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秀兰
对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以淮阴工学院为例
曹秀兰
[淮阴工学院]
高校的公共空间文化建设,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实现环境育人的重要手段。部分高校在进行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知行脱节、本末倒置、思维受限等忽视校园空间文化传导功能的问题。本文在陈述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强调高校只有转换思维方式,与时俱进,才能充分发挥校园公共空间文化的育人作用。
文化建设;环境育人;公共空间;高校校园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论述中多次强调,立德树人是高校之本,要坚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加强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建设,寓“德”于“教”,发挥校园文化阵地中环境育人的作用,对于全面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育人是校园空间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利用环境的潜移默化实现育人功能,是当前高校后勤工作者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承载文化、精神的空间场所,大学校园的公共空间的文化建设在培养人才、发展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实现价值认同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强调要通过校园的景观建设,达成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1]。空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展现的是学校的精神面貌,是凝聚人心、展现学校正面形象、展示学校文明进步的重要载体。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公共空间文化氛围。校园公共空间的硬件设施,如景观小品、绿化布局、休憩设施等的设置,所营造出来的文化向心力、凝聚力,对于大学生的情感交流以及人与自然的互动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校园公共空间的建筑风格、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蕴含着学校所特有的文化和精神氛围。健康的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选择性、潜移性、持久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提升学生的涵养、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传承区域的历史文化,对于高校培养新时代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斯蒂芬利考克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空间环境的文化氛围,是一种润物无声的精神力量,以其潜在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校园的建筑中蕴涵的“时间对地域的人文与自然如光如尘般的艺术转化力”,其渗透和彰显的中华悠久经典文化,通过建筑语言传递给学生,自发诠释着校园公共空间文化的价值内涵,对于学生情操的培养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校园公共空间环境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建设是以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的终极目标。
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建设,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是学校向外展示自己的文化形象的一张名片。校园公共空间的景观文化是一所学校历史积淀的真实反映。学校借助于校园公共空间的建筑、绿植、山水等有形的物质形象,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实现大学的功能:定名、言事、明礼、传情、喻志和载道。尤其是位于有着深厚文化沉淀区域的校园,其地域文化是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校园倚重于当地的特色文化,加以创新设计,可以深刻生动地诠释学校的“兼修身心、胸怀家国”的校训校风,为学校树立良好的“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的外在形象。校园公共空间文化的核心竞争力,突出体现为文化的创造力以及凝聚力两个方面,悠久的校园历史文化能给予师生奋发向上、永不言败的精神力量,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校园公共空间的文化建设,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纵观高校的空间文化建设,存在着许多共性问题,突出表现在过分注重功利主义的目的,忽略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成长的引导意义。具体表现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高校理论上认识到了校园空间文化建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功用,但在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着知行脱节问题。
1.规划差异
高校在进行校园公共空间的整体规划时,存在重主要建筑物建设,轻校园软环境建设的问题。整体建筑风格上力求体现学校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校园公共空间设计大多是在校园主要建筑物完工之后再进行的二次深化设计,往往不能和学校主要建筑物以及选址范围内的自然景观、自然资源有效融合,原有水文植被、山地得不到有效利用,破坏了校园生态环境的自然和谐。
2.执行随意
校园环境规划执行过程中,因种种原因造成的景观小品的设计出入、草坪地段的缩水、山水走向的改换,都使原有的设计效果大打折扣。
3.管护粗疏
校园公共空间需要大量细致细密的维护工作,由于学校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致使校园公共空间的景观出现损害、破败,严重影响了校园环境的整体美观。[2]
高校管理者在校园公共空间建设上的知与行的不统一,导致了目标和结果的偏差,不能很好地达成打造文化空间环境的目标。高校忽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空间环境建设,就等同于放弃了最基础的育人阵地,就很难保证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目标的实现。
校园公共空间的文化建设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空间文化建设是使其成为承担高校精神文化的载体,很多高校在这方面理解不够,在空间环境的规划和设计上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忽视人的需求,实用性不强。[3]好的校园公共空间设计是既传承地域悠久历史文化,体现高校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又能满足学校师生科研、教学、学习、休闲、交流的基本要求,达到改善情绪、激发灵感、物我观照的育人效果,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应力求做到实用、经济、美观,合而为一。但很多高校在校园公共空间的环境设计中,好大喜功,在建筑或景观的构建布局上,大肆“制造”雷同作品,不顾校园地势特点,处处造名人题词、流觞曲水、亭台楼阁、炫丽灯饰,不仅不实用,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校园的审美,造成一种粗俗的效果,颠倒了以环境影响人,以环境育化人的初心。高校忽视精神文化建设,一味搞景观排队的行为,只会让校园空间文化建设的功能流于形式。
1.忽略校园空间文化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
目前,很多高校把校园公共空间的文化建设的重心,放在控制功能以及改善师生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方面,把校园公共空间的文化建设单纯看作教育管理方法的延伸和补充手段,极大地束缚了校园环境文化的精神引领功能的发挥。
2.忽略空间的景观和文化发展建设的可持续性
在传承校园文化和进行景观营造方面,不能与时俱进地发展、更新和优化,将空间景观建设理解为单纯意义上的亭阁的建造、花木的种植和景观的布局,脱离了校园改革发展的主题,更谈不上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角度去进行景观建设。高校的短视行为和局限性思维层次,阻碍了校园公共空间的绿色、生态文化建设的进程。
鉴于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后勤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我校空间文化建设的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以超前的发展观念来构筑校园空间文化建设的发展愿景,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对学校空间建设的历史使命、发展思路进行全方位思考,把构筑学校空间文化建设发展的理念以一贯之地贯穿于后勤管理的全过程,增强后勤人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凝心聚力,聚集集体智慧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以学校发展改革的总体规划为核心,在建设高能高质高效的后勤队伍上下功夫,在优化后勤管理上做文章。
以学校的办学理念来规划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建设的发展蓝图,在认真分析已有发展条件的基础上,确立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理清发展目标,制定与时代发展一致的具体策略。比如我校利用周恩来总理故里的资源优势和历史悠久、名人辈出的文化底蕴,拟定独具特色的建设思路,打造成有温度、有内涵、有生命力的特色校园公共空间的人文环境。
以本校的人文特色做基底,深入挖掘校园的文化元素,在满足校园功能与审美、保持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整体性的前提下,构建学校的视觉形象。[4]通过人本化的管理手段、书香型的环境布局来演绎和建构学校的校训校风。我校在校园公共空间的布局上,处处彰显“明德尚学、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文化,铭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恩来教导,结合“书香校园”的推广活动,设置读书长廊,“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乐趣”。布设恩来事迹的景观小品,设立当地历史名人的名言传记、事迹介绍、警言警句,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耳濡目染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引导,推动了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建设的发展。
学校空间的文化建设作为精神层面的东西,需要通过环境等物质性的内容表现出来:校园规划、雕塑、园林、绿化、交通、道路等以物质的形态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格局。针对我校而言,优雅舒适的学生生活区的景观提升,配套的花木和景观小品;修建的小西湖拱桥及环湖便道工程;曲径通幽的蛇家坝休闲便道工程、落英缤纷的西环人行便道工程和校园草坪改造等项目,都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合理配置设施设备,科学规划功能区,充分利用、发挥校园空间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建筑、长廊、花木、墙壁、景观小品都能“传情达意”,对于实现培养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灵魂、潜移学生品性、陶冶学生性情的这一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公共空间的美化和建设,是大学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和情操的熏陶,甚至对于大学生一生的性格养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正确认识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建设的功能,科学分析和确定它的固有价值与地位,制定与目标一致的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建设发展规划,打造精品特色、独具个性的校园公共空间文化,让校园文化承载、传达大学文化精神,“以物化人”“以文化人”,对于高校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5]
[1]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EB/OL].(2004-12-20)[2020-12 -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 1407/s3008/200412/t20041220 76337.html.
[2]陈玉海,李汉超,刘蓓蓓.对新形势下校园环境建设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12(12):57-58
[3]王月凤.高职院校环境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科技风,2021(05):143-144.
[4]王艺霏.校园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大学新校园语言景观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9.
[5]任静,戴莹.地域文化下的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文化建设-以丽水学院为例[J].美与时代(上),2020(11):81-84.
(责任编辑:赵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