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禹, 许世卫, 王盛威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市农业监测预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智能化农业预警技术与系统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 也是粮食消费大国, 保障粮食安全是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 也是实现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 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加之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推进的影响, 中国粮食消费数量不断攀升, 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而且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着中国粮食。 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自然资源有限、 自然灾害频发的国情, 保障粮食供给更加紧要。为有效缓解当前粮食供需紧平衡, 保障粮食供给, 迫切需要明晰当前中国粮食消费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粮食消费需求总量不断增加, 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2021年中国粮食消费总量8.25 亿t, 与10年前相比, 粮食食用消费占比从42.6%下降至37.0%, 饲用消费从25.0%提高到29.3%; 压榨消费(主要指大豆压榨消费) 占比由9.2%增加至11.4%; 工业消费稳步增长, 从14.3% 增加到15.6%, 种用消费稳中略增, 损耗不断减少[2]。
2021年, 中国口粮消费量3.05 亿t, 占粮食消费总量的37.0%。 尽管受中国人口持续增加影响, 口粮消费总量不断增加, 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城镇化推进、 人口年龄结构不断变化, 居民饮食结构中主食的占比呈下降趋势, 其中, 稻谷食用消费15 800 万t,占稻谷消费总量73.3%, 比10年前下降了5 个百分点;尽管人均小麦食用消费略有下降, 但人口数量的增长使小麦口粮消费总量略有增加, 小麦食用消费9 172 万t,占小麦消费总量61.7%, 比10年前下降了5 个百分点;随着鲜食玉米种类及消费多样化, 加之对粗粮健康饮食的喜爱偏好, 玉米人均消费6.80 kg, 全年食用消费总量960 万t, 占玉米消费总量3.4%, 占比与10年前相比基本持平; 受国内大豆价格持续高位影响, 大豆食用消费受到抑制, 为1 312 万t, 占大豆消费总量的11.8%, 比10年前下降了1 个百分点。
2021年, 中国饲料粮消费量2.42 亿t, 占粮食消费总量的29.3%。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持续复苏, 饲料加工企业积极采购, 但由于玉米、 大豆等饲用原粮价格较高, 加上中国继续加大超期存储稻谷库存消化力度, 稻谷饲用消费量保持增长势头, 与10年前相比增长了66%, 为2 674 万t, 占稻谷消费总量12.4%, 占比比10年前上涨了1 个百分点; 受秋粮上市前, 玉米价格持续高于小麦影响, 饲料企业大量使用小麦替代玉米, 小麦饲用消费大幅增加, 与10年前相比增长了83%, 饲料消费3 300 万t, 占小麦消费总量22.2%, 占比比10年前上涨了8 个百分点; 为降低生产成本, 饲料企业普遍调低饲料配方中玉米比例, 加上小麦及超期存储稻谷替代比例明显提升, 高粱、 大麦等玉米替代品进口也大量增加, 抵消了生猪产能恢复对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 玉米饲用消费约18 000 万t, 占玉米消费总量63.8%, 占比与10年前相比仅上涨2 个百分点, 但玉米饲用消费总量较10年前增长48.8%; 由于养殖饲料中小麦、 杂粕等替代豆粕增加, 使得大豆饲用消费较前期高位有所降低, 但大豆压榨消费总量较10年前增长55%, 大豆压榨消费9 420 万t, 占大豆消费总量84.6%, 占比与10年前相比基本持平。
2021年, 中国工业用粮消费量1.28 亿t, 占粮食消费总量15.6%。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工业用粮消费快速增长。 其中, 稻谷工业消费1 661 万t, 与10年前相比增长了180%, 占稻谷消费总量的7.7%,占比与10年前相比上涨了3 个百分点; 小麦工业消费1 210 万t, 占小麦消费总量的8.1%, 占比与10年前相比基本持平; 由于玉米原料价格高, 淀粉加工企业利润下滑, 叠加燃料乙醇政策趋严变化, 国内深加工企业开工率动力不足, 玉米淀粉企业平均开工率仅60.6%, 玉米酒精企业平均开工率仅53.2%, 比2019年同期分别下降8.5、 10 个百分点, 玉米工业消费量8 000 万t, 与10年前相比增长了38%, 占玉米消费总量28.4%, 占比与10年前相比基本持平。
2021年, 中国粮食损耗和种用粮食等其他消费5 523 万t, 占粮食消费总量的6.7%。 近年, 粮食企业库容有所增加, 高标准仓储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粮食企业收购量明显增长, 稻谷的损耗及其他1 181 万t, 占比与10年前相比下降了0.4 个百分点; 小麦损耗及其他消费575 万t, 占比与10年前相比下降了0.1 个百分点; 玉米损耗1 047 万t, 占比与10年前相比下降了0.3 个百分点。 受播种面积稳定增加影响, 小麦、 玉米、 大豆种用消费600 万t、 198 万t、 76 万t, 与10年前相比总量基本持平; 受10年来稻谷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影响, 其种用消费229 万t, 与10年前相比总量小幅增加。
与粮食生产相比, 粮食消费缺乏整体规划和统筹布局。 目前, 中国居民口粮消费整体有保障, 每年小麦和稻谷保有量的1/4 左右还被用作口粮以外的其他消费,大豆进口量连年增加, 总需求量已超过1 亿t, 玉米消费的90%以上被用作饲料和工业消费。 稻谷和小麦饲用消费量没有规律, 畜牧业生产的不稳定导致了粮食饲用消费无规律波动, 粮食储备信息无法公开, 市场也缺乏有效引导。 未来, 人均口粮消费还将继续保持稳定, 饲料用粮消费将保持较快增长, 工业用粮将随着居民生活方式改变和生活水平提高继续增长。 从中国粮食消费特点与消费趋势看, 粮食消费整体布局和规划不够, 口粮和饲料用粮界限不明晰, 粮食生产、 加工、 存储、 物流和消费部门缺少协同工作机制, 市场难以应对粮食消费日益多样的需求, 粮食供给即使是在增产的情况下也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粮食全产业链与粮食消费结构匹配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 粮食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由以口粮为主的消费结构逐步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转变,直接表现是口粮消费占比逐年下降, 间接消费显著增加, 快速变化的粮食消费结构对中国的粮食供需造成了较大影响, 使中国粮食安全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与粮食及其主要品种产量由国家统计部门权威公布相比, 中国粮食消费量、 主要粮食品种消费量及其预测量缺乏权威口径的信息发布。 当前, 有限的耕地资源、 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制约已表现出粮食市场饲用或工业需求无法时时得到满足, 居民迫切追求高质量和更健康的品种口粮, 不断上涨的种粮成本、 粮食供需紧平衡、 粮食供需不匹配的现状和心里预期导致了粮食市场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甚至部分农户在工业粮或饲用粮综合收益高于口粮需求时, 选择将原本可用作食用的粮食卖给饲用或工业用渠道; 此外, 当前全球公共突发事件频发, 国际粮食充足供给变得越发困难, 国际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时有发生[3], 也给国内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恐慌情绪,部分供应商也趁机炒作, 市场缺乏权威信息的预测引领, 造成国内部分粮食价格异常波动[4]。
与其他农产品相比, 粮食消费, 尤其是口粮的消费具有刚性强、 弹性小的特点。 与鲜活农产品相比, 粮食的生产、 存储、 运输、 加工和销售等环节损耗更低, 供应链更有保障。 但在特殊情况下, 粮食供应的最后一公里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以近期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由于感染范围广、 传播速度快, 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给包括粮食在内的食物供应带来了巨大挑战[5]。 与全球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相比, 中国粮食供给充足, 但由于疫情管控需要, 居民受封城、 限流、 居家隔离等防疫措施影响,只能采用网购或集中购物等形式获取粮食等食物, 由于疫情之下交通限制等各种原因, 网购同样面临着成本较高、 物流较慢、 食物获得及时性和丰富性较差等问题,集中购物也面临着采购渠道单一, 农产品价格上涨, 品种不全, 仓促购物下花钱较多但只能满足温饱需求等问题[6-8]。 这些情况表明, 在极端突发情况下, 包括粮食在内的食物供应最后一公里仍存在薄弱环节, 当自然灾害等不利情况发生时, 包括粮食在内的食物需求问题仍存在保障手段有限、 保障机制不够、 保障方法欠缺等问题。
粮食浪费就是对粮食生产、 运输、 存储和消费环节一切投入的自然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对资源、 环境、 社会和人们身心产生巨大危害。 目前, 粮食生产、 运输、存储等环节的损耗逐渐随着科技进步呈下降趋势, 但粮食消费环节的浪费依然严重, 高达45%的食物浪费发生在粮食消费环节。 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了居民超量购买、 冲动消费、 随意丢弃等行为, 尤其是餐饮行业的食物浪费现象更是严重, 就餐过程中对食物的数量难以把握也是造成居民粮食浪费的重要原因[9]。 有研究表明,仅餐饮业每年食物浪费的蛋白质就有800 万t、 脂肪300万t, 相当于2 亿人一年的口粮被浪费; 也有研究表明,仅2018年全国餐饮业粮食浪费量就有1 216 万t, 粮食浪费量占食物浪费量的35.4%, 这不仅造成了各项资源的浪费, 也增加了生活垃圾, 对环境造成了危害。
数据显示, 目前中国人均肉类占有量达到64 kg,成年人超重率超过了1/3, 建议积极引导居民建立合理膳食结构, 通过口粮消费优化食物结构, 增加居民膳食结构中粗粮、 蔬菜和水果的食用比例, 适当控制肉类食物消费增长速度, 减少燃料、 酿酒等粮食工业加工消费[10-11]。 优化粮食消费整体布局, 谨防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在粮食消费结构中无止境的扩张, 给粮食生产带来巨大压力, 统筹粮食消费与粮食生产关系, 建立适合中国资源禀赋和人民健康生活需要的粮食消费模式, 保障粮食生产用在刀刃上。
粮食消费监测及信息及时准确发布, 对于引导粮食生产、 稳定预期、 服务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 中国仍缺乏权威口径的粮食信息发布途径和制度, 要建立多部门相协同的粮食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与信息统一发布制度。 通过制定数据标准, 构建覆盖产前、 产中和产后粮食消费监测点, 应用物联网、 移动采集设备、 智能表单等技术采集粮食消费数据, 建成粮食消费监测预警系统。 在坚持粮食数据保密制度基础上, 加强公众数据的开放发布力度, 提高粮食消费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 及时、 准确、 无偿播发或刊载粮食预测信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手机短信的作用, 提升国家数据服务能力, 正确引导市场预期。
数字化流通网络是提升农产品流通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在打通粮食生产“最先一公里” 和居民口粮消费“最后一公里” 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确保粮食等食物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应鼓励互联网企业不断提升服务农业的数字化生产能力, 强化电子商务在保障城乡居民食物供应链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以快速、 便捷、 较低成本和维权高效的优势, 缩短农产品流通环节, 保障口粮供给。同时结合区域特点, 有针对的统筹加强仓储物流体系建设, 加强社区在货源保障和物流配送中的支持力度, 满足居民、 尤其是有特殊需求的居民食物供给, 能在特殊时期解决好粮食保障问题。
中国反食品浪费法已通过,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四部门还于2021年底印发了“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 明确了餐饮行业的标准与规范, 加强了公务活动用餐管理, 及反食品浪费日常监督检查。 建议还应加快粮食生产、 加工、餐饮等配套标准建立, 使加工者按需配料, 避免造成粮食浪费; 建议出台各项避免浪费的措施, 如餐馆就餐(外卖) 增加食物量展示, 避免点餐菜单的标准不一,消费者难以确定所需食物量的情况发生[12]; 建议进一步形成政府领导、 部门协作、 行业引导、 公众参与、 媒体监督的反食品浪费社会机制, 将勤俭节约理念融入民生, 杜绝“舌尖上的食物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