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安东
关键字:设计科学,设计研究,设计方法,范式变化
本文的讨论有两个起点:(1)设计科学并非一个新近的发明,而是一个有历史的问题,因此需要关注它自身话语的演变;(2)虽然设计已在一定程度上趋近科学,但它不能也不应完全同化于科学。
在过去的100 多年中,设计的实践方式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设计实践具有一种韧性,它既是“设计科学”持续的难题,也是其发展过程的内部驱动因素。另一方面,“设计科学”命题的提出有着背后的语境变化。这个变化始于1950 年代,既是基于战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激发的科学乐观主义的社会土壤,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对知识生产的支持机制的变化——“科研”。从1950 年代迄今,这一大趋势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研究是设计科学发展的外部驱动因素。
因此,当我们说设计科学的时候,其实涉及一对矛盾:设计既是一种创造性和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不太可能被完全简化为普遍性的、可重复、可验证的知识,但同时以研究为内核的新机制使得设计的知识化和知识的系统化成为一个社会工程。1950 年代以来设计科学的话语演变可以放在这一对驱动力之间来理解。
从1962 年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召开的设计方法大会开始,到1960 年代中期相应的学会,如Design Research Society 与Design Methods Group 的建立,再到Design Studies这样的专门期刊的出现,设计方法运动在1960 年代狂飙突进[1],其关键词无疑是“方法”,即把设计视作一个建立解决方案的系统化的过程。在这一视角下,设计才能够被视作一个有效的科学研究对象,进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
这种“方法”的观点在1970 年代初开始被质疑,质疑者中包括曾经的主要倡导者们,例如克里斯托弗·琼斯(Christopher Jones),他是1962 年设计方法大会的发起人,但在1974年辞去了大学职位,回归乡里从事诗歌和写作。同样,克里斯托弗· 亚历山大 (Christopher Alexander)关于模式语言的博士论文是公认的设计方法领域最早的博士论文[2],但他在1970年代反过来成为了设计方法的批评者。他们在观点上的转变,可以从设计实践的韧性的角度来理解——设计实践不断地从内部质疑着设计科学。
1980 年代,所谓的“第二代设计方法”的代表者们,例如霍斯特·里特尔(Horst Rittel),试图去校正之前的问题,即当我们试图把设计知识化、系统化的时候,它与实践之间存在的脱节[3]。他们找到的解决办法是转向“设计问题”的特殊性。霍斯特·里特尔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棘手问题” (wicked problem),强调设计面对问题的复杂性,这类问题与其成因、语境和价值观有关,因此以系统论为基础的设计方法无法适应现实世界。第二代的“论证型方法”则关注于对问题的塑造,其核心是设计决策过程中的用户参与。
在1995 年arq杂志创刊的时候,主编彼得·卡罗林(Peter Carolin)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设计实践应该被视作一种特殊的研究形式[4]。此观点对英国设计研究者而言是一个起点,甚至许多学者认为需要重新定义这种叫“设计研究”的研究。在这一背景下,同一个设计研究项目也许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这当然具备实践方面的优势,但坏处是将多种方法用在一个很特定的实践场景时,它获取的知识是非常碎片化的,因此也丧失了一种普遍的解释力和本体上的可能性。随着这种经验性的研究和对设计实践的回归,它带来一种行动主义导向,即“作为行动的设计”,一方面使得设计可以更好地面对社会需求,但反过来这种行动性针对并局限于特定的应用情景。
在当代,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会发现有一些新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与学科交叉有关,特别是认知科学的进展,使得我们对于人类的思维和决策的认识在加深,这与我们今天重提设计科学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比如人工智能是不是一种科学反过来对人的模拟?这样的交叉使得我们可以对人类的思维过程有更多科学化的可能性。
第二个变化是当代的设计交流、设计协作和设计相关的信息、知识、理念的交换发生了变化。我们原来所认为的,建筑的创造力产生于建筑师这样一个单一主体的模式,正在从行业一端发生变革。新的交流、协作和交换形式正在激发出多主体的创造力新形态(例如众包设计、参与设计),这使得设计趋向科学有了新的路径。
第三个变化是设计过程中新技术的渗透与普及,包括新的可视化、三维打印、人机协同、人工智能、元宇宙等等。实际上设计从来都与工具有关,而工具和思维实际上是一体化的,工具产生思维,思维也产生工具。这样一种设计过程的技术化、信息化,使得这个过程本身趋向于具有科学性。
回顾1950 年代以来设计科学的4 种范式,可以看到“设计实践”作为内部驱动因素和“科学研究”作为外部驱动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问题导向”和“行动导向”更多受到“设计实践”驱动力的作用,更加注重让设计与社会的具体问题和情景建立关联,也更加关注落地性和综合效应(impact)。而“方法导向”与“过程导向”则更多受到“科学研究”驱动力的作用,它们推动了对学科自身知识体系的优化与重构。从这个角度来看,“设计科学”这一命题在今天的重提是一次学术回归,我们回到与1950 年代类似的科学与人文、个体与社会的分叉路口,试图构建建筑学科未来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