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写的创新对策探究

2022-02-27 09:51◎王
传播力研究 2022年34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受众内容

◎王 娟

(东营市广播电视台,山东 东营 257091)

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能够得以生存,必须依靠自身的新闻编辑内容所具备的权威性、人文性、思想性、引导性,这对广播电视新闻的采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广,给广播电视新闻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因此,新闻采编人员需结合时代发展情况,进行创新和改进,把握各种机遇,积极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加大传播的力度,增强广播电视新闻的竞争力。

一、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写的不足

(一)没有围绕受众的实际生活

新闻信息采编的流程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信息采集,另一方面则是内容制作。而内容的精良性也是保证新闻被受众所接受的关键。但一些媒体过于注重新闻本身的政治作用、社会作用,未能考虑受众的实际需要。而且所制作的新闻内容较为空洞,无法激发受众的阅读欲、观看欲。或者是离受众的实际生活较远,不能引起受众情感方面的共鸣。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必须要满足受众的需要。并且在采编新闻内容时,必须紧紧围绕受众的实际生活。

(二)传播缺乏时效性

传统媒体在采编新闻时,需要对信息进行采集和制作,最后再进行传输,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因此,相较于新媒体新闻传播,传统新闻在时效方面会比较滞后。很多网络新闻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传播途径非常广阔,而且可随时随地进行传播。因此,传统制作出来的新闻报道,会落后于网络传播。受众不能去回看一播就过的电视新闻,然而网络新闻却能进行回看、保存、搜索。由此可以看出,新闻传播如果缺乏时效性,就会失去传播的意义,降低用户的黏度。

(三)内容较为单一

一些新闻节目的内容过于严肃,所以受众的观看兴趣也不高。此外,在对新闻进行采写和编排的时候,表现形式非常固定,或者新闻本身的取材范围很小,能呈现给受众的内容更是不多。这不利于新闻媒体的发展,更影响了受众的观看兴趣。特别是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媒体平台涌现,受众更愿意观看生动有趣、简单直观、具有时代气息的新闻内容。

(四)结构比较陈旧

广播电视新闻的采写如果不够创新,结构过于陈旧,就会降低吸引力和传播力。由于新闻属于真实事件的反映,而一些采编人员受到传统思维的束缚,认为只有固定结构才能够展现出新闻的特性。因此,所制作出来的新闻节目过于严肃和死板,而且在节目中对新闻进行朗读式的播报,缺乏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思维的局限性影响了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创新,而且不利于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面临的形势

(一)年轻受众逐渐转移

在新媒体时代,年轻受众逐渐转移到了网络平台中,对于广播电视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改变了过去固定和均衡的受众结构。因为当代年轻群体是与新媒体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已融入进了他们的生活,他们接收这些媒体所传递的各种信息,同时也是信息和资讯的传递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广播电视媒体的受众越来越少,这是广播电视媒体正面临的严峻形势,所以对新闻制作进行创新,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新闻传播发生变化

由于网络平台具有互动性,所以受众也成为了新闻的传播者。而且在网络上,新闻可以一传十、十传百地进行裂变传播。但广播电视新闻只能进行一个时间段的传播,所以缺乏竞争力。此外,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具有包容性和全面性,允许各种评论和声音的碰撞。受众的视觉也非常多元化,更加开放。但广播电视媒体仍然采取“我说你听”“我播你看”的形式,因此过于单一化。

(三)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受阻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国有体制发生了改变。一些电视媒体进行了企业化改革,融入到了市场竞争中。而新闻节目的采编、制作和传播,直接影响了广播电视媒体的竞争力。相较于新媒体网络广告投放,广播电视的广告更少,投放形式也较为单一。因为有着较多的受众群体,所以新媒体新闻平台的广告越来越多,而且展现出了灵活化的状态。因此,这也影响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经济效益,阻碍了其发展。

三、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写的创新对策

(一)新闻采编的创新对策

1.采取更加灵活的新闻采编模式

网络技术的渗透,使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产生了一个社会热点事件,所有的媒体都会进行争相报道。因此,产生了同质化的现象,模式也非常相似,缺乏鲜明的特色。与新媒体相比,主流媒体在新闻采编制作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甚至起着主导舆论的作用。为了展现出一定的风格和特色,可采用更加创新的新闻采编模式。比如,某地的广播电视台在采编新闻时,坚持“内容选材趣味化”“编导策划前置化”“采访安排项目化”“摄制后期流程化”,针对一些重要的新闻报道,不再采用零碎化的跟踪报道模式,而是朝着有计划、有流程、有目标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制作出来的新闻效果更好。而且根据新闻事件的情况,对新闻采写进行分工,采取精细化的工作模式,展现出了良好的采访效果。因此,该广播电视台制作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闻专栏节目,比如《魅力乡村》《本土创业在线》《新闻连连看》等,在展现出地方特色的同时,更得到了受众的青睐。

2.采用趣味的新闻编排技巧

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要坚持党性与民生的统一,这是党对新闻宣传的要求。因此,广播电视媒体人要走到受众中去,了解受众的真实生活,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追溯,站在受众的角度来对新闻进行采编,采用趣味的编排技巧。

例如,某广播电视台推出的《零距离接触》节目,不但非常接地气,而且编排也非常有趣。除了在新闻标题方面采用一些方言和网络语言以外,编导在节目采编内容和构思方面也进行了创新。不但与受众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展现出了一定的服务性和实用性。在节目中将受众邀请到演播室里,展现出节目的故事化、人物化、情节化。甚至大胆采用情景剧拍摄的方法,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来代入新闻。同时,配上生动的动画效果、拟人化的配音。现场观众还可以提问、点评,使得原本严肃的新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就是充满趣味的新闻编排。

3.采用融媒体采写思维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采写和编辑的思维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具备融媒体意识,了解受众的各种需要。比如,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和参与性的特点,所以新闻采写人员要在语言方面尽量贴近受众,采用通俗和平民化的语言,拉近语受众之间的距离。或者使用一些当下的流行语言,使新闻报道更加新鲜有趣。而且在相似的新闻素材中,探寻不一样的报道模式,采用不一样的视角。例如,某电视台在报道一个热点事件时,采用了诸多民间DV拍摄者所拍摄到的画面,通过剪辑和制作,与采集到的新闻素材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新闻节目制作形式,形成了不局限于传统的新闻播报模式。例如,《老梁看世界》是一档著名的新闻评论节目。其打破了过去的新闻采写限制,以犀利和直接的语言方式来对新闻进行播报。老梁在节目中还会针对一些社会不良现象进行解读,从而更好地吸引了受众,展现出了全新的新闻模式。

4.满足网络时代的传播特点

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广播电视新闻的采写也要符合网络传播的特点。因为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不仅仅只是通过广播或者电视来传播,而是新媒体与旧媒体相结合进行传播。所以新闻采编人员需针对不同平台的特点来进行采写。第一,在采访的时候要尽量多搜集素材和内容,挖掘新闻背后的内涵。第二,所制作的新闻要满足融媒体的传播需求,在追求时效的同时,更要扩展传播范围。并针对中年和青年受众,撰写出主题精练、篇幅短小的新闻稿,这样才符合网络时代“碎片化”“高信息量”的新闻阅览需要。第三,广播电视媒体要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向受众展示自身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多进行解释性报道与深度报道,对舆论加以正确引导,如此才能增强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力。

(二)新闻写作的创新对策

1.注重内容的多元化

在新闻的采写中,要注重突破性和创新性。在结构与格式方面进行革新。不再采用固定和传统的写作模式,而是通过新颖的新闻结构来吸引受众。在语言和内容的创新方面,要注意搜集一些覆盖主流群体的材料,适当运用有趣的网络流行语,以满足各类群体的需求。

2.声音和图像必须兼具

面对网络媒体的冲击,广播电视台更要加强创新与突破。需要保证声音和图像兼备,展现出新闻的立体感。比如,在新闻开场的时候,主持人会进行介绍,这时受众会看到空白的背景,关注的重点会放在主持人身上。短短的几秒钟时间,并不能充分吸引受众。而新闻传播特征的变化,则能引起受众的注意,调动他们的视觉和听觉。因此,在对新闻稿件进行写作的过程中,要将新闻的声像与内容融合在一起。在文字和观点的表达中,保证视觉和听觉的一致性,实现声音和图像兼备。在播报新闻的时候,防止产生主持人生硬朗读的情况。要设计具有吸引力的主持词,也就是开场白。文字必须生动、形象,实现新闻画面与主持词的有效融合,并产生影响力。只有达到声像的配合,才能帮助受众捕捉到重点信息,并展现出具有逻辑性的新闻结构。

3.采用创新的文字表达

要采用更加创新的文字表达,增强新闻的趣味性、互动性。例如,某主流新闻媒体推出了一系列的主题新闻,即“厉害了我的职场”“史上最牛团队这样创业”等,使原本严肃的新闻标题更加有趣。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们所浏览的网络信息具有碎片化的特点。而标题文字则成为了吸引受众的一个法宝。题目除了要醒目、简洁以外,更要用新奇的文字来吸引受众,促使他们进行阅览。但新奇不等于刻意媚俗,不能采用猎奇和低俗的标题文字。为了避免单纯文本的枯燥和乏味,更需注重文本语言的应用。文字报道尽量鲜明、简洁、有趣,通过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合适的位置添加可视化的语言,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和立体。

4.突出鲜明的主题

新闻采写的创新,还要求突出出鲜明的主题,让受众能明确中心内容。对于一些重要的新闻内容,则要有所侧重,用新颖的方式提炼出相应的主题。这就需要用到高超的语言技巧,以及创新的表达方式。举个例子,人民网在2019年时设计了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专题报道,其中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不同方面的内容。其先发布了一篇名为《中国为什么被称为“流动的中国”》的主题报道,吸引了受众的眼球。然后制作出了关于这70年变化的主题新闻系列,集视频新闻、图文报道、论坛讨论等形式为一体。并引导受众参与讨论,征集受众的留言。不但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而且促进了与受众之间的交流,展现出了更加鲜明的主题。

(三)采编人员要提升专业能力

新闻报道需由专业的采写人员来完成,所以要实现创新,就需要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网络媒体平台的特点是开放性、全面性,人人都可以是新闻的采集者、发布者,所以新闻发布也不再是广播电视媒体的特权。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编人员更要具备专业的素养,能对信息进行严格把控。并且要肩负新闻工作者的职责,认真对新闻进行采写。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防止出现低俗和媚俗的新闻产品。通过新闻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对受众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除此之外,新闻采写人员还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业务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交流,提升职业敏感度。在复杂的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中判断事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在平时还要掌握新媒体工具、互联网软硬件的使用技巧,能操控数字化的采编工具、传输设备,具备互联网思维,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不断写作来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了解不同新闻文体的写作方法,这些能力是实现新闻采写创新的重要基础。

(四)保证新闻采写的质量

新媒体新闻虽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传播力较强,但却存在一些缺点,比如质量不高。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却恰好相反,其具有专业的新闻制作能力,而且权威性、公信力较强。为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更要注重新闻采写质量。从日常生活入手,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使新闻内容更加接地气。而且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对新闻进行采写,开辟不一样的视角。举个例子,某地区政府推进河道整治工作,修建了抵御洪水的水库,从而使穿城而过的河岸了河路,缓解了交通压力。在竣工之后,电视新闻媒体进行了采编策划。收集了关于开通仪式、路人漫步、新路概况等方面的素材,同时在路上采访司机、路人和拆迁户,掌握不同群体的意见和反响。这种高质量的新闻节目,除了通过广播和电视进行传播,也上传到了网络平台,得到了一致好评。

四、结语

综上,笔者探讨了关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写的创新对策,希望能够打破传统新闻采编的局限,对新闻进行深入挖掘,从而制作出生动真实的新闻,满足受众对高质量新闻的需求,增强电视新闻媒体的实力和竞争力。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