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 让小学语文课堂更高效

2022-03-01 19:50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第三实验小学施凯芳
新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学案理念文本

□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第三实验小学 施凯芳

一、沉浸自由氛围,营造乐学空间

“少教多学”看似是一个整体概念,实则包含两重内涵:一方面,它要求教师减少课堂干预,减少对学生的控制,而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让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它要求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强调学生的学习态度。对教师而言,“少教”并不难做到,但“多学”应该如何实现呢?笔者认为,教师首先需要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如果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乐学的空间,学生才会产生“多学”的想法。

例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这篇文本时,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以灵活多变、形神兼备的语句,为我们介绍了“小艇”这一特殊交通工具对威尼斯小城的作用。对五年级学生而言,把握这篇课文的内容并不难。但这篇文章的学习难度在于学生并不了解“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的相关知识,所以很难产生代入感。因此,在教授这节课时,为了营造自由轻松的氛围,教师首先利用“图片+视频”的形式为同学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城市的独有魅力,与此同时,让学生谈一谈对威尼斯的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七嘴八舌地展开讨论,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威尼斯的喜爱。除此以外,教师还向学生专门展示了“小艇”的高清图片,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感受小艇的特殊性。在这个授课期间,教师以学生自读为主,同时穿插讨论、互动,为学生构建乐学空间,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少教多学”看似是一个整体概念,其实是一个复合概念。对大多数教师而言,“少教”容易做到,但“多学”不容易实现。对此,教师需要营造自由、轻松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的“多学”提供土壤。

二、设计先导学案,鼓励自主预习

为了践行“少教多学”理念,教师不妨设计导学案,给学生提供一份预习的指南。为了提高导学案的效果,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层次以及基础,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导学案,鼓励学生自主预习,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学奕、两小儿辩日)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基础,为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导学案。针对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导学案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求学生:一能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援、俱”等生字,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决”在语境中的含义;三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每句话的意思,同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针对语文基础扎实的学生,导学案以“知识拓展与提升”为主,要求学生:一能梳理这两篇文言文中的主旨或者观点,思考作者是如何阐述这些观点的;二能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谈谈对这些故事的理解;三能将这两篇文言文改写成记叙文或者散文,同时谈谈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通过这样不同的导学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导学案是提升预习效果的重要媒介,它可以帮助学生实现预习目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能力不同,教师应对导学案进行分层次设计,这样可提高导学案的辅助效果,践行“少教多学”理念。

三、强化启发引导,激发学生思考

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为学生设计一些更具启发性的问题。比如,在导入环节,教师设计的问题主要以“兴趣激发”为主,旨在引导学生翻开本文主动探究;而在文本阅读环节,教师需要结合文本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展开对文本的深度探索。

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丁香结》一文时,在上课一开始,教师便为学生播放了由唐磊演唱的《丁香花》,为学生营造忧郁缠绵的氛围。与此同时,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以“丁香”为核心意象的古诗词作品,如李商隐的《代赠》、陆龟蒙的《丁香》等,同时向学生呈现丁香花的图片。接下来,在新授环节,教师要求学生自行阅读5分钟,同时利用批注法标记出自己不理解,或者感兴趣的地方。之后,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将学生分组,并给学生设计了几个极具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回顾文本,展开对文本的探索:一通过阅读,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二作者是如何描绘丁香花的?你能从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吗?三你认为“丁香结”究竟代表了什么?四作者将丁香花和细雨迷蒙连写在一起,有什么样的好处呢?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围绕着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大增强。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避免“少教多学”理念成为简单的口号,教师应将“启发引导”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行阅读。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注重因材施教,确保学有所获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践行“少教多学”理念,教师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问题。因为教师采取的是集体授课制,而每个班级的学生至少在五、六十名,这些学生不止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情,其学习基础以及能力同样存在差异性。鉴于此,为了落实“少教多学”理念,教师需要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乐学。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时,这三首古诗全部都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类型的诗。相比于学生之前学过的一些以抒情、写景为核心的诗歌而言,这三首诗具备一定的理解难度。由于学生的诗词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针对诗词基础相对薄弱、同时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首先梳理诗歌中出现的生字词,同时结合教材中的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并以批注的方式标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针对诗词基础扎实,学习水平较强的学生,教师提高了学习要求,既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诗歌知识,还要求学生理解这些诗歌表达了怎样的志向,同时深入思考:第一诗人借助“马”这一意象,表达了怎样的志向?第二石灰那么普通,作者为什么要吟诵石灰呢?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还表达了怎样的内涵?第三诗人仅仅只是描写竹子的坚韧不拔吗?通过这样的设计,可有效落实“少教多学”的目的。

因材施教是“少教多学”的基础条件。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常常忘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直到课堂教学效率受到影响,才考虑到这个问题。对此,教师应将“少教多学”理念和学生学情相联系,使每个学生学有所获。

五、通过多元模式,实现少教多学

“少教多学”理念的贯彻必须基于一个重要前提,即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从教学模式入手。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营造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氛围。

例如,在教学《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时,教师可采取情境创设法、小组互动法、任务驱动法以及讲授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在上课一开始,教师首先为学生展示了《故宫》这部纪录片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故宫博物院的宏伟壮观,这比任何文字描绘都来得实际、深刻。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文本研读和探讨,同时要求学生画出材料中的相关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画出故宫参观路线图。此外,利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并解决:一是阅读文本材料,梳理课文信息,了解作者运用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二是思考“中轴线”对故宫博物院究竟意味着什么?三是作者为什么只单单详写了太和殿的情况?却对其他二殿一带而过?四是为什么多次写龙?在小组互动以后,教师利用讲授法,讲解课文中的重难点知识,点拨学生的思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学生对文本产生钻研的热情。而在这个过程中,“少教多学”理念才能真正落实。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少教多学”理念,意味着教师既要控制自己的教学行为,减少对课堂的干预,还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地学、积极地探索,乐在其中。

猜你喜欢
学案理念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乡愁导学案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比例尺(一)”导学案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