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市新城中学 孙威峰
在初中科学课程中,具有着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能够将科学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过需要教师合理的应用科学教学模式。目前,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学生与教师要一同融入到创造性的学习当中,并注重情景模式教学,使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拓展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能够在科学的教学中,可以自主地探究科学中的知识内容,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本文所研究的课题,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科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究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一部分教师依旧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初中科学教学,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当前的时代发展和教育要求已经不相匹配。针对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只能通过想象和做题的情况来判断,虽然有一部分学校创新了教学的手段,通过实验和模拟来进行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初中科学课程教学质量直线下降,学生对于初中科学的学习兴趣也逐渐降低。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都在逐渐发展,这个阶段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科学知识框架的构建,加深对科学知识的印象,理解并掌握科学知识。但是在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中,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提升个人能力,而是满足考试分数的要求,在此形势之下,学生会失去对初中科学的兴趣,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初中科学的学习中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这种学习模式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学生以后的发展中,学生会逐渐走向社会,接受更加自主的平台,学生的习惯和学习能力就会显得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在学习中是主动地进行学习,另一个人是被动地学习,那么后者终将会被社会淘汰,因为社会中需要的是学习自主能力更强的人,这样的人在工作中会更加出色,所以在初中科学学习中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充分了解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现状。
在初中阶段,科学课程是一门必学的课程,其中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科学意识的树立十分重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该阶段,学生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这一阶段的学习。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并不那么顺利,因为科学课程的内容包含的知识面比较广,如果教师单纯地只进行字面讲解,学生对于很多知识仍是不能理解,教师要知道,学习科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具有科学精神,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以此为目标开展教学。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初中科学课程的教学最明显的优势就是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以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能从教材中和教师的讲解中获取知识,但是现在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搜索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在课堂中一些不理解的知识也可以在网上寻找答案,从而拓宽自身的知识基础。学生可以在家里或者在学校,都可以进行学习,不会受到地点限制,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以一种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占据了主体地位,用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讲解,用板书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这样的方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会降低学生对学习科学的热情。教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比如,可以利用新媒体向学生讲解知识,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PT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这样学习也可以更加直观,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可以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进行观看,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科学知识,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
交流互动是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也是课堂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模式,能够加强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一般教师与学生交流或者学生与学生交流只能通过课堂进行,但有了信息技术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交流。比如,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建一个群,这样所有人都可以在群里进行交流,对于一些不理解的知识,学生可以在交流群中提问,教师和其他学生都可以进行回答。同时也丰富了课堂上的交流途径,教师可以根据某个知识点发起主题讨论,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讨论,这样教师可以看到所有学生的回答,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纠正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些误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由于科学内容存在许多的深奥概念,而且所书写的定理也十分抽象。虽然初中生具备着较强的感性认知,但是缺乏抽象性思维能力,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初中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也有着一定的难度。另外。在科学教学的课程中,教师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语言讲解或者挂图的形势对学生讲解科学知识,学生在对科学内容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其科学的形象性以及抽象性,对学生思维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也导致学生的思维被限制。不过,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模拟功能,将科学教材中的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将注意力转移到模拟视频当中,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难度,另外,通过利用模拟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吸收更多的科学知识,并丰富学生的自我模式,进而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能够对科学知识更加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初中科学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教材内容主要是通过归纳方式以及推理方式,得出在水平方向中,当摩擦力为0时,物体在运动中则处于匀速的状态。不过,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讲解,很难使学生在学习中,对摩擦力以及运动方式产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对于牛顿第一定律也无法进行深入的了解,只能够通过死记硬背,对公式进行记忆,导致在实际的解题中,无法灵活地运用公式解答问题。然而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教师可以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动态功能,对定理中的内容进行模拟,并利用动态图或者表格的方式,将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更好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公式产生深入的理解,不再用死记硬背的方式,从而促使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对科学更加深入的理解。
科学教材内容是通过无数次的试验以及成功的经验所得出的,也使得科学内容十分丰富。在初中科学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实验演示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能够使学生对科学深入了解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并不是每一次的实验都是成功的,即便试验成功了,学生对科学的理解也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信息技术下,可以利用多媒体转变动手实验操作,可以有效地突破这一弊端。
例如,在大气压强的课题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试验演示,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并配上相应的音乐以及相应的配音,促使学生在视频的场景中,对科学提升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除此之外,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对实验的观看,学生对科学的认知则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有效地强化学生科学知识。
在新课标的作用下,学生在科学教学中,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时,不仅需要拓展知识内容,而且在教材的探究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多加引导,使学生在对科学的研究中,能够更加的深入,使学生在学习到更多教材知识内容的同时,对科学知识也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此外,信息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有效地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模式,而且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通过信息技术拓展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深入探究科学知识内容。初中科学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学生在探究科学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培养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科学教学模式进行转变,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针对科学知识,创建以科学为主的平台,设计虚拟教学,使学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在具备一定安全的前提下,完成科学实验。另外,教师也可以制作微课,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内容中,通过科学知识,加深对科学知识的影响,并明确学习重点部分,调整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步骤,从而在微课形式的作用下,实现自我科学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拓展更多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知识,使学生在生活中,有效地应用科学知识。另外,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个体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更好地利用科学材料,实施因材施教策略,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进步,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素养。
在我国教学中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教得越努力,学生在学习时就会越困难,导致教师的教学质量持续下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没有得到提高,这也是新课程之下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新课程改革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对此,需要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构建有效课堂。
有效课堂是指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有效教学,在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在课堂中投入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和最少的物力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满足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的需求实施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有一个有效的教学理念,必须实行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实现学生有效的学习。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初中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表现在提出问题、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自身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可以依次进行课前预习、探究活动、交流合作、当堂训练、当堂检测,教师可以依次进行落实预习、集体备课、课堂探究、突破点拨、小组评价、教学反思。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预习,提高教学的质量。新课程改革也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与学生共同发展,不仅要做好基础知识的讲解,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和探究,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要从根本上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师要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教师要做好课堂的引导者,做好角色的转变。
在科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满足新课改的需求,同时,也使得教师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在初中科学课程的实施中,使得教师可以有效地结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共同进步。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实现了科学教学高效化,而且也促使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不断地引导学生,使学生深入地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