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捷,刘晓鸿,孙洪艳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自然文化研究院,北京 100083
自然文化是人类最原始的文化,也是最先进的文化,是最真实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与魂。自然文化的概念在《自然文化概论》中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是指源于自然、基于自然、由于自然和关于自然、对于自然的一切认知、思考和行为、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和过程[1],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反映随着人类对自然认知的深入和思考,自然文化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形成一些新的文化内容和形式。人类的自然文化产生很早,向前可以追溯到最早的石器文化,从那时一直发展到现今的生态文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进程,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地域性强的自然文化。根据自然文化特点以及解决限制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自然文化的演进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这是一次人类工具上的革命,也可以称为石器文化革命,解决了人类利用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智力发展和语言发展的问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最原始关系——“天人合一”,是人类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最初始阶段。该阶段以石器的出现为标志,这是人类演化史中里程碑式的事件,制造出生产工具,从完全依赖于双手采集和狩猎,转变为借助于石器工具的生产方式,提高了劳动效率,创造了人类最初的石器文化。古人类出现在700万~600万年前[2],通过了近300万年的实践和摸索,到了330万年前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件石质工具——石器[3]。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是开天辟地的创举,从此人类走向了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道路。正是由于石器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创造了最早的人类自然文化。这个阶段很漫长,差不多在六千年前结束。
该阶段的石器文化非常丰富,从早期到晚期的石器文化特点也不一样,类型多样,为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创造出不同的石器文化。一是以利用天然砾石为材料的砍砸器石器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手斧文化,经历了奥杜韦文化、阿舍利文化和莫斯特文化阶段,这种文化以使用砍砸器(手斧)砍砸块茎、兽骨、坚果等为主的生活方式为标志。就当时来说,这种文化是最先进的自然文化,在非洲、欧洲、亚洲都有这种文化的存在,尤其在非洲和欧洲是一种主流文化。二是在中国,与此有所不同,虽然也发现了手斧文化,但在中国不是主流文化,而中国比较发达的是以尖状器、刮削器、雕刻器等小型石器为主流的文化特色[4],反映了更为精细的生活方式。这或许是由于自然环境不同,古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有所差异,导致了石器的工业技术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文化特色。
在该阶段的居住文化主要为穴居文化,如群体居住、群体狩猎、群体采集、生产石器、食物共享、火的使用以及保存天然火种等,当然在后期人类会钻木取火或击石取火。这种穴居文化在我国南北地区都有,居住的洞穴多为灰岩溶蚀形成的溶洞,如“北京人”“南京人”“马坝人”、山顶洞人等居住的洞穴,以部族或亲缘关系群居在一起,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形成了最原始的社会形态。在该阶段的晚期,如旧石器时代晚期、中石器时代,自然文化就更为丰富了。
这个阶段的人类与自然是完全和谐的,人类对自然环境不存在任何的破坏作用,完全融入自然中,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是人适应自然的最原始的自然文化。
解决了人口增长与粮食需求问题,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最初的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文化,是一次农耕文化革命。人类经过了300多万年的采集和狩猎生产方式,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分布特点、环境需求等方面都有所了解,这为农耕文化的出现奠定了重要基础。
大约在1万年~6000年前出现了人类栽培植物,我国湖南省道县的玉蟾岩遗址中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距今已有1.6万~1.4万年了[5],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2万年前的陶器[3]和1.2万年的栽培稻植硅体[6],这是农耕文化开始的标志,到了6000年前后,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已出现了一定规模的水稻种植和多样的农具[7],农耕文化得到发展。在距今1万年前后,是旧石器与新石器的过渡阶段,有人把这个时期称为中石器时代或细石器时代,也是一个狩猎经济模式时代。箭、矛、镞等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狩猎水平和成功率,能获得较丰足的肉类食物,为人口增加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也是驯养动物(牧业)开始的阶段。随着末次冰期恶劣气候的结束,全球气候转暖,万物开始复苏,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进入了气候最适宜期,因此人口也增长得比较快。但粮食问题也随之产生,仅靠采集和狩猎是满足不了这个时期的人口增长需求。据研究,在采集和狩猎的生产方式下,一对夫妻只能养活两个小孩,这就严重地限制了人口增长,出现了人口发展的“瓶颈”问题。人口和社会要发展,人类就必须解决粮食的稳定来源和足够的量,这就激发了人类的创造性,需寻求新出路。因人类经历了几百万年的采集,对植物的类型、分布、生长习性、可食用等方面有较多了解,所以栽培植物的出现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了,人类创造性地栽培、种植粮食植物,摆脱了完全依赖于自然生长的果实,创造了农耕文化。
农耕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人类社会出现了劳动分工、私有财产、阶层分化等,这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也使人类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在该阶段的后期人类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农耕的出现又带动了其他文化的发展,如陶器文化、磨制石器文化等,尤其是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工业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创造了基于自然而又融于自然的陶器文化,其影响深远,甚至影响到现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农耕的出现,使人类从山洞走到了平原区耕种,开始搭建最初始的建筑物,人们也聚集在一起,形成聚落文化、建筑文化等。
因此,农耕文化革命是从完全被动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的重大转变,也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事件。虽然农业耕种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上人与自然之间还是表现出非常和谐的状态,处在自由地融入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欣赏自然的环境中,因此在该阶段创造了非常丰富的自然文化,尤其体现在文学、绘画、书法、音乐、建筑等方面。
解决了发展人类的生产力、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等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对自然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是人类与自然并不太和谐的阶段。这次工业文化革命包括第一次(1698年;或以珍妮纺织机发明为标志,1769年)和第二次(1866年)工业革命,它们分别以蒸汽机和电气化出现为标志。农耕文化革命解决了植物自然生长到人工种植和栽培的转变,提高了粮食产量,保证了人口增长的粮食需求,但是生产力低下、技术落后,满足不了人口的持续增长、劳动力剩余、资源消耗增加、经济活动加强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工业文化革命。
工业文化革命带来的影响是深刻和深远的,工业的出现才使把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把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成为可能,出现了人类社会第一次资本的积累过程,不仅使社会形态发生转变,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而且也改变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煤炭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蒸汽机、内燃机、发动机等的发明,促进了矿业文化、工业文化、建筑文化的发展。而同时,蒸汽机、内燃机推动了汽车、火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方便了人们出行的需求,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和视野,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增进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尤其在世界范围内,人们的交往、旅行和货物流通变得更为便捷,这又促进了交通文化、海洋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文化、企业文化等的发展,直到今天远洋轮船还担负着全球最主要的跨洲运输工具,我国目前拥有远洋船舶1402艘[8]。电话的发明(1876年)跳出了人类最原始的交流方式——面对面,改变了已有几百万年的交流模式,可以远距离不受地理障碍的影响,交流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发生了延伸,丰富了交流文化。电话、视频经历了从有线到无线,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变化,促进了语言文化、影视文化的发展。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1864)促进了军工业的发展,导致了世界大战的发生,给人类的肉体和精神以及自然环境带来了重大创伤,常常造成文化的毁坏或中断,人们还要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和文化。
解决了人类高新技术的新瓶颈问题以及转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以电子计算机、核技术出现为标志,伴随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数字文明时代,即第三次工业革命(1946年),这是一次数字文化革命,在中国是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开启了一个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为了满足新生活的需求以及某些奢侈的欲望,人们就大量开采矿产资源,这就促使一些地区或国家以采矿和冶炼为媒介而繁荣起来,形成了欣欣向荣的城市,如我国的铜陵、个旧、大冶、大同、自贡等城市都是以矿业而兴起的,矿业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和传播。为了寻找、勘查和开发矿产资源,地质学及其相关学科首先在欧洲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向外传播,出现了一个地质学的繁荣时代。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环境问题也凸显出来,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的严重污染导致生态失衡、疾病蔓延和灾害频发,这激发了人们寻找治理环境的途径以及新出路,促使探究环境污染、环境治理、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环境科学的诞生和快速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关的文化也蓬勃地发展起来,如地球日、土地日、环境日、森林日、海洋日、水日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太空的向往,需要解决高新技术的新瓶颈问题,即对大量、复杂、多样化的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人工的计算分析是难以达到的,因此电子计算机也应运而生,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主持研发出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年),并命名为“ENIAC”。它虽然很笨拙,占地面积为170平方米,重量高达30吨,但它开启了一个新纪元——计算机文化、数字文化的新时代,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圈和生活空间。数字电视、数字电话、互联网、智能手机、机器人等等的涌现,使现今的世界变成了一个数字的世界,在家中或办公室手指轻轻点击键盘就能使生活变得轻松便捷。上古时代的“嫦娥奔月”神话传说表达了中国人对宇宙空间的美好向往,“玉兔号”月球车于2013年12月15日登上月球,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梦想。目前已经建立起了我国自己的空间站,深空探测正在蓬勃发展,已延伸到火星。绿皮火车的“呜,哐当、哐当”声已经远去,迎来的是高铁风驰电掣的“嗖、嗖”声,火车文化也悄然无声地发生变化。过去坐轮船到美洲要一个多月,甚至更长,而现今大型喷气式飞机也就十多个小时,时空缩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子弹爆炸声还在耳边回荡,人们对核的恐惧达到了“谈核色变”,但目前核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能源、医疗、检测、保鲜等,改变了人们对核技术的认知。核试验和核武器的使用,以及20世纪中叶以来的人类活动强度在加速,影响到了全球环境,因此一批中外地质学家提出在地质年代表中应该增加一个新世——人新世,以表示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地球历史上创造了一个新纪元。这件事目前已提到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的议事日程中,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在地质年代表中会新增一个时代单元。
审视人类过去的“繁荣”,反思过去行为的“代价”,寻求解决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途径,构筑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创造一个更高级的、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文化(文明),这就是生态文化革命,是自然文化发展的最高级形式。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生活空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蒸汽机到电子计算机再到互联网,以及未来的量子通信,从牛马车到轮船、火车再到超音速飞机,从天然种植到温室大棚再到无土栽培,从天然生鲜到腌干保存再到冷冻保鲜,人类文化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但又艰难曲折、自身完善的演变历程。
1962年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就是对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自我反思。工业化解决了人们当时迫切想要解决的生产力问题,但带来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繁荣景象,住的房子奢华了,钱包鼓起了,但由于过于放纵了自己的行为和奢侈的欲望,造成了地表曾经一度满目疮痍,污水横流,工厂烟囱里喷出五颜六色的怪味气体,鲜花上覆盖着烟尘,河里的鱼虾消失了,天空中的鸟在呻吟。
现在我们反思过来认识到:这样的工业文明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呼吸,同命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站在了时代的潮头引领人类迈向绿色自然和和谐人类,中国走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生态文化(文明)建设是自然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文化是以“绿色”“安全”“和谐”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以“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保护形成的天蓝、山青、水碧、草绿、沙固、冰透的环境。“绿色”是这个时代的标签,也是生态文化的魂,绿色行动、绿色能源、绿色出行、绿色食品、绿色居室、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等等,都是生态文化的不同形式。这个时代的全球化使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但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依然存在,文化各有特色,互为补充和借鉴,这就更需要的是文化的认同感,这样才能使人类文化健康、永续发展,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自然文化演进虽然划分了五个阶段,但它们之间不存在一个截然的界线,是具有过渡和重叠关系的,如农耕文化、工业文化从出现一直发展到现今,但过去的农耕文化和工业文化与其现今的文化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可同日而语。这种重叠和变化正好反映了自然文化的前进性、继承性和时代性。在不同的自然文化阶段,人类与自然的依存和融合关系是不同的,在每一个阶段中都需要解决限制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使人类及其文化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建立了新的人与自然的特殊关系。每一次跨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都反映了人类在精神层面上的升华,创造了新的物质文化。这个演进过程反映了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重塑自然和顺应自然、遵循自然的变化,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及人类“天人合一”思想的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