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专题
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学科体系的意义、特征及路径游旭群(6,5)
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价值及举措李 森(6,14)
高质量教师教育评价:内涵特征、逻辑架构与推进策略陈 亮(6,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 侯惠勤(2,5)
论新 “历史决议” 的三重维度:主题、主旨和方法论杨凤城,梁 腾(2,19)
论统筹普遍安全与共同发展 赵英臣(2,30)
小康社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形态肖贵清,林 晨(4,5)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逻辑、多维内涵和世界意义刘 仓(4,17)
论中国共产党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次历史性回答杨 平(4,27)
主持人栏目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引言” 所提问题的当代价值 丁国旗(3,5)
“组织起来” 的革命文艺——论陕甘宁边区文艺机构的体制化生成冯 超,李继凯(3,16)
新时代中国现实主义文论发展的新态势与新挑战党圣元(3,25)
“革命文学” 论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制度的探索李跃力,路嘉玮(4,39)
新中国文学塑造英雄形象中心任务的确立及其书写逻辑 寇鹏程(4,53)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制度建设的历程、形态与经验杨建刚(6,36)
延安文艺制度的建构逻辑与路径 刘 鑫(6,47)
经济学·管理学·法学
数字经济培育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机制与路径 任保平,李培伟(1,121)
数字经济驱动与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惠 宁,杨 昕(1,13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与数字经济协同性分析裴辉儒,惠爱玲(1,148)
大数据杀熟中消费者公平交易权保护探究胡元聪,冯一帆(1,161)
新发展格局下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 郭玉清(2,42)
面向科技自立自强的高能级创新联合体建设尹西明,陈泰伦,陈 劲,苏雅欣(2,51)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我国独生子女父母自我养老问题 睢党臣,程 旭,李丹阳(2,61)
商业活动中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属性与保护蓝寿荣,罗 静(2,73)
我国司法干预民间借贷利率上限负面效应之纾解路径郭 华,王蕾蕾(2,87)
有效衔接时期乡村振兴对脱贫攻坚资产的赋能路径白永秀,陈 煦(3,35)
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来自中国城市层面的经验证据郭 丰,杨上广,任 毅(3,45)
单位大院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嵌入 田毅鹏,高梓淞(3,61)
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构机制雷 茜,向德平(3,73)
虚拟货币整治的法治思考与优化进路——兼论对金融科技的 “禁令型” 监管邓建鹏,马文洁(3,86)
软件转换性使用规则的美国实践与中国应对朱雪忠,安笑辉(3,98)
数字中国建设中政府数据开放利用政策的优化付熙雯(4,118)
数字劳务平台就业者权益保障体系构建王延川,吴海燕(4,155)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私人规制及其权能分析张康乐(4,167)
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需要把握的方向姜长云(5,5)
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碳减排的效应——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准自然实验方法分析方 兰,汤鹤延(5,14)
我国智慧养老服务效率存在的问题与改进路径——基于2015—2020年数据的分析李兆友,赵 庚,赵 萌(5,30)
著作权法公共领域的司法适用 易继明,韩 萍(5,109)
新发展格局下 “数字丝绸之路”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框架与路径 任保平(6,57)
中国式现代化导向的数字长江建设研究师 博,方嘉辉(6,67)
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下数字黄河建设的目标及其实现李 媛 (6,78)
网络秀场直播法律规制调适问题解析黎四奇,王 威(6,90)
教育学
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新目标与新路径 郝文武(1,57)
中国乡村教育话语体系的百年演进及其现实启示袁利平,姜嘉伟(1,69)
乡村学校 “在乡性” 的危机与应对——以 “乡村文化教育” 作为一种应对战略薛晓阳(1,84)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现实背景、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向 司林波(1,96)
英国高等教育多元主体评价制度的缘起、架构与特征——兼论对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启示蒋家琼,张亮亮(1,111)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其实现冯永刚,师欢欢(3,112)
中外合作办学退出机制的检视与完善湛中乐,郑悠然(4,88)
智能时代的教育立法前瞻 管 华(4,103)
编纂我国教育法典的基本定位与逻辑主线尹建国,吴汉东(5,124)
中小学教育惩戒的司法救济模式与审查标准陈 菲,林莉红(5,137)
历史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夏商周王制时代的 “中国” 认同 田广林,任妮娜(1,5)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金人的 “中国” 历史认同——以《大金德运图说》为中心的讨论 赵永春(1,15)
走向职役:唐代色役研究的视域转换与理论拓展吴树国,李 强(3,122)
继往开来的隋代历史教育及其对唐代的影响程源源(3,135)
先秦时期的族武装考论 李忠林(4,64)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元代 “中国” 认同孙红梅(4,74)
西周春秋周王册命方国卿士之制初探 王 晖(5,77)
祈福梦告:唐代华岳神信仰的一个独特面相——从建唐功臣裴寂 “谒岳神以徼福” 谈起王永平(5,90)
龙朔元年苏定方东征高句丽失利原因再探张维慎(5,99)
中国障扇礼仪之演变——兼与古埃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杨共乐(6,137)
冷战期间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宣传战探析史澎海,谢 培(6,145)
文学·语言学
秦藩宗室 “青门社” 与晚明诗坛的互动与融合高益荣,刘 爽(2,139)
清代徐燨戏曲版本与副文本的互文性阐释杜桂萍,孙蒙蒙(2,147)
自体、客体与文学形象——从心理发展视角重读莎士比亚《李尔王》贺心悦,冷 霜(2,160)
时间与空间:托卡尔丘克小说精神家园的意义同构韩 伟,李若碧(2,169)
中国新诗学观念的历史转型及其辩证关系——郑振铎 “血和泪” 与 “爱和美” 的双重书写郑元会,张 帆(3,145)
国家语言治理能力及其理论建构 王 辉(4,134)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及其建设——以甘肃省夏河县调查为例 刘志刚,杜 敏(4,143)
都城文化视角下《三梦记》作者及相关问题新考李小龙(5,43)
官服·仕宦·心态——论白居易的官服书写 张锦辉(5,53)
长安—临安:唐宋 “都城故事” 叙事转向——基于经典作品比较的视角 葛永海(5,66)
语言规划视域下的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建设沈 骑,康铭浩(6,104)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涉外应急语言服务的基本问题——内涵、构成及服务策略 王 玲(6,115)
澳门城市语言景观的多模态研究赵学清,刘洁琳(6,123)
哲学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重叠共识——析彼得·温茨的环境协同论 贾向桐,刘琬舒(1,28)
人类环境正义建构的中国道路 王云霞(1,37)
海德格尔的时间性此在与人工智能发展的自主性难题——兼论德雷福斯人工智能批判的局限性 李日容(1,46)
人工智能视野下的知识体系修正理论任晓明,林艺霏(2,121)
技术话语的历史时空:贝尔纳·斯蒂格勒的叙事之场姜凯宜,于 水(2,129)
新闻传播学
高质量发展主题下的用户贡献内容与出版知识服务许 洁,白一杨(2,102)
出版的本质功能与出版知识服务的范式重构王勇安,鲍柳康(2,112)
凤凰网建设性的新闻评论实践探索——基于对《政能亮》《政对面》编辑部成员深度访谈的分析郭 倩,殷 乐(3,154)
电子游戏对婚恋关系质量的影响——基于公平理论视角的分析丁 梦,张国良,金恒江(3,164)
影像的怀旧记忆书写及其认同话语建构——从 “80后” 童年动画片的怀旧现象说起杨向荣(5,148)
时间即刻、空间萎缩:6G传播新样态与加速去同步化的社会风险 朱鸿军,李 喆(5,157)
数字时代中国话语国际传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王晨佳,陆 航(5,167)
《中国电影发展史》与中国电影史研究饶曙光,刘 婧(6,158)
杂糅与缺失:网络玄幻小说的价值观 周利荣(6,170)
其他
本刊 2022年总目录 (6,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