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轩宇
作文全身照
通过以上的脑洞问答,你的思路有没有更开阔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面这篇结合了以上思路的范文吧!
“晋宋开山天台门户,齐梁造像越国敦煌。”今天,我得偿所愿,跟着爸爸去新昌大佛寺游玩,终于见识了“江南第一大佛”的魅力。
进入寺院,我们首先到了放生池。四周苍松翠柏,修竹林立,池水清澈见底,池里有乌龟、鲤鱼、鲫鱼等,它们并不怕生,露出水面,呼吸着新鲜空气。听爸爸说,放生池中的鱼虾是严禁垂钓和捕捞的,它们可以无忧无虑的活着。放生是种善行,能够激发善意,让人爱护动物。看着它们优哉游哉,我的心灵接受了一次爱的洗礼。
想看到大佛可不容易,需要走过一条长长的石板铺成的甬道。走在曲径通幽的甬道上,左边是陡峭的岩壁,岩壁上留有很多石刻。爸爸指着一幅石刻让我读。“点共来。”我大声朗读出来。爸爸哈哈大笑,纠正道:“读错了,古代的文字要从右到左读,准确读法叫‘来共点’。意思是客人来了,寺庙里的师父给客人点茶解渴,一起喝茶,净心洗尘。”继续往前走几十米,我们终于来到大雄宝殿,见到了大佛。
说是大雄宝殿,其实是悬崖绝壁上的一个大山洞。只见金璧辉煌的大佛盘坐殿内,他额头宽广,眉眼细长,两只耳朵快垂到肩膀上了。爸爸告诉我,这座大佛是从山体上雕凿出来的,身高16米,头长4.87米,两膝寬10.6米,两只手手心向上放在膝间,手掌上可容纳10多人。
我问爸爸:“一个头就占了身体的三分之一,不是比例失调吗?”爸爸让我好好观察。我仔细一看,又觉得很协调。爸爸解释道:“这是因为我们是仰头观望,存在视觉差。如果按照合适的尺寸雕凿出佛头,仰头观望的时候头会显得小,比例反而失调了。”
爸爸还让我从不同角度观察大佛的眼睛,看看有什么发现。我一边从大殿左侧走向右侧,一边看着大佛的眼睛,结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感觉大佛面容亲切,眼睛一直在注视着我。爸爸说:“其实,这尊大佛没有眼珠,只是在他的眼眶里凿了两个深深的洞穴。游客在仰视大佛的时候,无论站在哪个方位,都会感觉大佛的眼珠好像在眼眶里转动,时刻都在和你对视,这都是古人的智慧。”
看了景区介绍,我对大佛有了更多的了解:这尊大佛雕凿于南朝齐永明年间,花了30年才全部完成,比四川的乐山大佛还早200多年,是中国早期石窟像在南方仅存的伟迹,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被誉为“江南第一大佛”,与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大佛有同样的历史价值。
游览完新昌大佛寺,我不禁对中国灿烂的文化发出感叹、心生敬佩,更是被劳动人民的智慧所折服!
点评
小作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了“我”与爸爸同游大佛寺的经历,一步一景,除了介绍景物外,适时穿插人文知识,抒发个人情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文章条例清晰,结构严谨,语言自然流畅。文末,小作者总结大佛特点,点明其历史价值,发出对劳动人民智慧的感叹,升华了文章主题,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游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