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英,汪腾,唐正霞
(西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西昌 6150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我国农村人口占比较大,民族要复兴,就必须实现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需要国家、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加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来。作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阵地,高校要积极主动加入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来,发挥优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服务支撑。
民族地区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应着力将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己任,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主动加入服务乡村振兴的队伍,力所能及,尽其所能,利用自身优势探索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
民族地区大多远离省会城市,相比城市周边的农村,其农村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受限,而民族地区高校的建设依托所处地方社会资源和社会发展,对比其他高校,更能了解所处区域的农村农业文化等发展,更能直接助力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
地方高校大多位于小型城市,远离省会城市,靠近乡镇和农村。所处的地理位置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农村在乡村振兴阶段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从而提供更加确切的方案。特别是位于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以西昌学院为例,办学地点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离四川省省会城市成都有四百多公里,现有西、南、北三个校区,都位于郊区且濒临乡镇,其中北校区与南校区为主要办学地点。凉山彝族自治州大量种植高山苦荞、土豆、水果和蔬菜等,学校开设的农学、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发展依托于当地的特色农业,同时从种植、销售等方面反哺于这些特色农业。同时,凉山州彝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丰富,有13个4A级旅游景区,23个3A级旅游景区和2个2A级旅游景区,学校开设的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发展依托于凉山州的旅游资源,也能从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必不可少。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人才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园地,在培养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才方面,地方高校在教学资源、专业和师资方面都有明显优势,成为培养和输出民族地区需要的“三农”人才和乡村治理人才最重要的途径。西昌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凉山州脱贫攻坚中共选派5轮49人次的挂职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21年7月又选派5位新一轮驻村帮扶工作干部赴美姑县侯古莫镇沙溪洛村进行乡村振兴帮扶。西昌学院发挥自己的教育资源优势,为取得脱贫攻坚的胜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建设骨干人才,2019年到2022年,西昌学院培训中心承担了乡村振兴专题研讨班、农村实用人才骨干培训班、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深度贫困县“一村一幼”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班、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创新培训班等50余个项目2000多人次的培训任务。学校还与攀钢集团西昌钢钒、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省内外百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共建新工科产业学院,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供给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成为创新未来的重要途径,科技是乡村发展的战略支撑,高校是基础研究主力军和技术创新策源地,在各个领域均具有极大的科技优势[2]。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求科技创新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民族地区高校作为当地最高学府,汇集了较多的科技资源,拥有多学科的科技人才队伍和先进的科技设备,较强的科研平台和丰富的科研成果,是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而地方政府为民族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运用各种优良政策吸引高端人才,使之成为民族地区高校中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地方高校始终坚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高校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增强了与当地政府和农民交流的频率,为地方政府和当地农民对地方高校的认同奠定了基础。
一方面,群众认同度较高。位于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有很大一部分生源来自本土,西昌学院近20%的同学为本土学生,学校一直秉承为凉山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永久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先后为地方培养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20万,全州县处级干部的50%、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的70%、高层次农牧人才的80%、水电和建筑领域技术骨干及高层管理人员的85%均毕业于西昌学院。众多的高质量校友在凉山州的各行各业发挥作用,提升了群众认同感。
另一方面,用行动获得地方政府的认同。西昌学院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作为高校的智力、人才优势,汇集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和健康等方面助力扶贫,全力支持凉山彝族自治州脱贫奔康。为了更好地开展科技服务、科普宣传、技术指导和培训等,在凉山州县市建立产业示范基地,专家“坐诊”建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深入基层,对农户“一对一”指导,助农增收致富。为促进移风易俗、形成乡风文明,多措并举,用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文化艺术服务等,进一步激发当地村民内生动力。为助力彝区“禁毒防艾”工作,每年组织2 000余名志愿者深入凉山17个县市开展宣传教育,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因此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预防艾滋病教育试点高校”。因学校服务对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效果,高校在乡村振兴中的工作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和认同。
西昌学院位于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办学历史悠久,是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试点院校,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10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也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唯一一所省、部、委共建高校。占地1 900亩,全日制在校生20 000余人;教职工1 000余人,专任教师877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07人、副高职称21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96余人。作为汇聚了大量人才、学术交流平台和科技资源的智力高地,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重要职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作为凉山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高校,西昌学院基于在民族地区办学实际,始终坚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原则,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资源开发和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等方面,积极为凉山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学校科研工作遵循“服务地方、注重需求,突出应用、特色发展”的原则,紧扣应用性、地方性、民族性的办学特色,按照“明定位、抓常规、突重点、寻特色、重实效”思路,密切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在服务乡村振兴、地方生态保护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等特色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积极发挥人才智力与科技优势。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驻村帮扶干部要扎实做好脱贫成效的摸底调查工作,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帮扶计划,推动建立乡村振兴项目库,让帮扶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凉山彝区由于受自然、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滞后。但凉山绿色农业资源丰富多样,是全国农产品优势区,发展绿色特色农业的最适宜区。畜牧业资源也非常丰富,畜牧业在凉山州农村经济和全省畜牧业的地位也日趋重要,是四川省三大牧区之一。但产业发展存在基础薄弱、服务手段落后、投入不足等问题。为了助力产业发展,西昌学院在凉山州深度贫困县建立产业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成立工作组,选派科技特派员前往贫困县,进村入户解难题,深入到各个帮扶村、专业合作社、牧场大力开展科技服务、技术指导、培训和科普宣传等,助农增收致富。同时还利用科技扶贫在线平台和技术服务微信群,通过“点对点”“分级诊疗”等方式为农户在线精准解答疑难问题。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服务“三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以优选人员、创新机制、引导项目、强化扶持、人才培养、科普宣传为抓手,有针对性地强化人才和智力支撑,提升凉山州的产业扶贫质量水平,增强农村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先后选派科技特派员90余人次深入农村基层、农业一线,为农民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为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以科技助推产业富民,学校非常重视高层次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建有“攀西特色作物研究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建有其他各级科研平台20余个,重点在凉山农业资源、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为凉山特色农产品马铃薯、苦荞、洋葱等产业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学校共获国家级项目立项近20项,获省、州科技进步奖60余项,获省级哲学社会优秀成果奖1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近200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7项,推广转化科技成果近70项,取得社会经济效益15.8亿元。在选育作物新品种等方面也成效颇丰,2018年,马铃薯原种超高产扩繁试验破西南地区亩产纪录,学校多次被授予“四川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单位”。充分发挥了地方高校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校身处民族地区,时刻不忘服务地方,造福地方的责任,坚定信心、坚忍不拔、坚持不懈地把科技创新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强化地方造血功能。
为了更高效有力地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地方高校需要不断创新,从多角度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强自身办学水平和服务地方水平。结合国家的重大战略和重大需求,完善体系,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2019年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系统解读《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介绍高校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服务乡村振兴的最新进展。提出要通过抓好涉农专业学科发展建设、完善涉农人才培养体系,布局一批乡村振兴领域创新平台等,使高校成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集聚高层次人才的高地[3]。西昌学院作为凉山彝族自治州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需结合学校发展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立足学校和地方实际,确立有特色、重实效的学科方向,强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渗透,以此为重点打造结构优化的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是高校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因素。学科特色不仅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所在,也是一所学校的生命所在[4]。任何一所大学一般不可能在所有学科上占据优势地位,尤其是民族地区高校,一般都是通过几个学科或某几个专业来带动整个学科的发展,甚至整个学校的发展。我国目前推行的“双一流”建设和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就是考虑了优势学科体系建设。民族地区高校想要在众多高校中拥有一席之地,必须结合国家战略方针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独特的学科建设,发挥自己的特色学科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学校知名度,提升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的水平。如,西昌学院应基于地方的旅游资源丰富、畜牧业日趋兴旺、农特产品质量好且丰富多样但销路受限,矿产资源丰富但开采技术落后,乡村治理需要大量“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永久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等。坚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原则,整合旅游管理、动物医学、农学、电子商务、行政管理等学科资源,高质量地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服务。
在脱贫攻坚阶段,为让农民住上好房子,改善住房条件,凉山州高山上大量农户搬迁到政府修建的集中安置点,原农户居住地的大量土地荒废,西昌学院可发挥自己的学科和专家优势与好医生药业集团等企业合作,建立特色中药材现代产业园区,引领和带动广大农民发展中药材增收致富过上好日子。引导企业加大对农业经济合作组织(集体经济)的扶持和支持,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农产品、中药材等溯源体系资金与科技的投入力度,积极引进、示范和推广农业创新成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除此之外,学校可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企业开设有针对性的学科专业,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推动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以精准招聘定向、拓展合作领域、搭建就业平台为切入点,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服务增强校企互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努力实现高校、企业共赢。民族地区高校应积极主动整合政府、企业和学校优势资源,主动融入地方建设中,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沟通,形成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格局,助推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兴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把人才振兴置于首位。强化人才振兴,才能确保乡村建设的良性循环。民族地区高校是当地知识储备的重要基地,是为乡村振兴培养和输出人才的主要阵地。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大量专业人才,民族地区高校应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民族地区培养和输出大量实用型人才。
一方面,优化人才培养方式。乡村振兴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民族地区高校要根据乡村振兴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变化,有针对性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地方产业布局,加强双向互动,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利用学校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旅游与城乡规划等学科专业优势,借助沿海城市在模具、数字化、跨境电商、智能制造的区域特色产业,共同建立合作培养关系,推动产教融合落实落地,为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人才。可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商讨建设“西昌学院乡村振兴产业人才学院”,订单式培养,培养更多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做出实质性贡献的应用型人才。
另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承担起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力量,也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地方高校作为当地最高学府,聚集了较多的教育资源,应积极主动承担起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民族地区高校作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帮扶单位,应高度重视本校师资队伍建设。首先,从全校教师中精挑细选组成骨干团队,经过集中培训、思想引领、邀请专家开展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强化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积极主动投身到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的实践中。其次,学校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教学平台,吸引更多的校外专家加入教师团队,充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库,以弥补校内专家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理论扎实、实践丰富的实用型人才。最后,全面推进产教融合,地方高校可根据校内外专家的专业属性,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教师团队实践能力,便于教师多渠道开展社会服务,尽可能为乡村振兴创造更多机会。如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专家挂职地方政府部门,为地方乡村振兴提供智库服务;允许科研能力比较强,科研成果转化意愿较强、转化可能性较高的教师脱产,全面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用实际行动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在推动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高校应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全方位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校地合作目的是互利共赢,高校为人才提供课堂理论教育,地方为人才提供实践锻炼教育。民族地区高校应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多组织学生在地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走形式主义,切实打入基层,与地方形成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利用高校在艺术、文化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多措并举用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文化艺术服务等,进一步激发当地村民内生动力,促进移风易俗、形成乡风文明。另一方面,积极承接地方政府的调研、科研等项目,深入一线,挖掘问题,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帮助。2021年4-5月,西昌学院受凉山州就业局委托,对凉山州金阳县、美姑县、雷波县等12个贫困县进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就业增收情况调查,西昌学院高度重视,积极组织12名熟悉地方情况的指导老师带领120名学生,深入贫困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进行调查,共完成32 168户,166 490人的就业增收情况调查,对巩固凉山州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提升乡风文明,为政府制定集中安置点就业增收政策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高校和政府在合作中,不断加强沟通,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提升了相互间的信任度,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目前,高校与地方经济相互融合发展达到空前的程度。民族地区高校应依托地方优势资源,明确地方发展、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自己的智库、科研优势,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有力支撑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凉山彝族自治州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学校可利用旅游管理、城乡规划等专业和人才优势,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依托森林资源的天然氧吧、温泉瀑布景区、光热水土以及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等优势资源,为政府规划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康养,以及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乡村旅游,把凉山州打造为四川省的“后花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法治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是影响其个人行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做好学生的价值引领,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民族地区大多工作条件艰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人们思想落后。当代大学生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新人,思维活跃,见解独特,学习能力强,学生在校期间应注重德育教育,狠抓课程思政建设,在专业课学习中融入思政元素,注重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引导学生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大学生成为乡村治理的主力军,用他们先进的思想去带动乡风文明,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民族地区高校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应利用其地理区位优势、人才供给优势、科技资源优势和心理上的认同优势等,从打造结构优化的学科体系,助力产业兴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队伍;提升服务质量,校地合作引领乡风文明;依托地方优势资源,为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旅游小镇献策献力;做好学生思想价值引领,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式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