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志伟
摘 要:依据近体诗格律,结合多音字在诗中的具体意义,可以有效化解近体诗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多音字的音义认定问题。近体诗的平仄、“粘对”与用韵规则,能够帮助判定一联之内、两联之间以及韵脚字等多音字的音义,以免引起误读或误解。
关键词:语文教材;律诗;教学;多音字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有学者一再呼吁,无论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要统一用普通话读音来读,这种做法的确是方便了教与学。不过,有些字在现代汉语中为兼有平、仄两读的多音字。近体诗中的平仄是为了利用声音的抑扬顿挫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使人们听起来和谐悦耳。同时,字的读音分化主要是为了区别意义。在近体诗中如果全部统读,有时会引起歧义,甚至会曲解作品的本意。因此,对易引起误解的多音字不妨标出在该诗中应有的古音,仍可允许按照其符合格律的音义来读,以加深学生对近体诗特性的认识。
《春夜喜雨》是杜甫诗中的名篇之一,先后被选入一些语文教材,影响之大,自不待言。当前通行教材中对该诗尾联中“重”的解释基本正确,如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对“重”的注释是:“花朵饱含雨水故曰‘重’。”[1](P47)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解释是:“花因沾满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2](P101)运用近体诗格律可以确定该诗“重”与“看”的音义。当前通行语文教材中,对近体诗中的多音字大多缺乏应有的注音释义,这就让一线教师在对该类字进行讲解时無所适从。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当前通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收近体诗的多音字进行了穷尽性的调查,并对如何运用近体诗格律,来判定文本中一些多音字的音义作了探讨,以期能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与教材编写提供参考。
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它在唐代初年正式形成,是一种严格按照格律写成的诗。近体诗对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与规定。近体诗的句数、字数都是固定的,其中,绝句两联四句、律诗四联八句,每句五或七个字,即通常所说的五律、七律,五绝、七绝。此外,十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句数通常是八的倍数。近体诗的押韵非常严格,只能押平声韵,偶句必韵,奇句不入韵,首句例外,有时可入韵。同时,它还讲究对仗,律诗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要求对仗,并且以工对为原则。就此而言,近体诗的平仄、“粘对”与用韵规则,能够帮助我们判定一联之内、两联之间以及韵脚字等多音字的音义,以免引起误读或误解。
二、近体诗的平仄
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大体上是一句之中音节平仄相间,一联之内音节平仄相对。就汉语词汇系统而言,唐宋时以双音节词为主,故律诗中的平平、仄仄通常都成对出现。又由于语音的节奏重心点一般落在第二个音节上,就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即处在每句第二、四、六个字的平仄一般不能违反规定,第一、三、五个字则可平可仄。这样一来,就可以根据平仄规则来确定近体诗中一些多音字的音义。
唐代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3](P231)该诗中的“胜”处在一联对句的第二个字位置上,与本联出句中的“是”相对。“是”的声调在唐代为上声,普通话为去声,均为“仄”,根据一联之内平仄相对的规定,可知“胜”应为平声字,即今音“shēnɡ”。“胜”是“勝”的简化字,其本义为“能承受”“禁得起”。《说文解字·力部》:“勝,任也。从力朕声。”成语“不胜其苦”“不胜其烦”之“胜”即其本义。由“胜任”之义而引申出“相称、相当”,如《论衡·案书》:“薄厚不相胜,华实不相副,则怒而降祸。”由于“相当”隐含着双方完全相等的语义特征,进而引申虚化为副词“尽”,如“不胜感激”“不胜枚举”。以上三个义项在《广韵》中均为识蒸切,平声蒸韵书母,即本读为“shēnɡ”。在“胜任”义的基础上又引申出“战胜,打败对方”“超过”等义项,该引申义的读音发生了变化,读为“shènɡ”,在《广韵》中为诗证切,去声证韵书母。因此,“绝胜烟柳满皇都”中的“绝胜”,应为“绝对与……相称、相当”义,即“绝对比得上”,其读音应为“shēnɡ”而非“shènɡ”,否则不合格律。普通话中把两音统读为“shènɡ”,就很容易将其理解为“战胜”“超过”义。不过,在新编的《新华字典》中将相应义项标明了旧读。“胜”的音义演化历程可如图1所示:
唐代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该诗中的“教”与“使”相对,“使”的声调为上声,即仄声,那么“教”应读为“jiāo”,意为“使、让”。唐代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该诗中的“教”与“明”相对,“明”为平声字,那么“教”应读作“jiào”,意为“指教”。“教”的本义为“教育”,其甲骨文字形是一个从攴爻声的形声字,“爻”与“(教)”在上古同为宵部,形旁攴表示手持教鞭施教形。后来,为突出教育儿童义,又加表义偏旁“子”,遂成为从攴从子爻声。到了小篆中,“爻”与“子”又合体为“”。黄德宽指出:“教,从子从,亦声。教乃之繁文。所从爻旁或省作乂形。战国文字或同义更换成殳旁,亦或省去攴旁简写作,遂为小篆字所本。”(4)(P770)《说文解字·教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从孝。”由此可见,“教”的本义为“教育”,在这一基础上引申出“指教”“管教”。因为传授知识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亦可引申指“传授知识”,该义音变为古肴切(jiāo)。又因传授知识是让对象学习,又可引申指“使、让”义。在现代汉语中,受表示“使、让”义的“叫”的影响,“教”俗读为“jiào”。“教”的音义演化历程可如图2所示:
根据近体诗的平仄格律,我们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所收近体诗中的易混多音字进行了逐一辨析,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当前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近体诗中涉及到的多音字主要有五个:散、应、空、看、胜。
1.在《潼关》中[5](P141),“散”与“云”相对,“云”为平声,“散”应为仄声,即“sàn”,意为“分散”。在《月夜忆舍弟》中[6](P59),“散”处在第五句末尾,与“生”相对,必为仄声,即“sàn”。
2.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5](P64),“应傍战场开”的平仄为“仄仄仄平平”,根据格律规则,“应”为仄声,因本联出句“遥”为平声。不过,“应”位于该句第一个字位置上,可平可仄,根据语义应为“应该”义,故为平声,即“yīnɡ”。《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应”与“瘴”相对,“瘴”为仄声,故“应”为平声,即“yīnɡ”,意为“应该”。
3.在《黄鹤楼》中[3](P232),两个“空”字的音义均不同。首联中的“空”,与“已”相对,“已”为仄声,故“空”应为平声,即“kōnɡ”,意为限定范围副词“只”。颔联中的“空”与“不”相对,“不”为入声字,即仄声,该句格律为“仄仄平平平仄仄”,“不”处在该句第五个字位置上,可平可仄。不过,本句中的第五字必须是仄声,如果是平声的话,该句的格律就变为了“平平仄仄平平平”。“三平调(诗句末尾三字皆为平声)”是律诗中的大忌,因此,这里的“空”字应为仄声,即“kónɡ”,意思是“间隔”。此句的大意为“唯有白云间隔千载依旧悠悠”,从而凸显出诗人物是人非之感。
4.在《望月有感》中,“看”所在诗句的格律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存在拗救。“看”与“夜”相对,应为平声,即“kān”。《说文解字·目部》:“看,睎也。从手下目。”徐锴曰:“宋玉所谓扬袂障日而望所思也。”“睎”,即“望”。“看”的本义为“远望”。《广韵·寒韵》:“看,视也。苦寒切。”[7](P34)“苦寒切”,即今音“kān”。视,即“看(以视线接触人或事物)”。《广韵·翰韵》:“看,又苦干切。”“苦干切”,即今音“kàn”。从《广韵》对该字的注音释义来看,去声翰韵无释义。由此可知,当时翰韵的“看kàn”是寒韵“看kān”的异读,两者之间在意义上并没有差别,并且该字读平声更具有普遍性。普通话中该义读作去声,故在注释中可指出在唐代该诗中应读“kān”。
5.在《从军行》中[8](P206),“看”所在诗句的格律为“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应”位于出句第一个字位置上,可平可仄,“宁”的读音就要根据词义来判断,这里为“宁可”义,应读作“nìnɡ”,表示两相比较后、选取一方而舍弃另一方。与“宁”相对的“胜”也处在第一个字的位置上,可平可仄,由于两句之间蕴含着两相比较、一方超过另一方义,故“胜”应为“胜过”“超过”,读作“shènɡ”。
三、近体诗的“粘对”
“粘对”也是律诗的主要格律特点。“粘”是就律诗两联之间的关系而言的,指律诗的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第二个字平仄相同。“对”是就一联中两句之间的平仄关系而言的,指律诗的每一联中出句与对句第二个字平仄相对。因为“对”在前文已经涉及,这里只谈如何运用“粘”来判定多音字的音义。
仍以杜甫《春夜喜雨》为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该诗尾联出句“晓看红湿处”中的“看”,在普通话中通常读作“kàn”,意为“以视线接触人或事物”;不过,该义在唐代也可读作“kān”,义为“视”。这里的“看”究竟是读去声,还是读平声,读者常常莫衷一是。根据律诗“粘对”规则可知,应为“kān”,因该字与上联对句的第二个字“船”构成“粘”,两者之间平仄应相同,故应为“kān”。然后,再根据“对”的规则,可以判定出与“看”相对的“重”的读音应为仄声,即“zhònɡ”,意为“花朵饱含雨水后变重了”。
四、近体诗的用韵
近体诗的押韻非常严格,押韵一般必须合于平水韵,平水韵共有106韵,其中,平声韵共30个(上平声15个,下平声15个)。律诗通常只押平声韵,并且只能偶句入韵,奇句不入韵,即二、四、六、八句入韵。首句例外,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再者,近体诗不能“出韵”,即韵脚(押韵的字)必须只能用同一个韵中的字,不准用邻韵的字,并且一韵到底。同一个韵脚字不能重复出现;避同义字入韵,如“花、葩”“忧、愁”。由此可见,凡是出现在同一首律诗中韵脚上的字必须合韵,即为平声字。根据这一规则,也可对律诗中一些多音字的读音作出判定。根据律诗的用韵规则,我们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所收律诗韵脚中的易混多音字进行了逐一辨析,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在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律诗的韵脚字中,只有一个多音字“看”。在《月夜》中[9](P138),押“寒”韵,首联对句中的“看”,与第四、六、八句中的“安”“寒”“干”都处在韵脚上,故应读“kān”,其义为“远望”。在《无题》中[3](P232),押“寒”韵,并且首句入韵。因此,该诗尾联中的“看”,也应与“难”“残”“干”“寒”同为平声字,也应读“kān”,意为“视”,“探看”即“探视”。这里的“探”与“视”系同义连文,“视”也有“探望”义,如《论语·乡党》:“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意思是:“孔子生病的时候,国君前来探视,他便头朝东躺着,身上盖上朝服,朝服上放着绅带。”在《别云间》中[8](P232),首句不入韵,押“寒”韵,故处在韵脚上的“冠”“宽”“难”“看”均应为平声。“冠”应读为“guān”,“看”读作“kān”,义为“观览”。“南冠”在该诗中为用典,本指“南方楚囚钟仪的帽子”,后来借指“囚犯”。从语音上来说,这三首诗中的“看”,在普通话中都读去声kàn;在教材中则应该注明,“看”字在诗作中本读“kān”,而在普通话中读“kàn”。
总之,近体诗在句数、字数、平仄、押韵方面,都有严格的限制与规定。作为影响深远的诗歌体裁,其魅力也在于其独特的韵律美。如果把其中一些特殊字词的读音都统读为普通话中的常见读音,那么律诗的解读就和现代文没有区别了。我们认为,利用近体诗的格律规则,并结合该字在诗中的具体意义,可以有效化解近体诗中一些多音字音义的认定问题,至少要让学生知道,在近体诗中有些字的读音并不同于现代音。
参考文献:
[1]孫绍振.语文(七年级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六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温儒敏.语文(八年级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4]黄德宽.古文字谱系疏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温儒敏.语文(七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
[6]温儒敏.语文(九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7][宋]陈彭年.宋本广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8]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九年级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9]温儒敏.语文(八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
A Research on the Pronunciation and Paraphrase of a Polyphonic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Metrical Poetry
Chang Zhiwei
(School of Literature,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466001,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hythm and prosody characteristics of metrical poetry, refer to the specific meaning of the polyphonic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poem. It can help tenchers to determine the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 of the polyphonic Chinese character. In order to avoid misinterpretation, we can use the tones, sentence patterns, and prosodic features of regulated verse to judge the specific pronunci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polyphonic Chinese character in the poem.
Key words:Chinese textbook;regulated verse;teaching;polyphonic Chinese charac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