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亲子沟通策略

2022-02-26 18:46广东省汕头市卫生学校何小萌
广东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共情亲子陪伴

文/广东省汕头市卫生学校 何小萌

一、引言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亲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家长要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沟通感到特别费劲,好像越来越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了。有的孩子长大后跟以前很不一样,比如以前性格很随和的可能变得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甩脸色,以前蛮听话的可能变得任性、执拗、软硬不吃。有的家长可能不理解,孩子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是自己没教好呢?还是孩子受到不良的影响,学坏了?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心理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实现亲子间良好的沟通,家长首先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其次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良好的亲子沟通,有助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二、青春期心理特点

1.情绪变得强烈且不稳定

青春期情绪的变化不是简单的学坏了、变了……这些情绪问题往往是青春期激素水平影响所致。激素水平的改变导致了青少年的情绪体验变得强烈,比如遇到伤心的事情,他们会感到特别难受,会陷入强烈的负面情绪。

被老师批评了,如果是小学生,可能哭一哭或者忍一忍,过一会情绪就平静了,但是青春期的孩子要是被老师批评了,他的感受就深刻多了,不再是忍一忍哭一下就能过去的。再比如,遇到不满的事情,青春期的孩子,一言不合就会发脾气、听不进劝解,甚至越劝越反抗、越说越急躁。有的孩子事后可能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欠妥,产生后悔的心态,但是下次类似的情况,依然难以控制,因为他们的情绪起伏往往是受到激素水平的影响。那既然不是他们自己所能控制,也就不能过于强求。家长没必要去强求,也要告诉孩子不必过于纠结,要和他们一起用科学的心态去看待这些情绪。

2.自我意识发展迅速

进入青春期之后,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不再像过去那样听父母、老师的话,比如他们开始不喜欢家长为他们挑选的衣服了,而是希望自己选择衣服。有了自己的想法,会让他们有一种成人感,他们追求这种“我像个大人”这样的感觉,希望自己像大人一样,有独立的见解、能够自主决定一些事情,所以青春期的孩子会迫切地想摆脱父母的束缚。这个时候父母的管教对他们来说是对他们自我意识的挑战,否定他们的成人感,所以他们会很抗拒父母的管教。在他们心中会觉得只有小孩才总是听大人的话,长大了就得自己说了算。在一些家长眼里的“叛逆”,其实对于孩子来讲就是他们“长大成人”的表现。

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到了青春期,还没有自己的想法,什么听家长的,让家长帮忙决定,这才更需要引起重视。

3.学习动机减弱

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学业越来越难,大部分的孩子在学习上受到的挫折越来越多,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当一个人受到挫折、感受到压力大的时候,要不就是努力、想方设法地对抗压力,要不就是逃避不去面对。当孩子在努力过但效果甚微,或者觉得努力太累的时候,他们会干脆选择逃避,比如直接承认自己能力不行、承认自己笨,这样就无须再努力了,这其实是他们本能地应对压力的一个办法。心理学上称之为“习得性无助”,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当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自身的智力、能力的时候,一种弥散的、无助的和抑郁的状态就会出现,自我评价就会降低,动机也减弱到最低水平。一个学生在学习上总是受挫、总是被贬低之后,他们可能会直接承认自己能力低,然后就不再努力,因为能力不行再怎么努力也没用。这样的想法,会让他们思想变得轻松,而不用再费劲地去努力。

学生如果学习不努力,那他的精力就会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当下最普遍的就是玩手机,又轻松又有趣,所以现在手机成瘾的学生特别多。手机其实就是他们躲避学习压力的乐土。怎样才能从手机瘾中抽离出来呢?一方面是要有其他能够吸引他们注意力的事情;另一方面是要有支持的力量,有人陪伴他们面对压力、克服困难。在这个时候,家长如果能够耐心地鼓励、正确地引导,是可以帮助孩子走出手机成瘾的泥潭的。所以,青春期科学有效的亲子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三、青春期亲子沟通技巧

1.陪伴

以学习为例,大部分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不喜欢学习,很多学生都是在小学高部之后才开始成绩下滑。面对成绩下滑,如果孩子能够勇敢面对困难,找到原因、努力调整,那很快就能赶上来,并且能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学会勇敢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但是很多孩子,刚开始成绩下滑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伤心,如果这个时候教师家长总是批评的话,他可能出现害怕。当这种伤心害怕的情绪占据了主要心理的时候,他就没那么多精力去处理问题本身。所以当孩子第一次出现成绩下滑的时候,引导孩子正确面对这个困境并努力找到解决方法才是关键。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家长陪他们直面困难,找到成绩下滑的原因,是因为对学习内容不理解、还是练习不够、还是错过一些知识点……其实一开始出现问题的时候是很容易找到原因的。而且家长陪同他们一起面对这个问题,还能培养他们直面困难、积极寻找解决办法的积极态度。

家长陪伴过一两次之后,孩子就能渐渐养成习惯,遇到问题不应该只是用情绪去面对,情绪可以有,但它解决不了问题,应该用积极的行动去解决问题,要正视现实、勇敢面对、耐心寻找方法,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除了学习,其他的困难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孩子没有经验、不敢面对困难、一味地情绪对抗的时候,家长的陪伴可以给孩子勇气,引导孩子勇敢面对、冷静思考、耐心处理,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成长。

青春期的孩子同样需要陪伴,但是他们不大希望听到太多的说教,他们需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陪伴,就是单纯陪着他们,不带教育的、批判的态度。这个时候陪伴的意义在于心理支持,有陪伴的孩子会有更高的安全感,尤其遇到挫折、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可以感觉到“有后盾”的安全感,心理抗压能力就会更高。

2.关注

青春期是个充满矛盾的时期,孩子们一方面希望自己独立,大人不要管太多,一方面又希望父母关心自己、了解自己。大部分家长都没法完美满足孩子的这个心理需求,家长能做到的就是保持关注,但不要过多干预,把握好大方向,明确底线,只要不超越底线的事情,尽量给孩子更多的自由。

究竟该如何关注青春期的孩子呢?家长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情绪、一是行为。往往刚开始出现问题的时候可能只是一些小信号,家长只要足够关注孩子,就能敏锐捕捉到各种蛛丝马迹,比如变得沉默、变得莫名地烦躁、变得闪烁其词、出现极端的言行……当出现这些变化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重视就是要持续地关注、观察,并且尝试沟通。家长捕捉到孩子的信号并给予重视,孩子是能够感受到你的关注的,这能让孩子感到自己受尊重、重视,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这种被关注的感受是一种很大的心理支持。如果家长忽视了这些信号,或者看到但却不以为然,孩子会解读为自己不受重视、是个不重要的人,这种想法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果本身是有心理问题的话,则会导致心理问题的加重。所以足够的关注,既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又能够让孩子感到心理支持。

3.共情

不少家长,平时和子女的沟通就是说教、批评教育,导致孩子很烦躁,不愿意和家长沟通。沟通的前提就是要双方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是良好沟通的基础。与青少年的沟通,要充分考虑他们自我意识发展迅速的心理特点,避免因家长说教而导致孩子“叛逆”,也要引导青少年不要过于强调自我而忽视家长的感受。总而言之,就是要换位思考。

举个例子,孩子放学回来晚了,家长通常会说一句:“怎么这么晚回来?”看似普通的一句话,青春期的孩子十有八九会觉得家长管得太多而感到烦躁,或觉得父母是在指责自己而觉得害怕。家长可以先站在孩子的角度,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个学生,因为作业没做好、考试考不好被老师留堂了,或者因为学习压力大和同学溜去玩了一会,回家晚了,回到家里,你最想听到的是家长什么样的话?是责备?讽刺?还是安慰?鼓励?所以,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先体验对方的感觉,才能够实现良好的沟通,否则,说再多也无效,甚至起反作用。等孩子愿意和你沟通了,再问他“换作是爸爸妈妈回家晚,你一个人在家等,你是什么心情?”引导孩子也换位思考,学会共情。

良好的沟通,除了话语本身,还要注意应用好肢体语言,诸如表情、眼神、动作,这些都是沟通里面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而且肢体语言在表达情感、引发共情上更有优势,在亲子沟通中能够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有时候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关爱的拥抱,对孩子来说,比千言万语都有价值。

四、结语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陪伴、关注、共情,可以帮助亲子之间实现良好的沟通,对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有很大的帮助,对解决青春期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当一个好家长,助力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共情亲子陪伴
陪伴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陪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