需要具体的内容实施,因此挖掘教学内容的精神内涵显得十分重要。而且育人价值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还是健全人格的培养。要实现语文素养提升,必须注重学生学习与人格的结合。在有关调查中显示,关于语文学科对学生影响的最大方面,有大一半的人认为是听说读写的能力,只有少部分人认为是健全人格。这个调查表明人们对语文育人价值还不够了解,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够重视。因此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通过解读教材内容,拓展视野,挖掘育人价值,使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例如,在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的《父爱之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文章中的细节词语,通过点读细节词语,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深刻掌握文章的情感,感受动词内包含的含义以及形容词的色彩,将文本细细品读。同时,教师要及时抛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比如“文章中一共讲了几件父亲为我做的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深刻体会文章情感。教师要在学习过程中,适时地提出这种问题。因为每篇课文都会有它的主旨和所表达的情感,为了挖掘教学内容的精神内涵,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做出改变。经过学习之后,可以知道父亲带准者逛庙会,买豆腐脑,父亲自己舍不得吃,父亲在雨雪天气背作者上学,筹钱送作者上学,为了节省路费,父亲借船送作者等等,这些事无不在体现着父爱的伟大。因此本篇文章的主旨内容是赞赏父爱的伟大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学生可以使用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的热爱语文,感受到语文的乐趣,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学以致用,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使语文课堂的质量得以提升,从而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育人的价值作用。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的一项有效策略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一项较高的审美能力是对语文学习十分有帮助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趣,可以让学生对美有更高的感知力,从而对于生活中或者语文学习中的部分描写十分敏感,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十分大的积极影响。因此,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深入挖掘教材价值,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让学生在欣赏和感悟中学好语文。
比如在教学统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时,文章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最美景色,其中运用了很多描写手法,这样的文章很适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篇文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通过找同学回答问题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内容。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最喜欢什么季节?”,紧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全文,去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描写,并且找出这个季节的最美景是什么。给学生一段时间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找到的内容,经过学习可以知道四季之美中最美景,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通过教学这样的文章来培养学生的审美,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样是讲解统编版四年级《桂林山水》,文章中关于桂林的描写多种多样,内容实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如“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桂林比作成老人巨象等。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了桂林山水的形态多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鼓励学生多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在各方面都能得到优化和提升。
情感态度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背景下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也要十分关注。情感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东西,把情感带入到学习当中感受内心深处的想法。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目标深入掌握教材内容,用最恰当的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价值最大化,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正式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大声朗读课文,实现眼、口、心共用,实现读者与作者内心情感的共通,增加情感厚度,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文章情感。之后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走进作者的回忆中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深厚感情。教师应鼓励学生为这几件事做出总结,通过鲁迅先生做的事来描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鼓励学生积极的表达出来。学完这篇文章可以知道,鲁迅先生一生都是一个敢爱敢恨,处处为别人着想的高尚的人,学生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深切体会到了作者对伯父的怀念和崇敬的感情。再例如,教师在讲解统编版五年级林海音所作的《窃读记》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去了解文章内容,首先,让学生完整的去阅读整篇课文。在阅读中,学生不仅能自主的去获取知识、在阅读中学会主动思考,而且陶冶了自己的情感,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感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朗读课文之后,就是要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线索,其实本文是以窃读为线索,通过时间顺序和场景插入去描绘窃读的复杂感受。这里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到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通过多处感情的描写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语文大部分都是由教师给学生下指令,直接对文章进行朗读和分析,缺少让学生自己表达的机会,所以导致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不足,十分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给学生表达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教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首先让学生反复阅读。在反复阅读之后,让学生勾画出文中描写林教头的句子,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看到的林教头的形象,比如外貌,性格和行为方式等,目的都是要让学生自己开口说,主动说,敢于说。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锻炼自己的胆量。同时在别人表达的时候,也可以鼓励学生表达出不同的看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还有教师在讲解统编版四年级《鸟的天堂》中,里面有很多生动的描写,特别值得学生去用心感受。因此,教师可以设置分组,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文章中生动的描写词汇,然后看哪一个小组找出来的最多最优美。接着鼓励学生勇于在同学们面前用于阅读和表达。小组和小组之间进行评比,最优秀的小组会给分发奖状。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给学生提高表达能力补足了动力。
语文学科具有很高的育人价值,为了使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有必要采用有效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也是新时代教育都任务和需求,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作出努力。因此教师一定要进行针对性教学,落实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让这些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积极的辅助作用,不断为学生日后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基础,将育人价值和培养目标统一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