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时代新人志气、骨气、底气的文化向度

2022-02-26 14:52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志气骨气底气

冯 刚 陈 倩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1]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把握百年建党历史和科学锚定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的时代昭示,也是从精神维度对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提出的新要求。正所谓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2],精神是文化的内核,文化是精神的基脉。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至关重要,应基于志气、骨气、底气的时代意涵和文化本质,探赜培育有效实现的文化进路。

一、志气、骨气、底气是时代新人应有的精神品质

较之以往常论的 “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2021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提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并将其作为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指向。同年4 月,他在清华大学考察时要求广大青年 “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 ‘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志气、骨气、底气”从党史学习领域升格迈进伟大复兴之路,成为时代新人在心理品质和精神气质方面的新表达和新规定,具有特定的时代意蕴和科学的价值考量。

1.志气:甘于担当、想有作为的气魄

志气是指人们正确树立志向、踊跃践行志向所呈现的精神样态,是时代新人积极进取、甘于担当、想有作为的气魄。青年的地位和作用决定志气是时代新人首要的精神品质。一百年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接续奋斗中逐渐变为现实,青年始终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4]显露出与各个阶段目标相辉映的堂堂志气。历史经验表明,青年有志气,社会才有生气,国家才有希望。当下,我们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愈是要到达终点,就愈要提振青年士气、激发新人志气。时代新人的志气具有三层涵义:爱国情是形成基础和鲜明体现,青年要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站稳人民立场;强国志是题中之义和核心要素,爱国青年要树立理想信念,把人生志向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报国行是形成标志和外显标识,有志爱国青年应把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内化为担当的自觉,外化为实际的行动,在挥洒志气中不断增长志气。

2.骨气:勇于担当、坚守所为的气节

骨气是指支撑人们遭遇劣势或利诱时坚守初心、坚持自我、坚定目标的精神力量,是时代新人砥砺前行、勇于担当、坚守所为的气节。骨气并非革命年代的限定品质,而是一以贯之的品格操守。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国际国内发展呈现总体向好态势,但也蛰伏了不少沉疴宿疾,并时有新挑战出现。新时代,我国发展越是阔步向前,西方国家颠覆我国政权的企图越是急不可耐、手段越是花样百出。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青年无疑是资本主义势力聚焦关注、重点拉拢、威逼利诱的对象。由此,时代新人必须在 “两个大局”中挺起铮铮铁骨,增强意志力、忍耐力、自制力,面对大是大非敢于明辨亮剑,面对矛盾冲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困难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过错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面对糖衣炮弹做到廉洁自律。

3.底气:善于担当、能大有为的气概

底气是指人们在认清自身优势、把握外在条件的基础上对办成某项事情而展示出的正面心态和精神风貌,是时代新人成竹于胸、善于担当、大有作为的气概。如果说志气和骨气是历久弥新的要求,那么底气则是时代新人应当具备的特有品质。何以应当?新时代青年有底气,才会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高擎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以过硬的本领全力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之,青年没有底气,就会立场摇摆、畏首畏尾、难成大事。何以特有?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什么我们现在有这样的底气?就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发展起来了。”[5]正是新中国现有的强大实力、显著优势、发展机遇赋予全体中国人源源不断的底气。究其本质,这部分底气来自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切身感受和深刻理解,并以 “四个自信”为外显样态。此外,时代新人的底气还源自同国家实力和发展目标相匹配的个人本领,体现为青年对自身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地位作用有科学认识,以及对地位的维持、作用的发挥有强大信心。

“志气、骨气、底气”的提法早已有之,内涵各有侧重,在同时代新人所处的背景和肩负的使命相结合中焕生出新意。还需说明的是,志气、骨气、底气彼此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是中国共产党秉持更加闳放的历史视野与更加开阔的世界眼光,立足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进步相统一的价值立场,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为逻辑主线,对时代新人的精神风范作出的新的整体性构画。培育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不负时代的必然要求。

二、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凝聚丰厚的文化蕴涵

文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领域:作为主体内在性的人的主观心态的领域、作为过程的对象化活动的领域和作为结果的对象化活动之产物的领域。[6]志气、骨气、底气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主体的主观心态,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凝聚丰厚的文化蕴涵。剖释时代新人志气、骨气、底气生成的文化机理和内含的文化因子,可为其有效培育开拓文化视角、切中文化关键而奠基铺路。

1.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 “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7],滋养着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是富有中国风格的话语表达,显露浓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色彩。“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和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概念,本为哲理意义上的世界万物之本原,后衍生出 “圣人”或 “性善之人”应呈现的精神样态的伦理意义。如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对自身优势 “浩然之气”作出如下解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将时代新人的精神状态凝练为 “三气”,反映出中华民族独有的语言习惯和文化心理。

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传统,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传统文化润泽青年志气,如李白的《上李邕》中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凌云壮志感染青年昂扬进取,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引导青年正确处理 “小我”同 “大我”之关系,张载的《张子语录》中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远志向适用至今。时代新人的骨气指向寓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人格,表现为《孟子·滕文公下》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不为财势迷失方向、不因穷苦动摇志向、不惧霸权敢于斗争。时代新人的底气有大小之分,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连。关涉自身能力的 “小底气”能得到 “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生态度的鼓舞。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凭悠久历史和丰富内容成为文化自信的基石,是围绕国家实力的“大底气”的重要来源。

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是中国特色思维和行为模式的结果,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积淀。除话语传统、精神传统外,中华文化还包括思维传统。它表现为整体思维、直观思维、辩证思维等,镌刻进中华民族的思维共性之中,影响着中华儿女认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推动着志气、骨气、底气的生发。例如,具有《道德经》中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思维的时代新人,能乐观看待危难险阻而坚持到底,理性对待甘言厚币而不为所动,这都是骨气的重要表现。

2.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升华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前者助益后者重获新生,后者推使前者落地生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应运而生。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不断使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得到升华。

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要求。一百年来,党形成了由地位观、成才观、教育观为主要构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内有较多志气、骨气、底气的相关论述。毛泽东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9]这鲜明地彰显出彼时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所在,为青年的精神培塑指明了方向。毛泽东尤其重视骨气,要求青年 “须有坚定的意志和在艰难困苦的奋斗中不怕牺牲一切的精神”[10]。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青年观,提出 “四有”新人,其中指向志气的 “有理想”位居首位。他还强调:“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11]这道明了志气和骨气贯通融合的关系。江泽民希望青年 “要有一种民族自豪感,要有一种民族志气,要有一种民族气节”[12],并把这种光荣传统融入对青年 “四个统一”的期望中。胡锦涛提出的 “四个新一代”和 “四点希望”充分体现了对青年志气、骨气、底气的期许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对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作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更系统化的要求和更高标准的期望。

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需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提供理性根基和理论支撑。一方面,志气、骨气、底气作为主观心态,应实现从情感体验到理性认同的转变,才能在时代新人内心深处固定长久。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发挥着催化剂的作用。例如,青年在对比中外新冠肺炎疫情数据时往往会产生做中国人的自豪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等理论内容能宣示这份成绩的其来有自,将偶然的自豪升华成持久的自信。另一方面,志气、骨气、底气内含正确的价值判断,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例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新中国70 年发展实际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现实,进一步论证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合理性、必然性和可行性,能引领青年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树立为之奋斗终生的志气。此外,逻辑自洽、正确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理论自信的根本依据,因而是青年底气的直接来源。

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是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的产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 “是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相统一的方法论,它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13],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继承保留和丰富拓展。它帮助青年明晓伟大梦想、主要矛盾、伟大成就的逻辑理路,理解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进而形成并坚定志气、骨气、底气。

3.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源自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展开伟大自我革命的历史,也是赓续伟大建党精神和塑构伟大精神谱系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百年的精神结晶,是区别于世界上其他一切政党的精神特质,涵育着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是对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内容精髓的参照和内化。志气、骨气、底气作为时代新人的精神品质,是党的精神特质的 “时代新人化”,这是新时代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内在规定和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不懈奋斗中构建而成的。其中,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人民立场、高尚品德、奋斗精神是纵向贯穿、横向互通的精髓要义,如同基因编码渗进当代国人的精神血脉中。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自不例外,且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照谱系内容、吸吮谱系精髓,不断将其内化为志气、骨气、底气。

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是对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创造主体的效仿。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无论是以重大事件命名的精神,还是以典型地区命名的精神,抑或是以榜样人物命名的精神,均有特定的具体内容。其中的每项内容都是从有志气、骨气、底气的共产党人的故事中凝练得来。生动真实的精神谱系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具有吸引青年、打动青年、感染青年的作用,即能把我国青年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能使青年明白诸如体现骨气的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精神内容不是冷冰冰的口号,而是活生生的共产党人的缩影,触及其内心深处;能够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同化青年,增强其志气、骨气、底气。

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是对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对应实践的感悟和升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对百年来党领导的实践活动的反映,特别是对具有革命性、转折性、突破性意义的成功实践活动的精神总结。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生俱来的实践属性使得青年能够在精神世界再走百年奋斗之路,锤炼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此外,同精神谱系密切相连的 “四个伟大成就”可激励青年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是时代新人底气生成的重要基础。

三、培育时代新人志气、骨气、底气的文化路径

文化具有涵育德行、滋养心灵、培根铸魂的作用。基于志气、骨气、底气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本质关联,文化应然也必然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培育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实质上是文化探寻、文化传递、文化加工、文化创造的实践活动,应构筑起激发、蕴育、淬炼、熏陶的实现路径。

1.着力挖掘激发时代新人志气、骨气、底气的文化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涵养时代新人志气、骨气、底气的主要文化资源,应结合时代背景开发新资源,契合青年特点运用好资源,以发挥资源的最大效能,激发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开发新文化资源。“新”不是指另寻其他类型的文化资源,而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时俱进的新内容。首先,应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同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相契合的部分,推进其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如应传承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精神传统,剔除其中维护封建王朝的糟粕,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关联,进而作用于青年志气的生发。其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围绕与志气、骨气、底气密切相关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深化理论研究。最后,要从党最新展现志气、骨气、底气的实践中及时凝练、科学概括新的精神,不断丰富精神谱系。需要注意的是,谱系的内容数量不是目的,育人功能才是目的,要把握好纳入谱系的“度”。

运用好文化资源。要紧密结合当代青年的思想实际和行为特点,注重文化资源运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充分调查和准确把握青年志气、骨气、底气现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群体或个体的不同情状,精准选择文化资源,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例如,针对骨气不足的青年应选取诸如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之类强调艰苦奋斗的精神;而针对底气缺乏的青年可选用历史思维,使其将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后建立信心。要提升文化资源运用的灵活性、现代性、综合性,可在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的生成发展过程中交替使用或重叠运用多种文化资源,引入信息网络技术,依托各式各样的载体,提升激活时代新人志气、骨气、底气的有效性。

2.着力开设好蕴育时代新人志气、骨气、底气的文化课堂

课堂是文化传承和精神塑造的重要场所。时代新人志气、骨气、底气的培育要从娃娃抓起,应根据不同学段学子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遵循志气、骨气、底气生成规律,开展大中小一体化主题教育教学,蕴育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

小学阶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涵育为主,辅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初印象植入,重点培养学生爱国爱党之情,让志气、骨气、底气埋下种子。首先,借助各类媒体平台,形象生动地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背后的中国故事,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向优秀看齐、向楷模学习。其次,善用新旧比较、国际对比来阐明 “四个伟大成就”,表达方式倾向数字化和图像化,引导学生为党骄傲、为国自豪。最后,组织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容为主题的作文比赛、知识竞赛、文艺展演等,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伟大建党精神”等概念入耳入脑,为入心打下基础。

中学阶段,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心”为重点,要求学生能以其为思想武器深层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精髓要义,知晓理应具备的本领和承担的责任,使志气、骨气、底气日渐萌发。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承担主要责任,要在现有教材内容应讲尽讲的基础上加强“四史”教育,教育学生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新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从历史这本最好的教科书里树立志气、骨气、底气;加强基本国情、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教育,引导学生对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形成正确认识,在时代的感召下生发志气、骨气、底气。

大学阶段,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全面深入的贯通领会、延伸思考、灵活应用为重点,助志气、骨气、底气完全形成和释放挥洒。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渠道,要在以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为课堂内容蓝本的基础上,调研收集关于阻碍学生志气、骨气、底气生成的困惑疑问,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设专题课程或研讨沙龙,引导学生弄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其次,专业课程要挖掘培育志气、骨气、底气的元素,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帮助学生找寻个人专业理想和国家发展前途的结合点。最后,思政小课堂要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教育学生心系社会现实问题,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志气、骨气、底气挥洒在祖国大地。

3.着力开展淬炼时代新人志气、骨气、底气的文化实践

实践养成是一种成长体验和文化实践,兼具他育和自育的双重属性,是培育时代新人志气、骨气、底气的重要方式和中心环节。

直接的文化实践养成。时代新人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挥洒志气、骨气、底气,同时使其得到强化和升华。要广泛搭建实践活动平台,选配实践指导专家教师,打造系列精品实践活动,推进青年志气、骨气、底气实践养成的制度化和常态化。鼓励青年面向发展实际、深入劳动实践、加强能力锻炼,参加暑期大学生 “三下乡”社会实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等,使其实地了解我国的发展现状,深切体会我国的制度优势,自觉坚定人民立场,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在实践中提升本领,又将本领应用于实践,不断砥砺志气、骨气、底气。

间接的文化实践养成。实践教学作为前述文化课堂的创新形式,同样属于培育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实践方式。要开拓实践教育资源,打造实践教育基地,设计实践教育活动,组织青年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廉洁教育基地等相关教育场地,倡导青年参加 “重走长征路”等相关体验活动,鼓励青年观摩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科技馆等展示成就的场所,引导青年将现场的感性体验同书本的理论知识融合,用理论知识增强感性体验的程度,通过感性体验提升理论知识认同,不断深化志气、骨气、底气。

4.着力营造熏陶时代新人志气、骨气、底气的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是影响人的素质生成的最基本、最复杂、最深刻、最重要的元素。[14]应凝聚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营造志气堂堂、骨气铮铮、底气满满的文化环境氛围,这对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具有熏陶作用。

开展家庭教育,树立良好家风。父母应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作用并有计划地开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 “四史”教育、“四个自信”教育等为主要内容,以言传身教为基本方法,以家庭活动等为重要载体,培养孩子的志气、骨气、底气。要将志气、骨气、底气融入家风建设中,对标对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家风进行扬弃,形成以爱国报国、勤奋勤俭、自信自强为主要内核的新时代高尚家风,使孩子耳濡目染间养成志气、骨气、底气。

培育学校精神,美化校园环境。首先,可从志气、骨气、底气的角度对校训校规进行解读,进而在常态化、制度化的校训教育和校规培训中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其次,要将志气、骨气、底气融入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之中,创造既为青年喜闻乐见又体现志气、骨气、底气的校园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例如,置放李大钊雕像可于无声之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加强斗争精神。最后,应以志气、骨气、底气为价值目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举办毛泽东诗词大会来使学生从豪迈佳句中领略精神伟力,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心境下自发生出志气、骨气、底气。

壮大主流舆论,弘扬良好风尚。要抢占媒体话语权,加强舆论宣传,引领思想舆论,善用青年惯用爱用的大众传媒,直面对战 “丧文化”“佛系文化”等负面思潮。同时,选树出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榜样人物,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例如,围绕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勋章颁授仪式的全平台直播、以党媒官媒为中心的媒体矩阵的跟踪报道以及电视剧《功勋》的热播,都掀起了全社会持续性的学习热潮。身处全社会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的浓郁氛围中,青年势必会自觉追求和积极厚植志气、骨气、底气,并将其挥洒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之中。

猜你喜欢
志气骨气底气
好粮仓就是硬底气
富则讲脸面,穷则说骨气
巴西侨商叶兴平:宽厚养大气,淡泊养志气
人小志气大
朽木颂
心底无私底气足
为政底气
欲望与志气
欲望与志气
你要有拒演悲剧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