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琼 ,杨杰梅,刘 敏,张连钢,徐 虎,沈海波,胡永清,谢 静
(1.嘉峪关市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甘肃 嘉峪关735100;2.嘉峪关市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站 甘肃 嘉峪关735100)
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重金属污染是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重金属具有富集性,在食物链的传递中不可降解,以慢性中毒的方式危害人类的健康。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许多羊肉产地所产羊肉中重金属有所超标。中国西南地区畜禽肉中铅(Pb)、镉(Cd)、铬(Cr)及汞(Hg)的污染水平高于其他地区,而东北地区的砷(As)污染高于其他地区;科尔沁地区羊肝中As和Pb含量超标;三峡库区部分畜产品批发市场的羊肉Pb、Cd和As重金属元素超标。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有辽阔的天然草场,肉羊养殖业发展迅速,2014年羊肉产量97 906 t,2018年羊肉产量118 830 t,增长率21.37%,羊肉消费量大,羊肉中重金属含量急需检测评估。
本研究对河西走廊地区舍饲肉羊所产羊肉及羊肝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以评估该地区羊肉及羊肝中重金属现状。目前重金属的常用检测方法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原子荧光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可以同时做多元素的检测,检测效率高,准确度高。汞元素采用原子荧光法检测重现性好。所以本研究铅、镉、砷、铬4种元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汞元素采用原子荧光法检测。
供试样品购于河西走廊地区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武威5个地级市,均为舍饲肉羊屠宰后的羊肉及其羊肝。
样品按照国家标准GB/T 9695.19-2008 《肉与肉制品 取样方法》抽取,从3~5片羊鲜胴体上取若干小块混为1份样品,每份样品为1 500 g,羊肝1副约1 500 g为1份样品。每个地级市羊肉样品10份,羊肝样品10份,共采集样品100份。
铅、镉、砷、铬4种元素检测方法参照文献[6],汞元素检测方法参照文献[7]。
称取0.5 g匀浆样品于微波消解罐中,加入10.0 mL硝酸,加盖放置1 h,按照微波消解仪标准操作步骤进行消解,参考条件见表1,冷却后排气、赶酸,用水定容至50.0 mL,混匀备用,同时做空白试验。
表1 消解参考条件Table 1 Digestion reference conditions
试验数据使用Excel 2007进行整理,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以<0.05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
由表2可知,羊肉中铅、镉、砷和铬元素含量范围分别为0.089~0.122 mg/kg、0.036~0.075 mg/kg、0.008~0.025 mg/kg和0.064~0.107 mg/kg,汞元素未检出。羊肝中铅、镉、砷和铬元素含量范围分别为0.260~0.354 mg/kg、0.171~0.282 mg/kg、0.062~0.123 mg/kg和0.170~0.303)mg/kg,汞元素未检出。羊肝中铅、镉、砷、铬4种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羊肉(<0.05)。
表2 羊肉、羊肝样品重金属检测结果Table 2 Test results of heavy metals in mutton and liver samples mg/kg
河西走廊地区抽取的50份羊肉样品中,铅、铬元素含量各地区间差异不显著(>0.05);镉元素含量金昌显著高于其他4个地区(<0.05);砷元素含量金昌显著低于其他4个地区(<0.05);汞元素均未检出。
50份羊肝样品中铅、镉、砷、铬4种元素含量各地区间差异均不显著(>0.05);汞元素均未检出。
表3 河西走廊各地区羊肉、羊肝样品重金属检测结果Table 3 Test results of heavy metals in mutton and liver samples from different region in Hexi Corridor mg/kg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 2762-2017《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T 9961-2008 《鲜、冻胴体羊肉》和农业行业标准NY 1165-2006 《羔羊肉》规定了肉类、禽畜内脏、鲜、冻胴体羊肉和羊羔肉中重金属元素铅、镉、汞、砷、铬等元素的限量值。对比研究后发现,不同标准中部分元素的限量值有差异。铅元素在禽畜内脏中限量值为0.5 mg/kg,在肉类和胴体羊肉中限量值均为0.2 mg/kg,在羊羔肉中限量值均为0.1 mg/kg,镉元素在禽畜内脏中限量值为0.5 mg/kg ,在肉类、胴体羊肉和羊羔肉中限量值均为0.1 mg/kg,砷、铬元素对肉类的限量值在标准GB/T 9961-2008中仅为GB 2762-2017和NY 1165-2006中的1/10。由于GB 2762-2017《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是食品安全国家强制标准,颁布日期更新,整合修订了铅、镉、汞、砷、铬等污染物在谷物、蔬菜、肉类等20余大类食品的限量规定,并且规定了肉类和禽畜内脏中重金属污染物限量值,更符合本研究要求,故本研究以GB 2762-2017《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为判定标准。本试验抽检结果,河西走廊地区5个市的羊肉、羊肝样品中重金属元素铅、镉、砷、铬和汞均没有超出GB 2762-2017《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限量值,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表4 重金属限量标准对比Table 4 Comparison of limit standard for heavy metals
羊肝样品中铅、镉、砷、铬4种元素检测值明显高于羊肉样品。推测其原因,羊肝是羊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重要器官,外来或体内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均要在肝脏解毒,变为无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质,羊肝是羊体内的解毒器官,当兽药、农药重金属等进入羊体内都在肝脏中进行代谢转化。当肝脏功能下降或有毒有害物质摄入较多的时候,肝脏就会蓄积这些有害物质。羊肝参与体内代谢,重金属富集量相对于羊肉要高。
羊肉和羊肝样品中的重金属主要来自于环境污染、水源、土壤及饲料,通过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进入羊体内,长期蓄积而影响羊肉质量安全。一是矿区、工厂、公路周边附近饲草及植物上的粉尘重金属含量较高,会造成羊肉重金属污染;二是水质污染,包括羊饮用水和屠宰用水;三是肉羊吃草时要吃进10%左右的土壤,如果土壤中重金属因化肥、农药超标,会导致羊体内重金属蓄积超标;四是饲草料原料中重金属超标也会导致羊体内重金属蓄积超标。
嘉峪关、酒泉、金昌3个地区样品中的重金属检测值略高,推测原因可能是由于这3个地区冶金工业较发达,空气、土壤、水等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略高,从而引起羊肉和羊肝,尤其羊肝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
河西走廊地区所抽100份羊肉和羊肝样品中,重金属含量为铅>铬>镉>砷>汞,依据GB 2762-2017判定均无超标;羊肝样品中重金属含量显著高于羊肉样品,综合评估河西走廊地区羊肉及羊肝重金属污染较小,检测值在安全范围内,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食用。嘉峪关、酒泉、金昌地区的样品重金属含量略高,可能是这3个地区冶金工业较发达,空气、土壤、水等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略高,从而引起羊肉和羊肝、尤其羊肝中重金属元素富集。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冶金工厂的三废排放监督力度,同时肉羊养殖场应尽量远离有污染隐患的冶金工厂和其它工厂,定期对养殖肉羊的饲料和水进行质量安全监控,定期对羊肉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以保证羊肉产品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