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 王 丹
随着国家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学工作的重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有机组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实现学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大核心素养的发展,是新时代新课标提出的思考与挑战。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围绕问题展开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上的学习交流活动,贯穿于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也悄然兴起。巧妙设问、恰当反问、合理追问、有效深问等一系列围绕问题的词汇层出不穷,听起来新鲜有道理,可仔细琢磨就值得商榷了。这些问题的主语是谁?由谁来提出?反观课堂教学,以教师提出所有问题来代替学生主动提问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此,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在活跃的课堂学习过程中,获得应有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其核心素养和21世纪学习能力。
探讨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有必要对有关“问题”“语文问题”和“问题提出能力”的核心概念有所了解。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问题”被界定为:(1)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2)需要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3)关键、重要之点;(4)事故或意外。在认知心理学中,“问题”是指一个人在有目的地追求而尚未找到适当手段时所感到的心理困境,即问题是一种特殊的情境,是个体面临一个不易达到的目标或困难课题时的情境。因而,问题的存在与否依赖于人已有的认知能力,因人而异,具有相对性。
“语文问题”是针对语文独特的学科性质而提出,通常指对构成文章的字、词、句、段、篇,或由对约束限制语言表达的语法、修辞和逻辑,亦或对文章涉及的听说读写、知识积累等方面产生的质疑批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特别关注学生提出的发现型、探索型语文问题,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切合最近发展区,学生需要运用已有知识进行信息加工重组,且通过分析讨论尝试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更有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于“问题提出能力”,由于研究重点不同,对其界定有所不同。Sigel等人认为:提问是一种有效的认知发展途径;Sully认为:提问是一种一般智力不满足和倔强的情绪状态;从行为角度来看,Prudence和Jesus认为:提问是一种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带来超越行为变化本身的个体内部变化。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学生问题提出能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有信息或情境,产生并表达新发现问题的一种复杂思维活动。这种活动既包含思维过程,又包括思维结果,以学生的内在知识经验为基础,激活其期望达到的目标状态并通过学生课堂行为的变化,最终促进心智技能的发展和思维水平的提升。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要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升核心素养,就需要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同时更需要细致严谨地分析当前语文课堂中学生提出问题的现状,了解其弊端。
当前的课堂教学虽已改变了原来的“灌输式”教学,但仍然摆脱不了教师设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模式。调查研究发现,在语文课堂中教师滔滔不绝的高频次提问占据了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很难有机会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确保完成教学任务,但却违背了核心素养的基本导向,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天然的求知欲,有时在头脑中能够产生一定的问题意识,但却很难将产生的问题清晰、有效地表达出来;而且随着“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模式的根深蒂固,学生感觉自己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少,没有生成问题的愿望和自主思考的意识。同时,语文课堂上信息量大、时间紧、空间小,导致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不透,不知道从哪些角度进行思考和提出问题,没有接受过专项训练,对提问的方法更是茫然。
现有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无论是口头或是纸笔的,往往是教师设置的现成题目,要回答、讨论什么问题,考试如何出题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只需要按照要求作答即可,没有给学生自主提问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教学预设性强、教学完成度高,但灵活性和生成性欠缺,少了一份活泼和精彩。“师问师评”的模式使语文教学极易步入压制学生独立探索、自主思考的环境之中,长此以往,不仅磨灭了他们主动提问的愿望,还限制了他们思维发展的自由,其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心理学认为,问题的形成过程需要个体思维活动的积极参与。调研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没有疑难问题,而是往往不愿触及、深想这些疑难问题,不乐意在同学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和无知,更害怕被别人耻笑。可见,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被激发并敢于提出问题,与班级教学氛围是否适宜有很大的关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理解与宽容,共同构建民主、亲切的课堂交往氛围尤为重要。
古人教学一直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则须疑”(张载《张子全书·学大原》);“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陆九渊《语录下》);“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学规类编》)。同时,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多处涉及“问题”一词,如“学习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等。美国教育家肯尼思·H .胡佛站在现代教育学观的高度指出:“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毫无疑问,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潜能,促进其思维品质的纵深发展。
俄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说:“思维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只有在这种接纳的环境中,问题的发现与提出才能畅快顺达。
1.努力设置问题情境
针对学生好奇心强、想得到别人认可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迫使学生想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2.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冒出许多想法与问题,有的离题万里,有的词不达意……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对他们敢于提出真实想法的勇气给予充分肯定,接受学生提出的一切问题,激发问题提出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通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研读,结合语文学习特点和规律,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思考,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并对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惑、需求进行指导,共同探究问题产生的出发点。
1.关注文章题目
一般来说,题目是文章的总体概括或核心,对题目的正确理解可以快速有效地抓住全文的主要内容。在阅读时,学生首先看到的就是文章题目,学生可以此就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如《散步》一文,从题目看,学生不难提出类似:“谁在散步?”“去哪儿散步?”“散步时都发生了什么事?”等问题。
2.把握文章主旨
通读一篇文章后,学生会对其内容有一种整体感知,这种感知并不是将现成知识简单地“记录”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去,而是经过一系列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时产生的分歧或矛盾,就是课文的疑点、难点,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这些疑点、难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反复揣摩文章,重新理解,进行调节和同化,进而获得新知识。
3.抓住文章关键词、重点句
所谓关键词、重点句,顾名思义就是指最能描述文章本质的那些词语或句子。如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议论文中蕴含着深刻哲理的句子等。如果学生对文章中的重点词句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就会影响到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文章的关键处下功夫,鼓励他们在看似平常却有深意的文字中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故乡》中的少年闰土天真活泼、充满生气可为何到了中年却活得那样麻木、悲惨?这些年都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文章中的“我”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还有怎么理解作者最后所说的这句话?“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诸如此类问题,只要学生熟读课文、找出关键词句,自然会产生、发现这些疑问,再组织好语言把它们表述出来,提出问题的过程也就完成了。
4.梳理文章结构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把重点放在背景的了解、文意的理解、关键语句的鉴赏等方面,却很少对文章的结构方式、布局谋篇等进行分析。文章结构方式分为并列式、总分式、对照式和递进式,说明文的常见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梳理文章的说明顺序就是了解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全文。教师可先将文章结构的基本知识教给学生,使之心中有数,如《中国石拱桥》一文,除了按先古后今的时间顺序外,还按先概括后具体、先整体后局部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学生就文章内容进一步分析,就不难提出问题并回答了。
5.分析写作手法
长期以来,中学生写作文难,不知从何下笔,会说不会写等问题屡见不鲜。这与平时阅读教学中极少渗透写作知识及相应的写作练习有很大的关系。阅读与写作是融为一体、紧密关联的,选入课本中的文本不仅具有极高的思想内涵和文学意义,同时还是相当优秀的作文范本。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思路脉落、行文特点、逻辑联系、情感发展等,使其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效果等。
6.挖掘文章矛盾处
如果认真阅读课文,我们就会发现有些文章在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之间存在着互相矛盾、相互冲突的现象。这些矛盾大多是作者有意安排的,体现了其精巧的构思。学生学会从文章中找出矛盾之处,并进一步深入探究,无疑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有效方法。如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在第二段中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然而又写“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在第五部分又写“但是,我还是有要说的话。”前后的感情不是矛盾吗?还有《背影》一文,引导学生仔细斟酌、反复研读文本找出经济上的矛盾、语言上的矛盾、情感中的矛盾等,深刻体会那浓浓的父爱。
正如英国物理学家培根所说:“一个人倘若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只有从疑问着手,才能以肯定结束。”因此,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提问技巧非常重要。
1.举一反三法
“举一”即教师要举出典型问题,演示给学生,做好范例教学;“反三”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自己提出问题,掌握问题提出的技巧,模仿进而创新。如教师可以将所示范的问题分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说出”“会认”等识记类的知识属于前者,学生比较容易模仿并提出这类问题,是问题提出能力的较低层次;而理解性、扩展性知识属于后者,随着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和增强,应鼓励他们越来越多地提出开放式问题。例如,在《猫》的课堂教学中,作者通过比较的方法写出了养三只猫的经历。教师引导并举例,“为什么第三只猫在‘我’心中的地位比不上前两只猫?”类似这样的问题,大家还能提出哪些?
2.比较辨析法
根据内容的相关性,在比较和类推中提出问题。教师需要提供丰富多元的课程资源,向学生呈现引导性或辅助性材料,将具有可比性的几篇文章、几处语段等组合在一起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比较,从中挖掘出更为深刻的质疑点,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具体把握,大大提高学生感知文本、理解作者思想情感、写作思路、文章技法等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如比较《岳阳楼记》(范仲淹)、《醉翁亭记》(欧阳修)、《小石潭记》(柳宗元)中这三位作者在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从而为学生搭建思维的“梯子”,帮助他们形成语文问题的智能基础。
3.以问促问法
这是一种实用且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方法,在整体感知文本,对其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先提出某种假设,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如在《竹影》中,学生在理解“童真童趣”这一主题同时,还要对美术常识进行了解,而这一方面也正是丰子恺先生想要通过文本传达的一项内容,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苦于如何将“童真童趣”与“美术常识”相结合,不妨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我’和华明的好朋友,第二天看到了水门汀上描的竹影,你会问他们什么问题?”教师以问促问,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积极融入课文情境中,促使学生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发展。
4.反问法
《咬文嚼字》这篇文章赋予“咬文嚼字”这一通常带有贬义的词以新的含义,打破了我们对它的常规理解,“怎么理解咬文嚼字?”“到底要不要咬文嚼字?”学生通过阅读不难提出这些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用批判性思维看待那些看起来“理所当然”“毋庸质疑”的观点,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个性化的见解,挖掘他们的思维潜能。
5.移情法
将科学家、发明家的传记或经典故事作为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顺着科学家的思路、重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及如何在“问题”的指引之下,不断地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发现真理。如牛顿发现地球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等。这个环节的引入,让学生更能理解“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比单纯地讲道理效果更显著。
改变只有教师出题进行考试评价的形式,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评价的激励功能,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整合单一的评价方式,将学生问题提出能力作为重点考查项目,以评督改,激发学生产生提出问题的动力。
1.学生出考题
学完一单元或某部分课文后,教师提供试卷模板,由学生根据知识内容按照试卷格式互相出题,可先尝试出试卷的某一部分题型,再根据实际情况慢慢扩大出题面。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考考其他组,也可以男、女生互考,或其他灵活分组形式,考考对方,甚至可以两个班级互相检测等。学生通过自己出题、互相答题,既复习巩固了知识,增强了学习的动力,也加强了对集体学习研究活动的参与意识。
2.将提问能力列入平时成绩中
其实,学生提出问题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常常能够准确地反映教学效果。只有提出问题才能进步,思维能力才得以发展,创新精神才能实现。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提问的质量等水平进行评估,计入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或分出等级量化到整个成绩的比例中。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学生问题提出能力是其语言建构和思维提升的起始阶段、关键阶段,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新的突破口。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每个学生自主提问的机会,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思维发展点,因材施教,进一步构建学生高阶思维空间,强化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