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筱 吴芬芬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锻造公安铁军的理论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安队伍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实践,是对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是人民警察在长期的警务实战中所形成的、具有职业特色的价值关系,是人民警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是公安队伍建设的基点和灵魂。
进入新时代,公安工作发生了诸多新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结合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 年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2020 年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仪式、2022 年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明确要求我国人民警察要牢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全心全意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与使命,为建设平安中国,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工作。
可以说,这“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科学指明了我们党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建警治警的指导思想,是对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因此,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探究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背后的哲学意蕴,深化人民警察对其职业的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将理论认识转化为行动自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古代,“忠诚”具备伦理道德和政治意义两类范畴,作“中正、尽心、专一”之义。中国共产党人忠诚观的思想渊源、理论基础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忠诚观。马克思主义忠诚观着重体现为对政治的忠诚以及对无产阶级伟大事业的忠诚。而警察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职能就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完成统治阶级的政治任务。我国人民警察区别于其他国家警察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在具体实践中,对党忠诚是每个警察的政治信念。这就要求忠诚在内容和形式上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群众是分为不同阶级的,一个阶级想要统一思想和行动,从而有效发挥出这个阶级的能动性,则需要形成政党这一最高组织形式。通过政党的领导,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创造新的、更多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政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通过解决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推翻资本主义,最终使人类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以上均可看出,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作为无产阶级的一员,必须忠诚于无产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如今正在朝着实现伟大梦想继续前行。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坚强的领导核心。公安机关做为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在政治建设上必须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践行职责与使命。
《共产党宣言》提出要构建“新”的国家制度,以彰显人民的意志与期望;列宁强调,“真正忠于工人国家的人”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所亟需的。可见,无产阶级为了获得解放,就必须抓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来开展斗争,并且要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无产阶级只有成为统治阶级,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才可以得到彻底解放。
我国建立的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忠诚于国家就是要始终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准则,坚决捍卫国家权益。把忠诚作为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准则,是因为警察是国家力量的主要构成,是解决国内矛盾冲突的武装力量,这些都使得警察要忠于国家,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并且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公安队伍必须敢于面对重大风险,敢于负责重大挑战,敢于克服重大阻力,敢于解决重大矛盾,忠诚履职尽责,创造有利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环境,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保驾护航。
《共产党宣言》提到,“……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人民群众是社会人口中绝大多数的、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我们党自成立至今,提出了群众路线、“三个有利于”、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理论思想,都彰显出我们始终把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作为我们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基于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人民警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要积极适应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社会公共安全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完善多维化、信息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可以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就是强警兴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综上所述,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中的忠诚,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是忠诚于党、国家和人民的有机统一,对党忠诚是灵魂和核心,对国家忠诚是根本要求,对人民忠诚是本质属性,三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辩证统一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始终,生动反映了公安机关的历史担当、根本宗旨和职业特性,充分体现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优良传统和价值理念。
服务人民这一价值观,是由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马克思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出发,来解释历史的形成,他指出历史存在的前提是人的存在,人为了生存,才去不断地进行劳动,创造生产和生活资料,这种劳动、生产就成为世界的基础,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人类历史。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首次科学系统地回答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个问题。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通过自身实践,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形成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带领人民干革命、搞建设、谋改革、促复兴,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人民,其依靠力量和坚强柱石也是人民。为此,无产阶级政党在自己的一切工作中,都必须依靠群众力量、集中群众智慧、获取群众信任,从而实现更多更好的发展。这是我们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身为人民警察,要积极回应人民对于安全的社会环境的新期待。马克思曾指出:“一个劳动者积极性的高低和完成劳动职责的好坏,取决于他的价值观念——他看重的是什么。”也就是说,价值观念决定劳动者的积极性,这就说明,作为服务人民的人民警察,必须认识到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热心而又诚恳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效处理好人民内部的矛盾,将维护人民利益与社会和谐稳定作为职业责任。首先,要做到情系民生。平安是最大的民生。人民警察要将向社会提供公共安全服务、保障民生服务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履行好打击犯罪、服务人民的职责。其次,要做到服务社会。社会和谐稳定是平安中国之基。人民警察在日常工作中,要有效地打击犯罪,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在责权范围内,最大限度做好为民、助民、便民的各项服务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不被侵犯。
总之,人民警察要牢牢把握服务人民这一根本宗旨,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忠诚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公平正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在中国的具体体现。
“公正”涵盖公平与正义。马克思始终致力于对社会公正的价值追求,他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大多集中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不公平、不公正的基础之上。他认为社会公正的价值追求,其终极指向是人的自由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分析,“公正”一方面体现了价值的主体性,即在社会生活当中,身为实践主体的人,会对生活、生产的发展有着公平正义的需要,这种需要有赖于组织形式的创造,使公平正义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价值。另一方面,“公正”是一种价值评价,公平正义的实现,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能够满足人的需要与利益,将“公正“作为价值评价的标准,有利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基本内容包含经济、社会、法律等许多方面,但其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唯物史观的公正是为了保障人的尊严和基本权利。“一切人……他们是平等的……现代的平等要求是……一切人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从这段话中可以得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应该有平等公正的政治权利,即人人拥有权力,尊严和社会地位以及人身自由和民主。
人民警察作为执法者,做到执法公正才是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前提,是公安机关的履职方向。公安机关要严格规范公正执法,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才能使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更上一层楼。广大公安干警还要充分认识到,公安机关的工作大都是执法工作,所有的活动都是执法活动,因此,要始终把公正摆在提高执法公信力的首要位置,牢牢把握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总纲领,充分认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从而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坚定不移做好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公安机关既是国家的行政执法机关,又是司法机关,因而公安民警拥有较为广泛的权力。同时,公安机关还肩负着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职责,这就使得公安民警在工作中会较多接触社会各个方面。这些特点决定了公安民警容易受到诱惑和腐蚀,因此,廉洁成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而要想锻造廉洁奉公的公安铁军,必须在队伍的纪律作风建设上有更严标准和更高要求,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必须把纪律严明作为保持、提升公安队伍纯洁性建设的重要保障。
在组织参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初期,马克思就明确指出,如果无法绝对保持党的纪律,那么将会一事无成。这揭示了严明的纪律对于实现奋斗目标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列宁看来,严格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重要条件之一。可见,纪律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前提。
对于公安机关来说,公安机关作为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纪律严明是新时代加强正规划建设、提升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公安队伍同时也是党绝对领导下的纪律部队,必须在纪律建设上有更高标准,而落实纪律严明的核心就是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四个铁一般”标准,承担起历史使命,建设廉洁警队。面对复杂的形势和繁重的工作,切实履行好职责使命,需要广大民警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以严明的纪律、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身,只有这样才可以锻造一支铁一般的现代化警队。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中指出,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指导实践,将思想上的东西转化为物质力量。剖析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哲学意蕴,就是要求广大民警把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要求转化为自觉追求和内生动力,推进新时代公安队伍建设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同时,对总结新时代公安工作实践经验,深化对公安工作规律性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第一,有利于强化政治建设、铸牢忠诚警魂。忠诚,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是人民警察的精神支柱。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平安中国的实践中,公安机关要牢牢把握公安姓党的根本属性,自觉加强理论武装,打牢全警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
第二,有利于强化为民宗旨、深化平安建设。为民,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是人民警察的价值指向。公安机关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时,要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忠于人民、依靠人民来实现公安工作进一步发展,这是新时代人民警察的价值取向和应有担当。
第三,有利于强化法治思维、严格规范执法。公正,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生命线,是人民警察的职业操守。牢固树立公正意识,关键在于对公正的内涵和外延有准确认知,核心在于将公正意识贯穿到执法全过程,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第四,有利于强化底线思维、全面从严治警。廉洁,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保障,是人民警察的行为底线。纪律严明是公安队伍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要锚定“四个铁一般”标准要求,从严治警、从廉治警,推进公安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