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整理/本刊见习主笔 薛国峰
公元前200年的一个夜晚,白登山风雪交加,山下围着近40万匈奴铁骑,山上被困的正是汉高祖刘邦的军队。深冬的风雪中,双方已攻防了七天七夜,仍僵持不下。
危难之时显身手。《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高帝用平奇计,使单于阏氏解,围以得开”。
陈平到底出了什么奇计?
白登山汉军之围皆因刘邦的麻痹轻敌。他亲率汉军打得匈奴节节败退,哪曾想却中了匈奴冒顿单于的圈套,被40万匈奴大军围困,陷入孤军无援、粮草告罄的险境。
危难之时,陈平一计解开了白登之围。
陈平选择面见冒顿单于的正妻阏氏,献上丰厚的金银珍宝,又送了一幅美人图道:“这是汉朝的美人,如果单于攻占汉地,这样的美人千千万,到时候您还能保有现在的地位吗?”阏氏立刻被打动,于是说服冒顿单于退兵,白登之围自解。
表面上看,陈平使了一招反向“美人计”,让阏氏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切,向冒顿单于吹了退兵的“枕边风”。其实,事情远不止这么简单。历史上的冒顿为了成为新一代单于,弑父杀妻、东击东胡、西攻月氏、南并楼烦和白羊河南王,统一了匈奴各部。这样一个冷血并且狠辣的人,怎么可能听信简单的“枕边风”呢?白登之围之所以能解,秘密就在于陈平托阏氏之口,向冒顿单于送去的建议:“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主亦有神灵,单于察之!”
建议虽简,却字字珠玑。陈平深刻洞悉了汉匈双方在军事和外交上的困局,以阏氏作为外交的突破口,才取得了计谋上的胜利。
陈平给出的理由分三个层次。
首先,他犀利地指出了“两主不相困”。虽然刘邦看起来是被围困了,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但是陈平推测,冒顿单于也一定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冒顿把刘邦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还没有攻下来。恰逢寒冬大雪,匈奴军队远离故土,粮草补给就是一大难题。另外,在战略态势上,汉朝大部队正在赶来增援。如果刘邦部队拼死坚守,等援军到达后即可迂回包抄、封锁关隘,依托有利地形,将冒顿单于反困。到时候,猎人反而成了猎物。
其次,陈平意识到,对冒顿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眼前的刘邦,而是草原上的复杂政治局面,即“单于终不能居汉地”。冒顿的基本盘在草原,即使在中原称王,大臣们愿不愿意?士兵们愿不愿意?又有多少人能够跟随冒顿定居中原?特别是,他自立为单于,短时间内就征服了整个草原部落。这段称霸之路,既是一种成功,也蕴藏着巨大的隐患。游牧部队适合打劫掠战,不适合旷日持久的消耗战。随着有生力量在中原一天天的消耗,草原那边很可能就要易主了。
最后,是“汉主亦有神灵”。这是从逻辑上说服了单于后,陈平又从士气上、意志上对对手的恫吓。他暗示冒顿单于:现在你也处于困境,何必孤注一掷,和一个向来运气好的人拼运气呢。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再晚走可能就来不及了。
这一番分析,直指要害。冒顿单于立刻决定放汉朝皇帝一条出路,退兵回朝。
点评:审时度势、洞察人性。于危机中育先机,变战略被动为战略主动,这就是陈平智解白登之围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