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敏
(常州市财政局,江苏 常州 213022)
常州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的理念,以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为重点,进一步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引育建设,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创新财政扶持方式,不断改进人才工作,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快促进人才优势向创新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建设常州“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提供智力支持。
2006年,常州组织实施了“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在全国率先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按照“引进一个人才、集聚一个团队、做强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要求,制定出台了“3个100”政策,即给予领军人才100万元以上创业启动资金,同时3年内免费提供100平方米以上的创业场所、100平方米以上的住所。通过两轮“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共引进8批645个领军人才创新创业项目[1]1。
2011年,常州市政府在全面完成“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启动实施“龙城英才计划”。2011—2022年,围绕常州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聚焦“卡脖子”问题、聚焦自主可控技术,突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原则,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龙城英才计划”改革创新的意见》《关于大力助推“明星城”建设 强化高质量发展人才引领的实施意见》等各类人才配套政策。大力更新机制,推进“人才+项目+金融”的集成创新模式,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强化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常州市人才引育发展的良方良策在市财政及各职能部门的精准汇集下效应进一步叠加放大。
“十三五”期间,市级财政安排人才专项资金6.82亿元,主要用于高端人才引进、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及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市财政通过无偿拨款、“拨+投”“拨+贷”、投贷联动等创新支持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为推动常州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工程牵引,集中力量壮大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巩固常州人才工作在全省的地位。“十三五”期间全市引育各类人才39万名,其中70%来自外地。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市有53人自主申报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449人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2 900个领军型创业人才项目落户[1]1。
聚焦园区、聚焦产业,建立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一是用好金融主抓手,抓准人才与资本结合点。大力推进龙城英才创投,引导基金建设,2019年以来,以参股形式引进以太、闻勤、度量衡、聚科、嘉游、聚投汇、必优、勤智、敦行共9支人才基金,龙城英才参股合作人才基金总规模达8.35亿元,以 1.66亿元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6.69亿元。为销售额500万元以上人才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近两年累计发放“人才贷”超过3亿元;助力3家人才企业在主板、创业板上市。二是突出企业主力军,提高人才与产业的耦合力。建立市场化程度更高的人才扶持体系,对高薪酬和高学历的人才给予扶持,赋予年纳税额超1 000万元的工业企业和市重点项目每年2个人才推荐权,不设学历、职称、头衔等门槛,把人才的认定权交给市场还给企业。三是增强环境竞争力,加深人才与城市的融合度。高度重视人才来常安居保障工作,从2017年开始,进入企业工作的硕士以上人才,来常2年内购房给予购房补贴,截至2022年上半年已累计发放购房补贴超7 000万元[1]2。
市财政坚持一手抓政策推动、一手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政策目标,配合主管部门完善政策体系,做好资金保障工作,积极创新财政扶持方式,聚焦扶持要点,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用。
2021年,常州市委市政府将创新再出发作为未来发展的唯一选择,推出促进创新发展30条意见和20条政策,坚定不移将创新确立为“最核心战略”,并且对“龙城英才计划”进行了升级。2021年“龙城英才计划”更加突出市场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创投机构和重点企业的行业、资金、管理等方面优势;更加突出企业主体地位,着重引导和推动科学家与企业家相对接,让企业与人才紧密结合;更加注重上下联动协同支持,有效避免重复多头支持。
开展“青春留常”计划。加大青年人才就业创业帮扶力度,建设青年人才友好型城市。对企业新引进毕业2年内的全日制本科、硕士、博士人才,缴纳6个月以上社保的,分别给予每月300元、500元、800元的生活补贴,连续补贴3年;对无本地自有住房的全日制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分别给予每月500元、600元、800元租房补贴,连续补贴3年。在常连续缴纳社保6个月以上且抵常工作2年内首次购买本地商品房的全日制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分别给予3万元、5万元、25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对经认定的人才,给予不超过100万元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对企业新引进的技师、高级技师人才,分别参照全日制本科、硕士的条件给予生活、租房和购房补贴。以上补贴均采用App申请、大数据审核、直达兑付,便捷高效[2]。
对顶尖人才(团队)来常设立科研院所、领办创办重大人才的企业,根据顶尖人才(团队)的个性化需求,给予量身定制的特殊支持,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对创业类顶尖人才(团队)项目给予100万元~1亿元的特别支持;对企业创新类、事业单位创新类顶尖人才(团队)项目给予30万元~1 000万元的特别支持。瞄准境外产业创新资源集聚区,加快布局境外离岸孵化器,根据引才成效,分别给予20万元~100万元的奖励,建立与之适应的人才项目快速遴选机制[3]1。
优化创新创业营商环境,简化人才项目申报程序,对辖市区和职能部门推荐的人才项目进行备案制,直接入选“龙城英才计划”,并建立以贡献为主要评价依据的人才扶持体系。
在创业人才方面,对创业项目的资助分2个层次:辖市区层面,在领军人才创业企业入选“龙城英才计划”后,由所在辖市区财政给予100万元以上的创业资助资金;市级层面,根据创业企业的税收、就业、阶段性成果等“综合贡献”,分别给予50万元~700万元不等的创业资助资金。
在创新人才方面,突出科技项目与人才项目协同发力,依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大力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给予40万元~120万元资助。
在高薪酬人才方面,对新引进的年薪30万元以上的人才,以3年内对地方贡献部分为上限进行分类分档奖励,每人奖励总额累计不超过100万元。
一是“人才优居”方面,在高校、科研机构、高新区等人才集聚区规划建设或改造10万套符合青年生活需求的人才公寓。在人才公寓中配套规划“青年驿站”,为来常就业创业的青年大学生提供最长3个月的免费住宿以及就业咨询等综合服务。二是“人才金融”方面,设立龙城英才科创苗圃投资基金,引导优秀人才企业抢抓资本市场机遇。进一步提高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贷款额度,扩大贷款总量,为人才企业提供最高不超过3 000万元的人才贷。截至2022年上半年,人才信用贷款项目累计发放贷款超5亿元。三是“人才服务”方面,紧贴人才个性化需求,切实为人才提供子女就学、健康体检、家庭医生、休假疗养等高品质服务[3]2。
城市能否吸引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人才的态度。近几年,一线城市生产成本和生活压力上升,致使一部分人才和产业向二三线城市转移,也给常州带来了聚才的机遇。如果引进人才后没有相配套的产业基础、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和友好的人文环境,同样会让人才得而复失。因此,引才、聚才、留才、用才、惜才、爱才、容才是需要各政府职能部门进一步考虑的问题。财政部门将会同相关主管部门挖掘自身特色和优势资源,优化提升各类公共服务质量水平,将常州打造成为“落户安心、居住舒心、就学定心、干事顺心”的环境友好型人才高地。
“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确立事业支撑型的引才育才导向。目前,部分地区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和举措层层加码,比拼短期内的“给钱”“送房”优惠政策,这对常州绝非明智之举。从长远发展计议,常州要走有自身特色的引才路子、打出城市自己的引才品牌,让引育的人才有一个自由、多元、健康的施展才华空间。因此,要把引才的重点放在产业基础、城市生态、营商环境、服务质量上,让更多的人才奔着常州上下游的产业配套来、奔着一流的创新平台来、奔着性价比高的创业环境来、奔着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来、奔着成就事业的美好前景来。
一是整合完善各类人才政策,形成人才评价系统。彻底改变原来评价人才看学历、职称、资历的方式,一切从有利于常州高质量发展的实际出发评价人才、选拔人才。要更加突显市场化的评价方向,重点扶持创新成果多、销售成长快、税收贡献大、劳动用工好的创业型人才项目,培育科技小巨人、独角兽企业;要更加突显薪酬式的选拔机制,围绕劳动力市场化定价的运行机制,给予缴纳所得税较高的创新型人才项目重点支持;要更加突显实干实用的工作导向,重点支持教育、医疗、文化、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事业型人才;要更加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军人才,研究破局之策,拿出具体措施推动人才集聚,形成制度性成果,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推进人才计划优化整合,项目化推进重点任务,形成政策合力。
二是聚焦“科创+人才”,形成人才集聚系统。做大产业平台,充分发挥常州科教城、苏澳合作园区、中以中德中芬等特色园区的聚才效应,提高区域人才承载力,增强对顶尖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的吸附能力。做强主导产业,围绕新十大产业链、产业关键领域和重大项目,深化与大院大所、高等院校、龙头企业的合作,以具有代表性的“高峰企业”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原产业”集聚人才。做优常州高校,进一步发展壮大常州高校,提高毕业生的留常率,增加城市年轻人口,优化城市人才结构和人口结构。
三是积极打通海内外引才渠道,形成“双招双引”一体化人才吸纳系统。以招商引资带动招才引智,以招才引智促进招商引资,实现“双招双引”实质性联动。精心组织开展“龙城英才计划”境内外系列推介活动。促进龙城英才创投,引导基金提档升级,运用市场化参股基金,推动有资源的创投机构带项目来常落户。与有关资本合作,成立海外人才专项基金,积极引进全球的科技人才来常创新创业。发挥孵化器引导基金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孵化器行业,重点推动人才项目需要的种子轮、天使轮投资。
四是优化创新创业资金扶持,推动落地项目扶持应兑尽兑,突出成长项目扶持能奖快奖。持续深化“揭榜挂帅”、项目经理制、“赛马制”等创新机制,面向海内外遴选项目攻关人才。对入选国家、省人才计划的给予1∶1配套奖励,将人才专项资金用得又快又好。优化市级人才创业投资基金,强化人才创投联盟和人才项目路演中心功能,鼓励金融机构优化“人才投”“人才贷”等金融产品。
一是进一步优化人才服务平台,打造良好的人才容留系统。综合统筹城市的教育、医疗、环境居住等各种资源要素,为来常人才,尤其是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量身打造安居环境。依托领军人才创新创业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形成完善的领军人才发展记录,并形成相关政府部门、创投机构和银行共享机制,使各类人才及项目获得政府、资本、金融支持,实现人才项目“一站式”申报,财政资金“一竿式”直达。
二是进一步优化人才服务措施,以真金白银、真情实意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人才公寓建管,结合“两湖”创新区建设,从政策、平台、生态、服务多方面入手,建设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人才公寓、创客空间等载体,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的城市。运行“12345”尚贤人才服务热线,提供人才政策咨询服务。依托国有企业开展人才资源开发和综合服务,组建人才发展集团。继续加大人才公寓和青年公寓建设力度,优化人才公寓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常州“人才之家”,运用人才消费券等方式科学安排人才的休假疗养、体验教育,让城市对人才更具吸引力,使人才对城市更有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