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大伟
(江苏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江苏 徐州 221116)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其核心即在于不断顺应国际国内形势、时代发展趋势、青年发展态势的深刻变化,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因势而新”的发展理念,建基于百年来党在高校各个历史阶段取得胜利的伟大实践。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必要清晰勾绘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因势而新的历史谱系和演进形态,以便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高校是各种思潮、文化、主义交流激荡的“试验场”。为改造中国社会寻找方向、辨清道路,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一股巨大洪流,“救亡图存,启蒙大众”无疑是当时关乎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迫切之“势”。中国最早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场所是大学校园。李大钊等人秘密发起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斯(思)学说研究会”,并接连在《新青年》《晨钟报》等进步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振聋发聩的雄文,大声疾呼“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2]引导鼓励青年尽早树立人生理想,确定奋斗方向,“努力去作人的活动”。[3]受新思潮影响,全国以高校为中心先后成立了“新民学会”“少年中国学会”等数十家青年进步社团,这些青年进步组织在李大钊、陈独秀等高校教师的引导下,培养了最早一批笃信“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先觉者。然而在“茫茫九派流中国”的理论与现实环境中,各种因势而生的“药方”很多,君主立宪主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都曾在中国高校中流行一时。要使马克思主义在高校中传得开、立得住、信得多,还需要做大量的思想动员和组织建设工作。为了在高校中向进步青年有效灌输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早在1923年10月,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就颁发了《教育宣传委员会组织法》,编辑出版了《新青年》季刊、《前锋》月刊、《向导》周刊等多种通俗读物,利用这些刊物作为宣传阵地,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高校思想领域有力争取到了最广大的青年群体,赢得了爱国青年的广泛共鸣。与此同时,早期共产党人在北京大学还创立了青年团作为党的预备学校,后来迅速发展到北京各大专院校。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伊始,就探索依托高校的思想阵地大声呐喊“启蒙祛昧”、上下求索“救亡图存”,为彻底改造中国社会做了最先锋的思想动员。
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夺取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全面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临的重要使命。围绕这一历史使命,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炮火硝烟中不断探索成长,逐渐走向成熟。抗日战争期间,国内高校遭到巨大破坏,成千上万的青年学子跟随部分高校西迁至大后方,党的高校工作也随之进入了苦难辉煌的坚韧篇章。面对民族危亡的累卵之势,党的高校工作内容也因势而新,呈现出根据地高校、国统区高校和沦陷区高校不同的战略布局。在延安等根据地,党中央先后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大学等10余所由党直接领导的院校,宣传马列主义思想,进行党的政治、经济、军事知识教育,为抗日前线输送了大量干部和人才。在国统区高校,面对国民党当局加强对青年控制、青年运动受到压制的不利形势,党中央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扩大政治影响,争取时局好转。[4]在沦陷区高校,党领导的青年抗日群众组织则完全转入地下,中央派出青年工作干部或青年党员加入沦陷区高校一些秘密青年组织内,通过隐蔽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爱国青年阅读马列主义书籍,学习《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有效激发沦陷区青年学生抗日救亡的民族意识,有力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开展的“皇民化”教育。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革命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党中央再次把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调整到夺取全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斗争上。面对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生死决战,国统区学生民主运动空前高涨,高校逐渐成为国共两党“争民心、争士气、争舆论”的“第二条战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统区高校先后爆发了“抗议驻华美军暴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与“反美扶日”三次大规模学生运动,有力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本质。党在国统区高校开展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使国民党反动统治愈发陷入孤立被动的状态,有力配合了解放军在正面战场的军事行动。同时,也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和储备了大量既有政治素养又有业务素质的高校知识分子人才,为全国解放后党的教育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和平建设时期新的形势任务,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5]牢固树立“生命线意识”,将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同党中央工作重心的战略调整相统一,是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因势而新”的集中体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高等教育顺利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教育迈入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一时期,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6]偏重“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劳动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突出“教育是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7]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成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文革”十年,高等教育事业受到极左思想的严重破坏,片面鼓吹“政治挂帅”导致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遭遇严重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面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大势”,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基调及时转换为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四有”新人,更好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大学校园的思想政治氛围全面拨乱反正,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邓小平同志根据当时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敏锐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8]的战略判断,并且强调“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9]这一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因势而新的具体举措,是充分利用难得的国际战略机遇期争分夺秒提高教育质量,提高科学文化的教学水平。同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等于忽视和弱化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重要作用。面对改革开放后,少数人与国外敌对势力勾结,打着“要人权”“要民主”等口号,公开反对无产阶级专政,要求进行所谓“彻底的社会改革”,严重扰乱高校思想环境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指出“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0]明确要求“学校要大力加强革命秩序和革命纪律,造就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11]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党中央更加重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与巩固,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不断得到加强。
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经历了近二十年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社会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也日益多样,导致一些新的社会思潮逐渐开始涌动,多元多样的价值取向开始在高校大学生中出现。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也在教育理念、内容结构、方式方法等方面暴露出部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不相匹配的矛盾和问题。党中央与时俱进地将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确立为“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12]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引领得到全面加强。
其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旨归。“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内在地要求高校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做到使高校成为传播党的先进思想的理论高地,不断弘扬符合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要求的社会主义校园文化;“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高校在学生切身利益的维护和增长中让大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导引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乘势而上,取得了一系列非凡的成就。其二,“重视德育”成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重心。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党中央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成为这一时期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重要方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等文件的先后出台,把高校德育工作全面系统地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其三,“教育创新”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这一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孕育创新文化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如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增加“第二课堂”在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比重、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整合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持续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大势所趋。在这一时代趋势要求下,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工作新理念,进一步充实和丰富新的发展内涵,全面迈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2005年,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强调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认真坚持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又要“不断在观念、内容、方法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改进创新,不断总结和创造新经验”。[13]这一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这一时期的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明确把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发展作为高校德育的首要目标,更加强调尊重青年群体的成长诉求,更加突出对大学生群体的关照和服务。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心理发展规律、价值观形成规律等内容创新性地融入到了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中,极大充实和丰富了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内涵。其二,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凝聚大学生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全国高校迅速贯彻落实。中央电视台2002年开始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激励了一代大学生的精神成长。“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通过《长征》《亮剑》等文艺影视作品得到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在大学生中引发关注热潮。以《百家讲坛》《国宝档案》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化传播产品的涌现,催生了大学校园中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极大增强了在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认同。其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时代准则。2006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确立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各级各类高校纷纷开展内涵丰富的“明荣知耻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课堂”等主题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持续发生深刻变化。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4]面对中华民族同心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旋律和总趋势,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乘势而上,全面步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其一,牢筑“兴国之魂”,促进大学生个人理想追求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同频共振。在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的语境下,“同心同向”的“最大公约数”无疑应是凝聚广大青年共同奋斗思想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上升势头,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统摄和关照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感觉、价值观念、生活逻辑和精神诉求,努力探寻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大学生个人利益的契合点、平衡点、共振点。“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15]在这一“筑魂工程”引领下,全国高校开展的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方兴未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价值共识。
其二,突出“四个服务”,坚持从治国理政的高度擘画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谋篇布局。进入新时代以来,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因势而新的另一显著特征是承担了“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6]的战略任务。在紧扣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势方面,《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加快促进了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使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在紧扣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势方面,2017年党中央开展对中管高校巡视工作后,针对存在的“党的建设弱化”等共性问题,全国高校立行立改,高校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强化落实,“书记抓”“抓书记”成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常态,高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建设在全国高校逐渐推开,高校基层党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普遍增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宏旨要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在紧扣全面依法治国的大势方面,党中央通过依法“打虎拍蝇”,高压反腐,在大学生中树立了崇高威信。大学章程的制定、学术评价机制的完善全面提升了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法治化、制度化程度,依法治校在大学校园蔚然成风。
其三,增强“四个自信”,不断提升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解疑释惑的能力。进入新时代以来,广大高校思政工作者积极探索融入大学生的话语体系、掌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开展教育活动,积极回应社会热点问题,及时解答学生思想疑惑,使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持续增强。一是更加强化阵地意识。思政课受到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建设力度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逐渐完善,基本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全覆盖,全国高校积极探索从“思政课程”扩展到“课程思政”。二是更加注重队伍建设。目前,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已成为思政课教学的主干力量。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推选展示、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评选、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评选,各级各类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培训等,让更多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得到了提高理论和实践“续航能力”的宝贵机会。三是更加凸显问题导向。通过有效开展贫困生资助、心理健康教育、权益维护、就业帮扶等工作,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青年逐梦奋斗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平台,把大学生的切身利益、现实问题、梦想追求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光荣梦想紧密相连,创造条件让每个高校学子都能报国有“门”、创业有“路”、攀登有“梯”,大大提高了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