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 王东亚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余 娟/文
“十四五”时期,我国四型机场(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智慧机场建设是四型机场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其中,智慧监管就是适应“十四五”时期民航新发展思路,不断加快推进监管模式转型,建立法定自查中的“双盯”工作机制,逐步实现智慧监管。随着科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空防安全监管部门依靠人盯人、人盯设备的传统“人海战术”式的监管督查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环境,要想安全底线不破,安全防线不倒,就需要在科技上提档升级,在创新上谋求发展。
按照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指示要求,广东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强化科技手段的安保实践运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安全监管模式。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科技理念,搭建智能化、信息化、综合型的机场空防安全监管平台,建立空防安全监管新模式,切实提高监管效能,形成可推广、能复制的工作机制,织就空防安全的“天网”。
为解决监管力量不足,有效整合资源,创新航空安保管理模式。在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的指导下,广东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与民航广东监管局共同研讨搭建机场空防安全联合监管(试运行)平台,密切协作推进联合监管工作,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整合信息资源,实现共建共享。目前监察模式相对单一,研判手段简单,对辖区民航单位信息资源的整合不够。通过监管平台建设,整合机场资源,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实现实时的动态监管、可视化研判、主动自查、全面覆盖的四大核心功能,提高了监管效能,以安全、高效、准确、便捷、共赢作为目标,能够实现监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共创、共建、共赢。
二是增强协同联动,形成监管合力。除了与民航广东监管局加强配合之外,广东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本着“全警动员,充实试点工作团队力量,培养空防安全业务骨干,提升空防安全监管水平”的思路,将监管任务由空防国保支队牵头组织,从警务指挥处、警卫处、白云机场航站区派出所等9个单位抽调具有航空安保审计员资格的业务骨干组成监管专班,切实增强广东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空防安全防范体系建设能力。
结合机场现有资源,本着从广州白云机场和广东省内其他机场的特点出发,研究开发一个全新、符合本地区实际、信息面广、操作可行的机场空防安全监管平台,广东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提出了“服务执法、共创共建、实现共赢”的工作理念,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机场公安机关结合日常检查工作,加强对民航单位的监督指导,协助排查空防安全隐患,强化主体责任,改变以往自上而下、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模式,让被监管单位真正意识到政府管理部门服务于企业的运营生产安全,而不是被动式、追责式的接受监督检查和处罚;行政执法的目的是发现问题隐患,检查措施落实情况,从而提高企业的安全防范能力,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改变之前单一的、人海战术式的监管机制,实现监管平台的实时、交互功能,成为监管双方沟通的桥梁与窗口,充分调动民航企事业单位参与空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掘企事业单位内部质量控制的骨干专家,充分履行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保卫职责,与监管部门一起共同维护机场空防安全。
广东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秉着“实现共赢”的目的,提出了战略合作创新理念——民航局公安局,机场公安与各被监管企业合作共建,借助白云机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现有资源和技术力量,实现数据共享、知识共享、平台共享的合作模式,坚决落实民航局空防安全工作的要求,维护机场空防安全,最终达成“实现共赢”的共同目标。
本次机场公安机场空防安全监管平台项目将建设“两个中心、三个平台、四大应用服务”,帮助机场公安实现省内各机场生产运行空防安全的总体监控。
总体设计思路是按照分层进行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可按照基础设施、数据接入、中心数据仓库和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等进行设计建设。
图1:空防监管平台系统架构示意
机场空防安全监管平台分四层架构: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应用层、展现层(见图1)。
机场公安机场空防安全监管平台总体可分为:两个中心、三个平台、四大应用服务、三种展现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1.两个中心
空防安全监管数据中心:搭建机场公安的空防安全监管数据中心,采集机场相关系统的空防安全信息,进行统一处理和分析,并提供给其他子系统以及机场公安现有生产系统使用。
地理信息数据库:搭建机场公安的地理信息数据,采集白云机场的二维、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实现统一的地理信息服务、统一的空间信息资源共享服务,通过将服务注册在机场企业服务总线上,为用户和应用提供多种格式的数据接口,提供地图数据的定制与发布,各种应用系统均可调用空间地理数据,根据业务流程定制各种可视化应用。
2.三个平台
系统主要分为三个平台:数据接入平台、视频接入平台和服务发布平台。通过集中数据、视频的采集和分析,为公安空防监管的研判提供数据、视频的内容支撑。同时将数据、视频分析研判结果,封装成用户需求的服务,以服务形式提供给本项目各展现前端系统。服务发布平台不包含任何应用,而是为平台的四大应用提供服务支持。
3.四大应用服务
(1)数据研判服务。按照对数据存储周期、类型和处理要求的不同,空防数据中心需分别建设空防数据仓库(DW)和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数据仓库实现对机场历史业务数据全集的存储和处理;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为大数据量的计算和存储提供运行环境。
(2)视频分析服务。支持调用下辖各地机场的视频处理平台数据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内容包括:人流数据分析结果、各机场黑名单人员信息、人员行为检测数据、人员轨迹分析结果、各机场实时人员身份鉴别信息等。
(3)空防监管流程。空防监管流程主要包含五大块内容:监管事项库的统一标准化、实时的动态监管、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强化整改管理和监管流程闭合。
(4)IM即时通讯服务。本地化部署IM服务器,支持一万日活量。包含多端同步,消息漫游,反垃圾,自定义敏感词,语音视频等功能。
4.三大展现方式
(1)空防安全综合信息可视化展现系统。可视化系统管理是运行和管理各类信息的集成展现模式,是面向机场运行管理层的全面反映机场运行和管理的监控视图和综合信息平台。通过智能交互系统的拼接可视化控制功能,实现后台管理、手机、商显终端等跨平台设备对信号进行可视化的控制、模式执行等控制功能,真正实现“所见即所得”。
(2)监管业务后台管理系统。在电脑后台管理端对机场空防安全标准管理、法定自查、远程/实地行政监管进行系统管理,并对违规事件信息向公安进行事件上报。
(3)移动应用端。移动终端实现标准查询、法定自查、行政监管、整改管理、时间上报及即时通讯功能。提高系统的灵活性,提升系统流程的工作效率。
监管平台实现五项主要功能:一是检查单的电子化。改变了以往纸版检查单存档困难、检索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监管日常的管理工作效能;二是监管模式的远程化。监管单位可根据监管计划通过平台发送在线的监管检查单来完成远程监管,这种远程监管和现场监管的模式结合起来能够解决目前监管中可能存在的人力、物力短缺的难题,提高监管的频次,最终提高整体的安全防范能力;三是检查模式的创新化。平台创新PC端和APP端相结合的检查模式,实现了现场检查过程手机实时拍照、录像取证、记录、存档的功能,极大地提高了监管的时效性;四是监管主体的扩大化。平台增加了企业自主上报不安全事件功能,并为群众提供了安全随手拍的功能,方便了群众与监管方的信息沟通;五是监管数据的应用化。平台实现了监管数据的统计分析的功能,通过数据的分析发现共性问题,进行精准监管,提高监管力度。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监管信息化手段应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化方向发展。民航局明确,要加大科教创新力度,着力拓展智慧建设领域,把智慧民航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之成为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而空防监管未来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也是逐步实现监管的智能化,达到智慧监管的目的。目前来看,智能化发展的主要集中体现是监管过程和监管流程的智能化发展。
目前信息化的手段主要还是停留在无纸化检查,联网信息共享和数据的存储上,离真正的智能化还有一段距离。未来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应更多地体现在监管过程的智能化,即通过视频端信息,通过视频研判来智能地识别各系统的空防漏洞,如安检的流程缺失的监管,在控人员的智能识别,机场围界缺失和闯入的智能识别,机场车辆的实时跟踪对比等,也就是通过流程智能识别来发现空防漏洞,实现自动报警,从而减少因检查频次和检查盲区带来的监管空白的情况。
通过监管方、机场管理方等监管信息汇入数据库中,监管平台的大数据库的建立,系统将能根据被监管单位的监管数据变化情况智能地识别各机场存在的风险点。监管方可以根据风险点进行差别化监管,从而逐步形成空防风险指引监管重点的模式,解决目前监管工作量大,人员短缺的问题。
总之,随着我国民航业的不断扩大发展,监管理念的不断进步、转变,监管建设必将向更高效、更全面、更智能方向发展。通过优化空防安全监管模式,理顺空防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探索划分行业与地方监管职责,切实提升空防安全监管效能。搭建空防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符合当前机场监管实际,有助于摆脱传统监管模式的局限,充分满足民航局、机场公安局等单位对民航企事业单位监管工作的需要,实现优化空防安全监管模式改革中“法定自查”的要求,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提升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