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媒体生态下广播新闻的创新策略

2022-02-27 20:05王达广西广播电视台
环球首映 2022年12期
关键词:广播受众互联网+

王达 广西广播电视台

互联网对所有传统媒体的影响不断增加,既对广播新闻的发展带来困难和挑战,又不断倒逼广播新闻的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等进行创新。对于广播新闻而言,在“互联网+”媒体生态下,认清自身的不足,明确创新发展方向,并加强对创新发展途径的探索,对于其未来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更是进一步提高广播新闻影响力、传播力的关键。

一、当前广播新闻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下,广播新闻虽然有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问题和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存在的问题

1.传播方式单一。广播新闻是通过音频进行传播,受众看不见新闻内容,只能通过声音了解新闻,相比较于现阶段丰富的图片、视频等传播形式而言,广播新闻仍存在传播形式单一的问题,导致其逐渐失去受众的关注。同时,广播新闻的传播还受到栏目固定时段播出等因素的限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这些都是广播新闻需要克服的难题。

2.内容采编缺乏创新。目前,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逐渐示弱,很多新闻传播、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学生不再将传统媒体作为择业选项。以广西广播电视台的主频率综合广播为例,该频率目前已经有超3年时间未招聘新的采编人员,并且还有2位在频率工作5年以上的采编人员离职,传统广播行业正面临着无人可用的窘境。没有“新鲜血液”加入,且原来的广播新闻采编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大部分广播新闻长久以来在内容采编上因循守旧,陷入所谓“套路”式的采编,进而这导致广播新闻内容可听性较差,越来越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1]。

针对装甑撒料执行机构的最小撒料量,即可设计出撒料区域面积和撒料量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确定出指定撒料区域的撒料量.经过以上步骤,以坐标、撒料量为一组的数据经过打包封装后就可以发送至装甑撒料执行机构,以执行具体的撒料操作.

(二)面临的挑战

忽然有人对周暄说:“我们朝敏原来在单位里特别受欢迎,瞧她现在比以前还要年轻,周暄你可要好好珍惜啊,不然小心被别人拐跑啦!”

2.2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受众需求不断拓展。在“互联网+”媒体生态环境下,信息全球化逐渐成为大势所趋。广播新闻的受众群体不再满足于关注国内新闻,同时还对国外的新闻事件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为了满足受众需求,获取受众信任和喜爱,广播新闻势必要不断拓展自身的业务范围,丰富新闻采编,这样一来,新闻报道工作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二、“互联网+”媒体生态下广播新闻的发展优势

虽然在“互联网+”媒体生态下,对广播新闻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使其面临多项问题和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也为广播新闻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当今时代下,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不断提升,大家在获取各类信息的同时,更加关注信息的质量。而在互联网不断普及和深入的环境下,各类信息被广泛传播,信息质量却参差不齐,这也提高了受众对信息的辨别难度。基于此,广播新闻必须在内容上下功夫,提高新闻内容的时效性和创新性。比如在一个社会事件发生后,广播新闻工作者应该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获取全方位信息,并及时剪辑音频通过广播和上传到官方网站等方式快速传播,吸引受众注意力,并在后续新闻采编的过程中,保证内容生产的高水准。

a.对状态进行划分。预测值与实际值残差相对误差率范围是-7.31%至7.61%,可将状态划分为4个:E1=[-7.31%,-3%)、E2=-3%,0%、E3=0%,3%、E4=[3%,7.61%],根据划分的状态范围,9个考核期所处的状态:E1状态有2次,E2状态有1次,E3状态有3次,E4状态有3次。

广播新闻与受众之间的良好互动,可有效增加受众对节目的参与感和信任度,将受众的被动接收信息转变为主动参与信息传播。“互联网+”环境的出现有效为广播新闻的传播提供了与受众互动的渠道。传统环境下,广播新闻具有一定的延时性,而在“互联网+”环境下,广播新闻可通过与受众间的互动实现即时性传播,也就是通过互动短信和网络论坛、社交网站等方式,受众可随时表达自己的看法,真正做到全程参与、双向互动。例如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已经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到了与受众间的充分互动。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受众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留言等方式与新闻主播互动,双向互动的渠道,同时也兼具信息传播的功能,使得广播摆脱时段的限制,将信息及时地向外传播。这样一来,广播新闻在新媒体技术的加持下,便成了大众传播的新模式,提高了受众的参与度,保证传播效果[4]。除此之外,在“互联网+”时代下,社交媒体快速发展,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如果这些用户也能成为广播新闻传播的一个个节点,那信息的传递将更加广泛。如广西广播电视台旗下所有频率均已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抖音等社交媒体账号,实时分享焦点新闻资讯,听众之间也可通过平台相互分享和交流,提高广播新闻的影响力[5]。

三、“互联网+”媒体生态下广播新闻的创新策略

(一)提高新闻内容时效性和创新性

1.资源优势。在“互联网+”环境下,广播传媒相较于其他媒体形式具有更为突出的资源优势。一方面,广播新闻有着其本身的新闻专业优势,在长期的新闻采编工作中,已形成了其自身独特、有效的工作程序,尤其针对于社会重点关注的舆论事件、突发事件等,广播新闻能够更为快速、准确、全面地做出报道。另一方面,虽然广播电台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择业吸引力在下降,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广播新闻已经建立了其自身的专业化团队,并拥有健全的分工模式、保障体系等,从新闻采编到新闻传播都有着较为完整的操作系统和流程,能够更为客观、精准地报道新闻内容。

1.受新媒体冲击严重。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不仅让大家享受到更为便捷的生活,在信息获取上也开始追求更好的视听体验,这使得传统的广播新闻受到严重的冲击。据相关数据信息表示,越来越多的受众偏爱于在社交软件、视频网站上观看新闻内容和综艺节目等,广播新闻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传统广播新闻受到新媒体严重的冲击。

互联网技术可为新闻采编工作者提供更有力的信息采集工具,利用“云采集”的方式,拓展新闻信息的采集面,降低采集难度,进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新闻内容编辑上,避免出现标题党等问题,转变受众以往对广播新闻“又专又硬”的刻板印象,比如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增加新闻内容的可听性,提高内容对受众的吸引力[3]。

(二)加强受众需求的调查和融合

在“互联网+”媒体生态下,媒体融合能够有效为广播新闻提供新的受众互动机制。例如,深圳广播电台在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媒体融合的创新发展,并将受众互动作为广播新闻中的重点工作内容,加强受众互动机制的建立,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作为其主要的互动工具与受众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另外,深圳广播电台还有效利用各新媒体平台,在原本直播功能基础上还增加了广播的音频、视频发布功能,并将自身网站平台与新媒体平台数据库相互连接,实现了与新媒体平台的资源共享。在资源共享的环境下,对受众需求、受众关注度等进行更加充分的获取,了解受众对视频、音频的观看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加强与受众间的联系,打造更受欢迎的新闻节目。又例如广东电台珠江经济广播的《一些事一些情》周播节目,在周末晚间电台直播,两位主持人通过在微信公众号以语音形式与听众互动,并通过小游戏等,保持全周、全天的在线互动,有效提高了受众参与度。这样一来,媒体融合发展使栏目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老的受众“粘性”更高,新的受众也被源源不断的吸引进来。

(三)建立受众与广播新闻的互动渠道

2.权威优势。“互联网+”媒体生态下,社会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新闻的传播者,因此,受众往往处于信息过剩的环境下,难以准确判断信息真伪。而广播新闻作为主流媒体,在长期的新闻工作环境下,已经在公众范围内树立了全面且公正的传播形象,相较于其他媒体形式,尤其新媒体形式而言,广播新闻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优势[2]。因此,在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下,广播新闻迅速获取突发事件或公共事件新闻内容,进行播报,可有效发挥其权威性,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

2.管理审核难度加大。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下,新闻传播类型的节目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受众需求,各式各样的广播节目不断出现,海量的节目导致管理审核难度进一步加大。由于传统广播新闻本身功能有限,在管理审核阶段仍然采取工作人员监听的方式,这就导致在节目的不断增加下,审核难度不断增大,管理工作负担越来越重。

(四)增强广播新闻与新媒体的合作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新闻类型的爱好各有不同,广播新闻在创新的过程中,利用互联网技术,把握住这一特征,利用已经积累的受众优势,加强对受众需求的调查和分析,并将根据调查结果及时对广播新闻栏目做出调整。在广播新闻制作的过程中,加强调查和融合受众需求,可有效抓住目标受众,提升传播效果,这对于广播新闻的长久发展十分有利。例如,广播电台可通过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等发布调查问卷,针对科学、教育、体育、娱乐等设置选项供受众投票选择,根据选投票结果确定每个特定时间段的播放内容,以此更加精细化地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吸引受众注意力,并提高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并且通过对受众需求的实时追踪,电台可有效了解到受众的需求和兴趣点,保证广播新闻内容编排的合理性和大众欢迎度,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创新传播互动方式,促进广播媒体在“互联网+”环境下长久发展和进步。

枣棉间作条件下,棉花产量株高、茎粗、叶片数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籽棉产量与株高和茎粗均呈正相关,与叶片数呈负相关(表1),株高直接作用于产量(0. 753),茎粗通过株高对产量的贡献最大(0. 508 3),但茎粗通过叶片数对产量产生负效应(-0. 357 7),通过正负抵消,间接作用对产量的贡献较小(0. 150),叶片数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对产量产生负效应(-0. 684)。

(五)打造广播新闻栏目品牌形象

品牌的号召力在各行各业发展中的作用有目共睹,对于广播新闻而言同样如此,树立品牌形象并提高品牌号召力对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尤为关键。对此,广播新闻可利用互联网,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品牌影响力。在品牌形象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广播新闻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不断创新,根据环境和受众需求的变化,不断做到推陈出新,不断升级内容和传播形式,以此维护其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形象。并且,广播新闻还可通过创造性的包装,打造优质形象,通过节目标识、品牌标识等,构建完善的形象体系,形成品牌广播新闻栏目,通过探索多种多样的节目形式,吸引更多观众,增加趣味性因素,以此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形象。另外,在品牌形象打造中,还不能忽略对优秀人才的培养,确保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和环境,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挖掘主持人、记者等采编人员的潜力,使其具备更加鲜明的人物特点,点缀品牌形象[6~7]。

树立品牌形象,还离不开为公共利益所服务,在涉及相关公共利益的新闻事件传播中,要加强正能量引导和表达,以此才能够使其品牌形象更具影响力,在互联网+时代下更加提升自身形象,提高知名度和大众信誉度。

我国广播新闻的发展和转型,在互联网+媒体生态下,势必经历由音频向网络延伸的过程。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广播新闻缺少自我发展和完善能力,而在当前媒体形态出现转变,媒体发展模式发生变化的环境下,广播新闻也必须加强自我升级与完善,将品牌建设打造落实于拓展传播渠道、升级拳头产品、提高技术水平等方面,以更加丰富多元的新闻内容发展品牌形象。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所开通的“银河台”网络广播新闻为例,其运用了诸多的先进技术手段,包括移动电台、音视频点播等,实现了更高质的音视频媒体服务,打造出了个性化的品牌特点,实现了高效的转型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媒体生态下,广播新闻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广播新闻的创新转型也势在必行。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广播新闻可突破以往的发展模式,加强对自身所存在问题的分析,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媒体行业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优势,站稳脚跟。对此,广播新闻可通过提高新闻内容时效性和创新性、加强受众需求的调查和融合、建立受众与广播新闻的互动渠道、增强广播新闻与新媒体的合作、打造广播新闻栏目品牌形象等途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广播受众互联网+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爸爸也爱听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