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蕾
(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0)
《辞海》对“文化认同”是这样解释的: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由社会群体肯定认同的趋向,也是一种部分被整体所潜移默化影响的表现。虽然与政治认同有相似之处,但不是同义重复。文化认同对内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使本国的文化独立于国际中却又屹立不倒。相反,文化认同的对外,可能会导致价值观的同化,对本国的政治乃至经济产生动摇。[1]
作为社会个体及群体关于某种文化及其意义的自发性追随与倾向性依附,文化认同在文化传承方面对个人、社会及国家层面均起到不可忽视的隐形推动力作用。在信息爆炸的当下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及网络社交语境影响,使当代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两者的碰撞频率越来越高,丰富的多元文化导致文化认同的矛盾加剧,从而导致人们尤其是还未形成成熟价值观的学生在此环境中对传统文化认同的缺失。因此,对整个民族、甚至国家而言,文化认同是民族深层思想的凝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及长流不断的文化传承。
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中,提出了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的文化传承教育,在培养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应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以增加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辅以启蒙教育。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培养公民的文化认同弥足重要。
“诗教”发源于商周时期,最早和乐教密不可分。至周朝,在贵族阶层盛行诗文化,周朝设置有采诗官,定期负责去民间各地收集、整理流传的诗歌、民歌,内容是对政治、文化、民生的集中体现。但此时的“诗教”还不成体系,以诗乐舞一体的综合形式,教化周代贵族子弟。其内容和形式都相当松散,缺少科学的构架,“诗教”的目的不够明晰,纯粹为了配合礼乐制度而培养中正守礼的人才。[2]
《诗经》问世是“诗乐教育”相对系统、科学化的体现。虽然《诗经》的产生是为了服从儒家教化,但和之前的诗乐教育相比,此时的《诗经》已注入新的内涵和理论,促使“诗乐教育”蔚然成风,从而加深了当时的人们对诗乐教育的认识。
自孔子使用《诗经》作为教材之后,就为新的诗乐教育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构建,从而诗乐教育进入新的发展的成熟期。随后,儒家继续继承和发扬孔子的“诗教”思想,《齐诗》《鲁诗》和《韩诗》相继问世,三诗被汉武帝设为官学,由此“诗教”在官方得以确立并正式开展。有学者认为,诗与乐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采诗入乐”到“引乐入诗”,再到“倚声填词”三个不同诗乐融合发展阶段。
为响应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更好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作为文化教育者的我们,应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在当下中小学的教育。诗乐教育恰好具备悠久的历史传统、厚重的文化底蕴。
1962 年,库恩在其论文《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范式”的概念,“范式”代表着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范式是动态的,是不断完善与拓展的,随着事物的发展,新的范式出现,通过新的实践的选择,新的范式会取代旧的范式。[3]“范式”这一概念不仅影响了自然科学领域,也给人文科学领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教育研究领域,范式是指持有共同的信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学术共同体,运用一定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从事既定的研究并推导出合理性理论框架,最终建构出一种模型,并在其中体现出该领域问题的解决方法,对相关领域的实践活动带来相对积极的影响。[4]
本文依托河南省社科联项目,根据前期搜集、整理的资料,编制了《基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诗乐教育调查表》,并统一发放至平顶山市第三中学校、平顶山市中兴路小学、平顶山市实验小学三所学校。问卷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了解学生对诗乐教育的认知心理;二是学生关于诗乐教育的课堂、课后学习情况及接纳程度;三是学生对课堂教育评价及学校层面开展相关活动的情况等。为弥补调查问卷的不足,课题组又针对教师(语文教师、音乐教师)关于诗乐教育的了解和运用程度等问题展开访谈,具体表现为当前教师课堂中采用的诗乐教学手段、教学理念,探求当前诗乐相关教学现状。访谈围绕相关教学中是否运用吟诵及日常古诗词教学反馈,以及对相关诗歌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及为了发展展开。最终将两者调查结果总结归纳,梳理出了较为系统的问题及成因。
从学生的问卷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只在语文课堂接受过古诗词教育,但对诗乐教育却感到十分陌生。87.3%的学生热爱古诗词,对古人诗歌“吟诵”表示陌生,只会现代意义上的朗读古诗词,并未在音乐课或语文课堂上以吟唱或吟诵的形式学习过古诗词。有28%的学生表示愿意以古人的读书方式“吟诵”学习古诗词,46%的学生愿意接受吟唱古诗词的方式,28%的学生只愿意以传统鉴赏背诵的方式学习古诗词。
根据对7 位教师(5 位语文、2 位音乐)的访谈数据进行归纳,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关于诗乐教育对传统文化传承持认可态度,肯定诗乐教育在传承优秀文化、陶冶情操、提升综合素养等方面的意义。多数语文教师对于诗乐教学认知的学习和实践还不够,如诗乐思想、内涵。其中有2 名教师对学习接纳和践行新的诗乐教学理念持保守态度,另外3 名教师表现出愿意学习和实践诗乐教育理念。此外,在接受访谈的教师中所有人表示对于当下古诗词教育的改革愿意配合,尝试借鉴诗乐教育。
1.现代教育体制的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当下阅读的关键词是短小、流行、碎片。更加符合当下流行趋势的现代读物取代了名著经典,导致青年学生更青睐流行文化。相较于古诗词的晦涩难懂,学生产生了退避三舍的情绪。同时,考试制度使教学大多数忽视过程,但是古诗词的熏陶效果不易用现代教育评价系统衡量。作为仔细品读品味、体会诗词意蕴及感受作者创作历史背景的艺术,古诗词在教学中应是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理念相结合的课堂,摒弃分数为先的功利心。目前,实际课堂完全以教师为主导加入了人文背景知识、诗句意境分析,鲜少有真正带领学生按照古人吟诵的方式品读作品韵律之美。此外,现代教育体制下的诗乐教学模式是教师重讲授文字表面字意、修辞,学生被下发背诵任务不得不进行被动学习,以求应付考试得高分。于是导致学生不会也不愿意诵读,诗乐教育流于形式。个别愿意让学生多接触些诗歌机会的教师,践行额外的诗歌教育时会遭到学生甚至家长的强烈反对。现代语文课堂的老师自身懂吟诵会吟诵的也微乎其微,因此在相关教学中很少有涉及吟诵。在音乐课堂上,更是没有教师涉及吟诵、吟唱相关教学。因为本身音乐课在中小学由于教学体制的缘故就备受冷落,和其他文化课相比,音乐课时分配不均,导致教师吟诵教学的观念淡薄,没有认清吟诵在古诗词和音乐教学中互融的意义。
2.文化认同的缺失
对于多数的中小学语文、音乐教师来说,诗乐教育并未在其教育环节中落地发展。在教育者眼中,这些诗歌在考试中占有一定比例,因此会以背诵理解为主要教学目标,而通过一定教学手段感受其真正意蕴,增加人文素养。在他们甚至学生眼中,诗歌已和现代化教育和生活脱轨,作为古代文人的产物,至多可锦上添花应用于教学,从而感受古代文学的修辞魅力。但是,诗歌已和现代生产关系基本脱节,甚至被时代淹没的文化产物理应被淘汰,抱有此种价值观的教师、学生不在少数。
3.诗乐教育实践中的制约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学生对于诗乐教育的主要思想和内涵,如传统诗乐教育的历时性发展、教育价值不甚了解,导致教学中缺失相应教学理念和对文化的认同感。良好的诗乐教育开展离不开教师内心的热爱,树立起以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为导向的教育目标才是激励教师开展诗乐教育的内核动因。
此外,仅仅理解了诗教思想还不够,创造性地运用开展诗乐教育,需要教师自发开展诗歌的阅读量与思考。这样的教学心态和教学准备下的诗歌课堂可想而知,一定是缺少诗味的。初中语文教师只有发自真心热爱诗歌并认同诗乐教育,加强对于诗歌文本的研读与相关人文知识积累,才能正确地带领学生展开相应教学活动。
想要在现如今的教学体制中应用诗乐教育,首先应挖掘诗乐教育中和现代教育理念相契合的教育规律,凸显当代美育价值理念,以重视中小学生美感体验,轻功利主义为教学目标,依此应根据不同学龄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育范式。
在实际践行诗乐教育时设定教学目标时必须依据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学情及兴趣爱好予以区分,不同学段的诗乐教育的教学侧重点应不相同。如小学阶段,应以积累识记诗歌为主要教学目标,而初中生的思维虽处于发展阶段,较小学生的接受力更强,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按照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着重从培养其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入手,引导并启发学生对诗歌的感悟理解,使诗歌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建立起一定的相关性、实用性的基础上,通过诗歌领略诗歌背后的历史性发展背景及相关风貌,思考诗歌所反映出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和现象,与诗人、教师产生共鸣。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尝试简单的诗歌创作。
通过对诗乐教育的现代化的整合学习,探究“诗乐教育合一”系统的教学方式,整理适于诗乐伴奏的旋律优美且意境深远的歌曲,制作成相应的音频、视频,在基础音乐教育中供诗乐吟诵伴奏使用。音乐性如何在教学中结合诗歌的属性被教师挖掘出来是实行诗乐教育时首要考虑之事。“诗歌不与音乐直接结合,诗歌音乐性的形成,包含对歌唱格律所体现的歌唱音乐性的继承和对朗读格律所体现的朗读音乐性的新变两个方面,而以前者优先。”[5]还可物色具备古琴演奏基础的教师,或培养从事诗乐教育的教师古琴演奏能力,通过丰富课堂教学手段,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吟诵,感受文辞的优美,从而使学生增加对其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古诗词创作、运用等方面创造能力的培养,以此落实对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陶冶情操。
古代诗体诗乐同源的本质体现在诗体自身具有较强的语音韵律及节奏感。因此,古人在吟诵时常伴有摇头、晃扇等肢体动作。现如今教师在进行诗乐教育时,也应借鉴古人习惯并辅以适当的音乐律动,继承一定的传统并佐以创新。具体律动幅度大小及动作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酌情添加。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加入吟唱教学。
根据调研统计,有将近73%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解古诗词实为考试背诵,大多数学生甚至家长学习古诗词只是为了满足升学需要。由于古诗词的考试分值较小,且以识记为主,考查模式固定化,导致中小学古诗词教育出现功利化现象。因此,在进行相应考核时,应设置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性的考核,以开放的考核方式对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效果进行核定,如教师可以采用学习档案袋的方式收集、积累、反映学生诗词学习过程性记录资料。同时对学生及家长辅以思想工作,对其进行相关疏导工作,规劝其暂且摒弃成绩大于一切的功利心,重视传统文化素养的熏陶。
古诗词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阅读积累过程,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外阅读的积累。目前通过调查问卷掌握的学生古诗词教育现状,体现出单单凭借课堂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远远不够,应该辅以课外阅读对古诗词进行积累。为此,教师可提倡学生或家长使用“家校本”进行自评,针对阅读的篇目、日期、吟诵方法等进行详细记录,以帮助学生养成自我督促的阅读习惯。此外,教师还可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给学生提供网上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
课标对中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古诗词规定的篇目总共是60 篇,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语文书中选择的诗篇主要类型包括:绝句、律诗和词三种,分别是五言绝句(2首)、七言绝句(10首)、七言律诗(1 首)、词(3首)。[6]开篇采用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和《所见》是为了做好中高年级学生古诗学习的衔接工作,后续七言绝句《游园不值》《示儿》等难度比较适合高年级,每首四句讲究平仄韵律,读来朗朗上口,所以高年级主要是以七言绝句为主,此外也增添了少量的七言律诗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然而,上述提到的课标规定的优秀诗文60 篇,实际教材中的篇目远达不到实际规定数额,这意味着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须对学生进行额外补充。如此一来,对教师的文学素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教师选取的诗歌题材要符合中小学学生心理成长需求,意境、修辞不易过难。
吟诵从其音乐性出发,可分为吟读、吟诵与吟唱三种不同类型。三者表现出的音乐性程度有所不同,由左至右其音乐效果呈递增。吟唱从音乐性上说和演唱形式较为接近,能够从中感受到戏曲或民歌的音乐特点;吟读从字面理解为亦吟亦读,具较强的语言性特点,是现代吟诵中最接近于“读”的一种类型。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小学古诗词教育做出如下要求:在读的基础上,依据语调、韵律、节奏来感知作品,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在熟读的基础上才是古诗词语调长短韵律节奏的把握,可课标并未对具体诵读的方法做详细说明。[6]于是,现如今诗乐课堂中的吟诵仍是现代朗诵诗文的方法,吟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人类未有文字之前就诞生了,赵元任先生在他的《〈新诗歌集〉序》中曾经指出:“诗歌不分化的时候,诗也是吟,歌也是吟。”因此古诗词用古法来读才更有韵味,学生只有通过吟诵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诗意,体会情感。[6]在古诗词教育的初阶,教师须根据古诗词的题材、体裁对吟诵语调做出正确选择并提前依据情况做出相应预读。如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争渡,争渡)中,语调一是应重视轻重音。如诗句“沉醉不知归路”中的“不知”便需要去重读,为的是读出踟蹰无奈之意。二是顿挫的切换,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诗文的情感。从起初部分学生羞于开口到掌握吟诵方法,却不能即兴吟唱出曲调,中间需要教师悉心指导,学生耐心尝试。在经过一定吟诵练习次数的积累,学生方可摸索到诗词的吟诵技巧,更好地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此外,不同感情色彩的诗歌需要强调使用不同的语调去配合。
关于古诗词诵读要求课标如下所言:在读的基础上,依据语调、韵律、节奏来感知作品,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诗乐教育多以诗歌意境、语义为主要教学目标,从而忽略了诗歌的音乐性。这对于诗乐同源的诗乐教育来说,无疑是一种遗憾。对汉语文学中具有音乐韵律美感的诗词部分来说,原本的诗乐教育黯然失色。因此,在实际教学环节应注重课标提及的对古诗词韵律的把握。在浩如烟海的诗作中,“韵”无处不在,作为古诗词的灵魂,切不可忽略。掌握诗词的韵律须与语言的平仄相结合,如在进行《如梦令》的教学时须从诗文韵律的平长仄短、平上去入等关系入手,方不失吟诵的灵魂。
关于吟诵大多学者都阐明了自身的观点。陈祥耀教授说:“朗读是‘说话’的节奏,开放、自由;吟诵是‘音乐型’的节奏,收敛、有节制,还可以加衬字。”[7]刘庆云教授认为对于古典诗词来说,吟诵和吟唱都比朗读好,因为在传达诗人的情感上,吟诵或吟唱都更具优越性,古典诗词的语言都非常精练,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诵读时节奏就不宜太快,而朗读的节奏相对吟诵和吟唱都快,不能很好地体现诗词的音律美。有学者认为,“吟诵”是“拉长声调像歌唱似的读”,前提条件必须是和朗读一样都是有节奏地读,但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吟诵重音乐节奏,朗读重语言节奏,吟诵旋律鲜明,因此比朗读更加悦耳动听,朗读旋律不太鲜明,但比吟诵表意鲜明;吟诵时声音拉得很长,听起来像歌唱;朗读时声音很短,不像歌唱;吟诵可以根据感情的需要采用反复的手法,朗读则不行。[7]
诗乐教育传统是中国特有的在古代占有核心地位的文化传统。然而,在教育技术越来越先进的当下,诗乐教育在中小学教学中未得到教师、学生应有的重视,诗乐教育理念的落后、教师对诗乐教学的认知片面化等原因导致目前古诗词教学流于形式。为满足当下民族文化发展和国民精神建设的需求,更好地完成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我们应以增强文化认同感为前提,重新梳理诗乐教育的内涵和创新诗乐教育发展。发扬诗乐教育传统中的正面价值,摒弃其糟粕,使之得以焕发新的生机,探索建构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当代诗乐教育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