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典
说到古代的球类运动,相信大家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不是蹴鞠,就是马球,关于它们玩法欢迎大家翻看本期其他文章。这里我们来介绍一下马球的“孙子”——捶丸。
与马球极强的竞技性不同,捶丸是一项以休闲、健身为主的养生运动,有不少学者认为它是现代高尔夫的起源。捶丸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捶丸的“出生”
捶丸的“出生”与马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前面我们介绍过马球,这是一种激烈的运动,也有不小的危险性,对体能较弱或身材瘦小的人来说,与其说是一种休闲娱乐,不如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为了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其中,马球逐渐分化出两种新的运动,一种是驴鞠,一种是步打球,也就是捶丸的“爸爸”。
步打球出现于唐代,人们不用坐在马背上参赛,而是在大地上奔跑。步打球的场地比马球小一些,双方在场地内奔跑追球,击球射门,可以把它想象成“拿着棍的足球”。与马球相比,步打球的激烈程度和危险性有所下降,但竞争性丝毫不减。
到重文轻武的宋代,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儒家思想备受推崇,步打球演化为更内敛的捶丸。捶丸不再需要参赛选手直接对抗,而是改为选手们依次上场击球,球门也演变成了球窝,还会插上一面小彩旗作为标识,把球打进球窝即可得分。怎么样,这是不是跟现代高尔夫的玩法十分相像?
捶丸说明书:《丸经》
捶丸在宋、元、明时期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在宋末元初时,有人编写了一本事无巨细的捶丸说明书一一《丸经》。
《丸经》分为上、下两卷,共32个章节,内容有趣丰富,不仅详细说明了捶丸的玩法、规则、器具,还仔细交代了怎么选择场地、什么天气最适合玩捶丸、如何通过捶丸修身养性……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丸经》写不到的。
直至明代,《丸经》一书还不断被后人翻刻,就像我们常说的“经典永流传”。由此可见,捶丸的玩家覆盖面极广,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手段之一。
古代捶丸vS现代高尔夫
看完上面的介绍,可能有不少小伙伴会觉得,捶丸嘛,不就是拿着一根球棒去击球,简单!那可真是太小看古人的智慧了。
对高尔夫球有所了解的同学应该知道,现代高尔夫有许多不同规格的球棒,其实,古代捶丸同样也会根据不同的场地、要求更换不一样的球棒。不过区别在于,如果不是热衷于高尔夫的小伙伴,大概很难分辨出球棒的型号,但捶丸的球棒则是一眼就能区分一一因为每一根球棒都形状迥异。有的球棒前端是鹰嘴形的,有的球棒前端就像一把小勺子,有的球棒前端看上去就是普通的長条木块……
除了球棒形状迥异,击球的技法也是五花八门,《丸经》中关于技法的样式有这样一段描述:“正棒头打八面,倒棒斜插花,卧棒斜插花,摔棒斜插花,皮塔斜插花……”花样繁多,快赶得上一段满汉全席报菜名了!这些技法有时候并不是为了获得胜利,目的在于增加捶丸的观赏性和有趣性。这一点也是捶丸与现代竞技高尔夫最大的不同,捶丸讲究的是“自为娱乐,无有争心”,追求的是“以和为贵”却也要做到“和而不同”。
不过,在精神内核上,两种运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高尔夫是一项“绅士运动”,而捶丸这项运动也时刻要求游戏者保持君子仪态和作风,也有学者以此作为相关证据,认为高尔夫是捶丸的“后裔”。
关于现代高尔夫的起源,至今尚未有定论,侧面证据、推断确实很多,但一直缺少关键性史料。不过不论高尔夫从何起源,捶丸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
近几年,在一些汉服活动中,主办方也将捶丸列入游戏环节,虽然简化了许多规则,场地也只是普通平地,但也引起了现场小伙伴们的兴趣。这项起源于千年前的活动,魅力依然不减当年。下次有机会,也去参与一次捶丸比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