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机场集团襄阳机场公司 陈 熊/文
支线机场是运输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线航空运输的重要基础平台。加强支线机场建设一方面有利于完善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货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推动我国实现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
虽然近年来,我国支线机场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基于多方面原因,目前很多支线机场仍呈现出规模体量小、自身造血能力差、基础薄弱、资源匮乏等境况,不仅运营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也在资源保障、安全运行、市场开发、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和瓶颈制约。面对这些困境,支线机场要么依靠自身历史不断积累,实现逐步发展;要么依靠大集团平台资源,实现快速提升。无论依靠何种方式,变革经营管理思路、创新业务发展模式才是支线机场实现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基础。
湖北襄阳机场将思路聚焦机场各类业务,从公益职能复位到“两非业务(非经营性业务、非核心保障业务)”实行外包,再到核心业务采用一体化“内包”手段,逐步探索出一些经营管理的有效路径。
机场业务主要分为机场地面服务与商业活动两大类。据此,我们可以将机场特许经营业务分为两类:一类是与航空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如航空油料、航空配餐、地面服务、航空货运业务;另一类是机场衍生业务,如候机楼商业、停车场、广告、酒店等。
就机场自身特性来说,它同时具有公益性和收益性。通过提升机场的收益水平,将更有助于其公益性职能的实现。从美国、欧洲、新加坡等航空发达国家的实践看,世界上运营先进的机场无一不是采取特许经营的运营方式。我们将之称为“外包”。但是,这种形式的业务外包,并不能从根本上帮支线机场走出困境,包括面临的安全运行压力。
基于襄阳机场的现实考量,单纯依靠客货运输,难以打破发展困境,襄阳机场将目标由外转向内,认真思考与航空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模式,通过“内包”手段确保安全运行且获得良好经济成效。
所谓“内包”,即在外包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集团一体化原则,通过“内包”将核心业务以契约化管理模式,交给集团内更具实力的单位承接,以达到快速提升支线机场管理能力的目的。
对于将候机楼内商业资源进行特许经营在业界分歧并不大,只是业务外包仍存在安全运营的风险,将有关业务外包出去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充分整合战略资源,一定能够带来较高的技术和服务质量。尤其是支线机场在面临人才短缺、专业力量薄弱、资源匮乏等问题的前提下,凭借业务外包并不能完全解决。因此,开展“内包”的必要性开始显现,具体体现在:
业务外包虽然有着诸如运营专业化、维持竞争力、获取外部稀缺资源等优势,但是制定和实施业务外包过程中有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从而给机场经营带来风险。比如外包企业的信誉度、利益驱动性,管理者缺乏对业务的直接管理,会增加责任外移的可能性,导致质量监控和管理难度增大。此外,外包只能包非核心业务,部分核心业务不能包,安全责任无法转移。而且,机场业务专业性、技术性强,国内专业公司较少,部分业务会出现包无可包的局面。“内包”依靠的是集团内专业公司,信用度、专业性、可靠程度较高,一定程度上能够扬长避短。
核心岗位专业人才难招难留难培养的“三难”问题,现在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困扰和限制着支线机场的发展。以机务岗位为例,机务维修技术难度大、涉及专业面广、质量要求高,从业准入门槛高、培训机会少、周期长。所以机务员在择业时,更倾向于去有实力的干线机场。而在支线机场往往是一人多岗、相互兼职,加之岗位工资激励性不强,他们即使入职支线机场,也很快会离开。虽然集团内部可以建立人才交流机制,打造人才流动平台,但是人才交换轮岗制度也不能从根本上弥补支线机场专业力量的不足及人才的流失。而“内包”能够实现整个专业团队的力量输出。
“背靠大树好乘凉”。以襄阳机场发展历程为例,在重组到湖北机场集团(以下简称“集团”)之前,襄阳机场安全投入严重不足,甚至一度出现局方限制运行的状况。之后,依靠机场集团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资源优势,适度增加设施设备的投入,完善制度、流程,客流量连续历史性地突破50万人次、100万人次大关,2019年接近200万人次。依靠集团的平台优势,如何实现“经营者”向“管理者”角色的转变,襄阳机场管理者将发展“内包”业务作为转型的关键。事实证明,运用“内包”手段能够综合业务外包的优势,直接让机场经营效益显著提升,运营成本降低,人员更加精简,提升了管理效能。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安全运行风险,提高了服务质量。
除航油早在2006年已交给专业油料公司,配餐由机场自行负责外,2013年,襄阳机场率先在机务开展试点,实行“一证多地”一体化管理模式,机场机务分部交由集团地服公司管理,成立了襄阳机务维修基地。2019年空管站纳入集团航务公司统一管理,同年6月,湖北机场集团航空物流有限公司物流襄阳分公司正式成立,经营模式逐渐专业化。2021年3月,襄阳机场和湖北空港航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完成地服一体化合作签约。通过签订特许经营、安全运行协议,襄阳机场将货运、客运服务、特种车辆、机务保障、桥载设备等航空地面服务业务全部交由集团专业公司承担。襄阳机场与干线机场紧密连接,实现“以干带支、干支协同”的发展目标。
合同是双方合作的依据。合同的订立是监管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合同内容订立是否充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条款是否切合实际、质量标准和考核方法是否明晰,直接影响今后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襄阳机场与两家分公司均签订有经营协议和安全服务协议,对费用支付、业务范围、党工团组织关系、权责事项等一一进行明确。
以地服一体化工作为例,襄阳机场地服业务由客运服务、特种车辆服务、机务保障等业务模块组成,总用工量约100人。一体化之前,客运服务、特种车辆运营、机务三项业务分属不同的单位运营,监管协调难度大、效率低。一体化之后,空港地服公司成立襄阳分公司,上述业务均由其统一管理,并承担相关业务安全、服务主体责任;襄阳机场提供办公场所、设施设备,并对相关业务进行监管。
地服业务操作链条长、安全环节多,监管职责不容忽视。襄阳机场明确地面服务部为一体化运营单位的监管部门,设立外包监管分队长编制,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在监管过程中,注意做到“严于律己,严于律人”。“严于律己”即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做到一专多长、知识面广,这样才能有效监管。“严于律人”即按章(合同)办事,注重过程管理。按照年度监察计划、根据重点工作任务,每周进行检查,保存检查记录,及时督办整改。
始终树立“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严把人员资质关、设备设施关、按章操作关,坚持真情服务底线,持续提升服务品质。入驻半年多以来,空港地服公司充分利用其管理理念和经验,积极采取措施提升服务短板,制订残疾人服务方案和晚到旅客保障流程等,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
同时,襄阳机场公司积极处理与“内包”单位的关系,充分尊重分公司自己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资源,避免陷入“帮人家管理公司”的境地。始终坚持密切有效沟通,一体化单位每周参加机场内部周讲评会,通过积极交流,使大家清楚双方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所要达到的工作效果,凝聚强大协作力量,共同推动机场地服业务持续健康发展,运行标准正逐步向干线机场靠拢,实现安全效益双丰收。
一体化实施后的效果是明显的:在航空货运方面,襄阳机场货邮一转下降颓势,协议签订当年7~12月平均增幅同比高达27%以上;全年货邮量完成2848.7吨,同比增长18.22%。在最困难的2020年,疫情复航后的前三个月,襄阳机场货邮吞吐量在集团内率先实现正增长。货运一体化新增了空空中转、空陆中转业务,积极争取各航空公司在舱位、载量和价格上给予支持,接洽襄阳自贸区、襄阳邮政、顺丰等单位,为下一步拓展航空货运市场奠定了基础。在机场保障能力方面,机务一体化实现了机务人员业务技能的提高,有效解决了支线机场维修能力不足的问题,襄阳机场航班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增大了对航空公司的吸引力。
运用“内包”手段管理地面服务业务,推动一体化改革,这是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决策部署下,集团内部市场化建设的又一成果,也是襄阳机场向管理型转型的关键一招。但是,我们必须注意一点,那就是监管风险管理。即使是集团内的“内包”,机场作为管理者都不能做“甩手掌柜”,不能寄希望于一纸合同去约束乙方,这期间的监管风险万万不能忽视。
第一,关系必须理清,监管必须到位。协议的签订只是第一步,协议的执行更为关键。在实际运行中,需要处理好管理、监管、外包主体三方关系,确保安全责任主体明确、经营关系明确、人事管理明确。需要有专门的机构确保监管到位,有必要针对外包单位建立完整的考核、评价和监管机制。外包单位也必须保证有“管理人员”对现场进行管理,一定不能让现场的管理处于“真空”状态;也不能由机场管理方直接现场管理,导致“假外包真派遣”的风险。机场需要以间接管理为原则,持续对外包方实施管理,这也是接下来工作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引入市场机制,保持中性管理。虽然“内包手段”降低了安全运营的风险,但是在做好安全管理的同时,促进业务发展也是支线机场的迫切需求。尤其是地服、物流一体化单位,不能只把自己作为安全保障单位,还应该是一个经营单位、生产单位。在未来业务量的支持下,机场作为管理机构还必须建立起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尤其是地服相关业务,可以引入两家以上的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并结合城市特点和机场实际进行研究规划,打造独具特色的核心服务理念,进一步增强业务外包成效。
第三,持续运用“内包”手段,发挥“团战”优势。通过整合、共享全省民航机场的运营资源、人力资源、商业资源等,实现运营统一管理、资源统一调配、人才统一运用,最终将极大提升干支机场的管理水平、运营效率和经营效益。在地服一体化改革逐步理顺以后,襄阳机场将考虑对贵宾、安检、消防等业务进行“内包”,寻求集团内专业团队支持,实现保障水平和服务品质的提升。这也将对襄阳机场未来职能的转变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展望未来,襄阳机场将逐步实现规划目标,在集团的支持下,成为管理机制更加顺畅、安全保障更加完善、客货服务更加优质、效益提升更加显著、干支发展更加协调的管理型机场,最终为集团的建设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图片来源:云上襄阳
(作者系湖北机场集团襄阳机场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