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静
(新疆艺术学院 图书馆,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刻录在龟甲、兽骨、竹木简、缯书、纸等材质上的民族古籍,承载了大量中华民族文化意识形态和民族历史演化的相关研究信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体现,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独有的思维模式、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见证,体现了我国历代文人的文化观的演变。例如,在东晋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着:“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描述的是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的过程。而现代人屠呦呦受此启发,利用榨汁再浓缩成药的方式,成功提取出无色的结晶体“青蒿素”,这是一种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对各型疟疾有特效,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受到国际国内众多学者的追捧,因此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这也让人们开始意识到我国古籍丰富的内涵,蕴含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加大对民族古籍的保护和整理再挖掘、利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最好的古籍保护,传承中华文脉和传统文学。
民族古籍即“少数民族古籍”,其主要特点,诸如纸质属性、修复用纸、书写材料等物理体性方面与汉字古籍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结合汉文古籍的保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需针对民族古籍自身的特点和类型深入开展针对性研究。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总计有56个民族,其中有21个民族是拥有自己独立文字的[1]。他们用自身的文字记录了珍贵的民族文史资料,还有一些无文字传承的民族,用其他民族的文字编写自己种族的历史文献,比如比较典型东北“三少民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借助满文、蒙古文以及汉文记载了民族的发展历史[2]。也有民族通过口述来保留自身文明,这些不同形式的古籍资料整理保护难度大,同时由于缺乏整理方法、修复设施、书写材料、检索信息数据库等,进一步增加了民族古籍在数量上、质量上的排查摸清和整理保护的难度。
特别是不同的古籍资料的材质不同,因目前对于古籍资料的保存并没有很好的使用不同材质分类规整的制度,所以造成不同材质相同保存使得部分古籍资料,特别是大部分纸张类、木材类古籍卷册混乱,随意的摆放,致使古籍遭受水蚀、鼠咬、虫蛀等毁灭性的侵害。
因为很多古籍都是使用纸张、竹简等一些材质,而经过多年的存放,本身就已经很脆弱了,所以一般都是密封保存在仓库的。而还有一些碑铭、摩崖、墓志等是以石刻的形式存在的文献,他们在户外遭受了大自然的侵害,如酸雨的侵蚀、风化等自然侵蚀。再加上新疆高校图书馆自身的一些限制,如文献资料稀少,辨识能力较好的专业人员较少,所以古籍破损的情况就更加严重。作为多民族的国家,我国民族古籍本身具有展示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再加上各地图书馆、保存单位及相关保护人员对古籍的认识不到位,认为一些民族古籍只是普通书籍或物件,保护意识的缺失,使得整理和保护方式不到位。
此外,目前我国对于古籍清查并没有统一的编制,没能设置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人员数量的不足和结构的不合理给古籍资料的整理工作增加了很多不可估计的困难和障碍。
虽然,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相关法律文件,对于民族古籍整理保护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大多数法律文件多为概括性规定,具体实施操作难以落实到位。这使得民族古籍的整理汇总工作在某种程度上面临没有法律条文可依据的情况,导致一些外国人士往往钻法律的空子去往偏僻山村,大肆收购我国珍贵的民族古籍。例如流失在海外最多的古籍大多为:藏文、蒙古文、满文、维吾尔文、彝文、东巴文、西夏文、女真文、契丹文等稀有贵重的少数民族的文化古籍[3]。
我国目前缺乏古籍版本鉴定专家,对于很多少数民族稀有的古籍资料的辨识能力不高,通过漫长的历史更迭,时间久远、辗转流转,加上以前我国古籍保护的法律不健全,致使很多的古籍资料的流失甚至被变卖。专业的古籍修复人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士进行收集和整理,很多的古籍特别是少数民族的一些珍贵的文化资料恐怕就会永远变成历史的“故纸堆”了。
因我国各地收藏单位保护设备质量不一,质量高的保护设施普遍存放在省级收藏单位,针对古籍存放时发生的霉变鼠啃等损害情况,其保护处理方式和程度因设施设备质量高低而有所不同。此外,民族古籍保护工作是工程浩大且持续时间长的工作,虽然目前我国针对民族古籍的保护工作投入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但是我国地大物博,而以往没有经过系统整理的、流落在外的民族古籍数量巨大,且民族古籍分布广、范围大、种类多,导致整理和保护工作异常艰难。古籍损害程度严重,各地区培养相关人才时间长等客观原因,使得拨付的经费在面对这些客观原因时,也只是杯水车薪,无法真正改善其条件。
加快建设民族古籍保护立法管理机制,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都涉及古籍保护工作的相关内容,目前需要尽快针对古籍保护出台正式的法规,结合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实际情况,对一些古籍保护工作中涉及的行政管理保护机制、各级政府权责分明机制、保护设施设备利用、严格禁止古籍倒卖行为等细小层面的保护工作进行法律法规的约束,进一步完善我国各地域民族古籍保护工作相关法律条文的统一性,以此完善民族古籍的整理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人民对古籍的保护意识,并为古籍保护提供行之有效的法律条文的依据,为推进我国文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①通过数字化处理复制民族古籍,并将经典古籍收录进数据库,建立数字化的线上资源共享体系,是保护民族古籍的重要渠道。甚至可以通过数字化的线上资源的建设,让流落海外的珍稀古籍以另一种形式“回家”。②基于元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库数据著录的标准化建设,针对生僻字、标引语言、字符编码、检索语言等标准,提高不同收藏单位信息数据库间的互联互通、灵活运用,加快古籍普查在线上登记,网上免费共享的建设步伐。③注重保留民族古籍中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词汇、图片、颜色、排版等资料,丰富收藏单位及保护单位检索数据库的内容,更多地载录未被发现和选用的版本信息,使得民族古籍整理工作记录从传统的文字记录转化为大数据共享平台记录,为今后的学术科研和公众文化传播提供有力的学术保证。
①政府需增加对保护少数民族古籍项目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项保护经费,实行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以确保各个负责收藏、保护古籍的单位或者机构都能获得基本的费用支持。②政府需要进一步丰富项目保护工作的申报内容,缩小申报项目范围,降低保护工作准入门槛。将地域性的民族古籍保护工作纳入全国文化的重点项目中,将大项目逐渐拆分为若干个小项目,面向专业机构及社会力量放宽申报条件,使得各个社会领域都能积极参与申报工作,争取相关经费以开展民族古籍整理保护工作。③拓宽奖励资金渠道,引入社会力量及资金来充实保护经费,同时还能增强民间对于古籍保护的认知和意识。
少数民族古籍整理保护修复人才在全国范围都是普遍缺乏的,培养专业人才,加强现有人才培训是刻不容缓的工作。例如,一些高校可设立古籍修复专业,或者可以采用复合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师傅带徒弟”的师承教学模式,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在民族古籍整理保护工作中的落实。
联合及整合各级政府资源(如:国家典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和博物馆等资源)和社会各级收藏资源,在古籍整理保护和传统文化弘扬推广的基础上,创建线上“无接触”分享平台,并固定推广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和传播周期,丰富传播目录,内容可包括社会教育讲座、考古修复保护工作、优秀历史典籍讲解、传统文化校园弘扬、公益展览和展会介绍等,逐步推广、辐射至全国,为积极推广中华传统文化打下扎实基础。此外,结合大数据、云计算、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充分挖掘民族古籍数量、民族古籍保护研究新成果、民族古籍原始版本、民族古籍中的非遗技艺等内容进行大力宣传,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民族古籍数字化建设是与时俱进、顺应时势的举措。数字化图书馆是对民族古籍的保护和整理,是再次高效利用,让古籍再次焕发生机的手段,它不仅可以造福研究学者,也令业余的文史爱好者可以跨越以往“古籍保护”的鸿沟,掀开了中华文化的神秘面纱,让社会大众更容易地认识、了解和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为推进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奠定了强而有力的学术保证、科研保证和文化保证。这是对古籍资料收集整理方式的一个大跨步,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