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亮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宁 530007)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美术学院特别展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一重要指示为高职文创人才培养指明了一条道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最深沉的情怀。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深入阐发文化精髓,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高职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全面深化文化育人。
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三全育人是路径、“三教”改革是手段、课程改革是重点。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教育新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教学、智慧课堂在教学中得以充分应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借以构建“智传创”三链融合的育人模式改革,按照“德技双修”的人才培养思路,开展“科学技术+传承教育+创新设计”的教学改革,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新战略,培养立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掌握创新设计方法、具备多重复合型技能的新职业人。
职业教育以培育人才的适应性为落脚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必须是具有综合职业素养及能力,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能力突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一方面,新发展理念下,文创产业空前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岗位不断涌现,复合型文创人才需求猛增。另一方面,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产教融合的滞后,使得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明显不足,路径方法已跟不上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因而,主动适应企业对复合型文创人才的迫切需求是改革的核心要义。
课程思政有别于思政课程,专业课程教学主要是围绕专业知识展开,较少从人的素质培养角度去思考,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两张皮”现象。“三全育人”体系下,专业课需要既讲专业又要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融入课堂,实现价值观与能力培养的耦合,充分发挥“一体双翼”的作用,从而构建“大思政”格局。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是最宜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课程之一,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受到“西方优秀”论调的影响,一些课程把外来文化当成专业发展方向,充斥着跟风、膜拜国外设计教育理念的现象。同时,专业课教师缺少思政教育教学知识的培训,对思政教育基础理论知之甚少,在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中,对专业课程有效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能力不足。
目前高职文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较慢,主动适应文创产业发展不够。专业调研方案的修订基本是每年小幅变化,人才培养方案往往不能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然而,课程中新的学习形态、学习规律、学习内容不断出现,使得人才培养模式到了非改不可的境地。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主观性较大、系统性不强,企业的参与度不高,带来的是职业教育适应性缺失。新课程必须有新的内容载体,课程内容若不与文化传承发展有效衔接,同样无法提升专业与行业的适应性,项目化教学无法推进。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没能及时更新自身能力,继续沿用传统的“书本+铅笔”的教学方法,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从目前毕业生调研的结果来看,学生毕业后往往还需要企业额外进行半年以上的岗位培训,学校的人才培养尚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出现了变化,“一专多能”“多元化知识结构”人才成为企业选人用人的首选,而单一技能已无法满足岗位任职要求。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许多岗位已从幕后走上台前,特别是文创岗位中,新产品的开发往往涉及文、理、工、商的综合知识运用。而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往往只关注学生核心专业知识的培养,缺乏“融合教育”,对边际知识掌握、复合能力的培养较少,学生岗位适应能力较弱和就业满意度较低,企业对文创职业教育的满意度也在下滑。
职业教育离不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它是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企业主动地、全过程地参与人才培养,构建一种紧密的关系。然而,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建设比较滞后,产业链、人才链没有实现互联互通,造成了企业主动参与的动力不足、融合度不高。而学校缺少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跟不上市场变化。
“智传创”三链融合是“科学技术+传承教育+创新设计”的育人模式改革创新,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等形式,创立“德育、文育、技育”特征明显的全过程育人模式,培养出企业当下急需的复合型人才,真正做到专业对接行业、教学内容对接真实生产任务、能力培养对接岗位任职需求。
课程思政有别于思政课程,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的方法是潜移默化,是润物无声。
以广西高职为例,从生源构成上看,广西高职学生80%以上来自农村,他们熟悉家乡文化特色,蕴藏在乡村中的优秀文化为课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因此,专业课程上需要利用这一优势,以思想品德教育为契机开展文化传承教育教学,增强学生对家乡建设、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把一个个文化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虚拟化,配合专业课程开展创新设计思维训练。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课程思政的建设,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可以此为契机,对标对表职业教育的新标准和严要求,践行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利用专业课程的主渠道,实现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的有机融合,在厚植爱国情怀,培养工匠精神、创新能力上探索,唱响“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最强音。
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相关专业为例,开展了课程资源、科技手段、创新设计之间相互融合的有益尝试。课程设计上把本地区极具文化特色的壮族纹样、苗族蜡染、坭兴陶、铜鼓、花山岩画等融入专业教学课堂。课前,学生依托网络学习平台开展自主学习,收集课程所需的民族文化方面资料,观看教师提供的虚拟资源;课中,教师利用智慧课堂开展集中教学,结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利用相关文化素材,把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育人全过程;课后,组织学生开展实践学习,利用第二课堂、扶贫助困、大学生“三下乡”、艺术类专业特有的创作采风等活动采集、提炼素材,体验历史文化,挖掘文化故事。课堂的开设地点还可以设在企业、田间地头,教师以项目形式组织学生下企业考察、下馆(场)调研、下课研讨。多元组合的课程内容、多样性的课堂形式转变,使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复合型文创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多重并具”,是面对未来岗位任职所需要的知识体系。“智传创”三链融合教学理念就是优化重组课程、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运用现代智能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项目载体选择,拓宽学生的创新创意设计思路,把以往看似不相干的课程进行有机融合。“智传创”三链融合通过搭建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结构,实现对学生复合型技能的培养。比如,在某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案例教学中,以往的前修课程是版式设计、包装材料等传统课程,后续是印后知识。现在,学生利用数字资源开展多种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并加以创新设计。同时,学生根据案例需要选择理工类、商学类课程学习,如材料学、市场营销等。通过改革,学生既掌握了精湛的专业知识,又拓展了知识面。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越加广泛,但是,网络课程并不是科技融入教学的全部手段,教育必定走在科技进步应用的前沿。教学可以通过虚拟与现实手段,直观地呈现历史文化记忆,并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人机交流,学生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得以更自如地实现自己的创新思维。5G、量子通信等科技进步,给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智慧智能教育时代已经来临。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结合当下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教学方法创新上,应辅以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使用3D/VR/AI等技术,黏合各类成熟资源。[1]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开发智慧课堂,建立以民族文化为特征、共享型的信息资源平台,师生间随时沟通交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导入虚拟教学。[2]同时,信息技术运用在三链融合的课程体系中,可以使数字教学资源颗粒化,有利于课程与课程之间无缝转化,搭建掌握高端技术技能、传承创新民族优秀文化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智能+传承+创新”的融合已成为教学改革途径。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是特征明显的技术教育,它具有很强的科学技术性质,文创设计职业本身就是一种技术的实现过程,几乎所有的设计活动都与科学技术发展密不可分。因此,教学手段应随职业能力的需求变化而变化。
如今,科学、技术手段的引入,有效改变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提升了学生对新技术的应用及创新创业能力,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民族技艺的兴趣。按照现代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要求,把传统民族文化从平面传播向交互立体化传承、自主式探究创新转化。可以搭建一个网络教育云平台,开发本地域特征明显的民族文化特色在线精品开放课程、虚拟数字教学资源库、视频素材库,把传统的技法、图案、结构等资源数字化,实现虚拟交互式教学,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做、评一体化,形成面向区域文创产业发展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利用信息技术革新教学内容,使“模块化课程”教学成为可能,每一个课程不再是单一存在,实现相互贯通,课程之间可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动态修订课程标准。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教育局基于智慧教育视野的课程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推广智慧课堂,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艺术大类各专业根据项目教学需要,采用积件方式提取同一等级的资源作为课程教学载体,从而实现模块化课程教学。
以凸显广西地区文化特色的“模块化课程”为例,先期按照文化特征建立壮族纹样资源库、侗族鼓楼营造技法资源库、苗族蜡染技艺资源库、民族掐丝工艺资源库等多门类数字资源。为此,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面向当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就可以“多元联动、多维驱动”,从各课程资源中,灵活抽取、配置课程。同样,科技融入课程后,为实施项目化教学带来了便利。因为,企业真实的订单任务一定不是单一技能的应用,必定是多种复合型技能的综合应用。这时,原先分散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中的课程就能够实现动态调整,随项目组合,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使课程完美地随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而变化。
课程改革必须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进而推动专业与行业对接、教学与生产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要对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课程教学不能脱离实际,要依托企业的共同参与,深化产教融合。
在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中,文化及相关产业被分为10个大类,其中“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分类首次被提出。文化产业被定义为典型的创新型产业。既然是创新型产业,企业必定需要复合型技能人才。单靠企业自身力量是难以实现新型人才持续供给的,这时,高职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优势得以凸显。当然,没有利益的合作是空洞的,因此,产教融合应在相互间的渗透、促进及协同发展中实现协同育人。
以南宁某职业院校的动漫专业为例,其与某文化传播公司合作申请了数字应用的科研项目,利用U3D数字化技术开展壮锦文化资源的开发。研发壮锦图案精确化、数字化、系统化的保护技术,提升壮锦图案传统文化产业科技含量;构筑壮锦服饰体感互动教学仿真平台,使壮锦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解决壮锦文化存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大力推广壮锦图案的数字化体感互动平台,传承与发展壮锦文化,提升广西民族文化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如今,校企共同开发的相关数字资源,学校能够应用在教学中,企业可以作为产品对外销售,学校完成了育人目标,培育了合格的新职业人,企业的发展也得到了保证,实现了双赢。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依托,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长期存在双师素质不高、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在培育复合型文创人才的目标下,需要建设“协同育人、德技一流、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原有的课程体系出现了动态调整的变化,教学团队自然需要调整。新的教学团队应是具备复合技能的“双师型”专兼结合教学团队,是多元化的教学团队,他们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站在工位是师傅、是传承人,站在讲台是老师。因此,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优化“双师”结构;需要系统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路径。
针对校内专任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训强化对民族文化知识认知的广度与深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竞赛提升运用教学新技术的水平与自觉。此外,加大资金投入,引导教师开展针对民族文化创新发展方面的科研活动。针对企业兼职教师,要面向企业一线选聘能工巧匠,摒弃文凭、学历的条条框框;要创造条件开展教学技能的专项培训,让老师讲得好,学生听得懂、做得妙。实施技能大师、名师、能师“三师领衔”。聘请民族工艺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校园、任导师、建立工坊。
以南宁某职院为例,在校内先后建立了谭湘光大师工作室(壮锦)、王健阳大师工作室(桂作家具)、黄冬鹏大师工作室(壮刀)等工坊。大师通过工坊开展技艺的传授,达到文化技艺传承创新和培养“职业人”的目标,打破传统“师带徒”的局限性,实现学生、徒弟角色复合。学校还为每一个工坊配一至两名助教,教师得到了近距离向大师学习的机会,提升了教学能力;大师有了专任教师的辅助,教学手段得到提升,以往点对点的收徒弟,变成了以点对面的传授,师资团队力量实现了溢出效应。
高职院校的实践基地建设仍存在不少痛点,比如与产业紧密度不高、基地服务教学革新能力不强等。有别于其他专业门类的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智传创”三链融合建设实践基地为特色化、差异化实践基地建设提供了新路径。
高职院校建立以“工坊”为模式的校内实训基地,“大师工坊”“传承基地”已成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一部分。不少人认为,设立这些“工坊”“基地”并不是产教融合型基地,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每一个传承人、传承项目的背后都是一个特色产业的缩影,因此,以“工坊”“基地”为代表的校内实训基地是产教深度融合的代表。但是,它们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发挥新教育理念下“工坊”“基地”的作用。而“智传创”三链融合后,将相关资源数字化、网络化,进行交互式开发,使“大师工坊”“传承基地”功能作用大大得到提升。
以柳州某职院为例,建立了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基地,基地聘请了杨似玉等多位侗族木工工匠,并集合了校内多名专任教师。利用无人机技术、三维模拟、建筑信息化BIM技术等科技手段,以传承与开发为重点,通过视频、声频、虚拟动画等形式,记录了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传统街区、传统建筑、传统技艺。学生在基地中身临其境地接受传统文化、技艺教育,将传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建筑装饰等专业,并以当地的特色产品设计与开发为延伸,辐射了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专业,大幅提升了学生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等复合型能力。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可以依托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胜枚举,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优势。[3]同时,职业教育呈现出的人机交互、自主操控、深度学习、跨界融合、群智开放等新特征,需要教育紧跟科学技术进步。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智传创”三链融合的育人模式,不仅仅是创新,也适应了新发展理念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