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妮,唐 衡,周维宏
(1.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2.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2206;3.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高度重视传统农耕文化的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1],强调“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2]。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对深化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两山理论”、赋能乡村振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农业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高度重视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至今农业农村部已认定了6批13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NIAHS)”,其中15项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发掘认定工作全面铺开、多重功能价值开始显现、保护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等[3]。然而,在世界遗产体系中,相较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晚,中国还面临着农户保护意识有待提升、保护主体建构有待加强等问题[3-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作为东亚的另一个农业遗产大国,获得GIAHS认证11项,在保护与发展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农业文化遗产种类比较丰富[5]、保护方式多样化[6]。日本在农业经营模式、自然条件等方面与中国有诸多相似之处,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经验对中国有现实的参考意义。该研究立足中国问题,通过访日实地调查、文献查阅等方式,以位于日本乡村振兴前沿地带德岛县的GIAHS——西阿波陡坡农耕系统为例,探讨其保护传承农业文化遗产的经验,以国别借鉴视野思考中国问题的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良性发展。
日本德岛县西阿波陡坡农耕系统于2017年被认定为日本农业遗产(J-NIAHS),2018年被FAO认证为GIAHS,成为日本第11个GIAHS。西阿波是日本唯一获得三重认证的地区[7],除被认证为农业文化遗产外,还被日本观光厅认证为极具国际竞争力的观光地区(2008年)、农林水产省认证为食与农的景观胜地(2016年)。西阿波属山区,山区约占80%。在海拔约100~900 m的斜坡上分散着近200个村庄,有的村庄倾斜度甚至达到了40°。在陡坡上顺势直接耕种、用茅草覆盖地表、小量多品种种植是其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此外,农民参与完善生态系统,孕育着多样性的生物。该系统至今延续400余年。FAO认为该系统是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有助于粮农危机以及生态系统破坏等世界性问题的解决[8]。西阿波目前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成效吸引了印度米佐拉姆州及我国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的视察学习。
工业文明时代人们片面地将物质生活的改善提高理解为社会发展,为此许多国家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社会、环境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导致出现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日本也不例外,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至20世纪90年代前,主流的发展理念也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受此影响,历史上西阿波传统农耕系统也没能幸免工业文明的冲击。20世纪70年代起,当地响应日本政府的号召,大量种植叶烟,结果由于大量施用化肥,虽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对生态环境却造成了很大的破坏。1985年以后日本烟草公司开始民营化,叶烟价格不稳定,叶烟种植才逐渐减少[9]。
此外传统种子资源的保存、传统农业技术的传承也受到了工业文明的冲击。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阿波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显著,带动农外就业机会增多,农民觉得与其花时间自己种粮食,不如出去打工挣钱买粮食,受这种经济合算主义的驱动,种杂粮的农民日趋减少。在东祖谷地区,甚至没人种杂粮了。与日本其他地区不同,杂粮是该地世代为生的主粮,是传统的种子资源。不种杂粮意味着传统的种子资源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此外,受工业化、城镇化带动的兼业化、离农化等的影响,同日本其他地区一样,该地区人口外流、老龄化严重,农业缺乏继承人,多是老年人、女性在从事。再者,传统农具打造技术也面临着失传的危机,目前当地仅剩1名打造传统农具的铁匠。面对上述诸多问题,西阿波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保护传承农业文化遗产。
3.1 转变唯经济增长至上的发展理念,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概念是1987年时任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在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的。它是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及其消极产物而诞生的一个新理念,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损害的发展。该理念倡导人类摒弃只顾眼前及局部利益的短视行为,改变以往唯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认为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而非物质,呼吁将发展的重点重新聚焦于人,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日本农村开始转变发展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积极推进农业多功能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奠定了基础。日本地方政府逐渐改变以往只注重经济发展的理念,注重参照FAO的要求,根据GIAHS系统性、复合性的特点,统筹性地保护生态环境、农村景观、农业生产、农村社会文化以及农户等要素[10],力争实现可持续发展。德岛县政府将西阿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目标、具体措施等纳入地方发展的总体布局中,制定2060年长期规划、2030年中期规划、5年(短期)发展规划,并实时监测、评估实施效果。此外,在杂粮种植一度中断的东祖谷地区,一些居民也萌发了可持续发展意识,如在申请GIAHS前,2016年自发成立了专门的种子保护组织“祖谷杂粮生产组合”,恢复杂粮种植以保存传统的种子资源[11]。
3.2 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安排各项保护要素日本中央政府目前并没有给予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直接的资金补贴,但是现有的各项支农扶农专项政策都能向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倾斜[12]。日本地方政府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整合利用原有扶农支农项目的基础上,创设新的相关保障性政策,实施规范性管理,进行监测与评估,在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宣传推介、继承人培养等方面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德岛县地方政府主要采取如下措施:①当地的主要金融机构和日本中央财政各出资5亿日元,设立专门的六次产业化基金,支持当地家庭主妇开发当地特色食材、资助传统农家餐厅的建设、帮扶濒临消失的村落再生,以振兴地区经济及地区社会。②利用中央的“地区振兴合作队制度”,招募打造传统农具等的继承人,并将体验传统农具打造纳入观光旅游、修学研修的一环。另外,2020年底成立了“西阿波务农移居支援队”,设立专用网站,发布当地的农业信息及相关生活信息,招募地区农业继承人,与到这里的务农者、移住者结对子,进行“一对一”的持续性帮扶。③建立“西阿波食·农名人”认证制度,旨在评选出在西阿波的传统饮食及传统农业传承方面具有卓越知识和技能的名人,对他们的传承活动及向国内外宣传推介活动进行大力的支持。2022年预计共认证32位名人。④围绕增加农民经济收益做文章,建立农产品品牌认证制度。至今已认证4次,认证商品81个,至2022年预计共认证100个。⑤致力于发展遗产地旅游,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相关项目。资助辖区内公路驿站的建设,为推销当地特色产品提供窗口。资助传统建筑百年茅草屋的修葺及屋内设施的适当的现代化改造,用于民宿设施发展旅游。致力于接收县内外、国内外的城市学生到此修学旅行,扩大农林渔家的民宿经营。赞助宣传视频“西阿波——持续开花的村落”的多语种制作,2020年底开始在新媒体YouTube德岛剑山世界农业遗产推进协议会的公众号上发布,扩大影响力。
3.3 专业推进协会发挥主体作用,管理协调多方参与主体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公益性、多样性以及长远性决定了单靠政府或市场等某一单一要素进行保护是难以实现的,它需要多方的共同参与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日本做了大量的尝试推动多方参与。2014年该地所辖市町联合成立了“德岛剑山世界农业遗产推进协议会”,专门负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管理与协调。该协会主要负责开展与西阿波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的学术调查、保护传承、普及活用等活动。其中学术调查如农业土木技术相关调查、采草地生物多样性调查、杂粮品种调查、农业文化调查;保护传承活动涵盖传统农具制作技术的传承、农业培训的举办、采草地的保护、农耕仪式的复活传承;普及活用相关的活动主要包括研讨会的举办、杂粮相关商品的开发、绿色旅游的推进等。
该协会秉承利益共享的理念,广泛吸收当地居民、行政机构、企业、研究人员、各种团体等加入协会,共同参与遗产的管理利用。其中,德岛县政府如上所述主要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政策及资金引导。当地农协主要负责传统农业技术的理论培训,以及引进新型的食品加工器材,推动传统食材的六次产业化开发。西日本农研等科研机构主要提供如陡坡农业耕作技术、灌溉技术等农业技术研发支持。当地农民则是掌握与传承传统农耕技术、管理知识、传统文化的主体,他们的活动涵盖很多方面,如与民间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地方特色杂粮商品,接待游学的大中小学生,去中小学讲授农业文化遗产等。企业和社会组织方面,当地的杂粮种植、食品加工、食品销售、旅游、餐饮等方面的企业以及民宿、就业、农事研究等社会团体组织广泛参与,他们结合社会责任和自身的发展战略通过各类项目支持和带动农户进行当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农产品品牌创建、遗产旅游开发等。
3.4 培养遗产地居民的保护意识,共同致力于遗产保护日本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之一在于提高公众尤其是遗产地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识[12]。遗产地居民是农业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使用者和传承者,是遗产地真正的主人[13]。遗产地居民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保护意识对遗产的可持续性传承具有重要影响。在地区人口老龄化、农业继承人短缺的现实情况下,西阿波地区面向当地不同的群体多措并举,注重传播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的农业技艺、农业习俗、农业伦理,以期唤醒当地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记忆,自觉地认同并参与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
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推动农业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校园,开发专用漫画教材“调查斜坡生活”,派专人赴当地中小学课堂讲授。在大学开设相关的必修课,德岛文理大学将“地域学”设为全体大一新生的必修实践课,近几年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实地调查体验并了解世界农业文化遗产西阿波陡坡农耕系统。②再现传统民俗活动,唤起社区居民的历史记忆。西阿波一所小学将学生参与传统农业祭祀活动作为该校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环,2015年起复兴了中断14年之久的“亥子节”,小学生在当地社区与居民共同表演传统民俗活动,祈祷丰收繁荣,以唤起居民对传统农耕民俗的回忆以及进行代际传承。③开设特色农耕技术培训班,传承传统农业技能。面向农民及其团体,农协每年开设短期的农业文化遗产理论培训班,讲授普及如何按照传统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进行生产;对想进一步从事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经营如企业型农业、民宿等的农民及团体,由当地相关的知名公司企业对其进行1~2年的实地培训。④每年举办公众论坛,汇集专家学者、农民、学生等多方人员,引发思想碰撞,掀起保护传承高潮。注重从宏观层面让民众明确保护传承遗产的价值意义及阶段性的行动目标,聘请大学、研究所、官方主管部门等的专家学者做主旨报告;注重兼顾遗产的保护与农民经济利益的保障,让从事遗产民宿、遗产地食品加工等不同领域的农民表达利益诉求和分享具体的遗产保护经验;注重传统农业知识的代际传递及继承人的培养,让初高中生分享遗产地实地调查心得。多方力量相互交流,保持热情高涨。
自FAO倡议实施GIAHS以来,中国积极响应并在国际上率先启动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依然面临着农户保护意识薄弱、保护主体结构性缺失等问题[3-4,14]。日本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主要如下。
4.1 树立并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农业文化遗产是经过长时间检验而被传承下来的传统农业系统,它植根于农民长期以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经验以及悠久的文化传统,可持续性地提供人类生存所需的粮食以及和谐的生态系统,孕育着多样化的农业生物、蕴含着巧妙的资源管理智慧、包含着丰富的农耕文化以及留下农民千百年来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的独特景观。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仅只具有经济利益,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利益、环境利益、生态利益,在保护及利用农业文化遗产时,切不可只重视其经济利益,应秉持并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兼顾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环境利益、生态利益,统筹性地保护其农业生产、景观、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及当地农民等。
4.2 注重遗产地居民内源性保护意识的培养目前中国多数农户对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概念、内涵、特点存在严重的认知不足,对其价值和意义更是不了解[15]。有些遗产地的行政领导甚至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是过时的东西[3]。科学认知不足很容易导致保护和利用措施失衡,出现过度开发或冷冻式保存,这都不利于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借鉴日本的经验,中国应加大科学宣传力度,挖掘和培育遗产地居民的内源性保护意识。建议结合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编制专用教材、制作专用视频,重点面向遗产地的干部、群众、学生,以多样化的形式持续性地深入推进农业文化遗产进入社区和校园,加大科普力度,使遗产地居民科学地认识和了解农业文化遗产,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自觉地参与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为该项工作提供内在驱动力。
4.3 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性支持农业文化遗产地大多处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落后但生态功能重要却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4],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的各项基础设施底子薄弱、人才非常匮乏、遗产保护难度很大,现有的政策对其支持力度甚至还没达到传统村落的资助水平。建议遗产地政府积极发挥重要的公共产品供给者的作用,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纳入地方发展规划中,给予基础设施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传统知识文化传承等周期长、见效慢的基础性工作给予稳定的资金扶持。同时,创设新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有机农产品开发、农产品品牌建设、人才培养等。鼓励遗产地设立专门的奖励资金,奖励和支持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4.4 建立多方参与的保护利用机制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学界普遍呼吁建立专职管理、多方参与的机制,中国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了探索,但总体而言中国的可持续性保护利用机制尚未健全。建议遗产地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稳定的管理人员和工作经费,制定科学合理的长中短期开发利用规划,健全监测与评估制度。对保护利用不善造成遗产破坏者,探索实行警告乃至退出制度[3]。健全长效利益联结机制,统筹动员组织政府、企业、农户、民间团体等协同建构长效的农业文化遗产共同体,通过绿色农业生产、特色农产品加工、文化创意产业、乡村旅游业等的联动,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实现多方参与共赢、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