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的文化批评
——凡尔赛文学:身份认同危机

2022-03-01 13:38
新闻传播 2022年12期
关键词:凡尔赛热词流行语

袭 旺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 130000)

“凡尔赛文学”在2020年横空出世,频上热搜,短短几周火爆社交网络,人人都说着“凡言凡语”,年末直接被公开宣布入选《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中国网络流行语。新一轮网络流行语的风靡,引发了公众的狂欢。网络流行语既是社会群体心态变化的反映,又影响着时代背景下受众的心态变化,“凡尔赛文学”就是当下网络流行语的典型代表之一。

一、凡尔赛文学的起源和发展

(一)起源

凡尔赛实质上指那种在表达上欲扬先抑,看似抱怨、不满,实则只是在炫耀自己的物质财富的语言文字风格,通过委婉式的语言表达自己个人抱怨或不满的一种表达方式,向社会或者外界不经意地透露或者展示出自己的绝命不凡。“凡尔赛文学”中的“凡尔赛”一词出自漫画《凡尔赛玫瑰》,主要讲的是路易十六的老婆过着贵族的奢靡上流生活引人羡慕的故事,被微博博主@小奶球引用,创造出“凡尔赛文学”一词。[1]原指法国贵族宫殿,现在衍生的新意指过着奢靡生活的富人,在网络生活中用“凡尔赛”来指代朋友圈中的“贵族”。将“凡尔赛文学”活学活用并发扬光大的,则是@蒙淇淇77。她是一位微博博主,日常在微博平台分享自己描绘的“凡尔赛”日常生活,在她创作的凡尔赛文学中,自己每天的日常就是住别墅、开豪车。而她最拉仇恨的事不仅仅是炫耀财富,她炫耀更多的是“霸道总裁”老公对自己的爱,他们夫妻的日常全然如“玛丽苏”霸道总裁小说一般虚幻。因她微博所发的文案“玛丽苏”且不切实际,但是又无处不“凡尔赛”,而引发网友热议。

(二)发展

“凡尔赛文学”发展至今,早已被社交网络玩坏了。“凡学家”们尝试享受解构这一荒诞语言的过程,他们编写很多“凡尔赛”的文字用于群嘲和自嘲,以及用于反讽伪造人设。他们逐渐赋予“凡学”新的外延定义,并逐渐生成完整的“凡学”体系,出现“反凡尔赛”“伪凡尔赛”“凡尔赛人”等衍生名词。群众对凡尔赛式炫耀自己非正常生活的行为其实并不感冒,因为在凡尔赛这个新兴的网络流行表达中,对于一个人的美貌、财富、地位、权势和情爱关系等,都是一种病态的推崇和过度的重视,这一点其实是遭到了网络群众普遍的反对和口诛笔伐的。当下,“凡尔赛文学”已经很难再引起人们的真实的羡慕或嫉妒了,甚至它已经无力再去激发人们的仇恨和不满。它真正遭遇的,是一场当代网民用后现代主义去解构的新风潮,凡尔赛终成一个被现代网民玩坏了的“公共梗”,成了一个人人看破的笑话。[2]

二、凡尔赛文学盛行的剖析

我们追根溯源,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凡尔赛”人,为什么产生出“凡尔赛文学”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网络热词?这种与物质相关的热词出现,与我们一直以来追求财富、身份和地位的社会风向是难解难分的,时至今日,大众依然对物质生活富有的人有着非同寻常的关注与艳羡,若干年前我们创造出的热词是“土豪”“有钱任性”,现在我们创造出的热词是“凡尔赛”。

真正使用“凡尔赛文学”的人们,就是那些曾经生活得特别贫苦,有朝一日一旦能够赚到钱就热衷于炫富的人。他们必须不断地努力去显现自己有钱人的新身份,并且与原来那个穷困潦倒的旧身份彻底隔绝、区分开来。微博博主@蒙淇淇77 就是“凡尔赛文学”的典型代表,在未被网友推上热搜之前她享受着被评论区里的看众们吹捧,沉浸在自己给自己塑造的幸福形象之中。在她的凡尔赛文学中,自己的形象是挥金如土的文艺女作家,开着特斯拉、住着大别墅,有总裁老公的细心呵护,打扫卫生的保姆都要学会几门外语才配得上她的身份地位。只是一旦网络覆盖的薄纱被无情的揭开,她所描述的凡尔赛生活只会引起大家的嘲笑与讽刺,炫富的经历不经推敲,完美的人设也会最终崩塌。因为一部分人选择用金钱、外表等物质上的东西去衡量人的价值,所以出现了因为这种衡量标准而自卑的人,这些自卑的人一旦享受过了灯红酒绿,拥有了香车美人,那他们就会产生对自己现在新身份的骄傲与认同,想通过“凡尔赛文学”去炫耀巩固自己的新身份,甚至忘却曾经的自己,贬低过去的经历。有些如蒙奇奇一样的人会用欺骗的方式,去伪装成自己想要的人设,然而终是镜花水月,只会让看客们欣赏到一出“社会性死亡”的现场。

出现这种表演式炫耀行为的原因,实质上就是因为对自身社会基本身份的不满,为了追求一种新的社会身份认同,因此产生社会身份认同危机。身份认同危机就是当一个人从原来的一种身份,转换成另外一种身份时,他就认不清自己到底是谁,在经过自己内心的种种纠结之后,他会特别强调和要求大家认同他的新身份并且甚至会因此做出比平常那种表达方式要来得过激很多的一种行为。在我看来,所谓的凡尔赛文学就是因为社会上一批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危机而衍生出来的,这种表演式的炫耀,就是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在社交平台上表达“凡尔赛文学”的人群,其实都是中等收入群体,他们的社会身份定位比较模糊,进一步向上流动的可能性比较小,却要承担下沉的风险,这样的生存状况威胁了他们的地位,迫使他们向外寻求各种方式来建构自身的价值。[3]

三、凡尔赛文学盛行下的社会现象

“凡尔赛”在没有流行起来之前,只有最浅显的一层含义,当受众涌入,人们将自己的主观情绪与理解掺杂其中,就使这一流行词出现深层含义的转变。人们不再艳羡、追捧凡尔赛,而是冷眼旁观、嗤笑以对。这一转变十分明显地体现在凡尔赛文学的典型代表“蒙奇奇”被邀请到火爆地网络综艺《吐槽大会》,在现场她的认真的凡尔赛言论尴尬的惨遭冷场,不论是观众还是网友,都不再为凡尔赛文学买单,凡尔赛文学已经无法激起受众的关注,甚至在人们心里造成不了任何涟漪。凡尔赛也终将成为人人心知肚明的跳梁小丑。网民大众也不再将凡尔赛文学看成炫耀的形式,而是故意玩梗,使用凡尔赛文学作为无厘头的搞笑的发挥,最终“假装凡尔赛”变成网民们的无厘头狂欢。

人类都向往完美的事物,从心理上来说,追求完美是本能的行为,自恋幻想、对欲望的虚拟满足,这些都是常态。因此,可以将最开始人们的“凡尔赛”行为看作对完美生活的追求,所以人人都能看穿凡尔赛文学,并乐于去揭穿凡尔赛文学,以此消解我们的嫉妒不满。当揭穿和嘲讽变多了,“凡尔赛”行为的含义也发生转变,大家利用“凡尔赛”完成讽刺与自嘲,这种来自大众的滑稽行为,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我纾困”的效果,减少了社会危害。

结语

网络流行语作为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出现的文化现象,反映的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群体的心态变化。它之所以能成为大家追捧的热词,频繁使用的词汇,侧面说明了网络流行语具有强大的共情能力和连接能力,可以说网络流行语是社会舆情的凝聚与表征。

“凡尔赛文学”成为网络热词的背后,代表的是社会群体出于心理优越感推动,通过这种表演式炫耀行为的表达寻求自我认同和归属,最终变为身份认同危机。身份上的认同感使我们感受到骄傲与愉悦,也让我们感受到力量与信心,但是当这种身份认同感建立在浮华和虚无的东西之上时,我们能从中获取什么呢?只是片刻的心理满足罢了。片刻之后,归于虚无,只剩下无尽的空虚与难填的欲望沟壑,周而复始,变成一个虚假的人。这种虚假的人,觉得自己需要“凡尔赛”来填充人设,实际上他们更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建构与引导。“凡尔赛”是这个浮躁的时代,部分人生活的缩影,他们虚假、张扬,他们也空虚、内心寂寥。■

猜你喜欢
凡尔赛热词流行语
汽车安全测试的“凡尔赛”语录——凡尔赛C5X安全解析
热词
热词
热词
凡尔赛C5X
热词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大学流行语考察
巧借 流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