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应然逻辑、现实挑战与发展策略研究*

2022-02-26 10:38余宏涛胡斌武孔晓燕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2年4期
关键词:劳动实训院校

余宏涛,胡斌武,孔晓燕

(1.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2.浙江工业大学,浙江 杭州 310023;3.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2019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结合实习实训强化劳动教育”。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可见,实施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举措。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的类型教育,在实施劳动教育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应主动对标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要求,科学定位劳动教育逻辑优势,精准把脉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有效选择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成效与质量。

一、应然逻辑:高职院校具有实施劳动教育的天然优势

(一)从历史的脉络看,职业教育拥有天然的劳动血脉

溯源职业教育发展历史,先后经历家传世学、学徒教育和学校职业教育三个历史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充溢着劳动教育的血液,闪耀着劳动生产与技术教育的光芒。在手工业经济时代,人类社会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为了获取吃、穿、住等基本的生存要素,诞生了世代相袭、父子相继的家传世学职业教育形态,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授生产劳动技能、制作劳动工具等,这种最原始的职业教育形态有力推动了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的有机融合[1]。到了农业经济时代,家传世学的职业教育形态难以契合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能工巧匠和作坊主设学授徒,在工作中传授手艺[2],逐渐诞生了学徒制教育。学徒们观察师傅的工作流程,在劳动实践中反复模仿,“教学即生产,教具即工具,教师即师傅”。到了工业经济时代,催生了现代学校职业教育雏形,职业教育逐渐从工作场所本位向学校本位转型,教育内容从全程式工艺教学向独立工序教学转变。到了现阶段,职业教育逐渐演变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教育形态,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逐步融为一体。由此可见,职业教育源于劳动实践,蕴含着劳动精神,传承着劳动教育的血脉。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应然举措。

(二)从政策的视角看,职业教育拥有完整的劳动政策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经历恢复到重建、低谷到多元的发展历程。四十多年来,为了探究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推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劳动观念,国家出台一系列保障职业教育顺利发展的政策。比如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同生产企业建立联系,将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劳动锻炼”;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2000年《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与企业一起建立集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2002年《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企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2005年《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支持“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与企业深化合作,不断提升学生操作技能”;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把“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产教融合、特色办学”作为新时期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2020年教育部印发《职业院校在实习实训教学中强化劳动教育的实施办法》提出“推动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训的高度融合,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要求。从政策发展逻辑看,政府尤其是教育部门为推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实训和人才培养相融合,设计了全方位、多样性的政策体系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三)从内涵的角度看,职业教育拥有丰富的劳动资源

职业教育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教育,主要承担着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的功能[3],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题中之义。长期以来,为了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教育不断创新教育发展模式,丰富职业教育资源,破解教育与劳动结合渐趋式微的困境。比如,从职业教育内部发展看,高职院校搭建虚实融合的学习空间,与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和虚拟仿真场所,将企业真实的职场情境和生产业态搬到校园,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和劳动实训中不断提升职业技能,为高职院校开展不同类型的劳动教育提供场域优势;从师资队伍建设看,高职院校拥有一批“双师型”教师,既懂专业知识传授,又能指导实践操作,能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指导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劳动精神和劳动意识。同时,高职院校的外部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的良性循环劳动教育生态圈[4]。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职业教育要强化实践环节,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因此,高职院校不断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让劳动元素自始至终地环绕在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教学情境中,推动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巩固知识技能,培养锻造劳动精神,达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使命。

二、实然挑战: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为了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建议,课题组设计“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情况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探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教育内容、实施效果和教育评价等内容。课题组选择8所高职院校作为研究样本,包含综合类院校、财经类院校、理工类和政法类院校,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9份,回收率99.08%。随机访谈职业院校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和教师,了解他们对劳动教育认知、实施、管理和评价情况。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现状

调研院校迅速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文件要求,从2020年秋季开始实施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16课时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从覆盖的年级看,院校将劳动课覆盖到所有年级,调研院校从第一学年开设劳动必修课程。从劳动教育认可程度看,65.73%的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观念非常强”,94.29%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很高”,91.81%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劳动教育课程”,92.96%的学生认为“劳动教育能促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93.52%的学生认为“劳动能培养劳动精神”。从学生参与的劳动教育内容看,参与“课堂上、班会上的劳动教育思想学习”为82.86%、“宿舍卫生打扫”为80.63%、“教室卫生的打扫”为74.75%、“校园内环境清洁和秩序维护”为67.47%、“志愿服务”为59.11%、“校园安保”为44.78%、实习实训为50.99%。从学生“平时参加劳动实践的频率”看,“基本每天都有”为51.41%、“每一周2~3次”为25.52%。受访的院校邀请劳模、大国工匠等先进模范来校讲座的有70%。从劳动教育评价看,82.95%的学生对“学校的劳动教育安排满意”。同时,调研发现,高职院校将劳动教育考核纳入综合素质考评或者档案中,由授课教师和劳动教育用人部门共同赋分,职业院校采用书面考试、实习体会撰写、项目考核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从劳动教育外部资源开发看,86.59%的学生认为“父母非常重视培养劳动意识”,79.47%的学生表示“经常在家参加劳动”。此外,访谈结果显示,高职院校与社区、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合作开展劳动教育的比例不断提高。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面临的挑战

1.劳动教育设计的系统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锤炼劳动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前,高职院校存在对劳动教育认知程度不够、劳动教育表现形式简单、专业特色融入不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做好系统性设计和整体性提炼。一是认知有待提升。从访谈的结果看,部分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认识不到位,对劳动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劳动教育蕴含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挖掘不充分,容易把劳动教育理解为“纸上谈兵”式劳动课堂教育或者是象征性的体力劳动,使劳动教育陷入“没有劳动的教育”和“没有教育的劳动”两种误区,不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劳动精神。二是组织形式碎片化。从调研院校的实际情况看,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受访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形式主要以日常劳动为主,包括“课堂和班会接受劳动思想教育”“宿舍卫生打扫”“教室卫生打扫”“校园内环境清洁和秩序维护”“志愿服务”“校园安保”等教育内容和组织形式,劳动教育的组织形式如何突破场域的圈囿是高职院校需要思考的问题。三是专业特色有待挖掘。调研发现,部分专业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趋同,85.6%受访的学生表示,劳动课程有脱离劳动本源的趋势,劳动教育与专业能力、劳动精神的衔接不够;受访的教师表示,目前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亟待加强,或是存在对本专业迫切需求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训练不够,或是过于注重劳动技能的传授,存在对学生培养劳动观念和劳动情感不足等倾向。

2.劳动教育运行的内生性有待进一步激发

劳动价值观的内化本质上是劳动品质的内化,也是道德品质的内化过程[5]。调研数据显示,学生自觉将劳动价值观内化成价值尺度和道德准则有待强化。一方面,学生参与劳动的实践自觉性不强。“用劳动实践弥补自身劳动技术能力不足”的学生为43.5%,“平时参加劳动实践的频率”为“基本每天都有”的学生为51.4%,“平时参加劳动实践的频率”为“每一周2~3次”的学生为25.52%,受访的学生和教师表示学生群体存在“一夜暴富”“不劳而获”“少劳多得”的价值取向,83.2%的受访教师认为“学生的劳动观念存在一些偏差”“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部分受访学生对校园安保、环境保洁等劳动教育内容不满意。另一方面,劳动教育思政元素融入不够。劳动教育作为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旨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从实践成效看,高职院校对学生“劳动”的实践组织充分,但是“教育”元素挖掘不够深刻,尤其需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领会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深化对劳动本质的理解。从受访教师的反馈看,劳动教育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程度不深,尤其是如何将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劳动思政元素”切入课程教学等内容仍处于探索阶段。此外,教师参与劳动教育的程度不够。受访学生表示,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特色融入劳动教育元素不足,部分实习实践课程劳动元素设计形式简单、内容单一,存在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劳动教育的引导性偏弱、吸引性不足的倾向。受访教师表示,受教学进度、教学观念等因素影响,主动结合专业特征讲解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本质的内生性不够。

3.劳动教育评价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是指导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的指挥棒,是检验院校劳动教育成果的依据。从调研的情况看,高职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尚处在探索阶段,具体表现为:高职劳动教育评价主体单一,行业企业参与程度不高。受访的院校劳动教育的组织和评价既有学生管理部门、教务部门、后勤部门单独实施的,也有协同推进实施的。由于不同部门对劳动教育理解程度和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性,对劳动教育实施效果的评价侧重点不同,劳动教育实施效果评价科学性就大打折扣。因此,院校需要探索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监评体系,思考如何将行业企业以及第三方纳入到评价体系。从劳动教育评价环节看,院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中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衔接不够充分,目前院校已经把劳动教育考核纳入综合素质考评或者计入学分体系,由授课教师和劳动教育用人部门共同赋分,赋分成绩作为学生劳动教育成效的终结性评价。但是,评价环节对学生素质提升、劳动素养养成、劳动实践技能习得和劳动观念形成方面的监测较为薄弱;从劳动教育环境评价看,院校不同专业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趋同,评价体系对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符合技能型社会发展需求,是否对不同专业学生开展差异化的劳动教育内容、是否具备劳动教育实施的物质环境等环节的监管考核比较薄弱;从劳动教育硬件建设看,院校认为校本劳动教育实践场地供给情况一般,劳动教育资源需进一步开发。

三、高职院校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一)强化顶层制度设计,营造崇尚劳动的校园文化生态

进步主义教育学家杜威指出:“所需的信仰不能硬灌进去;所需的态度不能粘贴上去”[6]。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关键在于高校如何引导学生将劳动行为内化为劳动精神。因此,高职院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引,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帮助学生形成契合技能型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和劳动能力。一是设计劳动教育目标。职业院校全面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将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的精神和工匠精神作为劳动教育的首要工作。要组织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理论和体系建构”相关课题研究,系统设计高职院校模块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7],突破劳动教育场域困境,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劳动观念,锻造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和创新创业的劳动品格。二是拓宽劳动教育途径。应制定校级劳动教育实施意见[8],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阶段,丰富劳动教育实施路径。以课题组调研的浙江某高职院校为例,从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四个层面推动劳动教育取得实效,包括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等[9],以文化润心方式培养学生劳动观念。三是构建立体化劳动精神宣传体系。高职院校应加强劳动教育宣传工作,将劳动元素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专项检查、技能大赛等宣传中去,综合运用好文化长廊、宣传橱窗、现代传媒等宣传载体,宣传不同类型劳动者的典型事迹,建立劳动教育专题班会制度,组织学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开展劳动模范、工匠大师进校园系列活动,让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薪火相传播下“劳动种子”。四是统筹校内管理劳动教育的部门。应创新完善劳动教育协同育人体制与机制,采用校部门协作、组织联建、资源共享等形式,挖掘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10],创新劳动教育组织模型,努力突破有“教”无“劳”或者有“劳”无“教”的困局。

(二)架构模块化课程体系,搭建劳动精神培养有机载体

有研究者指出:“应该以是否有助于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来审视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一切能够发展学生劳动精神和实践技能的教育资源都应该体现在劳动课程资源开发上[11]。首先,要系统规划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形态。基于培养学生“立德、增智、强技”的劳动教育目标,探索建立“劳动教育必修课+劳动教育活动课+融合劳动元素的公共基础课+融合劳动元素的专业实践课”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其中,劳动教育必修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劳动教育基础性课程,重点讲解劳动教育理论、内涵、价值和历程等。劳动教育活动课主要是劳动实践,一般包括校园公益活动、校园责任活动、社会劳动实践、社区公益活动等方面,重点培养学生与生存相关的劳动素养和劳动技能,提高生存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认知。融合劳动元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是落实《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文件要求,开展劳动教育渗透课的方法路径,它强调“职业院校要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注重培养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其次,要构建层次性鲜明的劳动课程内容。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设计具有差异性、梯度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以调研的院校为例,大一依托“第一课堂”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讲授与学生基本生存能力、核心岗位素养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相关的课程;大二依托劳动周等“第二课堂”设置独立活动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校园志愿服务、校园责任劳动、社会公益活动等;大三主要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融合,开设与岗位从业标准相关的生存教育、生计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关的课程内容。最后,打造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程度。要制订师资队伍遴选和建设标准,选派政治觉悟高、实践能力强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参与到劳动教育。要开展师资培训,培养教师将劳动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意识,引导专业课教师掌握将劳动元素有机融入到专业教学的方法和路径,制订考核评价标准,真正发挥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构筑学生劳动素养培育平台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教育,在整合劳动教育资源、构建区域劳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架构学生劳动素养培育平台方面具有一定的跨界优势。首先,应开放校内实训基地教育资源,推动校内实训与劳动教育融合。高职院校要打破“劳动教育等同于象征性体力劳动”惯性思维,把劳动教育内容“做实”,把劳动教育形式“做活”,挖掘不同专业蕴含的劳动元素和劳动精神,以校内实训周(月)为载体,挖掘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功能,把劳动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到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训环节,鼓励实训教师结合专业特征讲解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本质,真正实现实训过程与劳动过程合二为一。其次,校企应共建高水平实训基地,突破劳动资源场域困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内涵,依托企业丰富的劳动资源和完整的技术设备,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一批集教学、实训和研发为一体的高水平实训基地。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熏陶下,职业院校可以将劳动教育与企业顶岗实习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内容与形态,引导学生在跟岗、顶岗等生产性实训活动中强化实践能力,增强对劳动实践、生产技能和工作价值的认知,为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品格、准确定位职业生涯发展、培养忠诚职业操守奠定坚实的基础。再者,要搭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机制。职业院校组织不同专业学生结合专业特色,走出校门,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提供支撑,推动劳动教育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家庭日常劳动相融合。比如,建筑工程相关专业学生可以到乡村帮助农民开展智能化民居设计改造;老年服务与护理相关专业可以到养老院帮扶特殊群体;师范类相关专业学生可以开展面向农村的暑期支教志愿活动;文秘、体育、安全保卫等专业学生可以参与到大型赛事会议保障工作等,通过实际的参与让教育贴近生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磨炼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情怀和奉献精神[12]。同时,加强与学生家庭联系,通过家校联动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劳动光荣、崇尚劳动的精神信仰。

(四)建立劳动教育评价标准,打造立体多样的评价体系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劳动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才能不断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当前,对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成效评价是以职业院校用人部门为主,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商榷。因此,为了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应设计相关测量量表,建立以高职院校为主体,行业企业、实践基地和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多个层级评价框架,共同为高职院校履行好劳动教育职责贡献智慧。二是评价内容全面化。不仅要对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出勤率、参与度、劳动状态等直接数据进行综合评价,还要针对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操作能力、技术能力等指标的变化设计量表,更要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任务达成度、职业操守、劳动精神等关键数据进行整体性考核评价。三是评价方法多样化。探索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融会贯通的研究方法。其中定性评价法不应以学生劳动完成程度为最终评价,而是应把关注点放在学生在整个劳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劳动态度、团队协作和职业忠诚度等指标,以此作为学生劳动教育成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定量评价法要利用实习手册、劳动教育积分卡、劳动教育签到表等载体进行具体操作,客观记录学生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任务完成情况等,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进行考核赋分。四是评价反馈及时性。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效果要实现评价—反馈—修订—评价的良性循环,加大劳动教学改革实效在教师教学评价、职称评聘、岗位聘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13],营造重视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反馈到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劳动教育培养方案;反馈到课堂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教师劳动教育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等环节,提升教学实施效果。五是评价体系动态化。要把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结合起来,推动评价体系动态运行。比如,过程性评价侧重于对院校劳动教育组织实施、教学计划执行和教学目标达成等情况实施监控与反馈,属于典型的过程性评价;段性评价主要侧重于对职业院校劳动教育预设目标进行阶段性考评和总结性评价等[14]。

猜你喜欢
劳动实训院校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热爱劳动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