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国报道》记者 张岩
1月 14日,“Togethe! Share!Future!‘Z世代’走进冬奥体验派暨人文交流对话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埃及、日本、韩国、西班牙等16个国家的60余位中外青年进行了冰雪运动体验和人文交流对话。
作为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北京作为有史以来世界上第一个“双奥之城”,也将见证奥林匹克的激情与梦想再度在神州大地点燃,同中国“一起向未来”。
本次活动由中国外文局指导,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宣传部、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有利于推动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带动中国14亿多人关心热爱参与冰雪运动,让中国人民再次有机会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和奥林匹克精神传播作出贡献。”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在活动致辞中表示。
“青年是冬奥会重要的参与者。今天,我们邀请中外青年体验冰雪项目,感受冬奥魅力,也是要进一步拉近中外青年心灵距离,用文明交流和文化交融的形式生动地诠释奥林匹克精神,激发全社会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与期盼。”陆彩荣表示。
陆彩荣介绍说,为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外文局精心谋划,重点策划出版中英文主题图书、举办主题活动,集中传播北京冬奥理念、讲述北京冬奥故事、展示北京冬奥魅力。中国外文局将用心搭建中外青年交流的对话平台,助推中外青年在国家发展建设、国际友好合作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凝聚青年“心”力量,传播冬奥“心”声音,筑梦冰雪“心”未来”。
“北京冬奥会既是体育盛事,也是国内外文化交流、增进国际友谊的桥梁,来自世界各地的体育健儿相聚于此,在赛场上奋勇争先,在赛场外增进友谊。”人民体育出版社总编辑王成表示,人民体育出版社长期致力于弘扬体育精神,传播奥林匹克文化,致力于推动中国体育教育事业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希望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向世界推介中华体育文化,促进体育文化交流。”他说。
基于对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积极践行,经国际奥委会认可,2021年12月16日首都体育学院正式成立了“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学院作为一座永久性奥林匹克教育研究机构,是北京冬奥会重要人文遗产。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副校长陈作松表示,学院高度重视奥林匹克价值观的普及推广工作,愿意提供载体、搭建平台,共同为持续传承奥运遗产、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作出独特而积极的贡献。
举办北京冬奥会,成功地将“三亿人上冰雪”从愿景变为现实。根据1月12日发布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显示,自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我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总人数达到3.46亿人,冰雪运动的参与率24.56%,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而青年是冰雪运动最主要的参与者和爱好者。《2021中国青年参与冰雪运动情况报告》显示,中国有30%以上的青年群体参与过冰雪运动,为“三亿人上冰雪”提供重要支撑。
1月14日,在“Z世代”走进冬奥体验派活动中,在京各国留学生正在体验冰球运动。
“我总共从事了41年冰雪运动,6岁时开始学习滑冰。当时全国只有两个室内冰场,我们通常都是在气温零下30℃至40℃至的户外进行训练,很多人都被冻哭了。”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中国第一棒火炬手、冬奥会中国男子首枚奖牌获得者、短道速滑名将李佳军在分享自己的奥运故事时深情讲述道,“但今天不一样了,自从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中国向世界承诺带动中国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所以,国家陆续开展了例如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体教融合’‘冰雪进校园’等系列规划,让冰雪运动为大众,尤其是为青少年所熟悉。截至去年底,我们国家的冰场已经达到654块,雪场更是达到了803个,让更多人有了体验冰雪运动的机会。”
“前段时间非常荣幸去了希腊进行火种采集和火炬传递,让我对奥林匹克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李佳军还说,过去自己作为一名运动员,关注的只是努力去练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而通过参与火炬传递,让他进一步认识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文化内核。“原本只有三个词汇的奥林匹克精神‘更高、更快、更强’,在2019年7月增加了‘更团结’,这不仅是对体育精神的升华,也是在疫情全球蔓延之下展现体育意义的一种人文情怀。”
而在女子短道速滑世界冠军肖涵看来,传承体育精神不只在赛场,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冰雪运动、喜爱冰雪运动也是另一种传承。“我小时候每次看到升国旗、奏国歌的瞬间,我就希望有一天我也能站上领奖台,能有这样的待遇。我就是带着这个梦想的种子结识了短道速滑……”肖涵回忆道,在她的运动生涯中,有辉煌也有过低谷,有荣耀也有遗憾,但是艰苦的训练磨炼了她不服输的意志,也为她日后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底色。拿到2012年世锦赛3000米速滑接力冠军后,备战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她运动生涯却被医生判了“死刑”,不能再进行任何高强度的训练。
“这段时光是我人生的低谷。但是我没有放弃体育,所以我选择继续深造,希望把我的运动经历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现在我是一名大学体育教师,虽然我不再身披战袍、为国争光,但我觉得把体育知识传承下去,体育精神传承下去,这种荣誉不亚于我在赛场升国旗、奏国歌。虽然我的运动员体育生涯带着遗憾草草结束,但是我与体育的故事依然继续着。”肖涵说。
而有着16年运动经历、14年国际裁判经历和10年体育教学经历的崇礼冰雪推广大使朱丹在分享自己的“跨界”经历时表示:“作为曾经夏季运动项目的冠军运动员,能跨界跨项参与冬奥会,这已经是完成了我的一个冬奥梦,我们要能够突破自己,不断战胜自己。”朱丹是中国首位冠军跨界跨项的国际级裁判员,她曾经是艺术体操世界冠军,退役后成为国际裁判,同时也是一名大学教师。2018年冬天,机缘巧合她有了一次参与学习冬奥项目裁判工作的机会。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她第一次从夏季项目裁判转到了冬季项目裁判。“多年的体育生涯也让我与奥运结下了难舍难分的情缘,我觉得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再次为体育事业做贡献的机会。”
参与活动的中外青年共同演唱歌曲《骄傲的少年》。
朱丹还分享了自己作为运动员时,在一次集体项目比赛中被队友绳子意外抽中眼睛险些失明的故事,“当时眼睛就看不到了,但我还坚持通过平时的熟练性、动作的掌握把它完成下来了。因为对艺术体操来说,五人中只要一个人停止运动,成套就没有分数了。当时裁判、教练甚至都没看出来,因为我在场上一直保持微笑的状态。下场之后发现我的眼睛在流血他们全都吓坏了。不过好在医治及时,现在已经康复了。”
以青春之名同冰雪结缘,“Z世代”作为当下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最具希望的群体,在促进世界青年交流、传播奥运精神等方面有不同的见解和实践经历。在“全球青年对话会”环节,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的中外青年学生代表和青年媒体记者、短视频博主讲述他们与北京、冬奥的故事,期待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精彩比赛,祝福各国运动健儿取得优异成绩。
何京盛是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的一名日籍记者,他说:“去年我去平谷的一家滑雪场报道了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系列活动,那是我第一次走上雪道,在雪场采访了很多冰雪爱好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对冰雪运动的这份热情。”他希望疫情尽快结束,让更多的外国朋友、外国青少年到中国,到北京来走一走、看一看。
“在这么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们生活在北京,生活在中国,能亲自体会到别人只能在屏幕上看到的冬奥会,是多么幸福、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儿。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国际性的盛会,是中国和外国友好往来的舞台,是中国全面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的桥梁。”留学生米娜目前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这个非常喜欢“冰墩墩”和“雪容融”、讲着一口流利汉语普通话的约旦姑娘,与大家分享了即将近距离感受北京冬奥会的激动与兴奋,同时她也表示,身为一名留学生,她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一起,一起向未来。
“我是阳光,我来自索马里,代表‘热’,而冬奥是‘冷’,‘冷+热’也许就能代表一种完整性,把两个不同的世界合起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留学生阳光用一个“冷笑话”作为自己的开场白,博得全场的会心一笑。他在自己的交流分享中说道:“运动把世界不同地方的人团结起来,相互合作,互相接受彼此,让人们分享爱,这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而奥运会就是能让我们体验爱和接受的聚会。不管我们在世界的任何地方,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观看比赛,只要我们彼此接受、彼此团结,就会懂得奥运精神的真谛——也就是我们生活的精神。”
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主任陈实在活动总结发言时表示,青年有理想、有担当,社会发展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未来,中国外文局将以多种方式为中外青年搭建交流平台,希望青年们互学互鉴、增进了解、收获友谊、共同成长,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