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超英
假日回乡,中午休息之际,耳边突然想起大喇叭的声音。细听之下,才知是带着乡音的领导在播送一个通知,震耳欲聋,连彼此间说话的声音都淹没了。走出屋门,一眼就看到了公路两边高高的电杆顶端,挂着两只敞口的大喇叭,犹如两只硕大无朋的耳朵,赫然在目。
这就是高音喇叭了,现在叫“ 村村响”。觉得还是高音喇叭这个名字好,既有本质特征——音调高,又有形象特征——喇叭模样。
高音喇叭一直带有浓浓的政治色彩。事实上也如此。凡是通过高音喇叭广播出来的内容,或是新闻,或是通知,非常严肃。在高音喇叭这条喉舌里,从来没有玩笑和噪音。
印象中,高音喇叭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乡镇人民公社(现在叫镇政府)就装有高分贝的高音喇叭,每天清早和黄昏时段,都会准时播放。十里八乡,远近高低,犄角旮旯,声音在每一个地方听得清清楚楚:各位听众朋友,现在开始今天的播音……各位听众朋友,今天的播音到此结束……这两句开头语和结束语耳熟能详,总是在耳边萦绕。
那时,正是年少时光,非常贪睡。每天早晨,高音喇叭像鸡打鸣一样,在早晨六点半就将人们叫醒,开始第一次播音;傍晚七点,第二次播音结束。睡眼惺忪中,一手揉着眼睛,一手牵着牛絳,踏着高音喇叭中的广播体操节奏,牵着牛去放牧;晚上播音结束时,在夕阳西下的暮霭中,牵着牛回家。儿时,对广播中的普通话非常陌生,播音员的话听不太懂。进了初中之后,高音喇叭中的话才渐渐听得懂了。
大概是在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机的时候,高音喇叭消失了,杳无音信,一下就是二十多年过去。
如今,高音喇叭又突然出现了。不仅仅是乡村有,城区也有了。在这个手机微信、网络通讯发达的时代,电话机都濒临消失,反而再次出现了高音喇叭,总觉得有些老土。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高音喇叭有它独到之处:突降暴雨的夜晚提醒人们防洪,年关禁炮,催促人们交医保社保,破除交通顽瘴痼疾,抗洪抗旱防疫……类似的事情需要广而告之的,高音喇叭一播,就声声入耳了。
高音喇叭,本是生产力不够发达年代的产物,没想到在科技一日千里的今天,还能发挥其难以替代的作用。每到这时,就特别佩服那些利用高音喇叭的人,佩服他们把宣传喉舌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