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山海间

2022-02-28 18:16石磊
环球人文地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辽西走廊

石磊

历史是神奇的,留给后人无数的惊叹;历史又是理性的,其发展往往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经济的交流、军事的征服、文化的交融,最终使得中华大地不同的地理区域成为命运的共同体。

随着人流、物流的频繁流通,在物质和文化两个方面,辽西地区都与华北、乃至整个中原相互影响,最终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华夏文明的分支地带。站在时光隧道中俯视辽西走廊,上下数千年的古老往事一一浮现,山河湖海、城镇驿关、金戈铁马、商旅行人……最终在“雄关漫道山海间”,成就了一段“波澜壮阔千年史”。

今天我们所说的“辽西”,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而之所以会出现“辽西”一词,与当地独特的地理面貌和历史文明息息相关。

从高空俯瞰,辽西处于渤海海湾的西侧,地势上靠山面海,山脉中有森林莽莽,谷地间有河流碧波环绕,山林之外又是良好的海岸——这样的环境,无疑适合依靠渔猎、采集为生的早期人类繁衍生息。因此,在古代典籍的记录中,今辽西一带不仅是孤竹、山戎、匈奴、东胡、徒何、令支等游牧民族的聚居区;据现代考证,这里更是我国重要的古文明——“红山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红山文化产生的时间,大致是5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其分布于内蒙中南部至东北西部一带,中心位于内蒙古赤峰市。这一重大的文明发现,始于20世纪初,日本人鸟居龙藏、法国人桑志华、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永先后在赤峰市红山附近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发现了古遗迹存留。解放后,考古学家尹达先生出版《中国新石器文化》一书,已经成为中国考古所副所长的梁思永为其作序。两位学者认为东北这一文化现象,属于北方细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结合,提议定名为“红山文化”。

20世纪70年代起,考古工作者在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及朝阳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发现了近千处遗址,出土了百余件玉器;之后,又前往100多公里外的辽西地区,深入松岭山脉及努鲁尔虎山,对当地的凌源、喀左东山嘴、建平牛河梁等遗址群发掘后,对红山文化体系有了更加全面和清晰的认知。经研究认定,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包括细石器,还有独具特色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文明水准非常高。

红山文化,孕育了辽西文明的曙光和基石,但该地域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还要追溯到商周时代。

公元前11世纪左右,商周易代。周王朝大规模实施“分封制”,召公姬奭被封在北方的“燕山之野”,建立了燕國。公元前7世纪,燕国开始向东北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今北京市),又击败少数民族“东胡”,疆域进一步扩大,几乎占领整个渤海湾西侧,囊括今天辽宁、吉林两省的部分区域。然而这一带戎族众多,他们勇猛善战,与燕军交战不断,甚至一度重创燕军,逼迫燕国迁都临易,若非齐国营救,燕国甚至还差点亡国。于是,为了维护统治地区的长治久安,燕国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修筑长城、设郡置县。

由于东部有海岸天然防线,燕国首先将注意力放在北方。《史记·匈奴列传》言:“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按照记载,这段长城西起今张家口怀来县,东至今辽阳市北,被称为燕国北长城,主要目的是防止胡人对燕国的袭扰。而在燕昭王即位后,为了防止秦国、赵国对燕国的军事威胁,还特意修建了南长城,《水经注·易水》记:“易水又东届关门城西南,即燕之长城门也。”

修建长城属“攘外”,置郡县则为“安内”。《史记·匈奴列传》载,燕“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成为第一个在东北设置郡县的诸侯国。这五郡设在边地,郡守皆由武官充任,既理民事又管军事,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但由于其地广人稀,虽面积比县更大,地位反而比县低。

也是从这时起,“辽东”和“辽西”的地理区域概念正式诞生,两郡以辽河为界,东西划分,作为镇守东北、迎击东胡反攻的前线;而辽西地区的重要性,也逐渐在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开始真正展现。

在辽西正式设郡、建制之后,随着中原和东北的交流往来日益密切,该地区作为交通要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无论是华北的政权想要向外延伸,亦或是东北的游牧民族想要染指中原,都必须经过此地。

然而,受限于山脉纵横、河谷交错的地形,想要在此间开辟道路,并非易事。在现实需求的驱使下,两个方向的政权皆展开了多年的不懈探索和施工建设,以途经的各个城镇、村落、部落、驿站为路标和停留点,一条条曲折道路最终贯通两大区域,“辽西走廊路网”逐渐在这片山海间浮现。

历朝历代,人们究竟开发了多少条道路?这个准确数字我们不得而知,毕竟如今这些道路基本都已荒废,只有名气和影响最大的几条被记载在历史中。这几条道路是卢龙道、无终道、古北道和傍海道,它们分别代表不同朝代的历史轨迹,其起点、终点以及路线都有区别,在陆续荒废后,仅有最后一条傍海道保留至今。(因此也有说法认为,狭义上的辽西走廊,仅指傍海道。)

卢龙道历史悠久,形成于商周时期,曾长期是辽西走廊中的主干道。此道的路线是西起今河北喜峰口一带的古隘道“卢龙塞”(卢龙道因此而得名),沿滦河北上至平泉,到达右北平郡平刚,东至白狼城(喀左黄道营子),再沿大凌河到达柳城(朝阳),由柳城越过闾山进入辽东。在燕国和东胡对抗的时代,燕将秦开便是沿着这条道路率兵东进,不仅将东胡灭国,还把箕氏朝鲜人打回了鸭绿江那头。建安十二年(207年)五月,为了彻底解除关外乌桓的威胁,也为了扫除袁绍家族的残余势力,曹操率领大军到达无终(今天津市蓟州区),准备出塞作战。曹操选择的路线,正是卢龙道,大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乌桓的老巢柳城,斩首数万,大破乌桓。

无终道比卢龙道更偏东,因从无终出发而得名。此道经令支(今迁安)过滦河,沿滦河支流青龙河北上,至青龙河上游进入大凌河西源,直达平刚;也可从青龙河中上游折向东北,进入大凌河南源(汉代称白狼水),再沿白狼水达白狼城、柳城。这条通道也是从商代就已经出现,只是因为卢龙道的地位太过凸显,而没有展现出自身的价值。唯独在汉末中原衰落、乌桓兴盛的年代里,无终道承接了较多的商业价值,进而繁荣起来。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东汉为了保持正常贸易,在沿边设立胡市以进行监护,如护乌桓校尉所属的上谷宁城(今河北省宣化市西北)为重要胡市,并修筑南北两所质馆,收留乌桓与鲜卑人质,以保证互市的正常进行。乌桓主要以牛马等牲畜交换汉人的粮食、布帛、踩缯、铁器以及部分奢侈品,同时还借助与东汉朝廷的良好关系,在东汉与匈奴之间做起了“二道贩子”。

五代十国之际,后唐节度使石敬瑭为了换取契丹支持自己称帝,将燕云十六州献给辽人,使得辽国迅速崛起。之后,如何发展燕山地区的交通,加强对燕云地区的控制,就成为辽统治者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古北道”即崛起于该时间段。古北道起点在辽南京析津府(今北京),经过今天的顺义、密云,北渡潮河穿过古北口,在滦平县东北渡过滦河,东向平泉县,与原本的卢龙道相会。一路向北到达赤峰附近后,可沿老哈河北上,到达辽中京大定府;也可继续北进,直抵辽上京临潢府。由于辽王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的草原,所以从燕云地区通往北方草原的道路便显得非常重要。

待到女真人兴起,灭辽建金,挥兵南下,灭亡北宋,金国在黄河北岸也拥有了大片的国土。此时,修缮连通东北老家和被统治地区的快捷通道,成了金朝统治者最关心的工程。而这条便捷通道,便是辽国在沿海地区开辟的傍海道。辽朝建国之前,傍海道地区不仅丘陵起伏,且植被茂密、低洼地带时有积水,因此很不便于通行。而辽在前、金在后,二者相继崛起后,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傍海地带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并修筑了一系列城市。这使得傍海地带不便通行的面貌完全改变,数座城市的连接,直接在山与海之间开辟出一条最宽阔、最短程、最平坦的大道——傍海道。可以推测,正是由于傍海道的出现,使得其余古道的存在失去了意义,因而逐渐废弃。

傍海道的出现,解决了华北和东北之间的交流障碍,使得“辽西走廊”最终成型;但随之而来的,便是更为惨烈的军事斗争。

随着历史的发展,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汉人撰写的史书当中,甚至影响到中原政权的更迭。直到元朝,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征服了整个东亚地区,建立起一个旷古烁今的庞大帝国。在这种南北统一的情况下,辽西走廊的战略地位开始下降,及至元末,由于天灾人祸,兵连祸结,辽西走廊的滨海大道也残破失修。

而后,朱元璋建立大明,并派大将军徐达领兵二十万北伐。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闰七月,明军抵达直沽并击败元军,惊慌失措的元顺帝带上大臣和后宫北遁。但此时元朝气数未尽,控弦之士仍有数十万,对于新兴的明王朝依旧具有很大的威胁。为了对抗“北元”,洪武十四年(1381年),徐达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处关隘,并在古渝关东六十里移建新的关城,镇守辽西走廊。因此关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山海关的建立,是我国北方军事、政治形势的一大重要事件,以山海关为界,北方地区从此有了“关内”和“关外”之分。山海关内,是为“边郡咽喉,京师保障”;山海关外,中原则逐渐丧失对辽西走廊以及东北地区的控制,使得少数民族政权得以再度崛起。

然而再完善的城池防御,如果没有强大国力的支撑,也只是个摆设。明朝中后期,随着国势衰退,北方的少数民族一度对北方边境造成巨大困扰,战火连天间,甚至危急京师。明朝末年,清王朝的前身——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兴起,建立后金政权,起兵反明。此后,明朝在战争中接连失利,辽西地区尽失,直至完全退回关内,死守山海关。风雨飘摇间,明朝的腹地也面临着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李自成攻克北京城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宣告朱家王朝的灭亡。而辽东关总兵吴三桂听闻自己在北京的家产被抄没,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所辱,于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派人与多尔衮会盟,借八旗兵报仇雪恨,最终在“一片石战役”中击败李自成。清军随之通过辽西走廊,涌入山海关,正式入主中原。

清朝是继元朝之后,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大一统王朝。出于各种考虑,清朝统治者将满族的“龙兴之地”——山海关外的整个东三省列为“禁地”,称其为“满洲”,严禁汉人出关垦荒、迁徙、经商,而辽西走廊作为满洲连通中原、直达京师的战略通道,更是直接属于军事禁区。

清末,甲午戰争爆发,日军在黄海击败北洋水师之后,其陆军向鸭绿江清军防线发起攻击,直逼奉天(辽宁)。此后,辽宁成为战场,清军又在辽阳、海城、盖平、牛庄、营口等地先后战败,清王朝被迫议和。

1912年,在军阀袁世凯的逼迫下,清帝溥仪逊位,中国结束了两千余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但民国建立后,袁世凯也无力统一,事实上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混战不断,百姓饱受兵燹之苦。尤其是华北和辽西地区,前后历经两次惨烈的直奉大战,西起长辛店、卢沟桥,东至山海关、赤峰、朝阳、阜新、通辽,都成为数十万军队激战对攻的战场。

抗日战争结束后,东北地区又成为全国解放战争的焦点。1948年,林彪、罗荣恒率领东北解放军猛攻国民党军,辽沈战役打响。战役初期,解放军先后攻克辽宁昌黎、滦县、兴城、绥中、义县,夺下半条辽西走廊,而国民党军则被分割在锦州、锦西、山海关地区。为解锦州之围,蒋介石下令,同时发动从葫芦岛、沈阳方向的增援部队,呈东西夹击之势。经过31个小时的激战,解放军攻克锦州,完全封闭了国民党残部由陆路退回关内的大门。锦州大捷后,解放军又在接下来的“辽西围歼”中获胜,从而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并为最终夺取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明朝到清朝,从近代到现代,由于特殊的军事战略位置,辽西走廊屡屡阴差阳错地成为战场,使得这片土地饱受战火的煎熬。当硝烟散尽,历史会被铭记,并提醒着人们,应当珍惜拥有宝贵和平的今天。

猜你喜欢
辽西走廊
主编推介:《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研究》
神奇的走廊
科创走廊“乘风起”
辽西地区葡萄园作业历
母亲河生态大走廊
辽西蒙古栎林的群落结构及自然演替分析
辽西地区植被恢复与保护对策分析
辽西慕容鲜卑墓葬所反映的鲜卑汉化
走廊里的自动灯
在走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