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寻甸县民族中学 段志荣
思辨能力主要是指对问题、知识思考辨析的能力,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所需的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思辨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高中学生的思辨思维能力较低,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对知识与问题缺少质疑能力,无法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锻炼。通过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内涵,增加自己的知识量,还可以更好的适应周围的环境,强化思辨思维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辨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强化。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对教材提出质疑,自主提出问题,分析、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促进学生思维与思辨能力[1]。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不断强化记忆,通过重复性思考,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印象。另外,在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思辨思维能力的同时能够陶冶学生情感,促进思维的碰撞,通过良好、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体会与感受。思辨课堂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多个层次上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思辨课堂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性与参与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充分培养学生思辨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对历史学科所具备的实用性与社会性有充分的了解与认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散学生思维。而历史主要是为了重现前人的生活,将前人阅历、经验能够重新呈现。在历史失败中不断吸取经验,以此为借鉴,运用到现代化生活中。基于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到具体教学中,使历史能够与当前生活实践相结合,在对问题进行选择时,主要以代表性的热点问题为主,将其深入历史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时,能够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促进现实与历史相融合,使学生能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历史知识所具有的真实感与现实感,将历史与实际生活所连接,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教师可将诗词、历史故事等引入到历史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趣味性。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朗读《乡愁》等诗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也可通过采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有更直观的感受。教师对“虎门销烟”进行讲解时,教师可通过幻灯片为学生播放相应的视频与图片,使学生能够对当时的环境、氛围等多方面有真实的感受与深入的体会,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内容有详细的了解与掌握,对历史知识的重难点有深刻的印象。
在课堂教学效率的制约下,高中历史整体教学的质量水平提升不够明显,为了更好地符合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的需求和标准,必须以教学思想与方法的改革为核心,创建效率更高的课堂环境。基于此,教师必须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更加积极的学习历史知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2]。例如,教师在对“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进行教学时,教师可通过主题黑板报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设计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对交通和交通工具在近些年的发展与变化进行设计,将其作为此次课程的主题内容,在学生完成相应的作业后,教师可通过投票方式选取5份黑板报,要求黑板报具有新颖、活力的主题,内容具有丰富性与独特性,学生在进行投票选取后,在教师墙壁上张贴黑板报设计稿。教师带领学生对各个黑板报设计稿的内容、优点、缺点等多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以此培养高中生的思考能力,提升思辨能力。通过改善课堂教学环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无线挖掘学生的潜能。高中历史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进行充分表达,通过大胆表达观点,促进学生思辨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教育方面进行深入,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强化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地培养,使学生在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得到提高,灵活思辨思维。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创设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促进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及分析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思辨思维的活跃性。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解“鸦片战争”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战争发生的主要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后,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使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发生时间、发生原因等内容进行良好的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生思辨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
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持续深入,大部分的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也在不断地进行摸索和前进。在此过程中,创新的新要求与标准在不断提升,为了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发展,需要通过质疑、批判为创新奠定基础。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意识,丰富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并鼓励课堂中缺少积极性的学生进行发言,无论学生所表达的观点是否正确,教师都需要及时进行表扬,肯定学生的发言勇气。另外,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与讨论,针对学生不正确的观点,教师需要及时进行纠正,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充分的思考与验证。学生在对问题的不断质疑过程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使学生能够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获取答案与知识,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在对学生讲解国民党统治覆灭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走出教材的条框,站在我国发展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探讨历史人物为此做出了哪些贡献?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对历史人物的了解以及相关内容讲解给其他学生听,由教师进行最终的总结,使学生能对历史知识有深入的理解与掌握。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辨别历史发展,对历史的大是大非有新的认知,并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思辨思维能力的产生和发展。
历史学科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历史上所发生的事情有深入的了解,并以历史观照现实,不断吸取经验,使学生可以在现代化生活中更加明智,掌握更多的处事原则,让历史能够为现实生活提供更多的服务。由于在以往教学中,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过于注重,从而忽略了学生的掌握与应用,导致历史知识脱离了现实生活,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与兴趣,无法充分发挥历史的实用性,更无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3]。而对于学生而言,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知识才是促进学生兴趣的内容。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促进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将两者相互结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真实存在感。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了解,我国商品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明朝时期的重农轻商政策所限制,这也是导致我国经济水平严重落后的重要因素。在建国后,在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不够注重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使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了较大的差距。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始加以关注与重视。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市场经济概念也逐渐成为人们所注重的内容,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后,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感,使学生能够产生历史兴趣,深入了解我国的发展与历史进程,并对相关知识进行详细地分析与探究。例如,在探讨节日重要性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我国一些人民对国外节日的重视程度要高于本国传统节日。此问题能够更好地引发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联系与思考,从而发散学生思维能力,在分析与思考中提出相应的观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讨论,对观点进行辨析,最终能够对节日的态度进行总结,使学生可以明白,对西方文化不应该过于盲目崇拜,需要始终保持理性的态度。对我国传统文化,必须要更好地继承,不断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在学习与思考中的思辨能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1)树立发展变化理念。历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是不断变化而并非静止。通过历史的发展变化能够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更加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对历史本质的理解,深入掌握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向。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时,需要为学生树立历史发展变化的思想观念,改变静止看待历史知识的方式,教师需要引导、鼓励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认知历史的过去,更要对当下与未来有深入的了解。例如,在对开辟新航线内容进行分析与探究时,学生的思路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对外残酷掠夺的事实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其所作出的贡献,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良好发展。在具体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变化理念,使学生的历史知识得到提高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同时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
(2)全面辩证合理分析。历史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的特点较为复杂,具有多面性,同时,历史对当前社会的发展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基于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始终保持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需要通过两方面看待历史,包括历史的积极性影响与历史的消极性影响。在对历史观点进行划分时,需要对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主流进行掌握,可通过肯定与否定的辩证方法。例如,在对我国古代分裂割据现象进行分析时,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对混战所造成破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还需要对分裂割据局面下的发展趋势给予关注,包括人们对世界和平的渴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等。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对事物发展的本质以及过程有深入性的全面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与探究能力,能够通过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使学生的思辨思维能力得到强化。
以往教学评价标准都是以闭卷考试结果为基准,容易增加教学评价的局限性。教师需要创新教学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也利于对教学活动进行创新与改进,以此来更好地开展历史教学活动。举办辩论赛、演讲活动、知识竞赛等多形式的学习活动都可以对高中生的历史思辨能力进行评价,并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现纳入在期末综合评价体系中,对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引导学生采用自评的方式对自身学习历史知识的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以往历史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以小组为单位的生生互评也是一种不错的综合评价高中学生思辨思维能力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地了解自身学习历史的能力,看到其他学生的优点,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取长补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另外,评价体系中需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理念,利于更好地构建高效高中历史课堂。例如,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有关儒家思想利与弊的辩论大赛,根据学生在辩论赛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进行打分,按一定比例折算分数,并纳入到期末考试成绩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调整今后的历史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为提高学习效率,更深层次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历史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辨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发展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能力与探究能力,教师需要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历史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提高学生思辨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发散思维,实现高中生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