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鲁民
操守,即品德与气节。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有重量的,能体现在一件件实物上。
周朝代商之后,商朝旧臣伯夷、叔齐为了忠于故国,宁愿挨饿也不吃周朝的粮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这一碗粮食,就是他们操守的重量。司马迁把《伯夷列传》作为《史记》列传之首,给予高度评价。两千多年后,又有个朱自清教授,不吃美国援助面粉,病饿而死,临终还再三叮嘱家人,绝不能吃美国援助的面粉。他们的心是相通的,风骨是一致的,都是重操守的贤者,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改变志向。
晋国太史令董狐,不惧强权,不怕杀头,不屈从压力,谨守史官神圣使命,冒死记下“秋七月,赵盾弑其君”的事实,董狐的笔就是操守的重量,被文天祥在《正气歌》里高度赞扬:“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每一个为真理而斗争的人,都是勇敢而崇高的。
汉代杨震当东莱太守时,路过昌邑。曾受杨震举荐的昌邑令王密,黑夜拜访杨震,并送上十两黄金,杨震拒收。王密说收下吧,没人知道。杨震说:“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怎么说无人知道?”王密羞愧而回。世人若都有此操守,何愁贪佞不除,乾坤不清?
光武帝刘秀赐给太学博士每人一只羊,因羊有肥瘦,博士们争执不休。甄宇深感羞耻,主动挑了一只最瘦的羊走了。别的博士看到后,脸都红了,不再争论,你谦我让,很快就把羊分完了。这只瘦羊就是操守的重量,甄宇因此而获名“瘦羊博士”。
东汉末年,管宁和华歆一起读书,一起劳作。一次,两人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却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鄙夷的神色后又扔了它。这一片金,就是操守的重量,为此,管宁与华歆割席而坐,宣布断交,道不同不相为谋。史称管宁割席。
元代人许衡与众人外出,天热口渴,见道旁有梨树,大家随意摘取,只有许衡强忍口渴,不为所动。有人说,兵荒马乱之时,这梨树是没主人的,但吃无妨。许衡正色答道:“梨无主,我心有主。”于是,他始终没有吃梨。这里,一只梨就是操守的重量。
明代周新任浙江按察使时,有一欲求官之人手提礼盒前来拜见,装有烤鹅一只。周新命人将此鹅高挂在大门之上,并标上了行贿者之名,以后只要有人前来送礼,周新就默默地指指这只鹅,告诫送礼者“免开尊口”。这只鹅就是操守的重量。
你看,操守不是空的,不是虚无缥缈,不是无法认定,不是无从衡量,而是通过这一件件具体实物体现出来的。它们或轻或重,或大或小,或贵或贱,但其蕴含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体现了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和修养。如果有了这样的操守,就会我心有主,不食嗟来之食;就会心如清水,不贪来路不正之财;就会志坚如磐,不违使命职责;就会心胸豁达,不争鸡虫得失。
太史公有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者,必是操守高尚者。操守不仅有重量,也是有温度的,通过一件件事情,一个个物品,温暖着志士的心,百姓的心,天下人的心。那些操守高洁者,为天地立心,为历史竖标,使坏人不敢那么猖獗,使好人不致绝望,使社会充满馨香。
1956年11月,毛泽东讲道:“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老百姓家里有很多苹果,我们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苹果也是操守的重量,战士们可能不懂那么多历史,但其操守水平和那些先贤们站在同一个高度,这也是他们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笔者觉得是古往今来形容操守重量最好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