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雪艳
(象山县社区学院,浙江 宁波 315700)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党的十九大中提出的战略,这一战略依赖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整体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指明重要的前进方向。不难看出,国家已经制定出台许多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除此之外,还需要农民切实有效提高自身思想文化道德建设,提高自身技能水平。而农民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是制约这一战略践行的重要原因。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农村成人教育可以被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环节和关键问题,只有做好农村成人教育,才能实现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1]
长期以来,农民一直是我国的主要生产力,我国也一直是世界上的农业人口大国,主要依靠农业来实现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同时,种植业也始终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之一。[2]然而,我国在农业方面的产业化水平及现代化水平依旧处于相对较低的状态,这不仅限制着农业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为我国整体经济的进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均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改善,在党的十九大上,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决策部署的提出也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为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帮助农村劳动者更加彻底地摆脱“靠天吃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3]因此,不断深化农村成人教育,是实现农村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必经之路。
从现代农业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农业农村经济的经营模式、组织模式、发展模式以及生产模式都发生了较深程度的变化和改革,然而上述各种模式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农民这一群体来实现,所以,依据教育措施将农村的适龄人群培养成综合素质高,同时兼具新型生产经营意识的新时代农民,在我国农业的长远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施成人教育则是提高当代农民综合素养的有效方法,教育工作者可采用一系列更加适合此类人群的教育手段,将专业知识及相关教育内容通过课堂灌输给上述农民,对于推动现代农业水平的发展和进步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
将视角回归乡村振兴这一战略之上,可以发现其不仅仅关注于各个农村经济方面的单一发展,不仅仅在乎农民收入的增长与否,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和农民的道德品质、文化涵养以及思想认知方面都给予了较高程度的关注。通过这一角度来看,对农民进行适当的成人教育便是帮助其得到精神层面的提升和进步的有效且高效的方式。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把握住成人教育的农村阵地,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分进行广泛宣传和普及,包括邻里文化、孝道文化以及乡规民约文化等。这在提升农民精神内涵的基础上,还会起到维护农村良好氛围的积极效果,从而推动整个农村其他方面的进步和完善,同时也能让广大农民群体意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加入乡村振兴这一伟大事业中来,成为该计划的重要参与者,成为该战略的重要建设者。
上文已经提到对农村适龄人群进行成人教育可有效提升广大农民群体的文化内涵,加强其对于乡村振兴等重要战略的理解程度;在真正意识并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为自己带来的种种益处的基础上,也会进一步推动广大农民积极主动地对乡村振兴这一重要战略进行宣传或传播,从而广泛扩大这一政策的知晓率,增强这一战略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并在各个农村地区之间建立且维护良好的改革氛围,改变广大农民群体固有的传统思维。这对乡村振兴的有效开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高等学校是教学科研的高地,是我国必不可少的人才库和智力库。[4]同等来看,对农村成人进行成人教育,也是我国为培养出有文化内涵的新型农民的必不可少的人才库和智力库。按照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来看,想要实现改善农村农业经济方式、优化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以及发扬乡村优秀风俗文化等不同方面的目标,培养并发展新时代下的新型农民是基本路径之一,与此同时,对农村的适龄人群进行适当程度的教育,也确实可以为乡村振兴的深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乡村振兴并不是孤立存在或者实行的,乡村振兴必须依靠城市的需求力量才能得到更加顺利且高效的推行。[5]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都是在城市接受了相当程度的培养和训练后才有能力对其他未接受过深度教育的人群进行培育,从这一点来看,来自城市的教师以农村为主要教育根据地对农村人口进行成人教育,就将乡村与城市进行了有机的联结。除此之外,这还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与现状。并且,在城市长期学习与生活的教师对于城市人群的需求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使得教师在进入农村地区后,可以依据供给侧方面对乡村的产业、农产品提出相应指导与建议。教师可通过宣传乡村各项产业来吸引城市人群进行消费,进一步加深乡村与城市的联结,并推动乡村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深度发展,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实施与推行。
在当今时代,农村经济水平与城市经济水平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很多农村青壮年或者其他适龄人群为维持生计,只有农忙时节才会回家务农,而在农闲时节,大量农村人口便会外出打工,通过做生意、跑运输等方式来补贴家用,这不仅导致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现象的出现,更造成了在农村推行成人教育的困难。因而,适龄人口的不足是当前时代在农村推行与普及成人教育发展中需要着重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其关乎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思想文化教育能否顺利开展。因此,关于农村适龄人口不足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在推行与普及成人教育之前必须解决的首要任务。
在1953年,我国农村地区才基本完成“三大改造”,而这距离现在尚且不过70年,同时,这也仅仅使农村人群解决了饥饿等温饱问题。正因如此,农村部分成人对于思想和文化教育仍没有投以必要的重视与关注。并且,长时间的辛苦劳作也使得农村成人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对知识汲取的积极性也不断降低,部分人群甚至还秉持着“百无一用是书生”的错误想法,不配合甚至对教育工作产生懒惰与抵触的情绪。这对政府在农村推行成人教育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影响因素,并且会对后续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持续产生不良影响。由此可得,提高农村适龄人群学习意识的教育任务刻不容缓,同样也在政府开展及推广成人教育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从总体而言,农村经济状况不如城市,这在教育资源方面有着着重体现。农村教育水平差,与其师资力量匮乏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这对政府开展成人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大部分农村的成人教育教师都是采用外聘制,而这难以满足实际情况下的专职教师配置,直接导致农村成人教育难以推进。同时部分教师综合素质能力较低,不能达到吸引农村成人学习兴趣的目的,而这也可能造成农村成人明明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但收效甚微,事倍功半,最终一事无成的不良后果。除此之外,部分政府对农村成人教育资金的投入不足,这对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也会有不良影响。教育师资力量的大小决定着农村成人教育质量的高低,政府在展开工作时也许格外注重农村教育师资力量的注入。综上所述,在农村开展成人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着重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虽然刻不容缓,却也有先后与主次之分,如应首先解决农村适龄人口不足的问题,其次谈如何提高成人学习意识和加强教育师资力量。同时,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求真务实,切记不可搞“面子”工程。如此,在农村开展成人教育的问题才可以得到妥善解决。
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成人教育的第一个因素是人为因素,不仅表现在对创新能力强、领导力强以及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的迫切需要,更表现为对具有优质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的成人教育教师的迫切需要。[6]因此,从这个角度上不难看出,农村成人教育要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吸引具有以上能力的优秀人才返回农村、深入农村、扎根农村,就必须要为广大返乡创业青年提供有效的创新教育和服务,提高农村企业家的创业技能、生产技能和经营理念,为他们的创新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的引导方法包括:第一,思想建设方面,需要认清国情,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城乡发展逐渐显现出巨大的不平衡,但是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播种文化深入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其重要地位不容忽视。农村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升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可以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传播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并创造条件,让他们更容易创造经济价值,体现人生价值。第二,政策方面,需要制定相应的农民工创业政策措施。成立专门的办事机构,做到事事有回应,事事有解决。简化土地审批手续,只要符合规划的,在没有矛盾纠纷前提下,只要完成征地手续的,给予从快从简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并逐渐完善其他手续。简化项目申报和审批手续,不搞层层申报、层层审批,相反要承诺多少工作日审批,限期审批,在不违背政策原则下,可以考虑先实施,后审批。第三,环境方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优化创业环境。政府应投入资金,进一步加强重点设施建设。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绿化荒山荒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7]
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基础就是要强化农村成人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农村成人教师的选拔和培训一定要从专兼结合的角度来践行。一方面,农业教育培训部门可以利用政策优势和技术加持,在科学培训计划的指导下,定期安排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下乡定点帮扶。这不仅可以满足农业科技人员对实际情况的了解,也可以解决农村创业者对技术支持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为他们实施农村成人教育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强化农村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拓宽师资培养途径。通过教师的“校本化”培养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可以将有能力而又乐意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才吸引到教学第一线上来,改变教师的随意性。同时,对现有的专职教师进行知识的再培训、新技能的再训练;在学校内建立起“以老带新”的适应制度,建立起“以新帮老”的新技术应用推广制度;对教师实行阶段培养计划;加强教师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适应教学实践的需要;通过科研报告会等形式,鼓励教师参与产业开发、基地建设、科研攻关、学术交流,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激发教师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势潜能,建立起他们对学校和当地农村的职业归属感,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第二,建立固定的学校培养途径。可以大力推动城镇教师下乡支教,以此促进“以城带乡”模式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合理和积极地利用外援,在兼职教师部分接受城市教师的支援和指导。另外,面向乡镇企业,吸引社会“一技之师”也不失为一条合适的途径。第三,全面开放教师资格认证。可以通过向社会开放,向行业、企业和事业单位开放来招聘教师;需要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向全社会招考。这样各个方面的人才就会关注和投入农村成人教育,才有可能自主吸纳合格的师资队伍,打破计划经济时代的“上级委派”思维。
一方面,农村成人教育教学内容要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发展,通过农村成人教育的实施,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有力的教育支撑,让农村成人教育教学内容更加有的放矢,不仅突出劳动技能、创业技能的教学,也要体现对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引导。另一方面,农村成人教育教学内容要体现出较强的前瞻性,要符合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和长远需求,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对农村成人教育教学的要求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学内容需要适应需要,为农民的发展服务。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虽然农村成人教育培养目标明确,教学针对性强,但所有类型的成人教育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它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措施。“教学—生产传授—技术服务”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目前我国农村成人教育普遍采取的方式。这种方式在教学管理上把专业和技术结合起来,以技术生产力带动专业,以专业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边教学、边生产,使教师和农民学生都在学习期间接触到了农业的第一线,以互动和参与的方式让农民学生们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为自身成长服务,不断谋求本土发展的出路。第三,建立产学研综合实践训练基地。组建产学研基地,实现课堂内外结合,构建将政府、社会、企业纳入的大平台,形成向农民传播农业科学技术的基地网络,根据当地农村情况进行农业技能分析,制订教学计划和大纲,加大专业覆盖面,适应性强,教学内容实用,课程组合与农村需要紧密结合,进行灵活的适应性调整。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就不会有高素质的农业,没有现代化的农民,也就不会有现代化的农业。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媒介的不断丰富,农村成人教育发展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和可能。一方面,可以将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社区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农村成人教育实施网络,提升成人教育的效果和持久性;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微课教学等方式,有效弥补农村成人教育载体和媒介方面的不足,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注入活力。
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遵循“木桶效应”这一典型的管理学概念,因此,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整个木桶中的短板应当被给予高度重视。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提高农村成人教育的普及度与质量是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基于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较为具体的可行路径,以供广大学者和相关研究人员借鉴参考,并为推动我国农村地区在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