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的研究

2022-03-01 19:44:29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实验中学韩珊琳
学苑教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音乐评价老师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实验中学 韩珊琳

合作学习是指一个学习小组的成员用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这些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教学的理念逐渐被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所认知和接纳,并被广泛应用于教学课堂,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学习方式之一。

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自主探究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加快其全面发展。笔者就现实中遇到的一些合作现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以下四点的思考、摸索、探究与实践。

一、端正合作态度,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课堂现象:当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用合作讨论的形式去鉴赏音乐、创作音乐时,很多高中生都会表现出态度漠然,甚至从心里就抗拒这种学习方式,认为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对他个人并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好处。即便在成立合作小组之后,成员依旧消极对待,讨论的氛围比较沉闷,没有实质效果。

这些现象反映出目前一些高中生还没能具备合作学习的意识。首先,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学生往往会更加倾向于自己去领悟知识。第二,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接近成年的年龄阶段,大家往往会表现得更加内敛,喜好安静,不利于合作意识的产生。第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水平稍高的学生不愿意参与合作。第四,学生真正参加合作学习实践的机会比较少,个人没有体会到合作学习的诸多好处。“态度”就是一个人对于做一件事的倾向性。研究表明拥有不同的态度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老师需要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价值,转变学生学习的观念,让学生觉得合作学习是一个能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学习模式,进而改变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态度,从而在课堂上建立起合作意识,养成合作习惯。

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好处,改变其对合作学习的看法。比如,在鉴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时,老师可以先编辑一份音乐鉴赏问题,让学生根据鉴赏问题自己进行预学,然后一个小组的同学再集中到一起分析各自的答案对错与否,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重难点,最后进行小组之间的评比。学生在讨论中,会发现他人思想的闪光点,在碰撞中,会激发出更多的火花,在合作中,会有更多的凝聚力。通过对比两种学习方式的结果,学生会发现多人同行会比一个人走得更快、更远,在合作学习中能学习到多种不同的理解方式,开拓自己的视野。

态度端正了,我们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让学生有明确的合作学习的规则感,确保学生能自觉遵守活动规则。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合作的流程,共同研制并遵守本小组的制度,既要有学会聆听他人,尊重他人,及时沟通,解决冲突;逐个、大声、有条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等这些相对普遍性的规则,又要有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制定的个性化规则。

二、科学组建小组,奠定合作学习的坚实基础

课堂现象:合作小组成员按照班级座位展开讨论。有的小组少数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掌握着团队的话语权、主动权;而组内其他学生却只是默默地、被动地在一旁听,在一旁看,甚至有的学生的思想已经游离在讨论过程之外,成为小组中的“隐形人”“旁观者”。有的小组的成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主动发言。还有的小组成员会借着讨论的机会,闲聊或者做其他无关的事情。

这些现象都呈现出这样一个问题:就近分组虽然操作起来很方便,但不能保证组内成员能够合理搭配,这就容易造成组内成员参与程度不均衡,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最终将不能共同进步,也无法获得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所以,要想顺利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就必须要科学地组建学习小组,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合理搭配,从而更好地激发小组成员合作的积极性,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优势,收获明显的合作学习效果,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让大家在愉快、宽松、自在的氛围中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研究学习中。

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比如开展问卷调查、与班主任老师和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与学生进行交谈等方式,了解班级中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性格特征、学习能力、教育背景等情况,并对他们的这些情况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然后,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这样就能极大程度地保证各个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从而引导学生公平地在组内进行合作、在组间进行竞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合作中拥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为小组能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中国流行音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就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合作建议:按照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等,自由地组成“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的阶段”“改革开放之后兴起、发展的阶段”“改革开放之后繁荣的阶段”这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需要推选出一个小组长负责组织活动,大家先集体讨论出各自研究内容中包含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本组又准备向班级同伴推荐哪些作品。然后,根据每个成员的才能和特长,在组内进行明确的分工,确保每个人都清楚明白各自在合作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任务:擅长电脑技术的同学可以负责下载音频和视频,寻找图片,制作PPT 等工作;文字功底较好的同学可以负责收集、整理、撰写文字等工作;语言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则可以负责向全班同学介绍相关作品;有声乐、器乐、表演特长的同学还可以进行演唱、演奏、表演等方面的展示。这样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各小组在进行作品展示时自然就会更加有序有效了。通过科学组建小组,并且在小组中鼓励学生分工协作,为合作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也会提高合作效率。

三、优化合作内容,体现自主探究的合作过程

课堂现象:有的老师布置的合作问题难度太高,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往往在合作时就会感到一筹莫展,无从下手,从而产生一些畏难、抵触的情绪;有的老师布置的合作内容则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进行合作就可以独立完成,这样也就失去了共同学习的意义;也有的老师一节课里布置的合作次数太多,学生疲于应对,这样就容易丧失对合作学习的兴趣;当然,还有一些合作学习的模式,学生几乎都是按照老师的意愿机械化地进行,在合作的过程中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甚至匆匆开始,草草结束,这样就完全背离了合作学习模式开展的初衷,自然也就收不到良好的合作学习效果。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老师既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也没有给予学生更加充分的思考和准备时间,这样就无法激发出学生主动探索的潜能,所以,老师必须要领悟合作学习真正的内涵,精心地准备合作学习的内容,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首先,老师要在课前认真地研究教材内容,并精心设计合作的问题,要让这些合作问题不但具有开放性、发展性、研究性、挑战性,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我们可以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融入到合作学习中,让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但问题的设置也不宜过难,核心原则就是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其次,老师不能忽视对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开展合作前,要引导学生个体通过各种途径,对合作的问题进行大致的了解和认识,并初步产生对这个问题的个人见解,这样就能更好地避免学生只是盲目地被动接受。最后,老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在合作中自主发现问题,互相交流思想,从而更好地增长知识,丰富合作经验,最终有效发展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比如,在《走近非洲音乐》这一课的课前,教师制作并印发了本课的音乐学习卡。小小的卡片上有“非洲音乐的界定”“本课欣赏作品的鉴赏提示”“非洲鼓的相关知识”“非洲音乐的特点”以及“非洲音乐的文化理解”等内容。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激发他们对非洲音乐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为接下来课堂中合作复合节奏、合作补充介绍非洲的相关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有效预学和合作交流中,就有同学自主地发现了“踢踏舞、爵士等音乐形式中融入了一些非洲音乐的元素”,于是,又进一步地引导学生继续自主探究“看看还有哪些音乐形式中隐藏着非洲音乐的影子?”并思考“为什么非洲音乐会对世界其他地区的音乐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通过优化合作的内容,在自主探究的同时不断开拓新知,达到合作学习的良好效果。

四、巧借激励效应,完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课堂现象:老师只评价了进行小组汇报的同学:“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很深入!”;老师给小组中的每一位同学打了一个相同的分数;学生出现了明显的失误,但老师不指出问题,依然一味地进行表扬;课堂上一直重复着“好!”“不错!”等单一的评价。

这些评价有的只重视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集体的智慧;有的则着眼于小组的整体水平,没有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努力;有的只注重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还有的评价陷入了程式化、片面化的境地。这些评价很容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一来,评价就失去了原本的激励效应,不能更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机制,健全教学管理制度,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从而更好地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在开展评价活动时,老师可以从情感的角度出发,以激励为基础,合理地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与成果,并对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行为进行有效强化,同时也要进一步对学生参与合作的态度、过程、效果、学习质量以及整个小组的合作模式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对于合作效果良好的小组,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推介;对合作呈现效果欠佳的小组,要多肯定,寻找闪光点,同时也要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帮助他们查漏补缺,进行改进和完善,争取在下次的合作学习中有更好的展示。

比如:在学生学习完“民歌”这一音乐鉴赏内容之后,教师就以“色彩各异的地方民歌”为主题,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搜集一些相关的音乐素材,从而更进一步地感受我国各地民歌不同的风格与特色。比如,有的小组比较喜欢北方草原辽阔的感觉,就收集了《小黄马》《牧歌》等旋律悠长的民歌;有的小组对新疆非常感兴趣,在课堂中展示了《阿拉木汗》《送我一支玫瑰花》等耳熟能详的新疆特色民歌;还有的小组则喜欢西北高原民歌,在课堂之中播放了《走西口》《五哥放羊》等带有浓郁西北特色的歌曲。在看到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果之后,教师首先对大家能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完成合作学习作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然后,对态度积极认真,收集内容详实,顺利掌握民歌特征的小组,进行了具体细节方面的表扬;对于态度敷衍,作业完成质量不高的小组,也没有一味地指责和否定,而是耐心地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督促他们认真改进,并期待他们在下次的合作学习中能够有更好的表现。正 是通过这些良好的激励制度,有针对性地 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果,让学生们能 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我, 开阔眼界,提升审美情趣,最终有效地提 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 相互合作的过程,合作学习是教学过程 本身的客观需求。我们要用心去研究合 作学习的方法,使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更加 明显。

猜你喜欢
音乐评价老师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音乐
老师,节日快乐!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体育师友(2012年4期)2012-03-20 15: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