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蕾 , 汤 昪 , 陈艳红 , 于 婧 , 聂 艳 , 陈豪杰 , 由 加
(1.湖北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区域开发与环境响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2; 2.华中师范大学 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9; 3.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35)
城市商业区位是城市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研究热点之一。零售商业作为城市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推动居民消费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1世纪以来,零售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并逐渐成为引导生产和消费的先导性行业。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零售商业对推动社会就业、驱动城市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零售商业作为一种社会性和全民性的经济活动,与市场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消费方式转变息息相关。近年来零售商业经营形式的变化使得不同区域零售商业的集聚热点也随之发生改变,零售商业分布变化影响着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商业资源的流通。因此,对零售商业中心进行空间热点识别,并分析其集聚特征和业态差异,对合理配置城市商业资源和优化城市商业布局具有指导意义。
20世纪中期以来,国外学者在中心地理论、零售引力模型等理论的支撑下,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零售商业的空间集聚特征以及演化机制,并对零售商业区位、规模化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1-3]。我国关于零售商业的研究最早见于20世纪70年代末,主要研究城市商业区位选择。随着经济地理学的复兴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商业区位布局进行了研究[4-5]。近年来国内学者主要对零售商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商业中心热点以及业态差异等领域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如浩飞龙等[6]以长春市中心城区POI数据为基础,研究发现其商业空间分布及集聚特征表现为中心城区集聚性显著,出现多中心的分布形态;陈蔚珊等[7]对广州市百货商店、超市、便利店等业态的空间集聚及业态差异进行了分析,发现商业中心表现出由城市主城区向外围城区扩散的特性;王雪等[8]在POI数据支持下,利用核密度估计法、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西安市各个街道的零售商业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其中街道路网密度、学校数量、人口数量、财政收入是影响零售商业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曹根榕等[9]基于街道尺度,利用网格分析法、GIS空间分析对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三生空间”进行了识别与格局分析;顾梦瑶等[10]以贵阳市中心城区为例,采用核密度、平均最近邻指数和区位熵等方法,分析了贵阳市服务业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认为交通、海拔、坡度、人口和城市规划是影响贵阳市服务业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近年来,POI作为一种新型空间数据源,对分析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具有独特作用,经过诸多学者的研究验证,POI数据可为探索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特征提供有力支撑[11-12]。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角度上大多注重对零售商业的区位选择研究,对不同业态之间的差异分析较少;在研究尺度上,主要是对市、县区等尺度空间单元进行空间分析,对于街道尺度下大城市的零售商业空间分布及业态差异分析较少;在数据获取上,以往使用传统数据具有获取难度大、数据精度偏低等缺陷,使用POI数据则弥补了该不足。因此,本研究基于POI数据,以武汉市街道为研究尺度,通过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Ripley’sK函数探讨武汉市零售商业中心热点和业态之间的差异,以期为相关政府部门对城市零售商业规划及行业发展分析提供参考和借鉴。
武汉市总面积8 569.15 km2,2020年常住人口1 232.65万人,城镇化率80.49%,人口密度1 308人/km2,地区生产总值1.56万亿元。武汉市包括13个市辖区,其中中心城区范围包括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街道以及各类开发区和功能区198个。近年来以江汉路商圈为代表的传统商业中心和以武广商圈、徐东商圈等新兴商业中心的兴起,改变了武汉市传统商业空间格局。武汉市作为华中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在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后,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被定位为与上海、重庆并列的超大城市,近年来零售商业得到飞速发展,2010—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速达13.28%,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 149.84亿元。
以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GB/T 18106—2004)中将零售商业分为17种业态为基础,借鉴已有研究成果[13-15]和预采集数据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将零售商业分为商场、超市、便利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市场5种主要业态。根据上述分类,应用高德地图开放平台采集POI数据,经过定义筛选、去重、纠偏和空间匹配等步骤提取零售商业共计78 081个POI,其中,商场812个、超市4 921个、便利店13 701个、专卖店30 866个、家居建材市场27 781个。POI点中包含名称、类别和空间位置等信息,采集时间为2020年8月。
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通常用于计算要素在其周围邻域中的密度,在地学统计中应用较为广泛。通过ArcGIS 10.5软件对零售商业点进行核密度分析,可以直观地分析研究区零售商业的空间分布态势[16-18]。
全局空间自相关通常用莫兰指数(Moran’sI)来表征,通过计算全局莫兰指数可以分析零售商业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模式,局部空间自相关可以测算出零售商业数量分布的高值、低值在局部空间是否集聚,其空间关联模式可分为:高-高关联、低-低关联,属于正空间关联;高-低关联、低-高关联,属于负空间关联。本研究选择LISA聚集图来进行具体分析[19-22]。
Ripley’sK函数通常用于分析不同距离尺度上零售商业的空间分布模式[23-24]。
为直观分析武汉市零售商业的空间分布密度状况,采用ArcGIS 10.5软件中核密度工具来进行分析。经过反复试验及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25],将带宽设置为2 km,得到武汉市零售商业核密度分布图(图1)。
图1 武汉市零售商业核密度分布
从图1可知,武汉市零售商业的空间分布已初步形成多个热点中心,整体呈现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城区递减的空间分布规律,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大集聚、小分散”。零售商业在中心城区中西部呈连片式分布,中心城区除青山区西部、洪山区西部分布较少以外,中心城区零售商业分布均高度密集。此外,中心城区零售商业还有向东西湖区西部、洪山区中部等地区蔓延的发展趋势,即武汉市零售商业集聚趋势和扩张态势并存。武汉市零售商业还形成了多个次级集聚中心,分别位于江夏区的纸坊街道、汉南区的纱帽街道、蔡甸区的蔡甸街道、黄陂区的前川街道和横店街道以及新洲区的阳逻街道和邾城街道。
武汉市零售商业空间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心城区作为江汉路商圈、武广商圈、王家墩商圈、徐东商圈等商圈的布局地,流动人口众多且交通通达性好,区域内零售商业发展条件优越,而外围城区形成的次级聚集中心虽然较为分散,但由于政府城市发展政策的引导以及外围城区的城市疏解功能,外围城区零售商业的发展潜力也变得更大。
为了进一步探索武汉市零售商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状况,利用Geoda软件平台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oran’sI为0.385,显著性水平检验P值为0.01,z值为5.81,在置信度99.9%区间内通过显著性检验。Moran’sI大于0,说明武汉市零售商业分布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较显著。武汉市零售商业的分布并不呈随机性,而是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明显的同类要素集聚趋势,说明武汉市零售商业发展整体上处于对同类要素依赖的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提升武汉市零售商业均衡协调发展以及商业资源合理调配程度。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可以弥补全局空间自相关对局部地区的空间异质性分析的缺陷。进一步利用Geoda软件对武汉市零售商业分布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生成可视化的武汉市零售商业LISA集聚图(图2)。通过基于街道零售商业数量分布的统计表明,高-高集聚区有23个,占武汉市街道数量的11.61%。从区县尺度看,主要分布在武昌区、硚口区、洪山区、东西湖区等区域;从街道尺度来看,长江南岸区主要分布在粮道街街道、徐家棚街街道、中南路街街道、关东街道、张家湾街道、洪山街道等15个街道,长江北岸区主要分布在将军路街道、径河街道、常青街街道等8个街道。低-低集聚区有24个,占武汉市街道数量的12.12%,主要分布在江夏区的安山街道、山坡街道、舒安街道等6个街道,蔡甸区的消泗乡、桐湖街道、索河镇等地区以及黄陂区、新洲区也有分布。低-高集聚区有5个,占武汉市街道数量的2.53%,主要分布在珞珈山街街道、钢都花园街道、江夏区经济开发区庙山街道、祁家湾街道以及梨园街道。高-低集聚区有3个,占武汉市街道数量的1.52%,主要分布在新洲区邾城街道、阳逻街道和汉南区的纱帽街道。
图2 武汉市零售商业LISA集聚图
总体来看,高-高集聚区的街道集聚特征明显,分布范围较大,中心城区虽然集聚了主要的零售商业分布点,但其高-高集聚区分布范围相对较小,热点区特征不明显,说明其对周边区域的影响较弱,极化现象较明显。
为研究武汉市零售商业分布的数量及密度分布的“中心-外围”空间结构的分布规律,以江汉路商圈为中心,每隔10 km做缓冲区,分别统计各个圈层零售商业点的分布(图3)。可以看出,武汉市零售商业点主要分布在以江汉路商圈为中心的10 km圈层范围内,且由中心向外围,零售商业各业态数量逐渐递减。从业态圈层分布来看,在0~10 km范围内,5种业态分布总占比都达到最大,占比按大小排序依次为专卖店、商场、便利店、超市、家居建材市场,其中专卖店分布占比超过50%,达到51.45%;>10~20 km范围内,超市、便利店分布较为集中,专卖店分布占比最少;>20~30 km范围内家居建材市场在5种业态中占比最大,商场、便利店、超市占比差别不大,专卖店占比最低,仅为10.45%;>30~40 km范围内商场、家居建材市场占比最大;>40~50 km范围内商场占比最大,便利店占比最低;50 km以外范围内商场、便利店、超市占比相对较高,专卖店占比最低,仅为1.07%。
图3 武汉市零售商业业态圈层分布
通过叠加分析距离缓冲区和各零售商业业态核密度(图4),结果表明:① 专卖店、商场、便利店、超市、家居建材市场5种零售商业业态均形成明显的集聚中心,其中便利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市场密度中心规模较大。② 各种业态均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分布,向外围城区发展趋势性明显,其中家居建材市场、便利店、商场的向外扩展性更为明显。③ 从距离圈层结构来看,专卖店、商场、便利店、超市在0~10 km范围内的核心区域高度集聚,说明受中心城区高流动人口和交通便捷性的影响,区位选择的向心性较强;家居建材市场向外围城区的发展程度更大,其空间分布的离心性较强,由于中心城区的地租压力,一般更加倾向于外围城区等租金较低的区域。④ 专卖店、商场、便利店、超市、家居建材市场5种零售商业业态的次级集聚中心位置具有相对一致性,分别在江夏区的纸坊街道、汉南区的纱帽街道、蔡甸区的蔡甸街道、黄陂区的前川街道和横店街道以及新洲区的阳逻街道和邾城街道等多个次级聚集中心集聚明显,与武汉市零售商业的核密度分析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图4 武汉市零售商业业态密度分布
Ripley’sK函数可以分析在不同距离尺度上零售商业的空间分布模式。利用ArcGIS 10.5软件中的Ripley’sK函数分析工具,对武汉市零售商业各业态分布进行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图5)。
从图5看出,商场在0~50 km距离范围内,观测值大于期望值,集聚度明显增长,到50 km处达到最大,即50 km是商场集聚程度最强时的距离,在50 km观测值开始小于期望值,其集聚程度变化变缓,商场的距离在5种业态中最小,表明其扩展性比其他业态较弱,主要依靠中心城区以及周边卫星城区发展;超市在0~56 km距离范围内,观测值大于期望值,表明其空间分布的集聚程度逐渐增大,到56 km处达到最大,即56 km是超市集聚程度最强时的距离。在56 km观测值开始小于期望值,其集聚程度变化趋于平缓;便利店在0~58 km距离范围内,期望值要小于观测值,表明其集聚程度在该范围内逐渐增大,到58 km最大距离时便利店集聚程度最大,在58 km观测值开始小于期望值,其集聚程度变化呈缓慢式发展;63 km是专卖店集聚程度最强时的距离,在63 km观测值开始小于期望值,其集聚程度变化开始平缓,专卖店的距离是唯一超过60 km的业态,表明其集聚范围更大,向外扩展的程度比其他业态更广;家居建材市场在0~58 km距离范围内观测值大于期望值,集聚程度为增长型,到58 km处集聚程度达到最强,在58 km观测值开始小于期望值,其集聚程度变化趋于平缓。
图5 武汉市5种业态Ripley’s K函数分析结果
总的来看,各业态的空间分布集聚特征明显,但在不同距离下5种业态空间集聚存在差异,商场、超市出现最大集聚半径范围较小,而便利店、家居建材市场、专卖店出现最大集聚半径范围较大,说明商场、超市区位选择的距离范围较小,商场、超市对区位的选择标准较高,大部分选择布局在城市核心商圈内,而便利店、家居建材市场、专卖店等出于对场地规模、地租等因素的考虑,在城市外围布局的趋势更为明显,进行区位选择的距离范围较大,在城市外围区域更容易形成集聚分布。
(1)武汉市零售商业空间上总体上表现为“大集聚、小分散”的分布特征,在中心城区的中西部呈现连片式分布,中心城区除青山区西部、汉阳区西南部分布较少以外,中心城区零售商业分布均高度密集。此外,中心城区零售商业还有向东西湖区西部、洪山区中部等外围城区蔓延的发展趋势,即武汉市零售商业集聚趋势和扩张态势并存。武汉市零售商业还形成了多个次级集聚中心,分别位于江夏区的纸坊街道、汉南区的纱帽街道、蔡甸区的蔡甸街道、黄陂区的前川街道和横店街道以及新洲区的阳逻街道和邾城街道。
(2)武汉市零售商业分布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即存在规模相似区域在空间上集聚。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高-高集聚区有23个,占武汉市零售商业分布区的11.61%,低-低集聚区有24个,占12.12%,低-高集聚区有5个,占2.53%,高-低集聚区有3个,占1.52%,主要分布在新洲区邾城街道、阳逻街道和汉南区的纱帽街道。总的来看,高值集聚区的街道集聚特征明显,分布范围较大,但中心城区虽然集聚了主要的零售商业分布点,其高值集聚区分布范围较小,热点区特征不明显,说明其对周边区域的影响较弱,极化现象较明显。
(3)零售商业分布的“中心-外围”结构明显。武汉市零售商业点主要分布在以江汉路商圈为中心的10 km圈层范围内,零售商业业态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城区逐渐递减。从业态圈层分布来看,在0~10 km范围内,专卖店分布占比超过50%,达到51.45%;>10~20 km范围内,超市、便利店分布较为集中;>20~30 km范围内家居建材市场占比最大;>30~40 km范围内商场、家居建材市场占比最大;>40~50 km范围内商场占比最大,便利店占比最低;50 km以外范围内商场、便利店、超市占比较高,专卖店占比最低,仅为1.07%。
(4)不同距离下的空间集聚存在差异。商场、超市的Ripley’sK函数结果最大值所对应的距离分别为50 km,56 km。便利店、家居建材市场、专卖店的Ripley’sK函数结果最大值所对应的距离分别为58 km,58 km,63 km。商场的距离尺度在5种业态中最小,表明其扩展性比其他业态较弱,主要依靠中心城区以及周边卫星城区发展。专卖店的距离尺度是唯一超过60 km的业态,表明其集聚范围更大,向外扩展的程度比其他业态更广。不同距离的变化说明商场、超市区位选择的尺度范围较小,便利店、家居建材市场、专卖店进行区位选择的尺度范围较大。
(1)进一步完善区域一体化建设,逐步发展次级商业中心。武汉市零售商业主要还是聚集在中心城区的中西部,而东部洪山区、青山区的发展趋势不明显,随着中心城区交通、地租水平、配套设施等问题逐步显现,以武昌区、江汉区、江岸区为核心的中心城区压力进一步变大。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的设施建设,结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商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此外还应逐步发展外围城区的次级商业中心,推动零售商业空间分布格局更加合理化。(2)结合区域实际,提升零售商业竞争力。不同零售业态应根据所属不同功能区的定位以及结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需要,合理布局不同类型零售业态,在研究居民消费能力的基础上对零售业态类型、区位选址、规模大小等进行深入分析,合理布局以凸显自身综合竞争力。(3)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成为推动业态升级与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的有力手段。
基于POI数据的零售商业的中心热点识别有利于城市商业格局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为有关政府部门进行城市规划和商业布局决策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从分析结果来看,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目前武汉市零售商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上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各业态均有向外围城区扩展趋势,但没有体现出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向洪山区、青山区进行政策倾斜的优势,说明这些地区的零售商业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中心城区发展成熟的街道零售商业分布的专业化更加显著,但本研究仅分析了城市商业中的零售商业,且业态分析方面由于数据获取以及目前POI数据分类未形成体系而尚有不足,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借助更完善的数据分类体系对其形成机制进行探究,以克服研究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